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六忍
人生总不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许多冤枉,有许多无理横加,种种的这些事情。但我们要怎样忍辱呢?
第一种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说,别人无缘无故打我一拳,唾我一脸唾沫,我当然是生了气了,动了真心了,但是自己要克制自己。我是修行人,我不应当跟他一般见识,自己努力克制,这样也就不思报复了。他骂了我,我没骂他,他打了我,我没有打他,他批评我向上级汇报我,我不打击报复,这样不报复就叫“力忍”。我受了,但是我生了气了,还是动了心,动了烦恼,但是不去回报他,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忘忍”,凡是事我就把他忘了,这就高了一步。度量很大,宰相肚里能撑船,别人对于我如何,我从不计较,于是就把这个事给忘了。过去有个宋襄公,他手下的元帅把敌人的元帅抓了来,因为他把敌人的元帅都给放了,于是自己的元帅就生气了,“啊!我这么辛苦把他抓来,你却给放了”,说着就在宋襄公的脸上唾了一脸唾沫。而这个宋襄公度量很大,唾面自干。唾了一脸唾沫他擦都不擦一下,让它自己干,把这事给忘了。这又进步了。
再进一步叫“反忍”,虽然人家对我无理横加种种事情,我回头想是我不对,责怪自己,一定是什么什么原因,由我引起来的,这就叫“反忍”。
第四种就是“观忍”。那就用上了咱们的《金刚经》所讲的道理了。这个来诲辱我的、我受的侮辱以及我被受的人,都是肥皂泡,将来都是要破灭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语)这样一观,也就没有什么可计较的了,总之是肥皂泡。这个肥皂泡还是红的,还是绿的,还是蓝的,各种的颜色,有种种的差别,这差别反正是转眼就空的,这么一观,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一观照,一空就度一切苦厄。这是第四个忍。我们学佛,“忍”不是无用,而是大有用,是大安乐法门。咱们对于“忍”受用一点,就能安乐施慧。你就变了,种种问题就改了。
第五种是“喜忍”。碰见种种无理横加的事,别人忍受不了,我却很欢喜。没有苦这个事怎么能锻炼我的忍呢!欢喜有这么个机会,那就不是生气了,排除了烦恼,一步一步高上去了。
第六种就是“慈忍”。对于我的种种无理取闹,是愚痴的人所为,我要怜悯他,因此我就要度他。这就不是要报复了,最初一步只是不报复,后来想让对方得到好处,得到度脱。
Monday, December 19, 2011
Saturday, June 18, 2011
从三方面破除对异性的贪欲
从三方面破除对异性的贪欲
一、破贪口水:
粪便与口涎,悉从饮食生,
何故贪口液,不乐臭粪便?
有些人喜爱异性的口水。其实粪便与口水都是由饮食消化产生的,你为何单单贪爱口水,却不贪爱臭粪便呢?
贪心强烈的人,在与所爱的人拥抱接吻时,对她的口水也会生起贪执,毫无厌嫌,很多文章中这样写,人们的行为也这样做。其实这是一种迷惑颠倒的执著,若以智慧来详加观察,女人排出来的粪便,与口水同样来自于饮食,女人吃饭喝水以后,能消化吸收的部分变成血液、肌肉、口水,而不能被吸收的变成大小便等。既然如此,对之一贪一恶是不合理的,毕竟它们的因都是饮食,没有这个因的话,口水和粪便都不会产生。比如有些人生病了,不能吃饭、喝东西,那他一定会口干舌燥,大小便减少。所以口水和粪便依靠饮食而来,在身体中都存留了一段时间,那为什么口水与粪便排出来时,贪心最严重的男人,也不会对女人的粪便生起贪执而吸吮呢?
对于这一点,我们先要从理论上明白,然后再在山里、寺院等寂静处,进行长期的串习,若能如此,心会逐渐恢复原状,不会对女人盲目地贪执。麦彭仁波切也说过:“非常愚笨且贪心强烈的人,于女人的口水如同甘露一样享用。”他老人家通过不同的教言,呵斥了某些人的不良行为。
因此,如果喜欢女人的口水,那也应该喜欢她的大小便,而事实上,纵然是再迷人的美女,也没听说过有人贪著她的粪便。既然二者的来源相同,人们对它们的态度截然不同,这完全是长期的颠倒执著所致,假如通达了心的本性,明白了身体的本质,则不会有这样的妄执。
现在人真的特别可怜,不要说通达心性本具的自然光明,这是比较深奥的境界,眼睛看不见,手也摸不着,没有殊胜窍诀不可能证悟,但即使是从小到现在的身体,他也认识不了,对自己或者对他人,始终不断地贪执。不但是在家人的贪欲难以对治,出家人也有这种障碍,所以,很多上师通过不同手段来教诫弟子,以认识女人的身体不净。
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长得非常漂亮,有一次她去佛印禅师的寺院里,五百个修行人都动了心。(公案虽是这么说的,但五百个人全部动心应该不会吧,可能只有一部分人对她生贪心。不然,五百个人的业力各不相同,就算是最美的女人,也会有人认为很难看、很讨厌。)佛印禅师告诉苏小妹:“你真可怜啊,让五百个修行人动了心,来世要一一做他们的妻子偿还。”苏小妹非常害怕,忙问禅师有什么办法挽回。禅师让她吊死在禅堂门口,方能免去自己所造之业。
苏小妹还是深信因果,据说无奈之下,只好吊死在禅堂门口的一棵树上,禅师叫大家九天之内不要把尸体取下来。过了九天,在烈日的曝晒下,苏小妹的尸体开始腐烂,不断流下黄水脓血,臭不可闻,一群群苍蝇围着团团飞。五百个修行人见昔日所贪爱的美女,身体如此肮脏恶心,每个人都向她的尸体吐了一口唾沫,以此断绝了当五百人妻子的恶缘。
以前有一次,霍西曲恰堪布的寺院里,很多出家人在外面集聚,好像搞什么娱乐活动。上师坐在法座上时,来了一位藏族姑娘,听说长得非常不错,好多僧人一直盯着看,上师给她摸顶加持,也加持了很长很长时间。她下去以后,曲恰堪布就说:“你们感觉怎么样?一直盯着她,有什么可贪的?……”当时也开示了一些教言。
所以,不管是藏地汉地,人们特别贪执的对境就是俊男美女,这种贪心很容易生起,生起之后,一下子平息也很困难。但是懂道理的人,第一刹那生起贪念,(有些老年人也会这样,看见一个年轻人时:“啊,这个人多好看哪!”也许眼睛都看不清楚,但还是想看到美色。)第二刹那马上会用正知正念摄持:“没有什么可贪的,她身体全部是不净物,只不过表面上会打扮而已。”若能做到这一点,尤其是出家人,则不会因此而毁坏戒律。
《涅槃经》云:“一切女人,皆是众恶之所住处。”《宝积经.菩萨藏会》亦云:“所言妇者,名加重担。何以故?能使众生,负于重担。”曾经也有个相声说,妇女的力量很强,从文字上也看得出来,所谓的“妇”,是一个女人能推倒一座山,她们还是很厉害的。
当今社会上有很多贪官,将财产、精力、时间全部用在女人身上。尽管佛陀在经典中经常宣讲女人的过失,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男人的过失似乎更大。自古以来,一两个女人根本不能满足男人的贪心,历代的国王皇帝,哪个不是嫔妃成群,这个有三千女人,那个有三万女人……而一些女皇、女教主,虽然身为凡夫人,难免也有贪心,可是她们有多少个男人?现在女贪污分子为某某男人花了多少钱,这方面的公案还是比较少。
因此,作为男众应该明白,尽管大乘经典中一再地呵斥女众,让我们了解女身不净,但另一方面也要知道佛陀为什么这样呵斥,原因就是男众不管是生理上还是欲望上,始终有些不共的过失。
二、破贪所触:
嗜欲者不贪,柔软木棉枕,
谓无女体臭。彼诚迷秽垢。
如果说:“我对女人的口水不是特别贪执,但我喜欢拥抱她、抚摸她,她身体的柔软光滑,能给我带来很大的快乐。”这也是不合理的,如果你非要贪执光滑柔软的东西,那不如贪著柔软的木棉枕。高级宾馆的靠垫或枕头非常舒服,它们比女人的身体更加清净。
他们反驳道:“木棉枕虽然很舒服,但没有女人身上的味道,女身有些不共的味道,所以我贪执她。”那你不是贪执所触,而是贪执味道,这也是不合理的。作者在《智慧品》中说:“彼等诚虚伪,如垢谓净等。”你这样的想法,完全是把不清净看作清净,痛苦看作快乐,纯属颠倒迷乱的分别念。
当然,有些人身上确实也有俱生的香味,如六世嘉瓦喇嘛仓央嘉措,传记中说他不管到哪里,身上都会散发出芳香。有个修行人曾在他面前呆过一段时间,比较熟悉这种味道,后来他离开了,自己住在寂静的山里。有一次,他忽然又闻到这种香气,猜测嘉瓦喇嘛必定也在附近。经过一番找寻之后,终于发现了他老人家。据说这是一种清净的戒律香,可是关于六世嘉瓦的生平,有些智者也有不同的分析方法。
还有“香香公主”,你们很多人应该知道,她身上的俱生香味,连蜜峰蝴蝶都能引来,围着她翩翩飞舞。当然,这也有一些夸张的成分。
有个居士曾给我打电话说:“我现在非常非常痛苦,我的丈夫有其他女人?”我问:“你怎么看得出来?”“呜——他衣服上有其他女人的味道,身上有其他女人的头发。”“是不是啊?”“那肯定不是他的味儿,应该是别人的,而且这个头发也是细细的、长长的、红红的。”后来我只好说:“你再三地观察一下吧,我也没办法,我不懂这些。你好好修行,多念一些观音心咒。”但这样说也解决不了她的痛苦,这些人如果没有调心的方法,往往会非常苦恼,此处也说了,就像猪狗贪执不净粪一样,这是一种颠倒执著。但是按照世间人的传统,他们可能无法了解,认为异性的身体很干净。实际上去观察的话,身体完全是不净的,不值得贪执!
迷劣欲者言:棉枕虽滑柔,
难成鸳鸯眠。于彼反生嗔。
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若整天沉溺于贪嗔痴当中,不希求真理智慧,不愿做对今生来世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人真的非常可怜,我们应从不同的角度来呵斥。世间上的很多人事业不成功、修行不成功,主要源于贪心相当强烈,因为整天都是贪执,已经挡住了前进的道路,只能给自己带来种种违缘。因此我们要遵循高僧大德们的教言,当自己生起贪欲时,应采取一些手段惩罚自己,知道它是不好的事情,这样,相续中的贪欲也容易断除。
此颂中,痴迷愚笨的具贪者这样说道:“木棉枕虽然光滑柔软,可它毕竟是无情物,放在床上的话,不能与之作不净行,难以交合成鸳鸯美眠,不能满足我的贪欲。所以这些无情物对我来讲无济于事。”甚至贪欲强烈的人,因得不到所爱的人,会讨厌憎恨木棉枕。
这里作者没有直接遮破对方观点,但在甲操杰的注疏中以及印度一些论师的讲义里面,都对此作了简单的回答:愚人认为与女人交合能满足贪欲,完全是一种颠倒执著,因为这种快乐始终不存在。
为什么呢?首先女人的身体不清净,上上下下去观察,找不到一个清净的地方,故不可能从她们身上得到安乐;其二,若依靠女身来满足贪欲,也许会有瞬间的乐受,但这是不究竟的,不会像涅槃那样永恒不变。因此,这些都是颠倒分别,儒教也说:“万恶淫为首。”道教强调女人是红颜祸水。
当然,任何宗教和世间理论的分析,根本不如我们佛教,对今生来世的诸多细节,佛教中分析得最为透彻。大家应该认识到,女色是世间的枷锁、世间的重患,《诃欲经》中也说:“女色者,世间之重患,凡夫因之至死不免。”可是从历史上看,真正能战胜女色的高僧大德、世间名人比较少,很多人遇到这样的违缘时,不得不在其面前伏首称臣。
我们作为凡夫人,没有贪心是不可能的,但在面对某些对境时,自己应该有基本的原则。以前常听人说旧社会笑贫不笑娼,现在的新社会是多么多么美好,但有时候看来,现代人根本不如古人的道德,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冲击,很多糟粕纷纷来到我们国土,以致人们的贪欲越来越可怕,尤其是一些腐败分子,贪心真的是永无止境。
湖北省天门市原市委书记,在任职期间,不但长期包养情妇,而且嫖妓成性,无论到何地出差,都公开指使身边人员“到街上转转,有好的就带回来”。从1989—2001年,他竟与除妻子之外的107个女人有染。现在的社会表面上看来繁荣昌盛,人们安居乐业,但有些人有了钱的话,根本不知道女身不净,再加上自己没有道德观念,经常把钱花在不合理的地方,寻求刺激以满足欲望。
重庆市委原宣传部部长,也长期在外面寻花问柳,但他选女人的要求很高(一要大学本科毕业,二要漂亮,三要没结婚——原注),不像有些领导那样,不管老少,不分美丑( 江苏省原建设厅厅长,在外面的女人,不管老少,不分美丑,不顾身份,既有公务员,还有卖淫女——原注),正如佛陀在经典中所说:有些于老者生贪心,有些对少者生贪心。所以现在人的贪欲不断增长,某些行为实在骇人听闻。
我们作为修行人,尤其是学习《入行论》的道友们,经常要祈祷上师三宝,尽量克制自己的贪欲,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世间的正轨,否则,人心越来越可怕,行为越来越糟糕,最后这个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大家应该非常清楚。
若谓厌不净,肌腱系骨架,
肉泥粉饰女,何以拥入怀?
如果说,你厌恶不清净的粪便等物,那么女身哪有干净的地方,你为何要紧紧拥入怀中呢?
贪欲强烈的人认为,女人身体非常干净,将之拥入怀抱,是人生的一种快乐。其实如果详细观察,这也没有任何意义。大家都知道,人身的框架是三百多块骨头,骨头之间由肌腱像绳索一样相连,框架中间是五脏六腑,外面则饰以肌肉、皮肤、毛发等,就像以钢筋为骨,水泥沙石的混凝土敷在外面一样,细细看来,人身的整个结构,无一不是不净物,不管外表有没有装饰,都不值得我们贪恋。
对贪执的破析,佛教的道理相当有力量,不然,就算你整天分析,也不一定找得到答案。有些人以前也上过解剖课,对人体还是有一点了解,因为人体的肮脏不堪,甚至到了中午时,自己连饭都吃不下。但是他根本没有想到,别人的身体是那样,自己的身体又是怎么样?人的身体如此恶心,到底值不值得贪著?
很多人非常喜欢打扮,七八十岁的人也不甘落后。有个老太太特别爱打扮,看起来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但每年接触她的时候,她就开始虚报年龄,第一年说是43岁,第二年成了41岁。可能她说妄语自己都忘了,去年报了多少也不记得。今年我都觉得奇怪,过了一年以后,她怎么又年轻了两岁?但从皱纹来看,虽然脸上被各种药抹得看不清楚,一看到手的话,完全能推出她的真实年龄。现在很多女人为了拴住丈夫的心,整天挖空心思去打扮,希望自己的美色不退,其实无常谁也阻挡不了,这样白费力气,真的没有意义。而年轻人也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美,全力以赴将财产全部用在这上面。
当然,佛菩萨也经常化现为女人来度化众生,此处所讲的并不包括这些。汉地曾发生过一个家喻户晓的鱼篮观音公案:唐朝时观音菩萨为了度化某边地的人们,化身为一绝色女子,在街上卖鱼。当地年轻人都对她生起极大的贪心,一一向她求成家。(我也说不来求什么,很多专用名词我不会用,望大家谅解。这方面,你们可能比较专业。)那女子说:“若有人能一日内背诵《普门品》,我便嫁给此人。”第二日居然有多人能背。(不像这里的有些道友,背书背到中间就忘了,什么都想不起来,而他们在贪心的驱使下,为了到达自己的目标,背得相当好。)大家互不相让,卖鱼女又说:“三日之内,如果能背诵《金刚经》,此人可允婚嫁。”三日之后,又有数人能诵此经。那位女子再答应以七日为期,能背《法华经》者,作为择婚对象。最后只有一位姓马的青年,七日内熟诵了《法华经》,(他记性还是不一般哪,)娶到了卖鱼的绝色佳人。在迎娶那天,新娘子猝然逝去,身体迅速腐烂。马郎悲痛之余,只好将妻子敛棺埋葬。数日后来了一位梵僧,告诉马郎说:“你妻子并非凡人,而是观音大士示现,不信的话,你可开棺验视。”开棺之后,马郎大吃一惊,见棺内只有一副黄金锁子骨。梵僧遂以锡杖挑之,腾空而去。自此以后,当地人都对佛法深信不疑。
在藏传佛教中,诸空行母现为女身的也非常多,但对凡夫人而言,谁是空行母,谁是“地行母”,谁是观音菩萨的化现?恐怕也不一定能发现。但不管怎么样,作为初学者,一定要尽量断除淫欲。
从前,有个人对莲池大师说:“弟子看了您的《戒杀文》后,就一直守持长斋,唯有色心炽盛,不能灭除,乞请法师方便教诲,使我对色欲的厌弃心,犹如对杀生一样。”莲池大师答云:“杀生是苦事,生厌较易;色欲是乐事,生厌较难。今有一喻,杀生犹如当面将毒药置于劣食中,而色欲则是暗地将毒药放在美味里,对此,智者理当三思。”
作为凡夫人,对异性的贪爱根深蒂固,不管是出家在家,要彻底断除非常困难,但如果一直贪执不舍,对解脱必定大有障碍。佛陀在《妙法莲华经》中说:“诸淫女等,谨勿亲近。”对女人的身体,有智慧的人千万不要亲近,否则自心被贪欲左右,修行将会一败涂地。
我出去与在家居士接触时,那些贪心较少、有满足感的人,家庭很和合,修行也很成功。而有些人的贪心非常强烈,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麻烦。所以龙猛菩萨对修行人,尤其是出家人再三要求:“宁以赤铁宛转眼中,不以散心邪视女色。”用赤铁插入眼睛里,最多只是一辈子痛苦,而以贪心来邪视女色,将会带来生生世世的灾祸。作为守戒律的人,须将这一教言铭刻于心,在护戒的过程中,务必要依止正知正念!
汝自多不净,日用恒经历,
岂贪不得足,犹图他垢囊?
你自己身体的不净物已经够多了,而且时刻都要伴着这个臭皮囊,下完课后要带它回家,用一些东西喂饱它,晚上还要用被子盖好,从小到大整天为它所拖累,难道这些脏东西还不够你享受吗?为何还要贪图其他女人的臭皮囊呢?
以前有个乞丐非常贫穷,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得非常苦,但他似乎嫌穷得不够,又娶了一个乞丐老婆。周围的人都嘲笑他:“自己都快饿死了,还娶个乞丐女人,是不是要找个垫棺材的东西啊!”同样,我们身体的上上下下,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如果还嫌不足,又要寻找她人的屎尿袋子相伴,臭上加臭,这种行为真是难以理喻。龙猛菩萨说,世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拼命贪著,如同猪狗喜欢屎尿、呕吐物一样,非常愚痴可怜。
无始以来,我们的贪心串习得如是顽固,假如再不去观察它、制止它,永远都不可能出离轮回。现在有些人发心出家,誓要断除一切贪执,这种行为非常殊胜。有些人即使没有这个机会,也要经常闻思《中观宝鬘论》、《中观四百论》(第三品)。《中观四百论》主要是运用理证来宣讲,《中观宝鬘论》则是以教言性的窍诀进行阐述。另外,《诃欲经》、《楞严经》等有关经典中,对这方面也有细致的剖析,大家通过学习之后,应该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利益。
藏传佛教中有一种说法,出家人刚开始守戒特别困难,等到听了《入行论》和一些戒律之后,思想上完全有改变,守戒律一点也不难。因为,如果认为女人很好,其价值在自己心目中越来越高,贪心肯定难以克制,但若认识到她没什么可贪的,她是非常肮脏的东西,那就不会贪执了。
我们欲界的男男女女,贪心可能特别强烈,尤其当今社会中,贪执色欲似乎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在此大环境的影响下,在家人应该规范自己,随时用正知正念来摄持,千万不要做非法和不如法的行为,否则,一方面自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另一方面,修行也将受到极大的危害!
三、破贪身肉:
昨天说了,有些人认为:“我不喜欢木棉枕,因为它不是女人的身体,我对女人的细皮嫩肉才有兴趣,不喜欢拥抱那些无情物。”这种说法也不合理,怎么不合理呢?
若谓喜彼肉,欲观并摸触,
则汝何不欲,无心尸肉躯?
如果有些人不喜欢木棉枕,只贪爱异性的身体,对于这种身体,不仅想接触、拥抱、抚摸,而且要经常看到,哪怕短短地看一眼也心满意足。假如暂时没见到所爱的人,自己就实在受不了,这完全是一种爱别离苦。所以感情的确是一种执著,但这种执著不是那么容易断掉的,应该从方方面面来剖析。
作者在分析这种观点时说:你一定要搞清楚,你所贪执的对境,无非是骨肉组成,如果你喜欢女人的细嫩肌肤,所以要看到并抚摸,那你为什么不贪求那已离开神识、躺在尸陀林或棺材里的无心尸肉呢?
比如你所贪爱的人刚死不久,如果天气不太热,十来天之内,身体的肢分会完好无损,秃鹫还没有吃掉,也没有被火烧成灰或者做水葬。既然你喜欢她的皮肉,想要抚摸、接触,那现在为什么不去拥抱她呢?躺在棺材里的身体,以前不一定能经常得到,现在她也比较有空,没有事情做,那你应该把棺材做大一点,跟她一起躺在里面,同时要记得在棺壁上凿一个缝,以方便自己透气。这样的生活多么惬意,既没有人干扰,也不会有人跟你争,机缘如此殊胜,你为何不好好把握,在棺材里抱着她享受呢?然而那个时候,很多人不要说看着她、拥抱她,连靠近都不愿意。
有些人的爱人死了以后,刚开始抱着尸体痛哭失声,但一会儿就放下来了,根本不愿意永远抱着,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贪心在作怪。若真正用智慧来观察,不管是活着的身体、死了的身体,除了皮肤、血肉、骨架、五脏六腑及粪尿等以外,里里外外找不到一处干净的地方,你到底在贪执什么呢?
阿罗汉莲花色比丘尼,曾于追求自己的少年前,以神通节节肢解她那美丽的身体,可是除了三十六种不净物外,她身体没有任何精华可言。我们现在虽然没有神通,但也可以借助X光、CT等科学仪器,通过从里到外的观察,不管是美人还是丑人,身体都没有可贪的地方。
但是,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串习,颠倒执著自他的身体为干净、美丽,用很多虚假的语言冲击自己的大脑,始终认为对方真的好看。其实懂得这些道理之后,所谓的贪执在对境上并不存在,正因为不存在,所以男女感情是不可靠的。
月称论师讲过一个故事:以前有对夫妻,开始时感情不错,一些男人找他妻子调笑时,她立即回到丈夫身边,说自己很讨厌那些人,以后他们再来的话,自己会立刻喊叫,让丈夫速来解围。但日子稍久,她与那些男人勾搭上了,并跟他们发生了关系。自此以后,她经常花言巧语地欺骗丈夫,偷偷出去与别人鬼混。后来她丈夫发现了,想起她以前所说的话,明白所谓的感情极其虚伪,由此生起极大厌离心。
现在的世间中,不管是东方人、西方人,最初对自己的伴侣抱有很大希望,希望将一生的幸福建立在对方身上,但因为每个人的业力不同,再加上爱的本体根本不存在,所以往往是大失所望。要知道,如果爱是真实存在,那它永远也不会退失。《释量论·成量品》中说,比如你喜欢漂亮的异性,这种漂亮如果在本质上存在,那不可能随因缘而改变,任何一个人看见他,都会产生贪心。而实际上,不要说别人,就算是自己,可能也会今天爱他,明天恨他,对他的感情反复无常,无数人的经验足以证明这一点。
因此在分析的过程中,大家应该好好思维,无始以来,我们的贪爱之心非常可怕,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执著,但能通达这点的人极为罕见,除了具有修证的智者以外,大多数人都是随着各种迷恋一直在追。
现在的那些明星歌星,很多人哪怕看一眼,也觉得特别幸福,若能接触他的手,可能永远也忘不了,觉得自己已获得了“圆满正等觉果位”。这些追星族特别疯狂,所作所为也非常可怜,然而,这种可怜在我们身上也很容易发现——不该贪爱的,偏偏执著不放;值得追求的解脱妙法,却兴趣索然。大家若能从道理上认识到这一点,修行才会逐渐走上正轨。
有些人说:“尸体没有生命力,死完以后谁去贪执?我喜欢的是有心的身体。”对此论调,下面也进行破析:
所欲妇女心,无从观与触,
可触非心识,空拥何所为?
前面已经分析过,你喜欢的不应该是身体,否则,刚死不久的尸体与生前无有两样,放在棺材里对之敷酒、化妆,因为长时间没到外面“打工”,尸体可能更漂亮白皙,但你根本不会对之生贪,既然如此,那你所喜欢的,肯定是她的心。但是所谓的心,你看不见,也摸不着,如《弥勒请问经》云:“心者无形无色无住,犹如虚空。”《华严经》也讲过:“心不在内外,心亦无所有。”这样一来,身体也不是,心也不是,除此二者以外,你贪恋的究竟是什么呢?除了石头、木头、瓶子,你想拥抱接事物绝对不可能存在。
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应该知道,所谓的美色虚幻不实,如梦幻泡影,统统是分别念的妄计执著。世间人所喜欢的,没有任何实义,反而依靠这些分别念,给今生来世造了很多恶业。龙猛菩萨说过:“佛说世上圆满事,难信如同木鳖果。”世间上的一切,看起来像木鳖果一样鲜艳欲滴,但吃后方知是毒药,如果不断地享用、不断地追求,自相续一定会毁坏的。
所以,若用智慧来观察,人们生贪爱的对境,除了身体和心是不存在的,既然身体你不喜欢看、不喜欢摸,那肯定是心,可是心没有颜色、形状、来源、住处,纵然你有通天的本领,也不可能见到、摸到。除非具有他心通的人,知道心是怎么样的,但这并不是我们所贪的对境,不可能依靠这种心来满足欲望。如此一来,自己也完全了知:贪心没有丝毫实质。
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现在最可怕的就是贪心,很多人因为贪心,家庭不和合、生活不快乐,被贪心束缚而没有自由。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寂天菩萨的殊胜窍诀来以理观察,这样的道理,任何智者也没办法推翻,即使你在不信佛教的人面前,也可以问他:“你是不是喜欢女人?如果是的话,你喜欢她的身体还是她的心?”假如他说喜欢“身体”,那为什么不喜欢尸陀林的尸体?他若改口说喜欢“具有心的身体”,那么身体和心是别别他体的,不喜欢身体刚才已经承认了,现在你是不是喜欢她的心?
