問1-1:誦經時感到雞皮疙瘩代表什麼?
答1-1:產生雞皮疙瘩是由於內在或外在的溫度變化。內在變化的原因可以是身體或精神方面的。精神方面的是情緒:害怕、發怒、激動、喜悅等。誦經時,它們可能是:
‧ 對聲音感到喜悅。
‧ 對含義感到喜悅。
‧ 對聲音與含義感到喜悅。
‧ 對誦經與氣氛的清淨感到喜悅:這與日常生活的干擾形成鮮明的對比。
‧ 慚愧,因為誦經的清淨喚起了自己曾經做過錯事的記憶。
‧ 喜悅,因為誦經的清淨喚起了自己不曾做過錯事的記憶。
‧ 多種原因組合或其他原因。
信心能因雞皮疙瘩而增長,我慢也能因此而增長:人們可能以為自己很特別、很清淨。
經典記載許多有關人們感到雞皮疙瘩的事件。例如有一次,在一個農耕的慶典裡,一位婆羅門給他的工人們食物吃,當時佛陀正在托缽,走到那邊停了下來。該婆羅門告訴佛陀,說他耕地、播種、收割,然後(才有得)吃,因此佛陀也應該那麼做。佛陀就解釋自己的耕地、播種等,該婆羅門聽後即供養佛陀一整缽的乳飯。然而佛陀說他不能吃透過「唱」得來的食物。因此該婆羅門把該缽乳飯倒進水裡,佛陀則使它發出嘶嘶聲地蒸發、發出蒸氣等,就好像工作時曬了整天的犁鏵(那麼熱)。該婆羅門的身毛都豎立起來(lomahaññajàto:loma身毛;hañña喜悅;jàto豎立 = 他感到雞皮疙瘩),他趕快跑回去頂禮佛陀,宣佈他的新信仰。(《相應部.迦尸巴拉多加經》Sa§yutta Nikàya.I.VII.ii.1 Kasi Bhàradvàja Sutta)
再舉另一個例子,有一次佛陀解釋佛陀的力量與智慧。結束時,站在佛陀背後替佛陀搧風的比丘說:「尊者,這太奇妙了,這太令人驚嘆了!當我正在聆聽這堂佛法開示時,我的身毛都豎立起來(lomaha§sanapariyàya = 雞皮疙瘩)尊者,這堂佛法開示的名稱是什麼?」佛陀答道:「你可以稱這堂佛法開示為『身毛豎立經』。」(《中部.大獅子吼經》Majjhima Nikàya.I.ii.1 Mahàsãhanàda Sutta)(我們也可以稱之為《雞皮疙瘩經》。)
問1-2:去寺院時,什麼樣的服裝對信徒來說是適當的?
答1-2:去寺院時,許多佛教徒跟回教徒、基督教徒等一樣穿著莊重。以下是摘自寒帶與熱帶國家一些泰國廟的指導。
適當的穿著(摘自美國、英國、澳洲、紐西蘭等國泰廟的「上座部佛教出家團體的紀律與慣例」)
參訪或暫住於寺院時,男女兩者都應該穿著莊重。建議穿寬鬆的衣物。短袖汗衫、長袖上衣、長褲與長裙皆適合在寺院裡穿。即使天氣熱,短褲還是不適合。
紐西蘭:菩提智林(Bodhinyanarama)
請特別注意應當穿著與行止莊重(第七戒)。
奧克蘭寺(Auckland Vihara)所建議的習俗
衣著不可暴露,例如短褲、迷你裙、低胸衣或無袖衣。
參訪寺院時,應當對自己的穿著保持正念──就好像去教堂或任何聖殿時。
澳洲的一所泰廟
男女兩者的穿著都應該莊重且不暴露,多餘的裝飾品也應當避免。
女居士應當特別注意她們的穿著,避免穿著手織衣、低胸衣、短袖衣等。認真的修行者也不會用香水、化妝品及穿戴珠寶。
問1-3:佛教徒軍人在戰爭時殺敵是否違反戒律?