通过这种分析,对方再怎么聪明、有超胜的智慧,恐怕也无法回答,最后他自己也知道:“我以前认为世间情爱是存在的,因此一直迷恋着,现在终于发现,这只不过是自己的分别执著而已。”
——节选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讲记》
一、破贪口水:
粪便与口涎,悉从饮食生,
何故贪口液,不乐臭粪便?
有些人喜爱异性的口水。其实粪便与口水都是由饮食消化产生的,你为何单单贪爱口水,却不贪爱臭粪便呢?
贪心强烈的人,在与所爱的人拥抱接吻时,对她的口水也会生起贪执,毫无厌嫌,很多文章中这样写,人们的行为也这样做。其实这是一种迷惑颠倒的执著,若以智慧来详加观察,女人排出来的粪便,与口水同样来自于饮食,女人吃饭喝水以后,能消化吸收的部分变成血液、肌肉、口水,而不能被吸收的变成大小便等。既然如此,对之一贪一恶是不合理的,毕竟它们的因都是饮食,没有这个因的话,口水和粪便都不会产生。比如有些人生病了,不能吃饭、喝东西,那他一定会口干舌燥,大小便减少。所以口水和粪便依靠饮食而来,在身体中都存留了一段时间,那为什么口水与粪便排出来时,贪心最严重的男人,也不会对女人的粪便生起贪执而吸吮呢?
对于这一点,我们先要从理论上明白,然后再在山里、寺院等寂静处,进行长期的串习,若能如此,心会逐渐恢复原状,不会对女人盲目地贪执。麦彭仁波切也说过:“非常愚笨且贪心强烈的人,于女人的口水如同甘露一样享用。”他老人家通过不同的教言,呵斥了某些人的不良行为。
因此,如果喜欢女人的口水,那也应该喜欢她的大小便,而事实上,纵然是再迷人的美女,也没听说过有人贪著她的粪便。既然二者的来源相同,人们对它们的态度截然不同,这完全是长期的颠倒执著所致,假如通达了心的本性,明白了身体的本质,则不会有这样的妄执。
现在人真的特别可怜,不要说通达心性本具的自然光明,这是比较深奥的境界,眼睛看不见,手也摸不着,没有殊胜窍诀不可能证悟,但即使是从小到现在的身体,他也认识不了,对自己或者对他人,始终不断地贪执。不但是在家人的贪欲难以对治,出家人也有这种障碍,所以,很多上师通过不同手段来教诫弟子,以认识女人的身体不净。
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长得非常漂亮,有一次她去佛印禅师的寺院里,五百个修行人都动了心。(公案虽是这么说的,但五百个人全部动心应该不会吧,可能只有一部分人对她生贪心。不然,五百个人的业力各不相同,就算是最美的女人,也会有人认为很难看、很讨厌。)佛印禅师告诉苏小妹:“你真可怜啊,让五百个修行人动了心,来世要一一做他们的妻子偿还。”苏小妹非常害怕,忙问禅师有什么办法挽回。禅师让她吊死在禅堂门口,方能免去自己所造之业。
苏小妹还是深信因果,据说无奈之下,只好吊死在禅堂门口的一棵树上,禅师叫大家九天之内不要把尸体取下来。过了九天,在烈日的曝晒下,苏小妹的尸体开始腐烂,不断流下黄水脓血,臭不可闻,一群群苍蝇围着团团飞。五百个修行人见昔日所贪爱的美女,身体如此肮脏恶心,每个人都向她的尸体吐了一口唾沫,以此断绝了当五百人妻子的恶缘。
以前有一次,霍西曲恰堪布的寺院里,很多出家人在外面集聚,好像搞什么娱乐活动。上师坐在法座上时,来了一位藏族姑娘,听说长得非常不错,好多僧人一直盯着看,上师给她摸顶加持,也加持了很长很长时间。她下去以后,曲恰堪布就说:“你们感觉怎么样?一直盯着她,有什么可贪的?……”当时也开示了一些教言。
所以,不管是藏地汉地,人们特别贪执的对境就是俊男美女,这种贪心很容易生起,生起之后,一下子平息也很困难。但是懂道理的人,第一刹那生起贪念,(有些老年人也会这样,看见一个年轻人时:“啊,这个人多好看哪!”也许眼睛都看不清楚,但还是想看到美色。)第二刹那马上会用正知正念摄持:“没有什么可贪的,她身体全部是不净物,只不过表面上会打扮而已。”若能做到这一点,尤其是出家人,则不会因此而毁坏戒律。
《涅槃经》云:“一切女人,皆是众恶之所住处。”《宝积经.菩萨藏会》亦云:“所言妇者,名加重担。何以故?能使众生,负于重担。”曾经也有个相声说,妇女的力量很强,从文字上也看得出来,所谓的“妇”,是一个女人能推倒一座山,她们还是很厉害的。
当今社会上有很多贪官,将财产、精力、时间全部用在女人身上。尽管佛陀在经典中经常宣讲女人的过失,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男人的过失似乎更大。自古以来,一两个女人根本不能满足男人的贪心,历代的国王皇帝,哪个不是嫔妃成群,这个有三千女人,那个有三万女人……而一些女皇、女教主,虽然身为凡夫人,难免也有贪心,可是她们有多少个男人?现在女贪污分子为某某男人花了多少钱,这方面的公案还是比较少。
因此,作为男众应该明白,尽管大乘经典中一再地呵斥女众,让我们了解女身不净,但另一方面也要知道佛陀为什么这样呵斥,原因就是男众不管是生理上还是欲望上,始终有些不共的过失。
二、破贪所触:
嗜欲者不贪,柔软木棉枕,
谓无女体臭。彼诚迷秽垢。
如果说:“我对女人的口水不是特别贪执,但我喜欢拥抱她、抚摸她,她身体的柔软光滑,能给我带来很大的快乐。”这也是不合理的,如果你非要贪执光滑柔软的东西,那不如贪著柔软的木棉枕。高级宾馆的靠垫或枕头非常舒服,它们比女人的身体更加清净。
他们反驳道:“木棉枕虽然很舒服,但没有女人身上的味道,女身有些不共的味道,所以我贪执她。”那你不是贪执所触,而是贪执味道,这也是不合理的。作者在《智慧品》中说:“彼等诚虚伪,如垢谓净等。”你这样的想法,完全是把不清净看作清净,痛苦看作快乐,纯属颠倒迷乱的分别念。
当然,有些人身上确实也有俱生的香味,如六世嘉瓦喇嘛仓央嘉措,传记中说他不管到哪里,身上都会散发出芳香。有个修行人曾在他面前呆过一段时间,比较熟悉这种味道,后来他离开了,自己住在寂静的山里。有一次,他忽然又闻到这种香气,猜测嘉瓦喇嘛必定也在附近。经过一番找寻之后,终于发现了他老人家。据说这是一种清净的戒律香,可是关于六世嘉瓦的生平,有些智者也有不同的分析方法。
还有“香香公主”,你们很多人应该知道,她身上的俱生香味,连蜜峰蝴蝶都能引来,围着她翩翩飞舞。当然,这也有一些夸张的成分。
有个居士曾给我打电话说:“我现在非常非常痛苦,我的丈夫有其他女人?”我问:“你怎么看得出来?”“呜——他衣服上有其他女人的味道,身上有其他女人的头发。”“是不是啊?”“那肯定不是他的味儿,应该是别人的,而且这个头发也是细细的、长长的、红红的。”后来我只好说:“你再三地观察一下吧,我也没办法,我不懂这些。你好好修行,多念一些观音心咒。”但这样说也解决不了她的痛苦,这些人如果没有调心的方法,往往会非常苦恼,此处也说了,就像猪狗贪执不净粪一样,这是一种颠倒执著。但是按照世间人的传统,他们可能无法了解,认为异性的身体很干净。实际上去观察的话,身体完全是不净的,不值得贪执!
迷劣欲者言:棉枕虽滑柔,
难成鸳鸯眠。于彼反生嗔。
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若整天沉溺于贪嗔痴当中,不希求真理智慧,不愿做对今生来世有意义的事情,这些人真的非常可怜,我们应从不同的角度来呵斥。世间上的很多人事业不成功、修行不成功,主要源于贪心相当强烈,因为整天都是贪执,已经挡住了前进的道路,只能给自己带来种种违缘。因此我们要遵循高僧大德们的教言,当自己生起贪欲时,应采取一些手段惩罚自己,知道它是不好的事情,这样,相续中的贪欲也容易断除。
此颂中,痴迷愚笨的具贪者这样说道:“木棉枕虽然光滑柔软,可它毕竟是无情物,放在床上的话,不能与之作不净行,难以交合成鸳鸯美眠,不能满足我的贪欲。所以这些无情物对我来讲无济于事。”甚至贪欲强烈的人,因得不到所爱的人,会讨厌憎恨木棉枕。
这里作者没有直接遮破对方观点,但在甲操杰的注疏中以及印度一些论师的讲义里面,都对此作了简单的回答:愚人认为与女人交合能满足贪欲,完全是一种颠倒执著,因为这种快乐始终不存在。
为什么呢?首先女人的身体不清净,上上下下去观察,找不到一个清净的地方,故不可能从她们身上得到安乐;其二,若依靠女身来满足贪欲,也许会有瞬间的乐受,但这是不究竟的,不会像涅槃那样永恒不变。因此,这些都是颠倒分别,儒教也说:“万恶淫为首。”道教强调女人是红颜祸水。
当然,任何宗教和世间理论的分析,根本不如我们佛教,对今生来世的诸多细节,佛教中分析得最为透彻。大家应该认识到,女色是世间的枷锁、世间的重患,《诃欲经》中也说:“女色者,世间之重患,凡夫因之至死不免。”可是从历史上看,真正能战胜女色的高僧大德、世间名人比较少,很多人遇到这样的违缘时,不得不在其面前伏首称臣。
我们作为凡夫人,没有贪心是不可能的,但在面对某些对境时,自己应该有基本的原则。以前常听人说旧社会笑贫不笑娼,现在的新社会是多么多么美好,但有时候看来,现代人根本不如古人的道德,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冲击,很多糟粕纷纷来到我们国土,以致人们的贪欲越来越可怕,尤其是一些腐败分子,贪心真的是永无止境。
湖北省天门市原市委书记,在任职期间,不但长期包养情妇,而且嫖妓成性,无论到何地出差,都公开指使身边人员“到街上转转,有好的就带回来”。从1989—2001年,他竟与除妻子之外的107个女人有染。现在的社会表面上看来繁荣昌盛,人们安居乐业,但有些人有了钱的话,根本不知道女身不净,再加上自己没有道德观念,经常把钱花在不合理的地方,寻求刺激以满足欲望。
重庆市委原宣传部部长,也长期在外面寻花问柳,但他选女人的要求很高(一要大学本科毕业,二要漂亮,三要没结婚——原注),不像有些领导那样,不管老少,不分美丑( 江苏省原建设厅厅长,在外面的女人,不管老少,不分美丑,不顾身份,既有公务员,还有卖淫女——原注),正如佛陀在经典中所说:有些于老者生贪心,有些对少者生贪心。所以现在人的贪欲不断增长,某些行为实在骇人听闻。
我们作为修行人,尤其是学习《入行论》的道友们,经常要祈祷上师三宝,尽量克制自己的贪欲,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世间的正轨,否则,人心越来越可怕,行为越来越糟糕,最后这个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大家应该非常清楚。
若谓厌不净,肌腱系骨架,
肉泥粉饰女,何以拥入怀?
如果说,你厌恶不清净的粪便等物,那么女身哪有干净的地方,你为何要紧紧拥入怀中呢?
贪欲强烈的人认为,女人身体非常干净,将之拥入怀抱,是人生的一种快乐。其实如果详细观察,这也没有任何意义。大家都知道,人身的框架是三百多块骨头,骨头之间由肌腱像绳索一样相连,框架中间是五脏六腑,外面则饰以肌肉、皮肤、毛发等,就像以钢筋为骨,水泥沙石的混凝土敷在外面一样,细细看来,人身的整个结构,无一不是不净物,不管外表有没有装饰,都不值得我们贪恋。
对贪执的破析,佛教的道理相当有力量,不然,就算你整天分析,也不一定找得到答案。有些人以前也上过解剖课,对人体还是有一点了解,因为人体的肮脏不堪,甚至到了中午时,自己连饭都吃不下。但是他根本没有想到,别人的身体是那样,自己的身体又是怎么样?人的身体如此恶心,到底值不值得贪著?
很多人非常喜欢打扮,七八十岁的人也不甘落后。有个老太太特别爱打扮,看起来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但每年接触她的时候,她就开始虚报年龄,第一年说是43岁,第二年成了41岁。可能她说妄语自己都忘了,去年报了多少也不记得。今年我都觉得奇怪,过了一年以后,她怎么又年轻了两岁?但从皱纹来看,虽然脸上被各种药抹得看不清楚,一看到手的话,完全能推出她的真实年龄。现在很多女人为了拴住丈夫的心,整天挖空心思去打扮,希望自己的美色不退,其实无常谁也阻挡不了,这样白费力气,真的没有意义。而年轻人也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美,全力以赴将财产全部用在这上面。
当然,佛菩萨也经常化现为女人来度化众生,此处所讲的并不包括这些。汉地曾发生过一个家喻户晓的鱼篮观音公案:唐朝时观音菩萨为了度化某边地的人们,化身为一绝色女子,在街上卖鱼。当地年轻人都对她生起极大的贪心,一一向她求成家。(我也说不来求什么,很多专用名词我不会用,望大家谅解。这方面,你们可能比较专业。)那女子说:“若有人能一日内背诵《普门品》,我便嫁给此人。”第二日居然有多人能背。(不像这里的有些道友,背书背到中间就忘了,什么都想不起来,而他们在贪心的驱使下,为了到达自己的目标,背得相当好。)大家互不相让,卖鱼女又说:“三日之内,如果能背诵《金刚经》,此人可允婚嫁。”三日之后,又有数人能诵此经。那位女子再答应以七日为期,能背《法华经》者,作为择婚对象。最后只有一位姓马的青年,七日内熟诵了《法华经》,(他记性还是不一般哪,)娶到了卖鱼的绝色佳人。在迎娶那天,新娘子猝然逝去,身体迅速腐烂。马郎悲痛之余,只好将妻子敛棺埋葬。数日后来了一位梵僧,告诉马郎说:“你妻子并非凡人,而是观音大士示现,不信的话,你可开棺验视。”开棺之后,马郎大吃一惊,见棺内只有一副黄金锁子骨。梵僧遂以锡杖挑之,腾空而去。自此以后,当地人都对佛法深信不疑。
在藏传佛教中,诸空行母现为女身的也非常多,但对凡夫人而言,谁是空行母,谁是“地行母”,谁是观音菩萨的化现?恐怕也不一定能发现。但不管怎么样,作为初学者,一定要尽量断除淫欲。
从前,有个人对莲池大师说:“弟子看了您的《戒杀文》后,就一直守持长斋,唯有色心炽盛,不能灭除,乞请法师方便教诲,使我对色欲的厌弃心,犹如对杀生一样。”莲池大师答云:“杀生是苦事,生厌较易;色欲是乐事,生厌较难。今有一喻,杀生犹如当面将毒药置于劣食中,而色欲则是暗地将毒药放在美味里,对此,智者理当三思。”
作为凡夫人,对异性的贪爱根深蒂固,不管是出家在家,要彻底断除非常困难,但如果一直贪执不舍,对解脱必定大有障碍。佛陀在《妙法莲华经》中说:“诸淫女等,谨勿亲近。”对女人的身体,有智慧的人千万不要亲近,否则自心被贪欲左右,修行将会一败涂地。
我出去与在家居士接触时,那些贪心较少、有满足感的人,家庭很和合,修行也很成功。而有些人的贪心非常强烈,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麻烦。所以龙猛菩萨对修行人,尤其是出家人再三要求:“宁以赤铁宛转眼中,不以散心邪视女色。”用赤铁插入眼睛里,最多只是一辈子痛苦,而以贪心来邪视女色,将会带来生生世世的灾祸。作为守戒律的人,须将这一教言铭刻于心,在护戒的过程中,务必要依止正知正念!
汝自多不净,日用恒经历,
岂贪不得足,犹图他垢囊?
你自己身体的不净物已经够多了,而且时刻都要伴着这个臭皮囊,下完课后要带它回家,用一些东西喂饱它,晚上还要用被子盖好,从小到大整天为它所拖累,难道这些脏东西还不够你享受吗?为何还要贪图其他女人的臭皮囊呢?
以前有个乞丐非常贫穷,吃不饱穿不暖,日子过得非常苦,但他似乎嫌穷得不够,又娶了一个乞丐老婆。周围的人都嘲笑他:“自己都快饿死了,还娶个乞丐女人,是不是要找个垫棺材的东西啊!”同样,我们身体的上上下下,由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如果还嫌不足,又要寻找她人的屎尿袋子相伴,臭上加臭,这种行为真是难以理喻。龙猛菩萨说,世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拼命贪著,如同猪狗喜欢屎尿、呕吐物一样,非常愚痴可怜。
无始以来,我们的贪心串习得如是顽固,假如再不去观察它、制止它,永远都不可能出离轮回。现在有些人发心出家,誓要断除一切贪执,这种行为非常殊胜。有些人即使没有这个机会,也要经常闻思《中观宝鬘论》、《中观四百论》(第三品)。《中观四百论》主要是运用理证来宣讲,《中观宝鬘论》则是以教言性的窍诀进行阐述。另外,《诃欲经》、《楞严经》等有关经典中,对这方面也有细致的剖析,大家通过学习之后,应该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利益。
藏传佛教中有一种说法,出家人刚开始守戒特别困难,等到听了《入行论》和一些戒律之后,思想上完全有改变,守戒律一点也不难。因为,如果认为女人很好,其价值在自己心目中越来越高,贪心肯定难以克制,但若认识到她没什么可贪的,她是非常肮脏的东西,那就不会贪执了。
我们欲界的男男女女,贪心可能特别强烈,尤其当今社会中,贪执色欲似乎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在此大环境的影响下,在家人应该规范自己,随时用正知正念来摄持,千万不要做非法和不如法的行为,否则,一方面自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另一方面,修行也将受到极大的危害!
三、破贪身肉:
昨天说了,有些人认为:“我不喜欢木棉枕,因为它不是女人的身体,我对女人的细皮嫩肉才有兴趣,不喜欢拥抱那些无情物。”这种说法也不合理,怎么不合理呢?
若谓喜彼肉,欲观并摸触,
则汝何不欲,无心尸肉躯?
如果有些人不喜欢木棉枕,只贪爱异性的身体,对于这种身体,不仅想接触、拥抱、抚摸,而且要经常看到,哪怕短短地看一眼也心满意足。假如暂时没见到所爱的人,自己就实在受不了,这完全是一种爱别离苦。所以感情的确是一种执著,但这种执著不是那么容易断掉的,应该从方方面面来剖析。
作者在分析这种观点时说:你一定要搞清楚,你所贪执的对境,无非是骨肉组成,如果你喜欢女人的细嫩肌肤,所以要看到并抚摸,那你为什么不贪求那已离开神识、躺在尸陀林或棺材里的无心尸肉呢?
比如你所贪爱的人刚死不久,如果天气不太热,十来天之内,身体的肢分会完好无损,秃鹫还没有吃掉,也没有被火烧成灰或者做水葬。既然你喜欢她的皮肉,想要抚摸、接触,那现在为什么不去拥抱她呢?躺在棺材里的身体,以前不一定能经常得到,现在她也比较有空,没有事情做,那你应该把棺材做大一点,跟她一起躺在里面,同时要记得在棺壁上凿一个缝,以方便自己透气。这样的生活多么惬意,既没有人干扰,也不会有人跟你争,机缘如此殊胜,你为何不好好把握,在棺材里抱着她享受呢?然而那个时候,很多人不要说看着她、拥抱她,连靠近都不愿意。
有些人的爱人死了以后,刚开始抱着尸体痛哭失声,但一会儿就放下来了,根本不愿意永远抱着,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贪心在作怪。若真正用智慧来观察,不管是活着的身体、死了的身体,除了皮肤、血肉、骨架、五脏六腑及粪尿等以外,里里外外找不到一处干净的地方,你到底在贪执什么呢?
阿罗汉莲花色比丘尼,曾于追求自己的少年前,以神通节节肢解她那美丽的身体,可是除了三十六种不净物外,她身体没有任何精华可言。我们现在虽然没有神通,但也可以借助X光、CT等科学仪器,通过从里到外的观察,不管是美人还是丑人,身体都没有可贪的地方。
但是,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串习,颠倒执著自他的身体为干净、美丽,用很多虚假的语言冲击自己的大脑,始终认为对方真的好看。其实懂得这些道理之后,所谓的贪执在对境上并不存在,正因为不存在,所以男女感情是不可靠的。
月称论师讲过一个故事:以前有对夫妻,开始时感情不错,一些男人找他妻子调笑时,她立即回到丈夫身边,说自己很讨厌那些人,以后他们再来的话,自己会立刻喊叫,让丈夫速来解围。但日子稍久,她与那些男人勾搭上了,并跟他们发生了关系。自此以后,她经常花言巧语地欺骗丈夫,偷偷出去与别人鬼混。后来她丈夫发现了,想起她以前所说的话,明白所谓的感情极其虚伪,由此生起极大厌离心。
现在的世间中,不管是东方人、西方人,最初对自己的伴侣抱有很大希望,希望将一生的幸福建立在对方身上,但因为每个人的业力不同,再加上爱的本体根本不存在,所以往往是大失所望。要知道,如果爱是真实存在,那它永远也不会退失。《释量论·成量品》中说,比如你喜欢漂亮的异性,这种漂亮如果在本质上存在,那不可能随因缘而改变,任何一个人看见他,都会产生贪心。而实际上,不要说别人,就算是自己,可能也会今天爱他,明天恨他,对他的感情反复无常,无数人的经验足以证明这一点。
因此在分析的过程中,大家应该好好思维,无始以来,我们的贪爱之心非常可怕,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执著,但能通达这点的人极为罕见,除了具有修证的智者以外,大多数人都是随着各种迷恋一直在追。
现在的那些明星歌星,很多人哪怕看一眼,也觉得特别幸福,若能接触他的手,可能永远也忘不了,觉得自己已获得了“圆满正等觉果位”。这些追星族特别疯狂,所作所为也非常可怜,然而,这种可怜在我们身上也很容易发现——不该贪爱的,偏偏执著不放;值得追求的解脱妙法,却兴趣索然。大家若能从道理上认识到这一点,修行才会逐渐走上正轨。
有些人说:“尸体没有生命力,死完以后谁去贪执?我喜欢的是有心的身体。”对此论调,下面也进行破析:
所欲妇女心,无从观与触,
可触非心识,空拥何所为?
前面已经分析过,你喜欢的不应该是身体,否则,刚死不久的尸体与生前无有两样,放在棺材里对之敷酒、化妆,因为长时间没到外面“打工”,尸体可能更漂亮白皙,但你根本不会对之生贪,既然如此,那你所喜欢的,肯定是她的心。但是所谓的心,你看不见,也摸不着,如《弥勒请问经》云:“心者无形无色无住,犹如虚空。”《华严经》也讲过:“心不在内外,心亦无所有。”这样一来,身体也不是,心也不是,除此二者以外,你贪恋的究竟是什么呢?除了石头、木头、瓶子,你想拥抱接事物绝对不可能存在。
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应该知道,所谓的美色虚幻不实,如梦幻泡影,统统是分别念的妄计执著。世间人所喜欢的,没有任何实义,反而依靠这些分别念,给今生来世造了很多恶业。龙猛菩萨说过:“佛说世上圆满事,难信如同木鳖果。”世间上的一切,看起来像木鳖果一样鲜艳欲滴,但吃后方知是毒药,如果不断地享用、不断地追求,自相续一定会毁坏的。
所以,若用智慧来观察,人们生贪爱的对境,除了身体和心是不存在的,既然身体你不喜欢看、不喜欢摸,那肯定是心,可是心没有颜色、形状、来源、住处,纵然你有通天的本领,也不可能见到、摸到。除非具有他心通的人,知道心是怎么样的,但这并不是我们所贪的对境,不可能依靠这种心来满足欲望。如此一来,自己也完全了知:贪心没有丝毫实质。
不管是在家人、出家人,现在最可怕的就是贪心,很多人因为贪心,家庭不和合、生活不快乐,被贪心束缚而没有自由。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寂天菩萨的殊胜窍诀来以理观察,这样的道理,任何智者也没办法推翻,即使你在不信佛教的人面前,也可以问他:“你是不是喜欢女人?如果是的话,你喜欢她的身体还是她的心?”假如他说喜欢“身体”,那为什么不喜欢尸陀林的尸体?他若改口说喜欢“具有心的身体”,那么身体和心是别别他体的,不喜欢身体刚才已经承认了,现在你是不是喜欢她的心?
通过这种分析,对方再怎么聪明、有超胜的智慧,恐怕也无法回答,最后他自己也知道:“我以前认为世间情爱是存在的,因此一直迷恋着,现在终于发现,这只不过是自己的分别执著而已。”
——节选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讲记》
寓言
从前印度有一个罗汉,这个罗汉依印度的规矩,每天都要出去托钵,就是拿个大碗,沿街去讨东西吃。这天,他走了很多的路还未讨到东西,钵里还是空空的,他走到王宫的门口,看见一只大象,满身挂满了珍珠璎珞,显然已吃得饱饱地,站在王宫的门口。罗汉看了这只象,不禁心生感叹,他说:「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他说我往世只注重修智慧,研究经典,但没有去修福德,所以虽然成了阿罗汉,却因没福报,所以今天没人供养我,我的钵里还是空空的。这只大象,他往世只晓得修福,没修智慧,所以今世是只象。可是他福报大,养在王宫里,吃得饱饱的,满身都挂满了璎珞珍宝,可是终究是只呆象。
从前印度有一个罗汉,这个罗汉依印度的规矩,每天都要出去托钵,就是拿个大碗,沿街去讨东西吃。这天,他走了很多的路还未讨到东西,钵里还是空空的,他走到王宫的门口,看见一只大象,满身挂满了珍珠璎珞,显然已吃得饱饱地,站在王宫的门口。罗汉看了这只象,不禁心生感叹,他说:「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他说我往世只注重修智慧,研究经典,但没有去修福德,所以虽然成了阿罗汉,却因没福报,所以今天没人供养我,我的钵里还是空空的。这只大象,他往世只晓得修福,没修智慧,所以今世是只象。可是他福报大,养在王宫里,吃得饱饱的,满身都挂满了璎珞珍宝,可是终究是只呆象。
由此看来「福慧双修」实在十分重要,而受持《金刚经》,不但可以开智慧,还有不可思议的福德。
从前印度有一个罗汉,这个罗汉依印度的规矩,每天都要出去托钵,就是拿个大碗,沿街去讨东西吃。这天,他走了很多的路还未讨到东西,钵里还是空空的,他走到王宫的门口,看见一只大象,满身挂满了珍珠璎珞,显然已吃得饱饱地,站在王宫的门口。罗汉看了这只象,不禁心生感叹,他说:「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他说我往世只注重修智慧,研究经典,但没有去修福德,所以虽然成了阿罗汉,却因没福报,所以今天没人供养我,我的钵里还是空空的。这只大象,他往世只晓得修福,没修智慧,所以今世是只象。可是他福报大,养在王宫里,吃得饱饱的,满身都挂满了璎珞珍宝,可是终究是只呆象。
由此看来「福慧双修」实在十分重要,而受持《金刚经》,不但可以开智慧,还有不可思议的福德。
Sunday, June 12, 2011
永远要记住自己发过的愿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
不論你身在苦中、樂中,獨處或身處人群中,都
不要忘記三界眾生的痛苦…
必須以正念、正知和不放逸,讓身口意不被罪
過污染。
平時我們不會說:「喔!糟糕,我今天早上忘記
生氣了。」而是常說:「哎呀,我今天早上又生氣
了,我不應該這麼做的,我忘記了菩提心的誓言」
這就是正念──隨時不忘自己所發過的誓言。
未成佛前,不對有情生瞋心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對「不動佛法門」做了一些
研究,除了將中文的相關資料翻譯成藏文,也對藏
文中不動佛相關的經典、儀軌和教授做了整理和研
究。我了解到不動佛(也稱為「無瞋佛」)為什
麼會得到這樣名號?因為他曾經發了一個誓言──
未成佛前,我不對任何眾生起瞋怒心。我深受感
動,心中想:希望能夠跟不動佛一樣,心中沒有瞋
恨,先不談來生,來生會投生到哪裡,自己也不知
道,但至少今生投生為人,有人的頭腦和智慧,如
果能把握不瞋恨,也是不錯的。
但只是發一個願說「我不生氣」,沒有什麼用,
因為瞋恨等等煩惱是很固執的,很難一下子因為說
「瞋恨沒有利益」就消除瞋恨,而且一遇到一些情
況,不滿意的情況,或者遇到讓你生氣的人,習慣
的反應就是生氣。一個人很難在一兩天內對於「瞋
心是不好的」有深刻的認識,因此至少需要兩、三
年的經驗與思維,才會真正領悟瞋恨對自己的傷
害,然後就會對經典中對於瞋恨的形容,例如「萬
惡淵藪、眾惡根源」等等用詞有所領會。如果覺得
瞋恨可能也有好的部分,那就不行,我們必須百分
之百確信瞋恨沒有絲毫功德,就會完全捨棄瞋恨
心。
永遠記得自己發的願
記得當時發願不生氣時,其實有點擔心和緊張,
我覺得既然發了願,就要好好守護,不要違犯;尤
其很多發願的條件都具備了,例如觀想佛菩薩在前
方等等,然後發了這個願,然而我發現幾天後也忘
了,再過幾個星期後又回到了原樣。其實應該要在
快要生氣,卻還沒有真正生氣的中間,記起誓言,
提醒自己曾發過的誓,誠實面對自己,但是這種提
醒也忘記了。
我當時想,如果有一種錄音機,能夠把自己曾發
的願和說過的話都記錄下來,該有多好,而且還可
以自動播放,在快生氣時就自動播放出來。這會很
有說服力,因為不是別人指責你,而是你聽到了自
己發過的願、說過的話;當然,這只是一個想法,
不可能有這樣的機器。
其實,自己的心就是錄音機,我們應該認真地
記錄下自己的誓言,將它們刻劃在心中。祖師們
也強調,早上醒來,應該念誦四座或六座上師瑜伽
(上師相應法)等法門,幫助我們憶起自己發過的
願和誓言。然而這並非一蹴可及,我們需要兩、三
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不斷訓練自己,回憶自己的
發願,才有可能不忘記。我們不應該發了願然後就
丟下不管。
誓言要不斷地回憶跟複誦,遇到障礙和逆緣
時,正念才有可能出現。正念就是不忘失誓言,
平時養成反省的習慣,遇到考驗時,自然的反應
就會是善的。
慈悲,是瞋心自然的解藥
除了練習減少煩惱之外,也應該培養正面的、能
夠對治煩惱的善功德力,如此將更能夠幫助降伏瞋
心等等負面的情緒。面對考驗時,往往需要堅強的
心力,才有可能克服種種困難。負面情緒較重的人
面對狀況時,可能會以強烈的瞋心和瞋恨的行動來
回應;一個具有正面力量和善功德力的人,例如擁
有清晰的慈悲心的人,面對考驗時,慈悲的正面力
量就會自然湧現。
平時如果缺少善功德力的培養,遇到狀況,就只
能臣服於自己的負面情緒。因此,善功德力的基礎
愈穩固,就愈能對治煩惱。尤其,當我們堅信善功
德力的重要和殊勝性,就能泰然處理各種狀況。
在一首道歌中提到:「無懼之人,無需忍辱之
事。」舉個例子來解釋這句話,聽說世界上有一種
小到可以捧在手掌心的狗,但這種狗的脾氣很拗,
咬主人的情況是最多的。相對而言,許多大型狗,
例如西藏獒犬,很有力量,但很少聽到會咬主人。
為什麼小狗特別喜歡咬人呢?因為牠膽小,只好用
壞脾氣來保護自己;大狗因為體型大,比較安心,
反而較為穩重。
藉由這個例子反觀我們自己,易怒其實反應出我
們內心的不安和恐懼:你害怕見到不喜歡的人,
你討厭聽到他們的名字,你恐懼他們可能會傷害
你,因此用瞋恨、厭煩來保衛自己。
我當時從西藏出來時,一路都很怕遇到公安,通
常要等到凌晨一、兩點,過軍哨才比較安全,因此
早到了,就會找個地方休息。但那時一躺下來,根
本睡不著,很自然就看到公安的帽子,帽子上的紅
星是那麼清楚,根本睡不著。當時想不能這樣,睡
不著就沒體力,因此我換個念頭:雖然戴著那頂帽
子,公安也是人呀!人為什麼要怕人呢?這樣想過
就比較不怕了。所以說為什麼會生氣,是因為自己
有所欠缺和不足,才會易怒。
行為要無貪無著,才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密勒日巴道歌也提到「無貪、無執、貫徹始終,
即是行持之要義。」很多人都活在自我的牢籠當
中,只允許自己和少數的朋友和親人互動,所有通
往其他世界的道路都被關了起來。我們完全忘記了
自己賴以為生的各種事物:用的金錢、穿的衣服、
吃的東西、閱讀的書本,都需要依靠他人才能取
得,甚至每一口呼吸的氧氣,也是由大自然所提
供。在如此貪瞋的牢籠當中生活,真是愚蠢可悲的
一件事情。
我們一定要找到出口,用慈悲的力量、佛法的
修持,打破這個貪瞋的牢籠。不然,只會被自己
貪瞋的繩索捆縛,而任憑擺佈。
必須有前中後的次序,並時常努力的積聚福慧
二種資糧。
本尊瑜伽、或者日常課誦的觀修等等,這些修法
很重要,因為這是每天固定的定課,尤其當中有很
清楚的前(前行)、中(正行)、後(結行),如
同噶當派中提到的「初後修二事」,意思是前行
(初)「發菩提心」和結行(後)的「迴向」是
殊勝的,因為有了菩提心的動機,能夠讓所做的
事業成就善功德;善功德能否成為菩提果位的
因,就在於迴向和發願。同時正行的殊勝,是指
本尊觀修、咒語持誦和禪定的修持等等。前行、
正行、結行的圓滿是重要的。
必須發起慈心、悲心,而嚮往直接、間接的利
眾事業。
竹巴袞列大師曾說:「與其觀修佛陀的殊勝,不
如觀修六道眾生苦痛來得殊勝。」意思是,當我
們修持無上續或本尊觀修時,本尊時常有很多頭、
手和腳,我們經常都無法觀想清楚而覺得頭痛;因
此,比起觀修那些複雜的觀修法,不如思維觀修六
道眾生的苦,來得更加殊勝、深刻。
眾生的苦其實不需要刻意觀修,因為我們每天都
能看到,但是我們觀修慈悲時,不僅是要看到,而
且真正將眾生輪迴的苦痛情況放在心中,就像自己
想要得到快樂、離開痛苦一樣,其他人也是一樣想
要離苦得樂,帶著這樣的同理心,多去鼓勵和關懷
他人。
尤其修持悲心時,要觀想「我就是他,我正在
經歷著他的痛苦」,這種方法稱為「自他交
換」。「自他平等」的觀修,是指我跟他人的苦
是一樣的,慢慢培養感覺後,進一步觀修本尊,例
如觀音菩薩的修持,才會真正有利益。
這裡提到「直接或間接利益眾生」,或許無法直
接幫助很多人,但也不要放棄他,應該為他祝福和
發願,例如坐車到德里的路上,會看到很多乞丐,
有時候想給也給不了,因為乞丐太多了,而且聽說
警察也會管制,因此,我只能把他們放在自己的心
中。有時我們沒有辦法直接利益別人,但是為他
祝福和發願,這就是間接的在利益對方。
過去祖師會在一天之中,把一切作為都轉化成
利益眾生,像是《華嚴經》的〈淨行品〉也提
到,例如綁衣束帶或開門、走路時都發願:「當
願眾生,成就佛道」等等,提醒自己,行住坐臥
都要把眾生放在心中,甚至只是一步,都是為了
眾生。然而不可以把「間接利益眾生」做為逃避到
山上、獨自清修閉關的藉口,只要有機會利益到別
人時,都不可以放棄。
不論直接或間接,切記不要捨棄任何一個眾生。
有時我們自稱為大乘的行者,一邊受菩薩戒,卻
一邊捨棄著眾生,這是不好的。
總之,不論你身在苦中、快樂中,獨處或身處人
群當中,都不要忘記三界眾生的痛苦;眾生的景
象,隨時都清晰的展現在你心中,在你的眼前。
必須具有智慧和了悟,而對萬法不落於實體有
相的執著。
對於實體有相的執著,我想舉個例子來說明,
例如這次的英文翻譯,他是一位出名的大譯師,因
為我們時常能夠在第十六世大寶法王的紀錄片中看
到他。螢幕上看到的他,其實並不是真正的他,或
許是因為他根本無法裝進去;雖然清楚看得到他的
相,但並非真實的他。
各種因緣的聚合之下,顯現出一個虛幻的他。雖
然他並非真實,但是還是有作用,例如可以聽到他
翻譯的聲音,可以看到他的動作和手勢。
這樣一個在螢幕中顯現的譯師,從有顯現以來,
就非真實存在。
但是在電視還未關掉之前,無論別人怎麼說他是
虛幻的,還是無法讓他不顯現。
如果說電視關掉了,他就從螢幕上消失了。說他
消失,並不代表他本來真實存在過,後來因為電視
關掉而使他消失,並非如此。而是誤以為他實有
存在的迷惑幻象,停止了顯現而已。
這個電視的例子,是指受到暫時迷惑物所染污的
例子,意思是因為一些暫時因緣聚合的迷惑之
物,例如電視的螢幕、零件等等,而產生出一個
暫時的、虛幻的譯師之相。除了受到暫時迷惑物
所染污,我們還被究竟的、根本的迷惑,也就是
無明所染污,因而執著萬法是真實存在的。
其實,萬法的本質即是空性;雖然說一切是空
性,但仍會有顯現、有作用。總之,因為無明的
染污,我們落入有相的執著,三界輪迴的幻象,
也就由此而生。
我們以為事物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但其實沒有這
樣實在、我們所以為和想像的那樣實有,為什呢?
因為它是空性,沒有實體,沒有真正的存在。
但僅僅是一個顯現,是有的,因為因緣的聚合,
會顯現出各種各樣的顯相,例如我們剛剛說的大譯
師並沒有在電視裡面,但因為因緣聚合、電力的關
係,顯現出大譯師;僅僅是大譯師的顯現是有的,
但這個顯現,真的是大譯師嗎?這是我們要思考
的。
結語:把佛法和慈悲,供養給大家
這次課程能夠順利舉行,是因為很多具備虔信的
個人和團體,直接或間接的給予了大力的協助。因
此,要謝謝他們。
同時我要感謝上密院提供寬廣舒適的場地,讓我
們能夠安心上課、聽聞佛法,而且還提供午餐和不
間斷的豐富茶水,這次課程若有任何功德,都是上
密院的恩德,在此特別要感謝上密院的住持、秘書
和每一位僧眾,謝謝他們。
《勝道寶鬘集》中提到「正法的功德」時說
到,世界上所有的善妙喜樂,都是由於正法的功
德而產生。今天,我們有機會在同一個壇城中,互
相交流佛法,不只是文字語言上的溝通,我們心心
相印,真心關懷彼此,無私地分享心中的喜悅,能
有這樣的機會,都是因為正法的功德。
正法不在寺院當中,也不在經典文字當中,而
是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正法即是我們每個人心
中清淨、良善的本質。
在這裡要再次謝謝每一位在壇城中的各位,因為
大家的聚會,帶來了這麼多喜悅和快樂,謝謝你
們。
我來到人世,轉眼已經26年,似乎做了些善事,
讓暇滿人身具有一些意義,或許也沒做什麼事,只
是讓地球多一個負擔而已。無論如何,我感恩這26
年來讓我賴以生存的大地之母,我感恩父母親,
感恩所有有緣的法友們。因為你們長期的支持與
照顧,讓我能夠走到現在,謝謝你們。
尤其要謝謝兩位翻譯。我認真想過,或許過去生
中,他們二位是某某大師,而我是個翻譯,曾經拚
死拚活地為他們翻譯過吧,所以今生他們兩個是來
還債的。
我不會說法,坐在法座上,不是想要賣弄炫耀什
麼,我不敢這麼做,也不需要這麼做。舉辦課程的
目的,是我想把今生當中,自己最珍貴的禮物,也
就是佛法和慈悲,供養給大家。或許無法馬上帶給
各位利益,但是我相信,佛法的善種子,未來一定
能夠成熟,成就廣大利益與快樂的果實。謝謝大
家!
不要忘記三界眾生的痛苦…
必須以正念、正知和不放逸,讓身口意不被罪
過污染。
平時我們不會說:「喔!糟糕,我今天早上忘記
生氣了。」而是常說:「哎呀,我今天早上又生氣
了,我不應該這麼做的,我忘記了菩提心的誓言」
這就是正念──隨時不忘自己所發過的誓言。
未成佛前,不對有情生瞋心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對「不動佛法門」做了一些
研究,除了將中文的相關資料翻譯成藏文,也對藏
文中不動佛相關的經典、儀軌和教授做了整理和研
究。我了解到不動佛(也稱為「無瞋佛」)為什
麼會得到這樣名號?因為他曾經發了一個誓言──
未成佛前,我不對任何眾生起瞋怒心。我深受感
動,心中想:希望能夠跟不動佛一樣,心中沒有瞋
恨,先不談來生,來生會投生到哪裡,自己也不知
道,但至少今生投生為人,有人的頭腦和智慧,如
果能把握不瞋恨,也是不錯的。
但只是發一個願說「我不生氣」,沒有什麼用,
因為瞋恨等等煩惱是很固執的,很難一下子因為說
「瞋恨沒有利益」就消除瞋恨,而且一遇到一些情
況,不滿意的情況,或者遇到讓你生氣的人,習慣
的反應就是生氣。一個人很難在一兩天內對於「瞋
心是不好的」有深刻的認識,因此至少需要兩、三
年的經驗與思維,才會真正領悟瞋恨對自己的傷
害,然後就會對經典中對於瞋恨的形容,例如「萬
惡淵藪、眾惡根源」等等用詞有所領會。如果覺得
瞋恨可能也有好的部分,那就不行,我們必須百分
之百確信瞋恨沒有絲毫功德,就會完全捨棄瞋恨
心。
永遠記得自己發的願
記得當時發願不生氣時,其實有點擔心和緊張,
我覺得既然發了願,就要好好守護,不要違犯;尤
其很多發願的條件都具備了,例如觀想佛菩薩在前
方等等,然後發了這個願,然而我發現幾天後也忘
了,再過幾個星期後又回到了原樣。其實應該要在
快要生氣,卻還沒有真正生氣的中間,記起誓言,
提醒自己曾發過的誓,誠實面對自己,但是這種提
醒也忘記了。
我當時想,如果有一種錄音機,能夠把自己曾發
的願和說過的話都記錄下來,該有多好,而且還可
以自動播放,在快生氣時就自動播放出來。這會很
有說服力,因為不是別人指責你,而是你聽到了自
己發過的願、說過的話;當然,這只是一個想法,
不可能有這樣的機器。
其實,自己的心就是錄音機,我們應該認真地
記錄下自己的誓言,將它們刻劃在心中。祖師們
也強調,早上醒來,應該念誦四座或六座上師瑜伽
(上師相應法)等法門,幫助我們憶起自己發過的
願和誓言。然而這並非一蹴可及,我們需要兩、三
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不斷訓練自己,回憶自己的
發願,才有可能不忘記。我們不應該發了願然後就
丟下不管。
誓言要不斷地回憶跟複誦,遇到障礙和逆緣
時,正念才有可能出現。正念就是不忘失誓言,
平時養成反省的習慣,遇到考驗時,自然的反應
就會是善的。
慈悲,是瞋心自然的解藥
除了練習減少煩惱之外,也應該培養正面的、能
夠對治煩惱的善功德力,如此將更能夠幫助降伏瞋
心等等負面的情緒。面對考驗時,往往需要堅強的
心力,才有可能克服種種困難。負面情緒較重的人
面對狀況時,可能會以強烈的瞋心和瞋恨的行動來
回應;一個具有正面力量和善功德力的人,例如擁
有清晰的慈悲心的人,面對考驗時,慈悲的正面力
量就會自然湧現。
平時如果缺少善功德力的培養,遇到狀況,就只
能臣服於自己的負面情緒。因此,善功德力的基礎
愈穩固,就愈能對治煩惱。尤其,當我們堅信善功
德力的重要和殊勝性,就能泰然處理各種狀況。
在一首道歌中提到:「無懼之人,無需忍辱之
事。」舉個例子來解釋這句話,聽說世界上有一種
小到可以捧在手掌心的狗,但這種狗的脾氣很拗,
咬主人的情況是最多的。相對而言,許多大型狗,
例如西藏獒犬,很有力量,但很少聽到會咬主人。
為什麼小狗特別喜歡咬人呢?因為牠膽小,只好用
壞脾氣來保護自己;大狗因為體型大,比較安心,
反而較為穩重。
藉由這個例子反觀我們自己,易怒其實反應出我
們內心的不安和恐懼:你害怕見到不喜歡的人,
你討厭聽到他們的名字,你恐懼他們可能會傷害
你,因此用瞋恨、厭煩來保衛自己。
我當時從西藏出來時,一路都很怕遇到公安,通
常要等到凌晨一、兩點,過軍哨才比較安全,因此
早到了,就會找個地方休息。但那時一躺下來,根
本睡不著,很自然就看到公安的帽子,帽子上的紅
星是那麼清楚,根本睡不著。當時想不能這樣,睡
不著就沒體力,因此我換個念頭:雖然戴著那頂帽
子,公安也是人呀!人為什麼要怕人呢?這樣想過
就比較不怕了。所以說為什麼會生氣,是因為自己
有所欠缺和不足,才會易怒。
行為要無貪無著,才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密勒日巴道歌也提到「無貪、無執、貫徹始終,
即是行持之要義。」很多人都活在自我的牢籠當
中,只允許自己和少數的朋友和親人互動,所有通
往其他世界的道路都被關了起來。我們完全忘記了
自己賴以為生的各種事物:用的金錢、穿的衣服、
吃的東西、閱讀的書本,都需要依靠他人才能取
得,甚至每一口呼吸的氧氣,也是由大自然所提
供。在如此貪瞋的牢籠當中生活,真是愚蠢可悲的
一件事情。
我們一定要找到出口,用慈悲的力量、佛法的
修持,打破這個貪瞋的牢籠。不然,只會被自己
貪瞋的繩索捆縛,而任憑擺佈。
必須有前中後的次序,並時常努力的積聚福慧
二種資糧。
本尊瑜伽、或者日常課誦的觀修等等,這些修法
很重要,因為這是每天固定的定課,尤其當中有很
清楚的前(前行)、中(正行)、後(結行),如
同噶當派中提到的「初後修二事」,意思是前行
(初)「發菩提心」和結行(後)的「迴向」是
殊勝的,因為有了菩提心的動機,能夠讓所做的
事業成就善功德;善功德能否成為菩提果位的
因,就在於迴向和發願。同時正行的殊勝,是指
本尊觀修、咒語持誦和禪定的修持等等。前行、
正行、結行的圓滿是重要的。
必須發起慈心、悲心,而嚮往直接、間接的利
眾事業。
竹巴袞列大師曾說:「與其觀修佛陀的殊勝,不
如觀修六道眾生苦痛來得殊勝。」意思是,當我
們修持無上續或本尊觀修時,本尊時常有很多頭、
手和腳,我們經常都無法觀想清楚而覺得頭痛;因
此,比起觀修那些複雜的觀修法,不如思維觀修六
道眾生的苦,來得更加殊勝、深刻。
眾生的苦其實不需要刻意觀修,因為我們每天都
能看到,但是我們觀修慈悲時,不僅是要看到,而
且真正將眾生輪迴的苦痛情況放在心中,就像自己
想要得到快樂、離開痛苦一樣,其他人也是一樣想
要離苦得樂,帶著這樣的同理心,多去鼓勵和關懷
他人。
尤其修持悲心時,要觀想「我就是他,我正在
經歷著他的痛苦」,這種方法稱為「自他交
換」。「自他平等」的觀修,是指我跟他人的苦
是一樣的,慢慢培養感覺後,進一步觀修本尊,例
如觀音菩薩的修持,才會真正有利益。
這裡提到「直接或間接利益眾生」,或許無法直
接幫助很多人,但也不要放棄他,應該為他祝福和
發願,例如坐車到德里的路上,會看到很多乞丐,
有時候想給也給不了,因為乞丐太多了,而且聽說
警察也會管制,因此,我只能把他們放在自己的心
中。有時我們沒有辦法直接利益別人,但是為他
祝福和發願,這就是間接的在利益對方。
過去祖師會在一天之中,把一切作為都轉化成
利益眾生,像是《華嚴經》的〈淨行品〉也提
到,例如綁衣束帶或開門、走路時都發願:「當
願眾生,成就佛道」等等,提醒自己,行住坐臥
都要把眾生放在心中,甚至只是一步,都是為了
眾生。然而不可以把「間接利益眾生」做為逃避到
山上、獨自清修閉關的藉口,只要有機會利益到別
人時,都不可以放棄。
不論直接或間接,切記不要捨棄任何一個眾生。
有時我們自稱為大乘的行者,一邊受菩薩戒,卻
一邊捨棄著眾生,這是不好的。
總之,不論你身在苦中、快樂中,獨處或身處人
群當中,都不要忘記三界眾生的痛苦;眾生的景
象,隨時都清晰的展現在你心中,在你的眼前。
必須具有智慧和了悟,而對萬法不落於實體有
相的執著。
對於實體有相的執著,我想舉個例子來說明,
例如這次的英文翻譯,他是一位出名的大譯師,因
為我們時常能夠在第十六世大寶法王的紀錄片中看
到他。螢幕上看到的他,其實並不是真正的他,或
許是因為他根本無法裝進去;雖然清楚看得到他的
相,但並非真實的他。
各種因緣的聚合之下,顯現出一個虛幻的他。雖
然他並非真實,但是還是有作用,例如可以聽到他
翻譯的聲音,可以看到他的動作和手勢。
這樣一個在螢幕中顯現的譯師,從有顯現以來,
就非真實存在。
但是在電視還未關掉之前,無論別人怎麼說他是
虛幻的,還是無法讓他不顯現。
如果說電視關掉了,他就從螢幕上消失了。說他
消失,並不代表他本來真實存在過,後來因為電視
關掉而使他消失,並非如此。而是誤以為他實有
存在的迷惑幻象,停止了顯現而已。
這個電視的例子,是指受到暫時迷惑物所染污的
例子,意思是因為一些暫時因緣聚合的迷惑之
物,例如電視的螢幕、零件等等,而產生出一個
暫時的、虛幻的譯師之相。除了受到暫時迷惑物
所染污,我們還被究竟的、根本的迷惑,也就是
無明所染污,因而執著萬法是真實存在的。
其實,萬法的本質即是空性;雖然說一切是空
性,但仍會有顯現、有作用。總之,因為無明的
染污,我們落入有相的執著,三界輪迴的幻象,
也就由此而生。
我們以為事物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但其實沒有這
樣實在、我們所以為和想像的那樣實有,為什呢?