答1-3:一個人是佛教徒不是因為他的出身、國籍、家庭等,而是因為他自己的業。佛教徒是已經歸依佛法僧三寶及至少受持五戒的人。破了五戒其中的任何一戒就自動不再是佛教徒,直到他再次受持五戒為止。
第一條戒是:「我受持禁止殺生的學處。」而不是:「我受持禁止殺生的學處,除了在這種、那種及其他情況之下。」為什麼呢?因為殺生是由瞋恨與愚痴促成,永遠都是不善的。殺生不可能是善的。這是業報法則。
向婆羅門青年美好(Subha)解釋業報法則時,佛陀說:「在此,學生,某個男人或女人殺生、是殺生者、滿手血腥、訴諸棍杖與暴力、對眾生殘暴。由於實行與造了這些業,他墮入惡道、惡趣、苦處、地獄。如果他沒有墮入惡道、惡趣、苦處、地獄,反之(由於其他善業而)再度回到人間,那麼無論他投生到哪裡,他都短壽(而且很可能死後墮入地獄或投生為動物等)。」(《中部.小業分別經》Majjhima Nikàya.III.iv.5 Cåëakammavibhanga Sutta)
五戒幫助我們避免投生到地獄裡等。破戒則幫助我們投生到地獄裡等。因此佛陀向名叫戰士(Yodhàjiva)的軍人解釋士兵戰死沙場時會發生什麼事:「當一位士兵在戰場上致力奮戰時,其心低劣、邪惡、受到這樣的思想誤導:『讓這些眾生被殺死、被屠宰、被消滅、被毀滅或被殺絕。』如果當他在戰場上致力奮戰時,別人殺死了他、結束了他的生命,他將投生到『戰死沙場地獄』。」佛陀也解釋,如果該士兵認為戰死沙場是很英勇的事,他將會因為邪見而投生為動物,或投生到更糟的地獄裡。(《相應部.戰士經》Sa§yutta Nikàya.IV.VIII.3Yodhàjiva Sutta)
可見業報法則並不尊敬愛國心與其他空想。
為什麼會有戰爭?請參考浮羅佛教修行林出版的《現代佛法》之「現代貪欲面面觀」一章中對佛陀的解釋的分析。有一本值得讀的小冊子是伊麗莎白.哈里斯(Elizabeth J. Harris)所著、佛教出版協會(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出版的《社會的暴力與破壞》(Violence and Disruption in Society)(《法輪集》392/393)問:比丘不可以接受錢,但是否可以接受支票或信用卡?
答:支票是什麼?《牛津高級英語詞典》(牛津大學出版社.1982年版)說:
支票(特別印刷品,人在其上寫下)指示,要銀行從他的戶口支付某個數額的錢給另一個人:給(某人)開〔簽〕一張五十英鎊的支票。您付現款還是付支票?
銀行為了安全地儲蓄錢與收藏貴重物品等而成立的機構,(透過支票)指示把錢付給顧客:在銀行裡有錢,即有儲蓄。
若要了解不是現金的錢是否(對出家人來說如法)許可,大家可以作一些比較。
‧ 飛機票是什麼? → 讓持有者使用某間航空公司的文件,讓他能在指定的日期與時間,從一個指定的地方去到另一個指定的地方。
‧ 誰發出飛機票? → 航空公司。
‧ 航空公司的商品是什麼? → 空航。
‧ 我們可以用飛機票來換取什麼? → 空航。
‧ 飛機票本身還有其他價值嗎? → 沒有。
‧ 空航是不是比丘的如法資具。 → 根據戒律的大標準,是的。
‧ 比丘本身是否可以用飛機票? → 可以,因為空航是比丘的如法資具,所以航空公司的飛機票也是比丘的如法資具,而比丘是可以用如法資具的。
‧ 郵票是什麼? → 表示已付某個款額的郵寄的文件。
‧ 誰發出郵票? → 郵政局。
‧ 郵政局的商品是什麼? → 郵寄。
‧ 我們可以用郵票來換取什麼? → 郵寄。
‧ 郵票本身還有其他價值嗎? → 沒有。
‧ 郵寄是不是比丘的如法資具。 → 根據戒律的大標準,是的。
‧ 比丘本身是否可以用郵票? → 可以,因為郵寄是比丘的如法資具,所以郵政局的郵票也是比丘的如法資具,而比丘是可以用如法資具的。
‧ 支票是什麼? → 指示銀行付給指定的領款人指定數額的錢的文件。
‧ 誰發出支票? → 銀行。
‧ 銀行的商品是什麼? → 錢。
‧ 我們可以用支票來換取什麼? → 錢。
‧ 支票本身還有指示付錢以外的其他價值嗎? → 沒有。
‧ 錢是不是比丘的如法資具。 → 根據戒律,錢不是比丘的如法資具。
‧ 比丘是否可以用錢? → 不可以,根據戒律,比丘不可以用不如法的資具。
‧ 比丘是否可以為自己接受錢? → 不可以,根據戒律,比丘不可以接受不如法的資具。
‧ 比丘是否可以為別人接受錢? → 不可以,根據戒律,比丘不可以接受不如法的資具。
‧ 比丘是否可以為僧團接受錢? → 不可以,僧團由比丘眾組成,而根據戒律,錢不是比丘的如法資具,比丘不可以接受不如法的資具。
‧ 比丘本身是否可以用支票? → 不可以,根據戒律,錢不是比丘的如法資具,支票也不是比丘的如法資具,比丘不可以用不如法的資具。
‧ 對於沙彌的情況,其原則是否有所不同? → 沒有不同,沙彌的第十戒擁有相同的原則。
‧ 對於匯票、信用卡等,其原則是否有所不同? → 很難理解為什麼會不同。
‧ 是否需要複雜的分析才能夠了解支票等是否和現金一樣不如法? → 不需要,只需要一般的常識、慚愧心及正念。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