因為它是空性,沒有實體,沒有真正的存在。
但僅僅是一個顯現,是有的,因為因緣的聚合,
會顯現出各種各樣的顯相,例如我們剛剛說的大譯
師並沒有在電視裡面,但因為因緣聚合、電力的關
係,顯現出大譯師;僅僅是大譯師的顯現是有的,
但這個顯現,真的是大譯師嗎?這是我們要思考
的。
結語:把佛法和慈悲,供養給大家
這次課程能夠順利舉行,是因為很多具備虔信的
個人和團體,直接或間接的給予了大力的協助。因
此,要謝謝他們。
同時我要感謝上密院提供寬廣舒適的場地,讓我
們能夠安心上課、聽聞佛法,而且還提供午餐和不
間斷的豐富茶水,這次課程若有任何功德,都是上
密院的恩德,在此特別要感謝上密院的住持、秘書
和每一位僧眾,謝謝他們。
《勝道寶鬘集》中提到「正法的功德」時說
到,世界上所有的善妙喜樂,都是由於正法的功
德而產生。今天,我們有機會在同一個壇城中,互
相交流佛法,不只是文字語言上的溝通,我們心心
相印,真心關懷彼此,無私地分享心中的喜悅,能
有這樣的機會,都是因為正法的功德。
正法不在寺院當中,也不在經典文字當中,而
是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正法即是我們每個人心
中清淨、良善的本質。
在這裡要再次謝謝每一位在壇城中的各位,因為
大家的聚會,帶來了這麼多喜悅和快樂,謝謝你
們。
我來到人世,轉眼已經26年,似乎做了些善事,
讓暇滿人身具有一些意義,或許也沒做什麼事,只
是讓地球多一個負擔而已。無論如何,我感恩這26
年來讓我賴以生存的大地之母,我感恩父母親,
感恩所有有緣的法友們。因為你們長期的支持與
照顧,讓我能夠走到現在,謝謝你們。
尤其要謝謝兩位翻譯。我認真想過,或許過去生
中,他們二位是某某大師,而我是個翻譯,曾經拚
死拚活地為他們翻譯過吧,所以今生他們兩個是來
還債的。
我不會說法,坐在法座上,不是想要賣弄炫耀什
麼,我不敢這麼做,也不需要這麼做。舉辦課程的
目的,是我想把今生當中,自己最珍貴的禮物,也
就是佛法和慈悲,供養給大家。或許無法馬上帶給
各位利益,但是我相信,佛法的善種子,未來一定
能夠成熟,成就廣大利益與快樂的果實。謝謝大
家!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頌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
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螈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争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
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螈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争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Wednesday, May 4, 2011
《十善业道经》原文及白话翻译
唐于阗三藏法师 实叉难陀 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岂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习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諠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
复次龙王。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一、无损恼心。二、无嗔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无碍心,观者无厌。
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惟归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归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
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愍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
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妄,寂然调顺,断诸烦恼。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
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
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
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
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佛说此经已,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十善业道经》 白话解释
当时释迦世尊向龙王说:所有一切众生,因为内心思想不同的缘故,造作出来的善恶业也不同,由于这样所以有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等六道的生死轮回。龙王啊!你看这个大会与大海中形形色色各种类众生,是否各别不同呢?像这些众生,没有不是由自己的心念,造作出善与不善的身业、口业、意业所致使的结果报应。
心意没有形色,不可看见或者拿取,只是虚妄不实的万法影相集合所生起,毕竟诸法无主体,没有真正的自我与自我所有的一切。众生虽然各自随著自己所造的善恶业,所现起的果报不同,在其中实在没有能创作的主体。所以一切万法的生灭变化,都是不可思议的,自己的本性如幻如化,有智慧的人了知以后,就应该修集福德善业,由这样所产生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的果报身心,都会很端正庄严,看见的人都会真欢喜而不会生讨厌。
龙王啊!你观看佛的身相,是从修集百千亿种福德所生,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庄严相,放出光明显耀而遍照,光明遍覆与会大众,假使有无量亿的自在天王与大梵天王,他们所放出的光明也都会被佛陀的光明掩盖而不能显现;凡是有瞻仰如来身所放光的人,没有不目眩眼花。你又观看这些大菩萨,美妙的色身又庄严清净,这一切都是由修集很多的善业福德所生的果报。
这些天神、龙众、夜叉鬼、乾闼婆音乐神、阿修罗鬼神、迦楼罗大鹏金翅鸟、紧那罗歌神、摩罗迦地龙等八部鬼神众,都是有广大威猛势力的,也都是修集善业福德所生的果报。现在在大海中所有的水族众生,形体颜色粗劣鄙陋,形体大小,都是由自己内心起各种妄想恶念,致使身口意三业做出不善的罪业,由这样的原因,就随著所造的恶业各自感受果报。你现在应当时常照我的话去修学,也应该使令一切众生,了知通达因果报应,修持学习一切善业。
你们对这些道理,应当有正见而心不动摇,不可再堕落在断见与常见中,对佛法僧三宝能生长福田,应该生起欢喜心恭敬供养,如果这样,你们也会得到人间天上的尊敬供养。龙王你应当要明白!菩萨有一个法门,能断除一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痛苦,是那一种法门呢?就是在白天夜间恒常忆念,思惟观察善法,使令一切善法,在心内念念增长生根,不容允有一分一毫不善的恶念参杂在心里,这样就能使令各种罪恶永远断灭,善法日日圆满,时常可以亲近到诸佛菩萨,以及所有的圣贤群众。
所说的善法者,如果想要修得人身与天神的身体,或者要修证小乘声闻罗汉的菩提觉道,或者要修证独觉辟支佛的菩提觉道,或者要修证大乘的无上佛道,都必须依靠这个善法,做为修行的根本,才能修得成就,所以名叫做善法。这个善法就是十善业道,是那十种善法呢?就是所谓能永远舍离: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杀生的罪行,就能得到成就十种脱离苦恼的善法,是那十种呢?第一:对各种众生普遍布施没有怖畏。第二:时常对于众生会生起大慈悲心。第三:永远断除一切嗔恨恚怒的习气。第四:身体时常无病苦。第五:寿命会活得长远。第六:时常会受非人类的鬼神所守护。第七:时常没有可怕的恶梦,寝睡或者觉醒都很快乐。第八:灭除一切结怨,怨恨仇害自然解除。第九:不会堕落地狱、畜牲、饿鬼三恶道的恐怖。第十:命终后必定上生天界。就是这十种功德利益。如果能将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果者,以后成佛时,就会得到佛的随心自在寿命要长要短无障碍的果报。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偷盗的罪行,就能得到十种有保障而可信的善法,是那十种呢? 第一:物质财产盈积充足,而且国王、盗贼、水灾、火灾、不可爱的败家子,都不能消散毁灭。 第二:多数人会敬爱怀念。 第三:别人不会欺负。 第四:十方的人都会赞美。 第五:不用担忧会受损害。 第六:善良的名声流传远布。 第七:处在群众心无畏惧。 第八:钱财、寿命、容色、体力都一切安乐,而且辩论口才具足没有缺陷。 第九:时常怀著布施救助的心意。第十:寿命终了必定上生天界。就是这十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能得证清净大菩提的智慧。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邪淫秽行,就会得到四种智者所称赞的善法,是那四种呢?第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器官,都很调顺。第二:永久远离纠纷諠闹与内心的掉举散乱。第三:受世人所称赞。第四:妻子没有人能侵犯。就是这四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能得到佛身大丈夫男根隐密不露的藏相。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打妄语的罪业,就能得到八种天神所赞叹的善法,是那八种呢?第一:口常清净,发出优钵青莲花的香气。第二:被一切世间人所信仰伏从。第三:所发的言语可成为证明,受人间天上所敬爱。第四:时常用爱语安慰众生。第五:心意能得到殊胜的安乐,身口意三业都很清净。第六:说话不会错误过失,内心时常欢喜愉快。第七:所发出的语言必受他人尊重,人间天上的人都会一一奉行。第八:智慧庄严殊胜,没有人能超越制伏他。就是这八种,如果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会得到如来真实不虚的语言。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两舌挑拨的罪业,就能得到五种不可破坏的善法,是那五种呢?第一:得到不被破坏的身体,因为没有人能伤害他。第二:得到不被破坏的家庭眷属,因为没有人能破害他。第三:得到不被破坏的信用,因为顺于本份所修的道业。第四:得到不被破坏的法力道行,因为所修的道行很坚固。第五:得到不被破坏的善知识,因为不曾欺诳迷惑别人。就是这五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会得到正信的眷属,一切魔的眷属,都不能阻碍破坏。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恶毒的口业,就能成就得到八种清净的善业,是那八种呢?第一:所说的话不乖违适度。第二:所说的话都对人有利益。第三:所说的话必定契合真理。第四:言语词句都很美妙。第五:所说的话都可以承受领会。第六:所说的话可以相信采用。第七:所说的话不会被人讥笑。第八:所说的话全部都是令人可爱,别人乐于接受。就是这八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就会具足如来清净梵音的声相。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花言巧语的口业,就能得到三种决定不变的果报,是那三种呢?第一:决定被有智慧的人所喜爱。第二:决定能用智慧依照事实回答所问。第三:决定在天上人间所成就威德是最殊胜的,因为所说的话没有虚妄不实的花言巧语。就是这三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就能得到如来一切所授记的果报,丝毫都不会荒唐而捐弃。
正觉:二乘人。正等正觉:菩萨。无上正等正觉:佛。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贪求欲望,就能得到成就五种自在满足,是那五种呢?第一:身口意三业自在满足,因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具足圆满。第二:财产宝物自在满足,一切怨仇盗贼都不能抢夺去。第三:福报德行自在具足,能随心所欲,因为一切物品都能具备满足。第四:国王的权位自在满足,任何珍贵奇妙的宝物,各方都会来奉献。第五:所获得的物品都超过所希求的,甚至超过百倍的殊胜,这是由过去世不悭贪不嫉妒别人的缘故。就是这五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在三界内是特别尊贵殊胜的,天上人间都会共同恭敬供养。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嗔恨恚怒心的意业,就能得到八种喜悦的心法,是那八种呢?第一:没有损害恼乱的心。第二:没有嗔恨恚怒的心。第三:没有斗诤诉讼的心。第四:有柔顺温和本质正直的心。第五:能得到圣者的慈悲心。第六:时常作利益安慰众生的心。第七:身体相貌端正庄严,众人都共同尊敬。第八:以和气忍辱的缘故,能快速生到清净世界。就是这八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就能证得没有障碍的心,观看的人不会生讨厌而起欢喜心。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愚痴邪见,就能得到成就十种的功德善法,是那十种呢?第一:能得到真正善心的快乐,得到真诚善良的善知识。第二:深信因果报应,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始终都不敢做恶业。第三:只专心归依佛教,不再归依其他的天神外道等。第四:把持正直的心正见的心,永远脱离一切吉凶的疑惑罗网。第五:会时常生在人间天上,不会再堕落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中。第六:具足无量福慧,展转增加殊胜。第七:永远舍离邪魔外道,实行佛法圣道。第八:不起虚幻的五蕴之体而生身见执著,舍离一切恶业。第九:安住在无碍的正确见解中。第十:不会堕落各种的灾难。就是这十种,如果能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会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由自在的神通法力。
当时世尊又向龙王说:如果有大乘菩萨能依照这十种的善业,在修持菩萨道的时候,能舍离杀生的罪行而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富有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长寿不会夭折短命,不会被任何一切怨仇盗贼所损害。
因为舍离偷盗的罪行而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富贵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所获得的一切都是最殊胜没有人可以相比,都能具备积集所有诸佛的圣法宝藏。
因为能舍离不是梵行的邪淫而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他的家人眷属都能守贞节而顺从,对他的母亲与妻子,没有人敢用淫欲心去看视她们。
因为舍离虚诳的妄语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又能脱离众人的毁谤,摄持如来的正法,依照他的誓愿所希求,任何所做都必定能得到结果。
因为舍离挑拨离间的话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裕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家庭眷属都会和睦相处,有共同一样的志向与欢喜,永远不会乖违诤闹。
四不行业:一、不说是非。二、不听是非。三、不传是非。四、不得妄语。
因为舍离了粗鲁恶毒的语言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所有一切群众,都会很欢喜归依,所说的话都会被人相信接受,没有人会违抗拒绝。
因为舍离了没有意义的花言绮语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所说的话都不会虚伪假设,众人都会尊敬接受,又能善巧随方应变教导,断除各种疑问迷惑。
因为舍离了贪欲追求的心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会惠施喜舍给众生,信心慧解都很坚固,具有很大的威德法力。
因为舍离了嗔恨恚怒的心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同时能迅速自然成就了没有障碍的心智,六根庄严美好,所看见的人都会生敬爱心。因为舍离了邪见颠倒的愚痴心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永远会投生在正见又敬信佛教的家庭里,能见佛闻法,供养一切僧宝,时常不会忘失自己所发的大菩提心。这就是菩萨大士所修持菩萨道时,实行十善业,又能布施救济来庄严道行,所获得的大利益。
就是这样,龙王啊!举出纲要来说,能实行十善业道,又用戒律来庄严大道的话,就能生起一切佛法真实的利益,又能圆满所发的广大誓愿。又修持忍辱行来庄严大道的话,就能证得佛的圆满音声,又具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又能以精进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破除魔障怨结,深入佛法宝藏。又修持禅定来庄严道行的话,能产生忆念不忘、智慧、惭愧心、轻松安适。又修持智慧来庄严道行的话,能断除一切分别所生的虚妄错见。
又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仁慈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对一切众生就不会生起恼怒伤害的心。又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悲愍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就会怜愍一切众生,时常救度不会生厌舍弃。又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随喜心来庄严道行的话,看见别人修持善行,内心不会嫉妒嫌弃。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舍离执著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对于顺心与违逆的境遇,都不会生起贪爱与嗔恚的心。
又修持菩萨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同事、利他来庄严道行的话,就会时常勤于摄化一切众生。
又修持四念处的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善于修习四念处的禅观。
又能修持四正勤的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以此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全部断除一切不善的恶法,成就一切善法。
又能修持四神足的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以此庄严道行的话,就会时常使令身心轻松安适快乐。
欲神足─希慕欲乐。
勤神足─精进无间。
心神足─一心正念。
观神足─心不驰散。
四神足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
又能修持五根的信心、精进、忆念、禅定、智慧来庄严道行的话,对佛道就会深信而坚固,精进殷勤不懈怠,永远不会迷失忘记,心地寂静安然调顺,断尽一切烦恼。
五根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五根:一、信根─信心生长。二、进根─精进生长。三、念根─忆念生长。四、定根─禅定生长。五、慧根─智慧生长。
又修持五力的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来庄严道行的话,众多的魔怨都会全部消灭,一切都无能破坏的。
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能破三界之诸惑。
五力:一、信力。二、精进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
信力─信力能破邪信。
精进力─精进力能破懈怠。
念力─念力能破邪念。
定力─定力能破乱想。
慧力─慧力能破三界诸惑。
又能修持七觉支的选择正法、精进、法喜、轻安、忆念、禅定、行舍不著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时常善于觉悟一切万法。
七觉支:一、择法菩提分。二、精进菩提分。三、喜菩提分。四、轻安菩提分。五、念菩提分。六、定菩提分。七、舍菩提分。
择法菩提分─智慧简择法之真伪。
精进菩提分─勇猛心,力行正法。
喜菩提分─心生善法,而生欢喜。
轻安菩提分─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
念菩提分─时时观念正法,令定慧均等。
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舍菩提分─舍离一切虚妄法,而力行正法。
又能修持八正道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证得真实的智慧,而时常显现在目前。
八正道又名八圣道,是八条圣者的道法,修此八正道,可证得阿罗汉果。
八正道: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
正见─正确的知见。
正思惟─正确的思考。
正语─正当的言语。
正业─正当的行为。
正命─正当的职业。
正精进─正当的努力。
正念─正确的观念。
正定─正确的禅定。
又能修持停止散乱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全部洗涤消除一切缠结烦恼。又能修持观照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如实了知诸法空无自性。又能修持善巧方便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迅速修成圆满有为法与无为法的法喜快乐。
龙王啊!你应当要明白!这十种的善业,甚至能使令佛的十力,佛的四无畏,佛的十八不共法,一切佛法,都能修得圆满,所以你们应当勤修十善业道。
佛十力:一、知处非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
佛四无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何谓十八不共法?佛的十八种功德法,惟佛独有,不与三乘共有,故云不共法。
佛十八不共法: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龙王啊!譬如一切城市、都邑、聚集的村落,都必须依靠大地才能安立居住,所有一切药草、花卉、树木、丛林、也都是依靠大地才能得到生长。这十种的善业道理,也如同大地一样,所有的人类天界的善报也都依靠十善业而安立,一切声闻阿罗汉果、独觉与缘觉,以及大乘的菩萨行,一切佛法,都共同依靠这十善业的大地开始修起,最后才能成就各种的果位。
佛陀说完这部经以后,咸海娑竭罗龙王,以及大会的一切大众,世间上的天神、人类、阿修罗鬼神等,都生大欢喜心,相信接受如法奉行。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岂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习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
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于众生,起大慈心。三、永断一切嗔恚习气。四、身常无病。五、寿命长远。六、恒为非人之所守护。七、常无恶梦,寝觉快乐。八、灭除怨结,众怨自解。九、无恶道怖。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随心自在寿命。复次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念。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忧损害。六、善名流布。七、处众无畏。八、财命色力安乐,辩才具足无缺。九、常怀施意。十、命终生天。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证清净大菩提智。
复次龙王。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何等为四?一、诸根调顺。二、永离諠掉。三、世所称叹。四、妻莫能侵。是为四。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
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
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于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
复次龙王。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一、无损恼心。二、无嗔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佛无碍心,观者无厌。
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惟归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离不与取,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最胜无比,悉能备集诸佛法藏。离非梵行,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其家贞顺,母及妻子,无有能以欲心视者。离虚诳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离众毁谤,摄持正法,如其誓愿,所作必果。离离间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眷属和睦,同一志乐,恒无乖诤。离粗恶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众会,欢喜归依,言皆信受,无违拒者。离无义语,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言不虚设,人皆敬受,能善方便,断诸疑惑。离贪求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一切所有,悉以惠舍,信解坚固,具大威力。离忿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速自成就,无碍心智,诸根严好,见皆敬爱。离邪倒心,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恒生正见敬信之家,见佛闻法,供养众僧,常不忘失大菩提心。是为大士修菩萨道时,行十善业,以施庄严,所获大利如是。
龙王,举要言之,行十善道,以戒庄严故,能生一切佛法义利,满足大愿。忍辱庄严故,得佛圆音,具众相好。精进庄严故,能破魔怨,入佛法藏。定庄严故,能生念慧惭愧轻安。慧庄严故,能断一切分别妄见。慈庄严故,于诸众生,不起恼害。悲庄严故,愍诸众生,常不厌舍。喜庄严故,见修善者,心无嫌嫉。舍庄严故,于顺违境,无爱恚心。
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
念处庄严故,善能修习四念处观。正勤庄严故,悉能断除一切不善法,成一切善法。神足庄严故,恒令身心轻安快乐。五根庄严故,深信坚固,精勤匪懈,常无迷妄,寂然调顺,断诸烦恼。力庄严故,众怨尽灭,无能坏者。觉支庄严故,常善觉悟一切诸法。正道庄严故,得正智慧常现在前。
止庄严故,悉能涤除一切结使。观庄严故,能如实知,诸法自性。
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
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
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佛说此经已,娑竭罗龙王及诸大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十善业道经》 白话解释
当时释迦世尊向龙王说:所有一切众生,因为内心思想不同的缘故,造作出来的善恶业也不同,由于这样所以有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等六道的生死轮回。龙王啊!你看这个大会与大海中形形色色各种类众生,是否各别不同呢?像这些众生,没有不是由自己的心念,造作出善与不善的身业、口业、意业所致使的结果报应。
心意没有形色,不可看见或者拿取,只是虚妄不实的万法影相集合所生起,毕竟诸法无主体,没有真正的自我与自我所有的一切。众生虽然各自随著自己所造的善恶业,所现起的果报不同,在其中实在没有能创作的主体。所以一切万法的生灭变化,都是不可思议的,自己的本性如幻如化,有智慧的人了知以后,就应该修集福德善业,由这样所产生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的果报身心,都会很端正庄严,看见的人都会真欢喜而不会生讨厌。
龙王啊!你观看佛的身相,是从修集百千亿种福德所生,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庄严相,放出光明显耀而遍照,光明遍覆与会大众,假使有无量亿的自在天王与大梵天王,他们所放出的光明也都会被佛陀的光明掩盖而不能显现;凡是有瞻仰如来身所放光的人,没有不目眩眼花。你又观看这些大菩萨,美妙的色身又庄严清净,这一切都是由修集很多的善业福德所生的果报。
这些天神、龙众、夜叉鬼、乾闼婆音乐神、阿修罗鬼神、迦楼罗大鹏金翅鸟、紧那罗歌神、摩罗迦地龙等八部鬼神众,都是有广大威猛势力的,也都是修集善业福德所生的果报。现在在大海中所有的水族众生,形体颜色粗劣鄙陋,形体大小,都是由自己内心起各种妄想恶念,致使身口意三业做出不善的罪业,由这样的原因,就随著所造的恶业各自感受果报。你现在应当时常照我的话去修学,也应该使令一切众生,了知通达因果报应,修持学习一切善业。
你们对这些道理,应当有正见而心不动摇,不可再堕落在断见与常见中,对佛法僧三宝能生长福田,应该生起欢喜心恭敬供养,如果这样,你们也会得到人间天上的尊敬供养。龙王你应当要明白!菩萨有一个法门,能断除一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痛苦,是那一种法门呢?就是在白天夜间恒常忆念,思惟观察善法,使令一切善法,在心内念念增长生根,不容允有一分一毫不善的恶念参杂在心里,这样就能使令各种罪恶永远断灭,善法日日圆满,时常可以亲近到诸佛菩萨,以及所有的圣贤群众。
所说的善法者,如果想要修得人身与天神的身体,或者要修证小乘声闻罗汉的菩提觉道,或者要修证独觉辟支佛的菩提觉道,或者要修证大乘的无上佛道,都必须依靠这个善法,做为修行的根本,才能修得成就,所以名叫做善法。这个善法就是十善业道,是那十种善法呢?就是所谓能永远舍离: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杀生的罪行,就能得到成就十种脱离苦恼的善法,是那十种呢?第一:对各种众生普遍布施没有怖畏。第二:时常对于众生会生起大慈悲心。第三:永远断除一切嗔恨恚怒的习气。第四:身体时常无病苦。第五:寿命会活得长远。第六:时常会受非人类的鬼神所守护。第七:时常没有可怕的恶梦,寝睡或者觉醒都很快乐。第八:灭除一切结怨,怨恨仇害自然解除。第九:不会堕落地狱、畜牲、饿鬼三恶道的恐怖。第十:命终后必定上生天界。就是这十种功德利益。如果能将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果者,以后成佛时,就会得到佛的随心自在寿命要长要短无障碍的果报。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偷盗的罪行,就能得到十种有保障而可信的善法,是那十种呢? 第一:物质财产盈积充足,而且国王、盗贼、水灾、火灾、不可爱的败家子,都不能消散毁灭。 第二:多数人会敬爱怀念。 第三:别人不会欺负。 第四:十方的人都会赞美。 第五:不用担忧会受损害。 第六:善良的名声流传远布。 第七:处在群众心无畏惧。 第八:钱财、寿命、容色、体力都一切安乐,而且辩论口才具足没有缺陷。 第九:时常怀著布施救助的心意。第十:寿命终了必定上生天界。就是这十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能得证清净大菩提的智慧。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邪淫秽行,就会得到四种智者所称赞的善法,是那四种呢?第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器官,都很调顺。第二:永久远离纠纷諠闹与内心的掉举散乱。第三:受世人所称赞。第四:妻子没有人能侵犯。就是这四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能得到佛身大丈夫男根隐密不露的藏相。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打妄语的罪业,就能得到八种天神所赞叹的善法,是那八种呢?第一:口常清净,发出优钵青莲花的香气。第二:被一切世间人所信仰伏从。第三:所发的言语可成为证明,受人间天上所敬爱。第四:时常用爱语安慰众生。第五:心意能得到殊胜的安乐,身口意三业都很清净。第六:说话不会错误过失,内心时常欢喜愉快。第七:所发出的语言必受他人尊重,人间天上的人都会一一奉行。第八:智慧庄严殊胜,没有人能超越制伏他。就是这八种,如果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会得到如来真实不虚的语言。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两舌挑拨的罪业,就能得到五种不可破坏的善法,是那五种呢?第一:得到不被破坏的身体,因为没有人能伤害他。第二:得到不被破坏的家庭眷属,因为没有人能破害他。第三:得到不被破坏的信用,因为顺于本份所修的道业。第四:得到不被破坏的法力道行,因为所修的道行很坚固。第五:得到不被破坏的善知识,因为不曾欺诳迷惑别人。就是这五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会得到正信的眷属,一切魔的眷属,都不能阻碍破坏。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恶毒的口业,就能成就得到八种清净的善业,是那八种呢?第一:所说的话不乖违适度。第二:所说的话都对人有利益。第三:所说的话必定契合真理。第四:言语词句都很美妙。第五:所说的话都可以承受领会。第六:所说的话可以相信采用。第七:所说的话不会被人讥笑。第八:所说的话全部都是令人可爱,别人乐于接受。就是这八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就会具足如来清净梵音的声相。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花言巧语的口业,就能得到三种决定不变的果报,是那三种呢?第一:决定被有智慧的人所喜爱。第二:决定能用智慧依照事实回答所问。第三:决定在天上人间所成就威德是最殊胜的,因为所说的话没有虚妄不实的花言巧语。就是这三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就能得到如来一切所授记的果报,丝毫都不会荒唐而捐弃。
正觉:二乘人。正等正觉:菩萨。无上正等正觉:佛。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贪求欲望,就能得到成就五种自在满足,是那五种呢?第一:身口意三业自在满足,因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具足圆满。第二:财产宝物自在满足,一切怨仇盗贼都不能抢夺去。第三:福报德行自在具足,能随心所欲,因为一切物品都能具备满足。第四:国王的权位自在满足,任何珍贵奇妙的宝物,各方都会来奉献。第五:所获得的物品都超过所希求的,甚至超过百倍的殊胜,这是由过去世不悭贪不嫉妒别人的缘故。就是这五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在三界内是特别尊贵殊胜的,天上人间都会共同恭敬供养。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嗔恨恚怒心的意业,就能得到八种喜悦的心法,是那八种呢?第一:没有损害恼乱的心。第二:没有嗔恨恚怒的心。第三:没有斗诤诉讼的心。第四:有柔顺温和本质正直的心。第五:能得到圣者的慈悲心。第六:时常作利益安慰众生的心。第七:身体相貌端正庄严,众人都共同尊敬。第八:以和气忍辱的缘故,能快速生到清净世界。就是这八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就能证得没有障碍的心,观看的人不会生讨厌而起欢喜心。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愚痴邪见,就能得到成就十种的功德善法,是那十种呢?第一:能得到真正善心的快乐,得到真诚善良的善知识。第二:深信因果报应,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始终都不敢做恶业。第三:只专心归依佛教,不再归依其他的天神外道等。第四:把持正直的心正见的心,永远脱离一切吉凶的疑惑罗网。第五:会时常生在人间天上,不会再堕落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中。第六:具足无量福慧,展转增加殊胜。第七:永远舍离邪魔外道,实行佛法圣道。第八:不起虚幻的五蕴之体而生身见执著,舍离一切恶业。第九:安住在无碍的正确见解中。第十:不会堕落各种的灾难。就是这十种,如果能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会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由自在的神通法力。
当时世尊又向龙王说:如果有大乘菩萨能依照这十种的善业,在修持菩萨道的时候,能舍离杀生的罪行而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富有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长寿不会夭折短命,不会被任何一切怨仇盗贼所损害。
因为舍离偷盗的罪行而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富贵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所获得的一切都是最殊胜没有人可以相比,都能具备积集所有诸佛的圣法宝藏。
因为能舍离不是梵行的邪淫而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他的家人眷属都能守贞节而顺从,对他的母亲与妻子,没有人敢用淫欲心去看视她们。
因为舍离虚诳的妄语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又能脱离众人的毁谤,摄持如来的正法,依照他的誓愿所希求,任何所做都必定能得到结果。
因为舍离挑拨离间的话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裕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家庭眷属都会和睦相处,有共同一样的志向与欢喜,永远不会乖违诤闹。
四不行业:一、不说是非。二、不听是非。三、不传是非。四、不得妄语。
因为舍离了粗鲁恶毒的语言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所有一切群众,都会很欢喜归依,所说的话都会被人相信接受,没有人会违抗拒绝。
因为舍离了没有意义的花言绮语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所说的话都不会虚伪假设,众人都会尊敬接受,又能善巧随方应变教导,断除各种疑问迷惑。
因为舍离了贪欲追求的心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会惠施喜舍给众生,信心慧解都很坚固,具有很大的威德法力。
因为舍离了嗔恨恚怒的心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同时能迅速自然成就了没有障碍的心智,六根庄严美好,所看见的人都会生敬爱心。因为舍离了邪见颠倒的愚痴心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永远会投生在正见又敬信佛教的家庭里,能见佛闻法,供养一切僧宝,时常不会忘失自己所发的大菩提心。这就是菩萨大士所修持菩萨道时,实行十善业,又能布施救济来庄严道行,所获得的大利益。
就是这样,龙王啊!举出纲要来说,能实行十善业道,又用戒律来庄严大道的话,就能生起一切佛法真实的利益,又能圆满所发的广大誓愿。又修持忍辱行来庄严大道的话,就能证得佛的圆满音声,又具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又能以精进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破除魔障怨结,深入佛法宝藏。又修持禅定来庄严道行的话,能产生忆念不忘、智慧、惭愧心、轻松安适。又修持智慧来庄严道行的话,能断除一切分别所生的虚妄错见。
又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仁慈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对一切众生就不会生起恼怒伤害的心。又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悲愍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就会怜愍一切众生,时常救度不会生厌舍弃。又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随喜心来庄严道行的话,看见别人修持善行,内心不会嫉妒嫌弃。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舍离执著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对于顺心与违逆的境遇,都不会生起贪爱与嗔恚的心。
又修持菩萨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同事、利他来庄严道行的话,就会时常勤于摄化一切众生。
又修持四念处的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善于修习四念处的禅观。
又能修持四正勤的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以此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全部断除一切不善的恶法,成就一切善法。
又能修持四神足的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以此庄严道行的话,就会时常使令身心轻松安适快乐。
欲神足─希慕欲乐。
勤神足─精进无间。
心神足─一心正念。
观神足─心不驰散。
四神足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
又能修持五根的信心、精进、忆念、禅定、智慧来庄严道行的话,对佛道就会深信而坚固,精进殷勤不懈怠,永远不会迷失忘记,心地寂静安然调顺,断尽一切烦恼。
五根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五根:一、信根─信心生长。二、进根─精进生长。三、念根─忆念生长。四、定根─禅定生长。五、慧根─智慧生长。
又修持五力的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来庄严道行的话,众多的魔怨都会全部消灭,一切都无能破坏的。
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能破三界之诸惑。
五力:一、信力。二、精进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
信力─信力能破邪信。
精进力─精进力能破懈怠。
念力─念力能破邪念。
定力─定力能破乱想。
慧力─慧力能破三界诸惑。
又能修持七觉支的选择正法、精进、法喜、轻安、忆念、禅定、行舍不著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时常善于觉悟一切万法。
七觉支:一、择法菩提分。二、精进菩提分。三、喜菩提分。四、轻安菩提分。五、念菩提分。六、定菩提分。七、舍菩提分。
择法菩提分─智慧简择法之真伪。
精进菩提分─勇猛心,力行正法。
喜菩提分─心生善法,而生欢喜。
轻安菩提分─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
念菩提分─时时观念正法,令定慧均等。
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舍菩提分─舍离一切虚妄法,而力行正法。
又能修持八正道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证得真实的智慧,而时常显现在目前。
八正道又名八圣道,是八条圣者的道法,修此八正道,可证得阿罗汉果。
八正道: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
正见─正确的知见。
正思惟─正确的思考。
正语─正当的言语。
正业─正当的行为。
正命─正当的职业。
正精进─正当的努力。
正念─正确的观念。
正定─正确的禅定。
又能修持停止散乱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全部洗涤消除一切缠结烦恼。又能修持观照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如实了知诸法空无自性。又能修持善巧方便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迅速修成圆满有为法与无为法的法喜快乐。
龙王啊!你应当要明白!这十种的善业,甚至能使令佛的十力,佛的四无畏,佛的十八不共法,一切佛法,都能修得圆满,所以你们应当勤修十善业道。
佛十力:一、知处非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
佛四无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何谓十八不共法?佛的十八种功德法,惟佛独有,不与三乘共有,故云不共法。
佛十八不共法: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龙王啊!譬如一切城市、都邑、聚集的村落,都必须依靠大地才能安立居住,所有一切药草、花卉、树木、丛林、也都是依靠大地才能得到生长。这十种的善业道理,也如同大地一样,所有的人类天界的善报也都依靠十善业而安立,一切声闻阿罗汉果、独觉与缘觉,以及大乘的菩萨行,一切佛法,都共同依靠这十善业的大地开始修起,最后才能成就各种的果位。
佛陀说完这部经以后,咸海娑竭罗龙王,以及大会的一切大众,世间上的天神、人类、阿修罗鬼神等,都生大欢喜心,相信接受如法奉行。
二十五护戒善神说明表(参阅三藏法数)
二十五护戒善神说明表(参阅三藏法数)
《灌顶经》佛云:若能持五戒者,有二十五位善神设卫其身,在人左右,守于空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观此表可知,人能好持五戒,即有二十五位善神,卫谈左右,自然灾消福至,一切吉祥。又何必痴痴然,到处乞神问卜,舍近求远耶?
1.不杀戒五善神
(1)茶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
(2)输陀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即眼、耳、鼻、舌、身、意)悉令完具。
(3)毗楼遮那世波→设持戒人腹内,使五脏平调。(五脏即心肝脾肺肾)
(4)阿陀龙摩坁→护持戒人血脉,悉令通畅。
(5)娑罗桓尼和婆→护持戒人爪指,无所毁伤。
2.不盗戒五善神
(1)坁摩阿毗婆驮→护持戒人出入往来,使得安宁。
(2)阿须轮婆罗尼→护持戒人所啖饮食,悉使甘香。
(3)婆罗摩?雄雌→护持戒人睡梦平安,觉悟欢悦。
(4)婆罗门地鞞多→护持戒人,不为蛊毒所中。
(5)那摩呼多耶舍→护持戒人,不为雾露之毒所害。
3.不邪淫戒五善神
(1)佛陀仙陀楼哆→护持戒人,口如斗诤不行。
(2)鞞耶薮多婆→护持戒人,不为瘟疟鬼所持。
(3)涅坁醢陀多耶→护持戒人,不为县官所得。
(4)阿罗多赖都耶→护持戒人,舍宅四方,驱逐凶殃。
(5)波罗那佛昙→ 护持戒人,平定舍宅。
4.不妄语戒五善神
(1)阿提梵者珊耶→护持戒人,不为冢墓鬼所娆。
(2)因台罗因台罗→护持戒人门户,辟除邪恶。
(3)阿伽风陀罗多→护持戒人,不为外气鬼神所害。
(4)佛昙弥摩多哆→护持戒人,不为灾火所延。
(5)多赖叉三密陀→护持戒人,不为偷盗所侵。
5.不饮酒戒五善神
(1)阿摩罗斯兜嘻→护持戒人,若入山林不为虎狼所害。
(2)那罗门阁兜帝→护持戒人,不为伤亡所娆。
(3)萨鞞尼干那波→护持戒人,除恶鸟鸣狐鸣。
(4)阇鞞门毗舍罗→护持戒人,除犬鼠变怪。
(5)迦摩毗那阁尼→护持戒人,不为凶注(阴司注写凶恶之事)所牵。
《灌顶经》佛云:若能持五戒者,有二十五位善神设卫其身,在人左右,守于空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观此表可知,人能好持五戒,即有二十五位善神,卫谈左右,自然灾消福至,一切吉祥。又何必痴痴然,到处乞神问卜,舍近求远耶?
1.不杀戒五善神
(1)茶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
(2)输陀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即眼、耳、鼻、舌、身、意)悉令完具。
(3)毗楼遮那世波→设持戒人腹内,使五脏平调。(五脏即心肝脾肺肾)
(4)阿陀龙摩坁→护持戒人血脉,悉令通畅。
(5)娑罗桓尼和婆→护持戒人爪指,无所毁伤。
2.不盗戒五善神
(1)坁摩阿毗婆驮→护持戒人出入往来,使得安宁。
(2)阿须轮婆罗尼→护持戒人所啖饮食,悉使甘香。
(3)婆罗摩?雄雌→护持戒人睡梦平安,觉悟欢悦。
(4)婆罗门地鞞多→护持戒人,不为蛊毒所中。
(5)那摩呼多耶舍→护持戒人,不为雾露之毒所害。
3.不邪淫戒五善神
(1)佛陀仙陀楼哆→护持戒人,口如斗诤不行。
(2)鞞耶薮多婆→护持戒人,不为瘟疟鬼所持。
(3)涅坁醢陀多耶→护持戒人,不为县官所得。
(4)阿罗多赖都耶→护持戒人,舍宅四方,驱逐凶殃。
(5)波罗那佛昙→ 护持戒人,平定舍宅。
4.不妄语戒五善神
(1)阿提梵者珊耶→护持戒人,不为冢墓鬼所娆。
(2)因台罗因台罗→护持戒人门户,辟除邪恶。
(3)阿伽风陀罗多→护持戒人,不为外气鬼神所害。
(4)佛昙弥摩多哆→护持戒人,不为灾火所延。
(5)多赖叉三密陀→护持戒人,不为偷盗所侵。
5.不饮酒戒五善神
(1)阿摩罗斯兜嘻→护持戒人,若入山林不为虎狼所害。
(2)那罗门阁兜帝→护持戒人,不为伤亡所娆。
(3)萨鞞尼干那波→护持戒人,除恶鸟鸣狐鸣。
(4)阇鞞门毗舍罗→护持戒人,除犬鼠变怪。
(5)迦摩毗那阁尼→护持戒人,不为凶注(阴司注写凶恶之事)所牵。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无垢园中宝光明池,与大菩萨及大声闻、天龙、药叉、犍闼婆、诃苏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无量百千,前后围绕。
尔时,众中有一大婆罗门,名无垢妙光,多闻聪慧,人所乐见,常行十善,归信三宝,善心殷重,智慧微细,常恒欲令一切众生,圆满善利,大富丰饶。时婆罗门无垢妙光从座而起,往诣佛所,绕佛七匝,以众香华奉献世尊,无价妙衣、璎珞、珠鬘,持覆佛上,顶礼双足,却住一面,作是请言:“唯愿世尊与诸大众,明日晨朝,至我宅中,受我供养。”尔时世尊,默然许之。
时婆罗门知佛受请,遽还所住,即于夜间,广办肴膳,百味饮食,洒扫殿宇,张施幡盖。至明旦已,与诸眷属,持众香华及诸伎乐,至如来所,白言:“时至,愿垂降临。”
尔时,世尊软语安慰彼婆罗门无垢妙光,遍告大众宣言:“汝等皆应往彼婆罗门家摄受供养,为欲令彼获大利故。”于时世尊即从座起,才起座已,从佛身出种种光明,间错妙色,照触十方,悉皆警觉,然后趣道。时婆罗门以恭敬心,持妙香华,与诸眷属及天龙八部、释梵四王,先行治道,奉引如来。
尔时世尊前路不远,中至一园,名曰丰财。于彼园中有古朽塔,摧坏崩倒,荆棘掩庭,蔓草封户,瓦砾埋隐,状若土堆。尔时世尊迳往塔所,于时塔上放大光明,照耀炽盛,于土聚中出声赞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今日所行极善境界。又婆罗门,汝于今日获大善利。”
尔时世尊礼彼朽塔,右绕三匝,脱身上衣,用覆其上,泫然垂泪,涕血交流,泣已微笑。当尔之时,十方诸佛,皆同观视,亦皆流泪,各所放光来照是塔。于时大众惊愕变色,互欲决疑。尔时,金刚手菩萨等,亦皆流泪,威焰炽盛,执杵旋转,往诣佛所,白言:“世尊!此何因缘,现是光相?何如来眼流泪如是?亦彼十方诸佛大瑞光相现前?唯愿如来于此大众解释我疑。”
时薄伽梵告金刚手:“此大全身舍利积聚如来宝塔,一切如来无量俱胝心陀罗尼密印法要,今在其中。金刚手!有此法要在是中故,塔即变为重叠无隙,如胡麻子,俱胝百千如来之身;当知亦是,如胡麻子,百千俱胝如来全身舍利之聚,乃至八万四千法蕴亦在其中;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顶相亦在其中;由是妙事,是塔所在之处,有大神验,殊胜威德,能满一切世间吉庆。”
尔时大众闻佛是说,远尘离垢,断诸烦恼,得法眼净。时众机异,利益亦别。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及菩萨道、阿鞞跋致、萨波若智,于如是事,各得其一;或有证得初地、二地,乃至十地;或有满足六波罗蜜。其婆罗门远尘离垢,得五神通。时金刚手见此奇特希有之事,白言:“世尊!妙哉奇异,但闻此事,尚获如是殊胜功德,况闻深理,至心起信,得几功德?”
佛言:“谛听!汝金刚手,后世若有信男、信女,及复我等四部弟子,发心书写此一经典,即准书写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所说一切经典;即过于彼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之前,久植善根;即亦彼诸一切如来,加持护念,犹如爱眼,亦如慈母,爱护幼子。若人读诵此一卷经,即为读诵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所说经典。由如是故,九十九百千万俱胝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侧塞无隙,犹如胡麻,重叠赴来,昼夜现身,加持其人。如是一切诸佛如来,无数恒沙,前聚未去,后群重来,须臾推迁,回转更赴,譬如细沙,在水旋急,不得停滞,回去复来。若有人以香华涂香、华鬘衣服,微妙严具,供养此经,即成于彼十方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之前,以天香华,衣服严具,七宝所成,积如须弥,尽以供养,种植善根,亦复如是。”
尔时,天龙八部,人非人等,闻是说已,各怀希奇,互相谓言:“奇哉威德!是朽土聚,如来神力所加持故,有是神变。”
金刚手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是七宝塔现为土聚?”
佛告金刚手:“此非土聚,乃是殊妙大宝塔耳!由诸众生业果劣故,隐蔽不现。由塔隐故,如来全身非可毁坏,岂有如来金刚藏身而可坏哉!我若灭度,后世末法逼迫之时,若有众生习行非法,应堕地狱,不信三宝,不植善根,为是因缘,佛法当隐,然犹是塔坚固不灭,一切如来神力所持。无智众生惑障覆蔽,徒朽珍宝,不知采用,以是事故,我今流泪,彼诸如来,亦皆流泪。”
复次,佛告金刚手言:“若有众生书写此经置塔中者,是塔即为一切如来金刚藏窣都婆,亦为一切如来陀罗尼心秘密加持窣都婆,即为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窣都婆,亦为一切如来佛顶佛眼窣都婆,即为一切如来神力所护。若佛像中、窣都婆中安置此经,其像即为七宝所成,灵验应心,无愿不满。其窣都婆,伞盖罗网,轮橖露盘,德字铃铎,楹础基阶,随力所办,或土或木,若石若砖,由经威力,自为七宝。一切如来于此经典加其威力,以诚实言不断加持。若有有情能于此塔,一香一华礼拜供养,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一时消灭,生免灾殃,死生佛家。若有应堕阿鼻地狱,若于此塔或一礼拜,或一右绕,塞地狱门,开菩提路。塔及形像所在之处,一切如来神力所护,其处不为暴风、雷电、霹雳所害,不为毒蛇、蚖蝮、毒虫、毒兽所伤;不为狮子、狂象、虎狼、野干、蜂虿之所伤害;亦无药叉、罗刹、部多那、毗舍遮、魑魅、魍魉、癫痫之怖;亦复不为一切寒热诸病,疬瘘、痈疽、疮疣、疥癞所染。若人暂见是塔,能除一切灾难。其处亦无人马六畜、童子童女疫疠之患,不为横死非命所夭,不为刀杖、水火所伤,不为盗贼怨仇所侵,亦无饥馑贫乏之忧。厌魅咒诅,不能得便。四大天王与诸眷属,昼夜卫护;二十八部大药叉将,日月五星,幢云彗星,昼夜护持。一切龙王加其精气,顺时降雨。一切诸天与忉利天,三时下来亦为供养。一切诸仙三时来集,赞咏旋绕,礼谢瞻仰。释提桓因与诸天女,昼夜三时来下供养。其处即为一切如来护念加持,由纳经故,塔即如是。若人作塔,以土石木、金银铜铅书此神咒安置其中,才安置已,其塔即为七宝所成;上下阶级、露盘、伞盖、铃铎、轮樘,纯为七宝。其塔四方如来形相,由法要故,一切如来坚住护持,昼夜不去。其七宝塔全身舍利之妙宝藏,以咒威力,擢竦高至阿迦尼吒天宫之中。塔所串峙,一切诸天,昼夜瞻仰,守卫供养。”
金刚手言:“何因缘故,此法如是殊胜功德?”
佛言:“当知以此宝箧印陀罗尼威神力故。”
金刚手言:“唯愿如来哀愍我等,说是陀罗尼。”
佛言:“谛听!思念莫忘!现在、未来一切如来分身光仪,过去诸佛全身舍利,皆在宝箧印陀罗尼。是诸如来所有三身,亦在是中。”
尔时世尊即说陀罗尼曰:
那莫悉怛哩野(四合)地尾(二合)迦南(一)萨婆怛他蘖多喃(二)唵(三)部尾婆嚩娜嚩唎(四)嚩者梨(五)嚩者[齒*來](智皆反六)祖噜祖噜驮啰驮啰(七)萨嚩怛他蘖多(八)驮(引)睹驮梨钵娜[牟*含](二合)婆嚩底(九)惹也嚩梨(十)亩怛梨(二合)萨磨(二合)啰(十一)怛他檗多达磨斫迦啰(十二)钵罗(二合)靺栗多(二合)娜嚩曰罗(二合梨音)冒地满拏(十三)楞迦啰(十四)楞讫哩(二合)谛萨嚩怛他(引)檗多地瑟耻(二合)谛(十六)冒驮野冒驮野(十七)冒地冒地(十八)没[亭*夜]没[亭*夜](十九)参冒驮儞参冒驮野(二十)者攞者攞(二十一)者懒都(二十二)萨嚩嚩啰拏儞(二十三)萨嚩播波尾檗谛(二十四)户噜户噜(二十五)萨嚩戍迦弭檗帝(二十六)萨嚩怛他檗多(二十七)讫哩(二合)娜野嚩日啰(二合)抳(二十八)三婆啰三婆啰(二十九)萨嚩怛他檗多(三十)虞[口*皿]野(二合)驮啰抳亩涅梨(二合三十一)啰没悌苏没悌(三十二)萨嚩怛他檗多(引)地瑟耻(二合)多(三十三)驮睹檗陛娑嚩(二合)贺(三十四)三摩耶(引)地瑟耻(二合)帝娑嚩(二合)诃(三十五)萨嚩怛他檗多讫哩(二合)娜野驮睹亩捺犁(二合)娑嚩(二合)诃(三十六)苏钵罗(二合)底瑟耻(二合)多萨睹(二合)闭怛他檗多地瑟耻(二合)帝户噜户噜吽吽娑嚩(二合)诃(三十七)唵萨嚩怛他檗多(三十八)坞瑟抳(二合)沙驮睹亩捺啰(二合)尼萨嚩怛他檗单娑驮睹尾部使多地瑟耻(二合)帝(三十九)吽吽娑嚩(二合)诃(引四十)
尔时,佛说是神咒已,诸佛如来自土聚中出声赞言:“善哉!善哉!释迦世尊,出浊恶世,为利无依无怙众生,演说深法。如是法要,久住世间,利益广多,安稳快乐。”
于时佛告金刚手言:“谛听!谛听!如是法要,神力无穷,利益无边,譬如幢上如意宝珠,常雨珍宝,满一切愿。我今略说万分之一,汝宜忆持,利益一切。若有恶人死堕地狱,受苦无间,免脱无期,有其子孙,称亡者名,诵上神咒,才至七遍,洋铜热铁忽然变为八功德池;莲生承足,宝盖驻顶,地狱门破,菩提道开,其莲如飞至极乐界,一切种智自然显发,乐说无穷,位在补处。复有众生重罪报故,百病集身,苦痛逼心,诵此神咒二十一遍,百病万恼一时消灭,寿命延长,福德无尽。若复有人悭贪业故,生贫穷家,衣不隐身,食不续命,[(禾*尤)/里]瘦衰蔽,人所恶贱;是人惭愧,入山折采无主搹华,若磨朽木,持以号香,往至塔前礼拜供养,旋绕七匝,流泪悔过;由神咒力及塔威德,灭贫穷报,富贵忽至,七宝如雨,无所缺乏;但当此时,弥饰佛法,施与贫乏,若有吝惜,财宝忽灭。若复有人为种善根,随分造塔,或泥或砖,随力所办,大如庵罗,高四指许,书写神咒,安置其中,持以香华,礼拜供养,以其咒力及信心故,自小塔中出大香云,香气云光周遍法界,薰馥晃曜,广作佛事,所得功德,如上所说;取要言之,无愿不满。若有末世四辈弟子、善男善女,为无上道,尽力造塔,安置神咒,所得功德,说不可尽。若人求福至其塔所,一华一香礼拜供养,右旋行道,由是功德,官位荣耀,不求自至;寿命富饶,不祈自增;怨家盗贼,不讨自败;怨念咒诅,不厌归本;疫疠邪气,不拔自避;善夫良妇,不求自得;贤男美女,不祷自生;一切所愿,任意满足。若有乌雀、鸱枭、鸠鸽、鸺鹠、狗狼、野干、蚊虻、蚁蝼之类,暂来塔影及踏场草,摧破惑障,觉悟无明,忽入佛家,恣领法财。况有众人,或见塔形,或闻铎声,或闻其名,或当其影,罪障悉灭,所求如意,现世安稳,后生极乐。或人随力,以一丸泥涂塔坏壁,运一拳石扶塔礩倾,由此功德,增福延寿,命终之后成转轮王。若我灭后,四部弟子,于是塔前济苦界故,供养香华,至心发愿,诵念神咒,文文句句放大光明,照触三途,苦具皆辟,众生脱苦,佛种芽萌,随意往生十方净土。若人往在高山峰上,至心诵咒,眼根所及,远近世界,山谷林野,江湖河海,其中所有毛羽鳞甲一切生类,碎破惑障,觉悟无明,显现本有三种佛性,毕竟安处大涅槃中。若与此人往过道路,或触衣风,或踏其迹,或唯见面,或暂交语,如是等人重罪咸灭,悉地圆满。”
尔时,佛告金刚手言:“今此秘密神咒经典付嘱汝等,尊重护持,流布世间,不令众生传受断绝。”
金刚手言:“我今幸蒙世尊付嘱,唯愿我等为报世尊深重恩德,昼夜护持,流布宣扬一切世间。若有众生书写受持、忆念不断,我等麾催释梵四王、龙神八部,昼夜守护,不暂舍离。”
佛言:“善哉!金刚手,汝为未来世一切众生大利益故,护持此法,令不断绝。”
尔时世尊,说此宝箧印陀罗尼,广作佛事,然后往彼婆罗门家,受诸供养,令时人天获大福利,却还所住。
尔时大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犍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宝箧印陀罗尼咒 参考读音
Namah sdeliya divi kanam
拿莫 悉地哩呀 地尾噶南
sarva tathagatanam
萨瓦 达他噶达南
om bhuvibha vadha vari vachari vachatai
奥母 部尾吧瓦达瓦利 瓦者利 瓦者泰
suru suru dhara dhara
苏鲁 苏鲁 达拉 达拉
sarva tathagata
萨瓦 达他噶达
dhatu dhari padma bhavati
达睹 达利 巴得吗 巴瓦地
jayavari
者呀瓦利
mudri smara
母得利 思吗拉
tathagata dharma chakra
达他噶达 达吗 扎卡拉
pravartana
波拉瓦达那
vajri bodhi bana
巴者利 包地 班那
rumkara
楞卡拉
rumkirti
楞给哩地
sarva tathagata dhistite
萨瓦 达他噶达 地思提地
bodhaya bodhaya
包达呀 包达呀
bodhi bodhi
包地 包地
buddhya buddhya
布达呀 布达呀
samboddhani samboddhaya
三布达你 三布达呀
chala chala
者拉 者拉
chalamtu
者懒都
sarva varanani
萨瓦 瓦拉那你
sarva papavigate
萨瓦 巴巴尾噶地
huru huru
户鲁 户鲁
sarva sukhavigati
萨瓦 戍迦尾噶地
sarva tathagata
萨瓦 达他噶达
hridaya vajrani
和利达呀 巴者拉你
sambhara sambhara
三巴拉 三巴拉
sarva tathagata
萨瓦 达他噶达
suhaya dharani mudri
苏哈呀 达拉你 母得利
buddhi subuddhi
布地 苏布地
sarva tathagata dhistita
萨瓦 达他噶达 地思提达
dhatu garbhe svaha
达睹 噶比 斯瓦哈
samaya dhistite svaha
三吗呀 地思提地 斯瓦哈
sarva tathagata hridaya dhatu mudri svaha
萨瓦 达他噶达 和利达呀 达睹 母得利 斯瓦哈
supra tisthita stubhe tathagata dhistite huru huru hum hum svaha
苏布拉 地思提达 思度比 达他噶达 地思提地 户鲁 户鲁 轰轰 斯瓦哈
om sarva tathagata
奥母 萨瓦 达他噶达
usnisa dhatu mudrani sarva tathagatam sadha tuvi bhusita dhistite
乌思你沙 达睹 母得拉你 萨瓦 达他噶单 萨达 睹尾部西达 地思提地
hum hum svaha
轰轰 斯瓦哈
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无垢园中宝光明池,与大菩萨及大声闻、天龙、药叉、犍闼婆、诃苏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无量百千,前后围绕。
尔时,众中有一大婆罗门,名无垢妙光,多闻聪慧,人所乐见,常行十善,归信三宝,善心殷重,智慧微细,常恒欲令一切众生,圆满善利,大富丰饶。时婆罗门无垢妙光从座而起,往诣佛所,绕佛七匝,以众香华奉献世尊,无价妙衣、璎珞、珠鬘,持覆佛上,顶礼双足,却住一面,作是请言:“唯愿世尊与诸大众,明日晨朝,至我宅中,受我供养。”尔时世尊,默然许之。
时婆罗门知佛受请,遽还所住,即于夜间,广办肴膳,百味饮食,洒扫殿宇,张施幡盖。至明旦已,与诸眷属,持众香华及诸伎乐,至如来所,白言:“时至,愿垂降临。”
尔时,世尊软语安慰彼婆罗门无垢妙光,遍告大众宣言:“汝等皆应往彼婆罗门家摄受供养,为欲令彼获大利故。”于时世尊即从座起,才起座已,从佛身出种种光明,间错妙色,照触十方,悉皆警觉,然后趣道。时婆罗门以恭敬心,持妙香华,与诸眷属及天龙八部、释梵四王,先行治道,奉引如来。
尔时世尊前路不远,中至一园,名曰丰财。于彼园中有古朽塔,摧坏崩倒,荆棘掩庭,蔓草封户,瓦砾埋隐,状若土堆。尔时世尊迳往塔所,于时塔上放大光明,照耀炽盛,于土聚中出声赞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今日所行极善境界。又婆罗门,汝于今日获大善利。”
尔时世尊礼彼朽塔,右绕三匝,脱身上衣,用覆其上,泫然垂泪,涕血交流,泣已微笑。当尔之时,十方诸佛,皆同观视,亦皆流泪,各所放光来照是塔。于时大众惊愕变色,互欲决疑。尔时,金刚手菩萨等,亦皆流泪,威焰炽盛,执杵旋转,往诣佛所,白言:“世尊!此何因缘,现是光相?何如来眼流泪如是?亦彼十方诸佛大瑞光相现前?唯愿如来于此大众解释我疑。”
时薄伽梵告金刚手:“此大全身舍利积聚如来宝塔,一切如来无量俱胝心陀罗尼密印法要,今在其中。金刚手!有此法要在是中故,塔即变为重叠无隙,如胡麻子,俱胝百千如来之身;当知亦是,如胡麻子,百千俱胝如来全身舍利之聚,乃至八万四千法蕴亦在其中;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顶相亦在其中;由是妙事,是塔所在之处,有大神验,殊胜威德,能满一切世间吉庆。”
尔时大众闻佛是说,远尘离垢,断诸烦恼,得法眼净。时众机异,利益亦别。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及菩萨道、阿鞞跋致、萨波若智,于如是事,各得其一;或有证得初地、二地,乃至十地;或有满足六波罗蜜。其婆罗门远尘离垢,得五神通。时金刚手见此奇特希有之事,白言:“世尊!妙哉奇异,但闻此事,尚获如是殊胜功德,况闻深理,至心起信,得几功德?”
佛言:“谛听!汝金刚手,后世若有信男、信女,及复我等四部弟子,发心书写此一经典,即准书写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所说一切经典;即过于彼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之前,久植善根;即亦彼诸一切如来,加持护念,犹如爱眼,亦如慈母,爱护幼子。若人读诵此一卷经,即为读诵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所说经典。由如是故,九十九百千万俱胝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侧塞无隙,犹如胡麻,重叠赴来,昼夜现身,加持其人。如是一切诸佛如来,无数恒沙,前聚未去,后群重来,须臾推迁,回转更赴,譬如细沙,在水旋急,不得停滞,回去复来。若有人以香华涂香、华鬘衣服,微妙严具,供养此经,即成于彼十方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之前,以天香华,衣服严具,七宝所成,积如须弥,尽以供养,种植善根,亦复如是。”
尔时,天龙八部,人非人等,闻是说已,各怀希奇,互相谓言:“奇哉威德!是朽土聚,如来神力所加持故,有是神变。”
金刚手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是七宝塔现为土聚?”
佛告金刚手:“此非土聚,乃是殊妙大宝塔耳!由诸众生业果劣故,隐蔽不现。由塔隐故,如来全身非可毁坏,岂有如来金刚藏身而可坏哉!我若灭度,后世末法逼迫之时,若有众生习行非法,应堕地狱,不信三宝,不植善根,为是因缘,佛法当隐,然犹是塔坚固不灭,一切如来神力所持。无智众生惑障覆蔽,徒朽珍宝,不知采用,以是事故,我今流泪,彼诸如来,亦皆流泪。”
复次,佛告金刚手言:“若有众生书写此经置塔中者,是塔即为一切如来金刚藏窣都婆,亦为一切如来陀罗尼心秘密加持窣都婆,即为九十九百千万俱胝如来窣都婆,亦为一切如来佛顶佛眼窣都婆,即为一切如来神力所护。若佛像中、窣都婆中安置此经,其像即为七宝所成,灵验应心,无愿不满。其窣都婆,伞盖罗网,轮橖露盘,德字铃铎,楹础基阶,随力所办,或土或木,若石若砖,由经威力,自为七宝。一切如来于此经典加其威力,以诚实言不断加持。若有有情能于此塔,一香一华礼拜供养,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一时消灭,生免灾殃,死生佛家。若有应堕阿鼻地狱,若于此塔或一礼拜,或一右绕,塞地狱门,开菩提路。塔及形像所在之处,一切如来神力所护,其处不为暴风、雷电、霹雳所害,不为毒蛇、蚖蝮、毒虫、毒兽所伤;不为狮子、狂象、虎狼、野干、蜂虿之所伤害;亦无药叉、罗刹、部多那、毗舍遮、魑魅、魍魉、癫痫之怖;亦复不为一切寒热诸病,疬瘘、痈疽、疮疣、疥癞所染。若人暂见是塔,能除一切灾难。其处亦无人马六畜、童子童女疫疠之患,不为横死非命所夭,不为刀杖、水火所伤,不为盗贼怨仇所侵,亦无饥馑贫乏之忧。厌魅咒诅,不能得便。四大天王与诸眷属,昼夜卫护;二十八部大药叉将,日月五星,幢云彗星,昼夜护持。一切龙王加其精气,顺时降雨。一切诸天与忉利天,三时下来亦为供养。一切诸仙三时来集,赞咏旋绕,礼谢瞻仰。释提桓因与诸天女,昼夜三时来下供养。其处即为一切如来护念加持,由纳经故,塔即如是。若人作塔,以土石木、金银铜铅书此神咒安置其中,才安置已,其塔即为七宝所成;上下阶级、露盘、伞盖、铃铎、轮樘,纯为七宝。其塔四方如来形相,由法要故,一切如来坚住护持,昼夜不去。其七宝塔全身舍利之妙宝藏,以咒威力,擢竦高至阿迦尼吒天宫之中。塔所串峙,一切诸天,昼夜瞻仰,守卫供养。”
金刚手言:“何因缘故,此法如是殊胜功德?”
佛言:“当知以此宝箧印陀罗尼威神力故。”
金刚手言:“唯愿如来哀愍我等,说是陀罗尼。”
佛言:“谛听!思念莫忘!现在、未来一切如来分身光仪,过去诸佛全身舍利,皆在宝箧印陀罗尼。是诸如来所有三身,亦在是中。”
尔时世尊即说陀罗尼曰:
那莫悉怛哩野(四合)地尾(二合)迦南(一)萨婆怛他蘖多喃(二)唵(三)部尾婆嚩娜嚩唎(四)嚩者梨(五)嚩者[齒*來](智皆反六)祖噜祖噜驮啰驮啰(七)萨嚩怛他蘖多(八)驮(引)睹驮梨钵娜[牟*含](二合)婆嚩底(九)惹也嚩梨(十)亩怛梨(二合)萨磨(二合)啰(十一)怛他檗多达磨斫迦啰(十二)钵罗(二合)靺栗多(二合)娜嚩曰罗(二合梨音)冒地满拏(十三)楞迦啰(十四)楞讫哩(二合)谛萨嚩怛他(引)檗多地瑟耻(二合)谛(十六)冒驮野冒驮野(十七)冒地冒地(十八)没[亭*夜]没[亭*夜](十九)参冒驮儞参冒驮野(二十)者攞者攞(二十一)者懒都(二十二)萨嚩嚩啰拏儞(二十三)萨嚩播波尾檗谛(二十四)户噜户噜(二十五)萨嚩戍迦弭檗帝(二十六)萨嚩怛他檗多(二十七)讫哩(二合)娜野嚩日啰(二合)抳(二十八)三婆啰三婆啰(二十九)萨嚩怛他檗多(三十)虞[口*皿]野(二合)驮啰抳亩涅梨(二合三十一)啰没悌苏没悌(三十二)萨嚩怛他檗多(引)地瑟耻(二合)多(三十三)驮睹檗陛娑嚩(二合)贺(三十四)三摩耶(引)地瑟耻(二合)帝娑嚩(二合)诃(三十五)萨嚩怛他檗多讫哩(二合)娜野驮睹亩捺犁(二合)娑嚩(二合)诃(三十六)苏钵罗(二合)底瑟耻(二合)多萨睹(二合)闭怛他檗多地瑟耻(二合)帝户噜户噜吽吽娑嚩(二合)诃(三十七)唵萨嚩怛他檗多(三十八)坞瑟抳(二合)沙驮睹亩捺啰(二合)尼萨嚩怛他檗单娑驮睹尾部使多地瑟耻(二合)帝(三十九)吽吽娑嚩(二合)诃(引四十)
尔时,佛说是神咒已,诸佛如来自土聚中出声赞言:“善哉!善哉!释迦世尊,出浊恶世,为利无依无怙众生,演说深法。如是法要,久住世间,利益广多,安稳快乐。”
于时佛告金刚手言:“谛听!谛听!如是法要,神力无穷,利益无边,譬如幢上如意宝珠,常雨珍宝,满一切愿。我今略说万分之一,汝宜忆持,利益一切。若有恶人死堕地狱,受苦无间,免脱无期,有其子孙,称亡者名,诵上神咒,才至七遍,洋铜热铁忽然变为八功德池;莲生承足,宝盖驻顶,地狱门破,菩提道开,其莲如飞至极乐界,一切种智自然显发,乐说无穷,位在补处。复有众生重罪报故,百病集身,苦痛逼心,诵此神咒二十一遍,百病万恼一时消灭,寿命延长,福德无尽。若复有人悭贪业故,生贫穷家,衣不隐身,食不续命,[(禾*尤)/里]瘦衰蔽,人所恶贱;是人惭愧,入山折采无主搹华,若磨朽木,持以号香,往至塔前礼拜供养,旋绕七匝,流泪悔过;由神咒力及塔威德,灭贫穷报,富贵忽至,七宝如雨,无所缺乏;但当此时,弥饰佛法,施与贫乏,若有吝惜,财宝忽灭。若复有人为种善根,随分造塔,或泥或砖,随力所办,大如庵罗,高四指许,书写神咒,安置其中,持以香华,礼拜供养,以其咒力及信心故,自小塔中出大香云,香气云光周遍法界,薰馥晃曜,广作佛事,所得功德,如上所说;取要言之,无愿不满。若有末世四辈弟子、善男善女,为无上道,尽力造塔,安置神咒,所得功德,说不可尽。若人求福至其塔所,一华一香礼拜供养,右旋行道,由是功德,官位荣耀,不求自至;寿命富饶,不祈自增;怨家盗贼,不讨自败;怨念咒诅,不厌归本;疫疠邪气,不拔自避;善夫良妇,不求自得;贤男美女,不祷自生;一切所愿,任意满足。若有乌雀、鸱枭、鸠鸽、鸺鹠、狗狼、野干、蚊虻、蚁蝼之类,暂来塔影及踏场草,摧破惑障,觉悟无明,忽入佛家,恣领法财。况有众人,或见塔形,或闻铎声,或闻其名,或当其影,罪障悉灭,所求如意,现世安稳,后生极乐。或人随力,以一丸泥涂塔坏壁,运一拳石扶塔礩倾,由此功德,增福延寿,命终之后成转轮王。若我灭后,四部弟子,于是塔前济苦界故,供养香华,至心发愿,诵念神咒,文文句句放大光明,照触三途,苦具皆辟,众生脱苦,佛种芽萌,随意往生十方净土。若人往在高山峰上,至心诵咒,眼根所及,远近世界,山谷林野,江湖河海,其中所有毛羽鳞甲一切生类,碎破惑障,觉悟无明,显现本有三种佛性,毕竟安处大涅槃中。若与此人往过道路,或触衣风,或踏其迹,或唯见面,或暂交语,如是等人重罪咸灭,悉地圆满。”
尔时,佛告金刚手言:“今此秘密神咒经典付嘱汝等,尊重护持,流布世间,不令众生传受断绝。”
金刚手言:“我今幸蒙世尊付嘱,唯愿我等为报世尊深重恩德,昼夜护持,流布宣扬一切世间。若有众生书写受持、忆念不断,我等麾催释梵四王、龙神八部,昼夜守护,不暂舍离。”
佛言:“善哉!金刚手,汝为未来世一切众生大利益故,护持此法,令不断绝。”
尔时世尊,说此宝箧印陀罗尼,广作佛事,然后往彼婆罗门家,受诸供养,令时人天获大福利,却还所住。
尔时大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犍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宝箧印陀罗尼咒 参考读音
Namah sdeliya divi kanam
拿莫 悉地哩呀 地尾噶南
sarva tathagatanam
萨瓦 达他噶达南
om bhuvibha vadha vari vachari vachatai
奥母 部尾吧瓦达瓦利 瓦者利 瓦者泰
suru suru dhara dhara
苏鲁 苏鲁 达拉 达拉
sarva tathagata
萨瓦 达他噶达
dhatu dhari padma bhavati
达睹 达利 巴得吗 巴瓦地
jayavari
者呀瓦利
mudri smara
母得利 思吗拉
tathagata dharma chakra
达他噶达 达吗 扎卡拉
pravartana
波拉瓦达那
vajri bodhi bana
巴者利 包地 班那
rumkara
楞卡拉
rumkirti
楞给哩地
sarva tathagata dhistite
萨瓦 达他噶达 地思提地
bodhaya bodhaya
包达呀 包达呀
bodhi bodhi
包地 包地
buddhya buddhya
布达呀 布达呀
samboddhani samboddhaya
三布达你 三布达呀
chala chala
者拉 者拉
chalamtu
者懒都
sarva varanani
萨瓦 瓦拉那你
sarva papavigate
萨瓦 巴巴尾噶地
huru huru
户鲁 户鲁
sarva sukhavigati
萨瓦 戍迦尾噶地
sarva tathagata
萨瓦 达他噶达
hridaya vajrani
和利达呀 巴者拉你
sambhara sambhara
三巴拉 三巴拉
sarva tathagata
萨瓦 达他噶达
suhaya dharani mudri
苏哈呀 达拉你 母得利
buddhi subuddhi
布地 苏布地
sarva tathagata dhistita
萨瓦 达他噶达 地思提达
dhatu garbhe svaha
达睹 噶比 斯瓦哈
samaya dhistite svaha
三吗呀 地思提地 斯瓦哈
sarva tathagata hridaya dhatu mudri svaha
萨瓦 达他噶达 和利达呀 达睹 母得利 斯瓦哈
supra tisthita stubhe tathagata dhistite huru huru hum hum svaha
苏布拉 地思提达 思度比 达他噶达 地思提地 户鲁 户鲁 轰轰 斯瓦哈
om sarva tathagata
奥母 萨瓦 达他噶达
usnisa dhatu mudrani sarva tathagatam sadha tuvi bhusita dhistite
乌思你沙 达睹 母得拉你 萨瓦 达他噶单 萨达 睹尾部西达 地思提地
hum hum svaha
轰轰 斯瓦哈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及白话直译
小乘单译经·第0737部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一卷
刘宋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佛从禅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二国之间。有一大树。名尼拘类树。高百二十里。枝叶方圆。覆六十里。其树上子。数千万斛。食之香甘。其味如蜜。甘果熟落。人民食之。众病除愈。眼目精明。佛坐树下。时诸比丘。取果食之。佛语阿难。吾观天地万物。各有宿缘。阿难即前为佛作礼。长跪白佛言。何等宿缘。此诸弟子。愿欲闻之。唯具演说。开化未闻。佛告阿难。善哉善哉。若乐闻者。心善听。佛语阿难。夫人作福。譬如此树。本种一核。稍稍渐大。收子无限。人而豪贵。国王长者。从礼佛事三宝中来。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为人长寿。无有疾病。身体强壮。从持戒中来。为人端正。颜色妙好。辉容第一。身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姿容。无不欢喜。视之无厌。从忍辱中来。为人修习。无有懈怠。乐为福德。从精进中来。为人安详。言行审谛。从禅定中来。为人才明。达解深法。赞叹妙义。开悟愚蒙。人闻其言。莫不咨受。宣用为珍宝。从智慧中来。为人音声清彻。从歌咏三宝中来。为人洁净。无有疾病。从慈心中来。阿难白佛。云何为慈。佛语阿难。一慈众生。如母爱子。二悲世间。欲令解脱道意。三心常欢喜。四为能护念。一切不犯。是为慈心者也。佛语阿难。为人长大。恭敬人故。为人短小。轻慢人故。为人丑陋。喜嗔恚人故。生无所知。不学问故。为人专愚。不教人故。为人喑哑。谤毁人故。为人聋盲。不喜听受经法故。为人奴婢。负债不偿故。为人卑贱。不礼三宝故。为人丑黑。遮佛光明故。生裸国中者。喜轻衣唐突塔寺精舍故。生马蹄国中者。喜着屐佛前行故。生穿胸人国中者。布施作福。悔惜心故。生獐鹿麑麂中者。喜惊怖人故。生堕龙中者。喜调戏人故。身生恶疮。治之难差者。喜鞭打众生。不以理故。人见欢喜者。前生见人欢喜故。人见不欢喜者。前生见人不欢悦故。遭县官系闭牢狱。杻械其身者。前世为人。笼系众生。不从意故。为人唇缺者。前世钓鱼。鱼决口故。闻好言善语。心不乐闻。于中两舌。乱人听受经法者。后堕耽耳狗中。佛语阿难。世有愚人。闻说法语。心不餐采。后堕长耳驴马之中。悭贪独食。不共饥者。食后堕饿鬼中。出生为人。贫穷饥饿。衣不盖形。食不供口。好食自啖。恶食施人。后生猪[虫*屯]蜣螂之中。喜劫夺人物者。后堕羊中。生剥其皮。偿其宿罪。好喜杀生者。后为水上蜉蝣虫。朝生暮死。好喜盗人财物者。后堕奴婢牛马之中。偿其宿债。好喜淫他妻女者。死入地狱。男抱铜柱。女卧铁床。从地狱出常生下处。当堕鸡鸭中。好喜妄语。传人恶事。死入地狱。洋铜灌口。拔出其舌。以牛犁之。出堕鸱枭鸲鵅鸟中。人闻其鸣。莫不惊怖。皆言变怪。咒令其死。喜饮酒醉犯三十六失者死堕沸屎泥犁之中。出生堕狌狌中。后还为人愚痴。生无所知。夫妇不相和顺。数共斗诤。更相驱遣。后堕鸠鸽中。贪人力者。后堕象中。佛语阿难。州郡令长。食官爵禄。或人无罪。或私侵人民。录名系缚。鞭打捶杖。强逼输送。告诉无地。枷械系闭。不得宽纵。后堕地狱中。身受苦痛。数千亿岁。罪毕乃出。当堕水牛中。贯穿其鼻牵船挽车。大杖打扑。偿其宿罪。佛语阿难。为人不净。从猪中来。为人悭贪不能廉洁。从狗中来。为人刚强很戾自用。从羊中来。为人腥臭。从鱼鳖中来。为人凶恶含毒心难解者。从蝮蛇中来。好喜美食。喜杀害众生。无有慈心者。从豺狼狸鹰中来。为人短命。胞胎伤堕。生世未几。而早命终。堕在三涂。数千万劫。佛言。此辈前世为人。好喜射猎。焚烧山泽。探巢破卵。施捕鱼网。杀一切众生。贪其皮肉。以自食啖。多短命报。世世累劫无有出期。慎之慎之。痛不可言。佛语阿难。凡作功德皆应身。为烧香福会。转经行道。不得倩人。咒愿若虚。如倩人食。岂得自饱能不饥耶。若烧香鲜洁逮萨云若香摄一切相。然灯续明。得三达智。无所挂碍。烧香斋食。读经达嚫。以为常法。布施得福。诸天接待。万恶皆却。众魔尽除。无敢当者。懈怠之人。安隐谐偶。无精进心。一朝疾病。有不吉利。便欲烧香。方云作福。诸天未降。众魔故前。竞共娆触。作诸变怪。以是之故。常当精进。罪福随身。如影随形。植种福者。亦如尼拘类树。本种一核收子无限。施一得倍万。言不虚也。佛时颂曰。
贤者好布施 天神自扶将
施一得万倍 安乐寿命长
今日大布施 其福不可量
皆当得佛道 度脱于十方
因缘合会谁为亲 五戒十善除去嗔
不望他许自为亲 世间荣乐如浮云
展转五道如车轮 莫计寿命惜金银
天地尚坏何况身 奉持经戒是大珍
勿贪财色辱误人 三界众生如群羊
来去五道身坏伤 命速流水何有常
作恶甚近受罪长 泥犁地狱沸镬汤
制心刚意离祸殃 犯罪入中痛难当
佛告阿难。世人无智生死肉眼不知罪福。吾以道眼。睹无数劫。乃至今身。罪福应报。犹观掌中琉璃珠。内外明彻。无狐疑想。阿难前整衣服。为佛作礼。而白佛言。演说此经。当何名之。佛语阿难。此经名为轮转五道亦名罪福报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讽诵宣传。功德无量。当见礼侍贤劫千佛。奉侍供养。不堕三涂八难之处。得戒定慧。佛说经竟。五百比丘。漏尽意解。七百比丘尼。得须陀洹道。八百罗汉。得菩萨道。诸天龙神。是时树下。清信士万二千人。清信女六千人。悉履道迹。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得阿那含道。天龙鬼神。世间人民。闻佛说法。皆言善哉。即起作礼。绕佛三匝。欢喜而去。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白话直译 (凡夫居士译):
我是这么听佛说的。佛在迦维罗卫国和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起住在精舍的时候。由于结夏安居已经结束,于是佛从禅室出来,和弟子一同前往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两国之间有一棵大树,叫做尼拘类树。树高二十里,而枝叶覆盖的面积则有六十里,树上结的果实非常多。尼拘类吃起来又香又甜,味道有如蜂蜜。掉落地上的熟果,人民吃了之后,病都会好而且眼目明亮。
佛于是坐在这棵树下,诸比丘就捡食地上之熟果。吃完之后,佛就告诉侍者阿难说:‘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
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跪著问佛说:‘是怎么样的因缘呢?这些弟子大家都想知道。请您敷演讲说,以开示度化不知道的人。’
佛就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乐于听闻的人,要专心听呀。’
佛说:‘人如果培福的话,就像这棵树一样。它的种子只是一粒果核而已,后来渐渐长大,结果利益无限。
能当国王大臣,地位尊贵有权势的人,都是从礼敬佛法僧三宝中来的。
大富豪之人,是从布施中来的。
长寿而没有疾病,身体强壮的人,是因为持戒律之故。
长得端正白净,容光焕发,身手柔软,吐气芬芳,人见人爱,令人观看不厌的人,是修忍辱的结果。
喜欢精进修行,不懈怠,乐于培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
个性安详不急躁,言语行为都很审慎的人,是修禅定的结果。
有人有才干,明白事理,通达了解幽深之法。能够把微妙的义理讲得很顺畅,让愚蠢的人都能听得懂。别人听了他的话,都能再请益且接受他所言,珍重他所言,并广为宣传。这种才能是从修智慧中得来的。
讲话声音清彻的人,是从歌咏三宝中得来的。
干净清洁没有疾病的人,是从慈悲心中得来的,因为他前生不用木棍等物打人之故。
长得高大的人,由于前世对人恭敬之故。
长得矮小的人,由于前世轻视傲慢他人之故。
长得丑陋的人,由于前世喜欢生气怨恨之故。
对事物一无所知的人,由于前世不喜欢学习问人之故。
生来愚蠢的人,是由于前世不喜欢教导别人之故。
哑巴是由于前世谤毁别人的缘故。
聋子瞎子,是由于前世不看经典,不听讲经的缘故。
当人的奴隶,是由于前世欠债不还之故。
地位卑贱的人,是由于前世不礼敬三宝之故。
长得又丑又黑的人,是由于把佛前面的光明遮住的缘故。
生在裸体之国,是由于前世在佛寺及精舍衣著不整的缘故。
生在马蹄国的人,是由于前世穿著木屐在佛前喧嚣走过之故。
生在穿胸人的国度,是由于前世布施作福时,心生悔恨吝惜之故。
投胎成□、鹿、麋、麂等鹿类中之人,是由于前世喜欢让众生惊慌恐怖之故。
生到龙族里,是由于前世喜欢调戏,是轻浮人之故。
身上生有恶毒之疮,而总是治不好,是由于前世喜欢鞭打众生的缘故。
人见人爱的人,是由于前世见到人就满心欢喜愉悦之故。
人见人恶的人,是由于前世见到人就脸臭臭的缘故。
被官府拘禁,被关在牢内,被手铐脚镣的人,是由于前生喜欢把众生关在笼子里,让众生不如意的缘故。
生得兔唇之人,是由于前生钓鱼,让鱼缺失唇吻之故。
不喜欢听金玉良言,而且吵闹不休,扰乱别人听经法的人,后世会成为耽耳狗。
虽然听闻佛法,但是内心不信,以后会生到驴马之中。
悭吝贪心,自己独食的人,会堕到饿鬼道里。以后投胎为人,会很贫穷、饥饿,衣不蔽体。
自己吃好饮食,给别人吃恶饮食,这种人以后会堕到猪及蟑螂之中。
抢夺别人的东西,以后会堕落成羊,被人活生生的剥皮。
喜欢杀生的人,以后会成为水上的浮游虫,朝生暮死。
喜欢偷窃别人财物的人,以后会生成牛马或做奴隶,以偿还偷窃之债。
喜欢奸淫别人的人,死了之后会入地狱。男的会抱著灼热的铜柱,女的会卧在炽热的铁床上。以后还会投胎做鸡鸭。
喜欢说谎并到处宣传别人过恶的人,死后入地狱中,会被口灌滚热的铜汁,会被拔出舌头,以牛来耕他的舌头。之后还会投胎成鸺鹠、鹦鹆这类声音难听的鸟类中。人们一听到它们的鸣叫,都觉得惊怖,说会发生鬼怪灾变之事,都诅咒这种鸟死掉。
喜欢喝酒,醉后犯了种种过失的人,将来会堕入热腾腾的大便地狱里,之后还会投胎成猩猩。出生为人时,非常愚蠢顽固,一无所知。
夫妇之间彼此不柔和顺从,经常打斗诤执,彼此互相驱逐的,将来会投胎到鸽鸠鸟类中。
贪图别人力气的人,将来会生到大象群中。
当官吏吃公家饭的人,如果对方无罪,自己却利用公职之便,侵犯人民,用鞭杖抽打他们,强迫送走他们,脚镣手铐他们,使他们投诉无门。这种人死后堕地狱,神识受到极端的痛苦。这样经过千亿年之后,再堕到水牛中。被人穿鼻口,拉车拖船,被人用棍子打,鞭子抽,以偿宿世之罪过。
不干净的人,是从猪投胎来的。
悭吝贪心,不廉洁的人,是从狗投胎来的。
凶狠暴戾,刚愎自用的人,是从羊投胎来的。
轻躁不安,不能忍耐任何事情的人,是从猕猴投胎来的。
身上有一股腥臭之气的人,是从鱼鳖中投胎来的。
凶恶狠毒的人,是从毒蛇投胎来的。
爱好美食,喜欢杀害众生,而没有慈悲心的人,是从豺狼狐狸鹰中投胎来的。
在胞胎时就死亡,或生下来不久就死亡,或很短命就死,之后又堕落三恶道千万劫的人,是由于前世喜欢打猎射杀动物,喜欢焚烧山林,喜欢把动物的卵弄破,喜欢捕鱼网鱼。这种人杀害一切众生,贪吃它们的肉,贪图它们的皮毛,因此而得短命的报应。世世累劫都堕落恶道,很难有成人的一天,要引为借镜呀。’
佛说:‘凡是作功德,都必须亲自烧香、斋食、诵经。不可以请人做功德而不给供养,不发愿。好比请别人吃饭,自己却不吃,因此自己怎能饱而不饥饿呢?
要烧香礼拜、洁净身心,守持戒律,修习禅定才能摄心。佛前燃灯能得聪明,最后能得世间智、出世间智及出世间上上智,而无任何障碍。平常就要烧香、斋食、读经、布施。能布施的人,可以得到福报,诸天神会帮助他,恶鬼邪神都会离他远远的,不敢去侵犯他。
懈怠的人,平常轻松安稳的过日子,没有精进修行的心。等到有朝一日生病了,或者遇到不吉利的事时,才想到要去烧香拜佛,说是作福。这样子诸天神是不会降临的,因此众魔就敢前来骚扰,作种种神变怪异之事。因此之故,应当要精进修行。
罪报与福报跟随著人,就像影子跟著人一样。我们培福就像下种一样,收获的果实犹如尼俱类树那么多。尼俱类树的本来种子,有几个核呢?’
阿难跪著合掌回答佛说:‘种子只有一枚的核粒,渐渐长大之后,却收成数不尽的种子。’
佛告诉阿难说:‘只布施一个,却获得万倍的报酬,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佛于是说偈颂
贤明的人乐于布施 天神自然扶持此人
布施一种回报万种 生活安乐寿命长久
今日起布施的善人 获得福报不可限量
将来皆能证成佛果 度脱十方无量众生
告诉阿难说:‘世人愚蠢无知,只能用有生死的肉眼来观看一切,而不能透彻了知罪业及福报的根本。我用道眼观看无数劫以来,一直到今天的众生罪福报应,清楚得犹如观看手掌中的珍宝琉璃,内外都透明清澈,没有任何疑惑不明之处。’
阿难整理了一下衣襟之后,为佛作礼然后向佛说:‘您说的这些法,应该用什么名字来称呼比较适当?’
佛告诉阿难说:‘这部经叫做五道轮转罪福报应。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读诵这部经,而且广为宣传的话,功德无量。他们能够见到贤劫中的一千尊佛,并能追随供养贤劫千佛。他们不会堕落三恶道,也不会生在八难处(见佛闻法有障难之八处。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北俱卢洲,五、长寿天,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能够得到正定。’
佛说完这部经时,有五百位比丘证了罗汉果。诸天龙神及一万二千名清净信士,六千名清净信女,都对佛法生起了绝对的信心。他们都向佛陀顶礼之后,各自散去。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一卷
刘宋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佛从禅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二国之间。有一大树。名尼拘类树。高百二十里。枝叶方圆。覆六十里。其树上子。数千万斛。食之香甘。其味如蜜。甘果熟落。人民食之。众病除愈。眼目精明。佛坐树下。时诸比丘。取果食之。佛语阿难。吾观天地万物。各有宿缘。阿难即前为佛作礼。长跪白佛言。何等宿缘。此诸弟子。愿欲闻之。唯具演说。开化未闻。佛告阿难。善哉善哉。若乐闻者。心善听。佛语阿难。夫人作福。譬如此树。本种一核。稍稍渐大。收子无限。人而豪贵。国王长者。从礼佛事三宝中来。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为人长寿。无有疾病。身体强壮。从持戒中来。为人端正。颜色妙好。辉容第一。身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姿容。无不欢喜。视之无厌。从忍辱中来。为人修习。无有懈怠。乐为福德。从精进中来。为人安详。言行审谛。从禅定中来。为人才明。达解深法。赞叹妙义。开悟愚蒙。人闻其言。莫不咨受。宣用为珍宝。从智慧中来。为人音声清彻。从歌咏三宝中来。为人洁净。无有疾病。从慈心中来。阿难白佛。云何为慈。佛语阿难。一慈众生。如母爱子。二悲世间。欲令解脱道意。三心常欢喜。四为能护念。一切不犯。是为慈心者也。佛语阿难。为人长大。恭敬人故。为人短小。轻慢人故。为人丑陋。喜嗔恚人故。生无所知。不学问故。为人专愚。不教人故。为人喑哑。谤毁人故。为人聋盲。不喜听受经法故。为人奴婢。负债不偿故。为人卑贱。不礼三宝故。为人丑黑。遮佛光明故。生裸国中者。喜轻衣唐突塔寺精舍故。生马蹄国中者。喜着屐佛前行故。生穿胸人国中者。布施作福。悔惜心故。生獐鹿麑麂中者。喜惊怖人故。生堕龙中者。喜调戏人故。身生恶疮。治之难差者。喜鞭打众生。不以理故。人见欢喜者。前生见人欢喜故。人见不欢喜者。前生见人不欢悦故。遭县官系闭牢狱。杻械其身者。前世为人。笼系众生。不从意故。为人唇缺者。前世钓鱼。鱼决口故。闻好言善语。心不乐闻。于中两舌。乱人听受经法者。后堕耽耳狗中。佛语阿难。世有愚人。闻说法语。心不餐采。后堕长耳驴马之中。悭贪独食。不共饥者。食后堕饿鬼中。出生为人。贫穷饥饿。衣不盖形。食不供口。好食自啖。恶食施人。后生猪[虫*屯]蜣螂之中。喜劫夺人物者。后堕羊中。生剥其皮。偿其宿罪。好喜杀生者。后为水上蜉蝣虫。朝生暮死。好喜盗人财物者。后堕奴婢牛马之中。偿其宿债。好喜淫他妻女者。死入地狱。男抱铜柱。女卧铁床。从地狱出常生下处。当堕鸡鸭中。好喜妄语。传人恶事。死入地狱。洋铜灌口。拔出其舌。以牛犁之。出堕鸱枭鸲鵅鸟中。人闻其鸣。莫不惊怖。皆言变怪。咒令其死。喜饮酒醉犯三十六失者死堕沸屎泥犁之中。出生堕狌狌中。后还为人愚痴。生无所知。夫妇不相和顺。数共斗诤。更相驱遣。后堕鸠鸽中。贪人力者。后堕象中。佛语阿难。州郡令长。食官爵禄。或人无罪。或私侵人民。录名系缚。鞭打捶杖。强逼输送。告诉无地。枷械系闭。不得宽纵。后堕地狱中。身受苦痛。数千亿岁。罪毕乃出。当堕水牛中。贯穿其鼻牵船挽车。大杖打扑。偿其宿罪。佛语阿难。为人不净。从猪中来。为人悭贪不能廉洁。从狗中来。为人刚强很戾自用。从羊中来。为人腥臭。从鱼鳖中来。为人凶恶含毒心难解者。从蝮蛇中来。好喜美食。喜杀害众生。无有慈心者。从豺狼狸鹰中来。为人短命。胞胎伤堕。生世未几。而早命终。堕在三涂。数千万劫。佛言。此辈前世为人。好喜射猎。焚烧山泽。探巢破卵。施捕鱼网。杀一切众生。贪其皮肉。以自食啖。多短命报。世世累劫无有出期。慎之慎之。痛不可言。佛语阿难。凡作功德皆应身。为烧香福会。转经行道。不得倩人。咒愿若虚。如倩人食。岂得自饱能不饥耶。若烧香鲜洁逮萨云若香摄一切相。然灯续明。得三达智。无所挂碍。烧香斋食。读经达嚫。以为常法。布施得福。诸天接待。万恶皆却。众魔尽除。无敢当者。懈怠之人。安隐谐偶。无精进心。一朝疾病。有不吉利。便欲烧香。方云作福。诸天未降。众魔故前。竞共娆触。作诸变怪。以是之故。常当精进。罪福随身。如影随形。植种福者。亦如尼拘类树。本种一核收子无限。施一得倍万。言不虚也。佛时颂曰。
贤者好布施 天神自扶将
施一得万倍 安乐寿命长
今日大布施 其福不可量
皆当得佛道 度脱于十方
因缘合会谁为亲 五戒十善除去嗔
不望他许自为亲 世间荣乐如浮云
展转五道如车轮 莫计寿命惜金银
天地尚坏何况身 奉持经戒是大珍
勿贪财色辱误人 三界众生如群羊
来去五道身坏伤 命速流水何有常
作恶甚近受罪长 泥犁地狱沸镬汤
制心刚意离祸殃 犯罪入中痛难当
佛告阿难。世人无智生死肉眼不知罪福。吾以道眼。睹无数劫。乃至今身。罪福应报。犹观掌中琉璃珠。内外明彻。无狐疑想。阿难前整衣服。为佛作礼。而白佛言。演说此经。当何名之。佛语阿难。此经名为轮转五道亦名罪福报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讽诵宣传。功德无量。当见礼侍贤劫千佛。奉侍供养。不堕三涂八难之处。得戒定慧。佛说经竟。五百比丘。漏尽意解。七百比丘尼。得须陀洹道。八百罗汉。得菩萨道。诸天龙神。是时树下。清信士万二千人。清信女六千人。悉履道迹。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得阿那含道。天龙鬼神。世间人民。闻佛说法。皆言善哉。即起作礼。绕佛三匝。欢喜而去。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白话直译 (凡夫居士译):
我是这么听佛说的。佛在迦维罗卫国和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起住在精舍的时候。由于结夏安居已经结束,于是佛从禅室出来,和弟子一同前往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两国之间有一棵大树,叫做尼拘类树。树高二十里,而枝叶覆盖的面积则有六十里,树上结的果实非常多。尼拘类吃起来又香又甜,味道有如蜂蜜。掉落地上的熟果,人民吃了之后,病都会好而且眼目明亮。
佛于是坐在这棵树下,诸比丘就捡食地上之熟果。吃完之后,佛就告诉侍者阿难说:‘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
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跪著问佛说:‘是怎么样的因缘呢?这些弟子大家都想知道。请您敷演讲说,以开示度化不知道的人。’
佛就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乐于听闻的人,要专心听呀。’
佛说:‘人如果培福的话,就像这棵树一样。它的种子只是一粒果核而已,后来渐渐长大,结果利益无限。
能当国王大臣,地位尊贵有权势的人,都是从礼敬佛法僧三宝中来的。
大富豪之人,是从布施中来的。
长寿而没有疾病,身体强壮的人,是因为持戒律之故。
长得端正白净,容光焕发,身手柔软,吐气芬芳,人见人爱,令人观看不厌的人,是修忍辱的结果。
喜欢精进修行,不懈怠,乐于培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
个性安详不急躁,言语行为都很审慎的人,是修禅定的结果。
有人有才干,明白事理,通达了解幽深之法。能够把微妙的义理讲得很顺畅,让愚蠢的人都能听得懂。别人听了他的话,都能再请益且接受他所言,珍重他所言,并广为宣传。这种才能是从修智慧中得来的。
讲话声音清彻的人,是从歌咏三宝中得来的。
干净清洁没有疾病的人,是从慈悲心中得来的,因为他前生不用木棍等物打人之故。
长得高大的人,由于前世对人恭敬之故。
长得矮小的人,由于前世轻视傲慢他人之故。
长得丑陋的人,由于前世喜欢生气怨恨之故。
对事物一无所知的人,由于前世不喜欢学习问人之故。
生来愚蠢的人,是由于前世不喜欢教导别人之故。
哑巴是由于前世谤毁别人的缘故。
聋子瞎子,是由于前世不看经典,不听讲经的缘故。
当人的奴隶,是由于前世欠债不还之故。
地位卑贱的人,是由于前世不礼敬三宝之故。
长得又丑又黑的人,是由于把佛前面的光明遮住的缘故。
生在裸体之国,是由于前世在佛寺及精舍衣著不整的缘故。
生在马蹄国的人,是由于前世穿著木屐在佛前喧嚣走过之故。
生在穿胸人的国度,是由于前世布施作福时,心生悔恨吝惜之故。
投胎成□、鹿、麋、麂等鹿类中之人,是由于前世喜欢让众生惊慌恐怖之故。
生到龙族里,是由于前世喜欢调戏,是轻浮人之故。
身上生有恶毒之疮,而总是治不好,是由于前世喜欢鞭打众生的缘故。
人见人爱的人,是由于前世见到人就满心欢喜愉悦之故。
人见人恶的人,是由于前世见到人就脸臭臭的缘故。
被官府拘禁,被关在牢内,被手铐脚镣的人,是由于前生喜欢把众生关在笼子里,让众生不如意的缘故。
生得兔唇之人,是由于前生钓鱼,让鱼缺失唇吻之故。
不喜欢听金玉良言,而且吵闹不休,扰乱别人听经法的人,后世会成为耽耳狗。
虽然听闻佛法,但是内心不信,以后会生到驴马之中。
悭吝贪心,自己独食的人,会堕到饿鬼道里。以后投胎为人,会很贫穷、饥饿,衣不蔽体。
自己吃好饮食,给别人吃恶饮食,这种人以后会堕到猪及蟑螂之中。
抢夺别人的东西,以后会堕落成羊,被人活生生的剥皮。
喜欢杀生的人,以后会成为水上的浮游虫,朝生暮死。
喜欢偷窃别人财物的人,以后会生成牛马或做奴隶,以偿还偷窃之债。
喜欢奸淫别人的人,死了之后会入地狱。男的会抱著灼热的铜柱,女的会卧在炽热的铁床上。以后还会投胎做鸡鸭。
喜欢说谎并到处宣传别人过恶的人,死后入地狱中,会被口灌滚热的铜汁,会被拔出舌头,以牛来耕他的舌头。之后还会投胎成鸺鹠、鹦鹆这类声音难听的鸟类中。人们一听到它们的鸣叫,都觉得惊怖,说会发生鬼怪灾变之事,都诅咒这种鸟死掉。
喜欢喝酒,醉后犯了种种过失的人,将来会堕入热腾腾的大便地狱里,之后还会投胎成猩猩。出生为人时,非常愚蠢顽固,一无所知。
夫妇之间彼此不柔和顺从,经常打斗诤执,彼此互相驱逐的,将来会投胎到鸽鸠鸟类中。
贪图别人力气的人,将来会生到大象群中。
当官吏吃公家饭的人,如果对方无罪,自己却利用公职之便,侵犯人民,用鞭杖抽打他们,强迫送走他们,脚镣手铐他们,使他们投诉无门。这种人死后堕地狱,神识受到极端的痛苦。这样经过千亿年之后,再堕到水牛中。被人穿鼻口,拉车拖船,被人用棍子打,鞭子抽,以偿宿世之罪过。
不干净的人,是从猪投胎来的。
悭吝贪心,不廉洁的人,是从狗投胎来的。
凶狠暴戾,刚愎自用的人,是从羊投胎来的。
轻躁不安,不能忍耐任何事情的人,是从猕猴投胎来的。
身上有一股腥臭之气的人,是从鱼鳖中投胎来的。
凶恶狠毒的人,是从毒蛇投胎来的。
爱好美食,喜欢杀害众生,而没有慈悲心的人,是从豺狼狐狸鹰中投胎来的。
在胞胎时就死亡,或生下来不久就死亡,或很短命就死,之后又堕落三恶道千万劫的人,是由于前世喜欢打猎射杀动物,喜欢焚烧山林,喜欢把动物的卵弄破,喜欢捕鱼网鱼。这种人杀害一切众生,贪吃它们的肉,贪图它们的皮毛,因此而得短命的报应。世世累劫都堕落恶道,很难有成人的一天,要引为借镜呀。’
佛说:‘凡是作功德,都必须亲自烧香、斋食、诵经。不可以请人做功德而不给供养,不发愿。好比请别人吃饭,自己却不吃,因此自己怎能饱而不饥饿呢?
要烧香礼拜、洁净身心,守持戒律,修习禅定才能摄心。佛前燃灯能得聪明,最后能得世间智、出世间智及出世间上上智,而无任何障碍。平常就要烧香、斋食、读经、布施。能布施的人,可以得到福报,诸天神会帮助他,恶鬼邪神都会离他远远的,不敢去侵犯他。
懈怠的人,平常轻松安稳的过日子,没有精进修行的心。等到有朝一日生病了,或者遇到不吉利的事时,才想到要去烧香拜佛,说是作福。这样子诸天神是不会降临的,因此众魔就敢前来骚扰,作种种神变怪异之事。因此之故,应当要精进修行。
罪报与福报跟随著人,就像影子跟著人一样。我们培福就像下种一样,收获的果实犹如尼俱类树那么多。尼俱类树的本来种子,有几个核呢?’
阿难跪著合掌回答佛说:‘种子只有一枚的核粒,渐渐长大之后,却收成数不尽的种子。’
佛告诉阿难说:‘只布施一个,却获得万倍的报酬,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佛于是说偈颂
贤明的人乐于布施 天神自然扶持此人
布施一种回报万种 生活安乐寿命长久
今日起布施的善人 获得福报不可限量
将来皆能证成佛果 度脱十方无量众生
告诉阿难说:‘世人愚蠢无知,只能用有生死的肉眼来观看一切,而不能透彻了知罪业及福报的根本。我用道眼观看无数劫以来,一直到今天的众生罪福报应,清楚得犹如观看手掌中的珍宝琉璃,内外都透明清澈,没有任何疑惑不明之处。’
阿难整理了一下衣襟之后,为佛作礼然后向佛说:‘您说的这些法,应该用什么名字来称呼比较适当?’
佛告诉阿难说:‘这部经叫做五道轮转罪福报应。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读诵这部经,而且广为宣传的话,功德无量。他们能够见到贤劫中的一千尊佛,并能追随供养贤劫千佛。他们不会堕落三恶道,也不会生在八难处(见佛闻法有障难之八处。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北俱卢洲,五、长寿天,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辨聪,八、佛前佛后),能够得到正定。’
佛说完这部经时,有五百位比丘证了罗汉果。诸天龙神及一万二千名清净信士,六千名清净信女,都对佛法生起了绝对的信心。他们都向佛陀顶礼之后,各自散去。
Sunday, May 1, 2011
称念“南无无忧最胜吉祥如来”---灭除邪淫罪业
无无忧最胜吉祥如来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常为忧苦之所缠逼。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忧悲及诸苦恼悉皆消灭。长寿安隐。乃至菩提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诸恶业生在无间黑暗之处。大地狱中受诸苦恼。由彼前身闻我名字。我於尔时身出光明照受苦者。由是力故彼见光时。所有业障悉皆消灭。解脱众苦生人天中。随意受乐乃至菩提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诸恶业杀盗邪淫。於其现身受刀杖苦当堕恶趣。设得人身短寿多病。生贫贱家衣服饮食悉皆乏少。常受寒热饥渴等苦身无光色。所感眷属皆不贤良。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随所愿求。饮食衣服悉皆充足。如彼诸天身光可爱。得善眷属乃至菩提。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常为药叉诸恶鬼神之所娆乱。夺其精气受诸苦恼。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诸药叉等悉皆退散各起慈心。解脱众苦乃至菩提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节选自《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淺釋---净慧法师
复次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七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无忧。佛号无忧最胜吉祥如来应正等觉。今现在彼为众说法。又彼如来所居佛土。广博严净地平如掌皆以宝成。细滑柔软常有香气。无忧苦声离诸烦恼亦无恶趣及女人名。处处皆有金砌浴池香水盈满。宝树行列花果滋茂。胜妙音乐不鼓自鸣。譬如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国功德庄严。曼殊室利。彼佛世尊行菩萨道时。发四大愿。云何为四。
佛对文殊师利菩萨说,从此娑婆世界去往东方,经过七恒河沙数世界,有无忧世界,无忧最胜吉祥佛住世。无忧最胜吉祥佛,现在正为无量菩萨说法。无忧最胜吉祥佛所居住的无忧世界,国土广袤、博大、庄严、清净,宝石所成的地平如掌;大地细腻、光滑、柔软,经常散发香气;无忧世界的一切众生,没有忧悲的苦声,都已远离各种烦恼;也没有女人及女人的名字。无忧世界,到处都有金砌浴池,浴池中具足多种功德的香水盈满,宝树成行排列有序,花果新鲜茂盛,殊胜微妙的音乐不鼓自鸣;如同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功德庄严的国土。无忧最胜吉祥佛,因地行菩萨道时,为度脱无量众生,曾发四大愿心。
各尊佛国土中的浴池,其功用如同西方极乐世界的八宝功德池。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常为忧苦之所缠逼。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忧悲及诸苦恼悉皆消灭。长寿安隐。乃至菩提。
愿我于未来世,圆满菩萨道,成就无上佛道时;如有众生,经常为生活或修行的忧悲、痛苦、烦恼所缠缚相逼等;如见闻我所成就的佛名号,能以真诚心称念,以佛名号功德神力,所有忧悲、痛苦、烦恼都将消除灭失,身得长寿,心得安隐;如再净信修行,直至成就无上佛道。
身心烦恼小忧苦,生死相逼大忧苦;六道轮回常忧苦,难逃魔网真忧苦。
经常被忧苦所逼的人,于往昔修行时,多有贪名闻而多无义语等业习;未来得及忏悔与改正,今世因缘和合所致。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诸恶业生在无间黑闇之处。大地狱中受诸苦恼。由彼前身闻我名字。我于尔时身出光明照受苦者。由是力故彼见光时。所有业障悉皆消灭。解脱众苦生人天中。随意受乐乃至菩提。
愿我于未来世,圆满菩萨道,成就无上佛道时;如有众生,由于造作诸恶业,堕于充满黑暗的无间地狱;于无间地狱中,受诸极大的痛苦烦恼等;如此众生前生为人身时,曾见闻过我所成就的佛名号,偶有忆念;我于此时,以佛身出无量光明,照触此地狱苦受众生身;并以佛名号功德神力,当见佛光时,立即得以解脱于无间地狱中极大的痛苦烦恼等,得生人天之中,随其心意而享受快乐;如再净信修行,直至成就无上佛道。
偶有忆念为,见闻佛名号的功德不可思议,没有空过;但一定要有念力,才能与佛愿力产生道交。地狱众生罪业深重,罪识苦受惨烈至极,极难生起忆念佛名号的念力。念力,来源于身心的习惯力;只有经常称念佛名号的人,才能偶有忆念的产生。
堕于无间地狱的人,于往昔修行时,多有毁谤正法,不遵教戒等业习;未来得及忏悔与改正,今世因缘和合所致。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诸恶业杀盗邪淫。于其现身受刀杖苦当堕恶趣。设得人身短寿多病。生贫贱家衣服饮食悉皆乏少。常受寒热饥渴等苦身无光色。所感眷属皆不贤良。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随所愿求。饮食衣服悉皆充足。如彼诸天身光可爱。得善眷属乃至菩提。
愿我于未来世,圆满菩萨道,成就无上佛道时;如有众生,造作杀、盗、邪淫等诸恶业,于现在生身受牢狱的刀杖等苦刑;于命终后,还要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酬还业债,受无量苦报;受苦报后,若得人身时,仍有余报;一为短寿多病;二为生贫贱家;三为缺食少衣,常受寒热饥渴等苦恼;四为身无威德之光与正然颜色;五为眷属都不贤顺良善等;如见闻我所成就的佛名号,能以真诚心称念,以佛名号功德神力,得身体健康长寿,得生富贵之家,得衣食丰足,得如天人身一样有威德可爱,得贤顺良善眷属;如再净信修行,直至成就无上佛道。
业报有正报与余报;正报为六道轮回的受生;余报为各种厄难的苦受。业报分现世报、后世报、未来世报。因果轮回,是依因缘和合,自然受报。
喜乐杀、盗、邪淫的人,于往昔修行时,多有贪、嗔、痴而好逸恶劳等业习;未来得及忏悔与改正,今世因缘和合所致。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常为药叉诸恶鬼神之所娆乱。夺其精气受诸苦恼。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诸药叉等悉皆退散各起慈心。解脱众苦乃至菩提。
愿我于未来世,圆满菩萨道,成就无上佛道时;如有众生,经常被捷疾鬼等凶神、鬼秽侵害惑乱,抢夺人身的精、气、神,使人乏力失志、精神恍惚、忧苦烦恼等;如见闻我所成就的佛名号,能以真诚心称念,以佛名号功德神力,诸捷疾鬼等凶神、鬼秽,都各自生起慈善心而退后散去,忧苦烦恼等得以解脱;如再净信修行,直至成就无上佛道。
人多有世智聪明,而无真实智慧;即便修行,不求证悟,慧眼不开;凶神、鬼秽常侵而不见,抢夺精、气、神而不觉;如临深渊而不知危,遇猛兽而不觉险。才有诸佛发大愿心,方便救度。
经常被药叉等诸恶鬼神侵扰的人,于往昔修行时,多犯偷盗戒而有侵损常住等业习;未来得及忏悔与改正,今世因缘和合所致。
曼殊室利。是为彼佛如来应正等觉所发四种微妙大愿。若有众生闻彼佛名。昼夜六时称名礼敬至心供养。于众生处起慈悲心。业障消灭解脱忧苦。无病长寿得宿命智。于诸佛土莲花化生。常为诸天之所卫护。曼殊室利。称彼佛名能生如是无量福业。而彼佛土愿力庄严殊胜功德。声闻独觉所不能知。唯除如来应正等觉。
佛对文殊师利菩萨说,此四种微妙大愿,是无忧最胜吉祥佛,证得佛位菩萨时所发。如有众生,见闻无忧最胜吉祥佛名号,于昼夜六时中,能以诚心称名、礼敬、供养;并对一切处含有灵识的众生,生起慈悲心,不杀不食,方便救度。这样修行的人,一切业习障碍得以消除灭失,于生死缠缚中得以解脱;即身健康长寿,证得自知过去世生命状态的神通智慧;于命终后,往生无忧世界,莲花化生;并经常为诸天佛力的保卫护佑。称念南无无忧最胜吉祥佛名号的众生,能获得如此无量福德善业。而无忧最胜吉祥佛,愿力功德成就的殊胜庄严的国土,是阿罗汉与辟支佛所不能知;只有证佛位的菩萨与十方诸佛,才能尽知。
因为,阿罗汉与辟支佛,只是在化身佛国土修行成道,还未证入报身佛国土;所以,所不能知。
对我有益的几句教言
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只对自己好,就是对自己坏。
成佛是一个人的本分,没有什么可骄傲的,没有成佛应该感到耻辱,有点神通、功德就自以为是,这种人很愚痴,也很可怜。
修证要高,做人要低。
学密要一点一点来,这样才能品出滋味,不要学多,学多会上吊。
见解要达到最高处,修行却要从最低处开始。
先修心再修法,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的摄持,修法不仅无用且有害。
学佛如烧开水,不要烧烧停停,永远开不了。
学佛到极处,世间法要通,要游刃有余,才能游戏三昧。
没做好加行去修法,如同建屋于春冰之上,一旦融化,房子就被淹了。
与其消灭外魔,不若消灭内魔。正如大地满是荆棘,要铺满牛皮很难,但用牛皮做一双靴子,就行走无碍了。
什么是进步?看看自己是不是更有智慧了,是不是更解脱了,是不是更慈悲了,而不是神通。
有时候要以欲破欲,体会到修行的快乐,世间的快乐就放下了。
“心有所住,魔所摄持。”——不论你住在多么伟大的“相”上,哪怕要度尽一切众生,你还是着相,你还着魔。同样,住在“无相”上也是住。
你并不能确定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去体会内在的觉性,不断用觉性的光明之力前进,任何境界都不要去执着,也不要畏惧。
所有修大圆满的祖师几乎都遇到了大难,这没有什么,很公平,要摘取山巅的如意宝怎么能不穿越诸魔的宫殿呢?
努力吧!真诚的佛子,你不是孤独的,上师、本尊、空行护法在无数世纪没有哪怕亿万分之一刹那舍弃你,你要以一颗慈悲的心,穿上智慧的铠甲,乘着方便的战车,无畏的面对一切,胜利就在前方。
成佛是一个人的本分,没有什么可骄傲的,没有成佛应该感到耻辱,有点神通、功德就自以为是,这种人很愚痴,也很可怜。
修证要高,做人要低。
学密要一点一点来,这样才能品出滋味,不要学多,学多会上吊。
见解要达到最高处,修行却要从最低处开始。
先修心再修法,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的摄持,修法不仅无用且有害。
学佛如烧开水,不要烧烧停停,永远开不了。
学佛到极处,世间法要通,要游刃有余,才能游戏三昧。
没做好加行去修法,如同建屋于春冰之上,一旦融化,房子就被淹了。
与其消灭外魔,不若消灭内魔。正如大地满是荆棘,要铺满牛皮很难,但用牛皮做一双靴子,就行走无碍了。
什么是进步?看看自己是不是更有智慧了,是不是更解脱了,是不是更慈悲了,而不是神通。
有时候要以欲破欲,体会到修行的快乐,世间的快乐就放下了。
“心有所住,魔所摄持。”——不论你住在多么伟大的“相”上,哪怕要度尽一切众生,你还是着相,你还着魔。同样,住在“无相”上也是住。
你并不能确定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去体会内在的觉性,不断用觉性的光明之力前进,任何境界都不要去执着,也不要畏惧。
所有修大圆满的祖师几乎都遇到了大难,这没有什么,很公平,要摘取山巅的如意宝怎么能不穿越诸魔的宫殿呢?
努力吧!真诚的佛子,你不是孤独的,上师、本尊、空行护法在无数世纪没有哪怕亿万分之一刹那舍弃你,你要以一颗慈悲的心,穿上智慧的铠甲,乘着方便的战车,无畏的面对一切,胜利就在前方。
Wednesday, April 27, 2011
佛说不增不减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尔时慧命舍利弗。于大众中即从坐起。前至佛所到已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合掌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从无始世来。周旋六道往来三界。于四生中轮回生死受苦无穷。世尊。此众生聚众生海。为有增减为无增减。此义深隐我未能解。若人问我当云何答。尔时世尊。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为安隐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怜愍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饶益安乐一切众生。诸天人故。乃能问我是甚深义。舍利弗。汝若不问如来应供正遍知如是义者有多过咎。所以者何。于现在世及未来世。诸天人等一切众生。长受衰恼损害之事。永失一切利益安乐。舍利弗。大邪见者。所谓见众生界增。见众生界减。舍利弗此大邪见诸众生等。以是见故生盲无目。是故长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缘于现在世堕诸恶趣。舍利弗。大险难者。所谓取众生界增坚着妄执。取众生界减坚着妄执。舍利弗。此诸众生坚着妄执。是故长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缘。于未来世堕诸恶趣
舍利弗。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不如实见一法界故起邪见心。谓众生界增众生界减。舍利弗。如来在世我诸弟子不起此见。若我灭后过五百岁。多有众生愚无智慧。于佛法中虽除须发。服三法衣现沙门像。然其内无沙门德行。如是等辈实非沙门自谓沙门。非佛弟子谓佛弟子。而自说言。我是沙门真佛弟子。如是等人起增减见。何以故。此诸众生以依如来不了义经。无慧眼故。远离如实空见故。不如实知如来所证初发心故。不如实知修集无量菩提功德行故。不如实知如来所得无量法故。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力故。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境界故。不信如来无量行处故。不如实知如来不思议无量法自在故。不如实知如来不思议无量方便故。不能如实分别如来无量差别境界故。不能善入如来不可思议大悲故。不如实知如来大涅盘故。舍利弗。愚痴凡夫无闻慧故闻如来涅盘起断见灭见。以起断想及灭想故。谓众生界减。成大邪见极重恶业。复次舍利弗。此诸众生依于减见复起三见。此三种见与彼减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三见。一者断见。谓毕竟尽。二者灭见。谓即涅盘。三者无涅盘见。谓此涅盘毕竟空寂。舍利弗。此三种见如是缚如是执如是触。以是三见力因缘故。展转复生二种邪见。此二种见与彼三见
。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无欲见。二者毕竟无涅盘见。舍利弗。依无欲见复起二见。此二种见与无欲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戒取见。二者于不净中起净颠倒见
舍利弗。依毕竟无涅盘见复起六种见。此六种见与无涅盘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六见。一者世间有始见。二者世间有终见。三者众生幻化所作见。四者无苦无乐见。五者无众生事见。六者无圣谛见
复次舍利弗。此诸众生依于增见复起二见。此二种见与彼增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涅盘始生见。二者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舍利弗。此二种见令诸众生。于善法中无愿欲心勤精进心。舍利弗。是诸众生以起如是二种见故。正使七佛如来应正遍知。次第出世为其说法。于善法中若生欲心。勤精进心无有是处
舍利弗。此二种见乃是无明诸惑根本。所谓涅盘始生见。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
舍利弗。此二种见乃是极恶根本大患之法。舍利弗。依此二见起一切见。此一切见与彼二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一切见者。所谓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中种种诸见。所谓增见减见。舍利弗。此二种见依止一界。同一界合一界。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彼一界故。不如实见彼一界故。起于极恶大邪见心。谓众生界增。谓众生界减
尔时慧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一界而言。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彼一界故。不如实见彼一界故。起于极恶大邪见心。谓众生界增。谓众生界减。舍利弗言。善哉世尊。此义甚深我未能解。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令得解了
尔时世尊。告慧命舍利弗。此甚深义乃是如来智慧境界。亦是如来心所行处。舍利弗。如是深义一切声闻缘觉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见。不能观察。何况一切愚痴凡夫而能测量。唯有诸佛如来智慧。乃能观察知见此义。舍利弗。一切声闻缘觉所有智慧。于此义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实知见观察。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说法身义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舍利弗。如世间灯所有明色及触不离不脱。又如摩尼宝珠所有明色形相不离不脱。舍利弗。如来所说法身之义亦复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舍利弗。此法身者是不生不灭法。非过去际。非未来际。离二边故。舍利弗。非过去际者离生时故。非未来际者。离灭时故。舍利弗。如来法身常。以不异法故。以不尽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恒。以常可归依故。以未来际平等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清凉。以不二法故。以无分别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不变。以非灭法故以非作法故
舍利弗。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弃舍一切诸有欲求。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名为菩萨
复次舍利弗。即此法身离一切世间烦恼使缠过一切苦。离一切烦恼垢。得净得清净。住于彼岸清净法中。到一切众生所愿之地。于一切境界中究竟通达更无胜者。离一切障离一切碍。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力。名为如来应正遍知。是故舍利弗。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义一名异
复次舍利弗。如我上说。众生界中亦三种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何谓三法。一者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二者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三者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
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者。此法如实不虚妄不离不脱。智慧清净真如法界不思议法。无始本际来。有此清净相应法体。舍利弗。我依此清净真如法界。为众生故说为不可思议法自性清净心
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者。此本际来离脱不相应烦恼所缠不清净法。唯有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舍利弗。我依此烦恼所缠不相应不思议法界。为众生故说为客尘烦恼所染。自性清净心不可思议法
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者。即是一切诸法根本。备一切法具一切法于世法中不离不脱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舍利弗。我依此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净法界说名众生。所以者何。言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净法界等异名。以是义故。我依彼法说名众生。舍利弗。
此三种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于此真实如不异不差法中。毕竟不起极恶不善二种邪见。何以故。以如实见故。所谓减见增见。舍利弗。此二邪见诸佛如来毕竟远离。诸佛如来之所呵责
舍利弗。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起一见。若起二见。诸佛如来非彼世尊。如是等人非我弟子。舍利弗。此人以起二见因缘故。从冥入冥从闇入闇。我说是等名一阐提。是故舍利弗。汝今应学此法。化彼众生令离二见住正道中。舍利弗。如是等法。汝亦应学。离彼二见住正道中
佛说此经已。慧命舍利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摩诃萨。及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尔时慧命舍利弗。于大众中即从坐起。前至佛所到已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合掌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从无始世来。周旋六道往来三界。于四生中轮回生死受苦无穷。世尊。此众生聚众生海。为有增减为无增减。此义深隐我未能解。若人问我当云何答。尔时世尊。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为安隐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怜愍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饶益安乐一切众生。诸天人故。乃能问我是甚深义。舍利弗。汝若不问如来应供正遍知如是义者有多过咎。所以者何。于现在世及未来世。诸天人等一切众生。长受衰恼损害之事。永失一切利益安乐。舍利弗。大邪见者。所谓见众生界增。见众生界减。舍利弗此大邪见诸众生等。以是见故生盲无目。是故长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缘于现在世堕诸恶趣。舍利弗。大险难者。所谓取众生界增坚着妄执。取众生界减坚着妄执。舍利弗。此诸众生坚着妄执。是故长夜妄行邪道。以是因缘。于未来世堕诸恶趣
舍利弗。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一法界故。不如实见一法界故起邪见心。谓众生界增众生界减。舍利弗。如来在世我诸弟子不起此见。若我灭后过五百岁。多有众生愚无智慧。于佛法中虽除须发。服三法衣现沙门像。然其内无沙门德行。如是等辈实非沙门自谓沙门。非佛弟子谓佛弟子。而自说言。我是沙门真佛弟子。如是等人起增减见。何以故。此诸众生以依如来不了义经。无慧眼故。远离如实空见故。不如实知如来所证初发心故。不如实知修集无量菩提功德行故。不如实知如来所得无量法故。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力故。不如实知如来无量境界故。不信如来无量行处故。不如实知如来不思议无量法自在故。不如实知如来不思议无量方便故。不能如实分别如来无量差别境界故。不能善入如来不可思议大悲故。不如实知如来大涅盘故。舍利弗。愚痴凡夫无闻慧故闻如来涅盘起断见灭见。以起断想及灭想故。谓众生界减。成大邪见极重恶业。复次舍利弗。此诸众生依于减见复起三见。此三种见与彼减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三见。一者断见。谓毕竟尽。二者灭见。谓即涅盘。三者无涅盘见。谓此涅盘毕竟空寂。舍利弗。此三种见如是缚如是执如是触。以是三见力因缘故。展转复生二种邪见。此二种见与彼三见
。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无欲见。二者毕竟无涅盘见。舍利弗。依无欲见复起二见。此二种见与无欲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戒取见。二者于不净中起净颠倒见
舍利弗。依毕竟无涅盘见复起六种见。此六种见与无涅盘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六见。一者世间有始见。二者世间有终见。三者众生幻化所作见。四者无苦无乐见。五者无众生事见。六者无圣谛见
复次舍利弗。此诸众生依于增见复起二见。此二种见与彼增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何谓二见。一者涅盘始生见。二者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舍利弗。此二种见令诸众生。于善法中无愿欲心勤精进心。舍利弗。是诸众生以起如是二种见故。正使七佛如来应正遍知。次第出世为其说法。于善法中若生欲心。勤精进心无有是处
舍利弗。此二种见乃是无明诸惑根本。所谓涅盘始生见。无因无缘忽然而有见
舍利弗。此二种见乃是极恶根本大患之法。舍利弗。依此二见起一切见。此一切见与彼二见不相舍离犹如罗网。一切见者。所谓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中种种诸见。所谓增见减见。舍利弗。此二种见依止一界。同一界合一界。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彼一界故。不如实见彼一界故。起于极恶大邪见心。谓众生界增。谓众生界减
尔时慧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何者是一界而言。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彼一界故。不如实见彼一界故。起于极恶大邪见心。谓众生界增。谓众生界减。舍利弗言。善哉世尊。此义甚深我未能解。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令得解了
尔时世尊。告慧命舍利弗。此甚深义乃是如来智慧境界。亦是如来心所行处。舍利弗。如是深义一切声闻缘觉智慧所不能知。所不能见。不能观察。何况一切愚痴凡夫而能测量。唯有诸佛如来智慧。乃能观察知见此义。舍利弗。一切声闻缘觉所有智慧。于此义中唯可仰信。不能如实知见观察。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舍利弗。如我所说法身义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舍利弗。如世间灯所有明色及触不离不脱。又如摩尼宝珠所有明色形相不离不脱。舍利弗。如来所说法身之义亦复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智慧
舍利弗。此法身者是不生不灭法。非过去际。非未来际。离二边故。舍利弗。非过去际者离生时故。非未来际者。离灭时故。舍利弗。如来法身常。以不异法故。以不尽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恒。以常可归依故。以未来际平等故。舍利弗。如来法身清凉。以不二法故。以无分别法故。舍利弗。如来法身不变。以非灭法故以非作法故
舍利弗。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弃舍一切诸有欲求。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名为菩萨
复次舍利弗。即此法身离一切世间烦恼使缠过一切苦。离一切烦恼垢。得净得清净。住于彼岸清净法中。到一切众生所愿之地。于一切境界中究竟通达更无胜者。离一切障离一切碍。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力。名为如来应正遍知。是故舍利弗。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义一名异
复次舍利弗。如我上说。众生界中亦三种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何谓三法。一者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二者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三者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
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者。此法如实不虚妄不离不脱。智慧清净真如法界不思议法。无始本际来。有此清净相应法体。舍利弗。我依此清净真如法界。为众生故说为不可思议法自性清净心
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者。此本际来离脱不相应烦恼所缠不清净法。唯有如来菩提智之所能断。舍利弗。我依此烦恼所缠不相应不思议法界。为众生故说为客尘烦恼所染。自性清净心不可思议法
舍利弗当知。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者。即是一切诸法根本。备一切法具一切法于世法中不离不脱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舍利弗。我依此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净法界说名众生。所以者何。言众生者即是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净法界等异名。以是义故。我依彼法说名众生。舍利弗。
此三种法皆真实如不异不差。于此真实如不异不差法中。毕竟不起极恶不善二种邪见。何以故。以如实见故。所谓减见增见。舍利弗。此二邪见诸佛如来毕竟远离。诸佛如来之所呵责
舍利弗。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起一见。若起二见。诸佛如来非彼世尊。如是等人非我弟子。舍利弗。此人以起二见因缘故。从冥入冥从闇入闇。我说是等名一阐提。是故舍利弗。汝今应学此法。化彼众生令离二见住正道中。舍利弗。如是等法。汝亦应学。离彼二见住正道中
佛说此经已。慧命舍利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摩诃萨。及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Sunday, March 27, 2011
南怀瑾:无量寿和无量光
南怀瑾:无量寿和无量光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就是一个大秘密。
“阿”在梵文中的含义,包含了:无量、无边、无际、无限、空、大、清净等等,很多的意思。总之,是一切众生的生发音,是开口音。
“弥”是时间、寿命、无限的延长、延伸、连续绵远,无尽止的延续、伸展。
“陀”是光明,无限的光明,乖量的光明,无边无际、无尽的光明,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因为“阿弥陀”这三个字的意思,无法用少数几个中文字表达出来,于是就照梵文名号译音。
根据巴利文的发音,或根据后期的梵文发音,对于“阿弥陀”的:“陀”字,就念成“达”的字音。
总之,“阿弥陀”即是无量寿、无量光。这便是一个大秘密。光和寿,代表空间和时间。“阿弥陀”即包括了无量美好的、殊胜的时间与空间。一切物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都有生灭,只有时间、空间——光寿无量,没有生灭。它充满了法界,尽法界、遍虚空,无处没有光。白色白光,红色红光,黄色黄光,蓝色蓝光。黑色的也有光。虽然说:现代的光学常识.把光与色加以界说,白是融射一切光的表色,黑是隐役一切光的表色。其实,黑只是不反射光的相,它同为光之体所含摄.五彩、七彩、多彩的光,只因光波长短的不同,它所显示的表相--光色即有不同。而光是无所不在,无所灭处的。所以说尽虚空,遍法界,无不在佛光普照之中。但虚空无尽,法界无穷。诸佛性光,也无穷尽。
无量寿、无量光的“阿弥陀佛”,他究竟在哪里?我们的身心内外,无所不在,处处都在。那么,那光从何而来?从眼见的电灯光而言,它是从电能发生的,而电能是从宇宙间的能源而来的。但“能”又从何而来呢?最初最初的能,不是物理的,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自性光所感发的。所以“阿弥陀佛”无量寿光,即是我们的自性心光。念“南无阿弥陀佛”,自性心光就出现了。并且光与音声都同时遍满。心光通于佛性,佛性自在心光。
光有很多层次,有很深奥的内涵,随便介绍出来。在有些学习密宗的人看来,是一项很严重的事。但在我的观念中,密宗与显教本无差别,无所谓密与不密。一切都就公之世人。“道”是天下的公道,有利于人的,不应该保守什么秘密。如果另有秘密,而不可传,岂非佛法也有藏私吗?既然不能公开,尚须藏密.则此秘密何以值得相信?大公无私的道,不属于我之所有,也不属于任何人所应该秘密拥有的。这就好比空气、阳光,人人都有权分享,应该获得。所以不管显密,只要有益人群的,凡是所知的,都可以付出,一切都布施,一切都供养,不必藏为己有。真的秘密,秘密在每一位自己的身心中。所以云门禅师说:“我有一宝,秘在形山。”
光有子光、母光。凡有相的光明,都是子光。眼前的灯不是物理世界的子光。假如将灯熄了,一片黑暗,黑暗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在电灯光中念佛,灯熄了,就在黑暗中,照念下去。念久了,自性心光发出,与“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光融接了,在黑暗中也自发现光明照耀,这种境界,不是想像所得。
要知道,我们人类是在白天的日光中才能看见东西的生物。在这个世界中,有比人类更多得众生,在白天日光的强度下,看不见东西的众生,更多的不知其数。如蝙蝠、猫头鹰、虫孚等等,有的反而要在黯淡的光线下才能看得见东西。他们都在黑夜才出来活动,它们有的看见日光,反而受不了,甚至会导致死亡。各各众生的业力不同,感光就不同。所以“阿弥陀佛”也在它们中间放出各各感应不同的光。大家须要懂得这个秘要,才可了知佛的慈悲广大心愿。
当你念佛,念到光明现前的时候,不要执着它就是胜境。这种光明还是子光,不是母光。到了一念不生,清净圆明,既无所谓光,也无所谓不光,自性心光现前,方可与“阿弥陀佛”的心光相接了。如果你在念佛时,见到有相的光明,便以为是“阿弥陀佛”放出光来接引你了,那就未免太小器了。那你拿四十元买一支手电筒,轻轻用手指一按,就会发出光亮,岂非比念佛打坐要便宜得多!(一笑)。总之,有相光明,还是子光。换言之,它是母光的反映。有些人在静坐中,发现了光,就很高兴,认为自己有功夫,有道行了,这才是傻瓜。岂不闻佛在《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属虚妄。”所以必须了知,那是子光,不是母光。
那么这类的有相光明好不好呢?不执着就好,执着了就不好。如果不执着、不着相,那有相的光明,与自性心光便自渐渐融会一体。如果执着了,便落在生灭妄缘中,那就不好了。所以说,持名念佛,如果能体会得佛号无量寿光的涵义,那就更好。
再说持名念佛的法门,也即通于普贤如来和观自在菩萨的大光明藏的法门,光寿无量,无所在而无所不在。
《定慧初修》
“阿弥陀佛”这四个字,就是一个大秘密。
“阿”在梵文中的含义,包含了:无量、无边、无际、无限、空、大、清净等等,很多的意思。总之,是一切众生的生发音,是开口音。
“弥”是时间、寿命、无限的延长、延伸、连续绵远,无尽止的延续、伸展。
“陀”是光明,无限的光明,乖量的光明,无边无际、无尽的光明,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因为“阿弥陀”这三个字的意思,无法用少数几个中文字表达出来,于是就照梵文名号译音。
根据巴利文的发音,或根据后期的梵文发音,对于“阿弥陀”的:“陀”字,就念成“达”的字音。
总之,“阿弥陀”即是无量寿、无量光。这便是一个大秘密。光和寿,代表空间和时间。“阿弥陀”即包括了无量美好的、殊胜的时间与空间。一切物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都有生灭,只有时间、空间——光寿无量,没有生灭。它充满了法界,尽法界、遍虚空,无处没有光。白色白光,红色红光,黄色黄光,蓝色蓝光。黑色的也有光。虽然说:现代的光学常识.把光与色加以界说,白是融射一切光的表色,黑是隐役一切光的表色。其实,黑只是不反射光的相,它同为光之体所含摄.五彩、七彩、多彩的光,只因光波长短的不同,它所显示的表相--光色即有不同。而光是无所不在,无所灭处的。所以说尽虚空,遍法界,无不在佛光普照之中。但虚空无尽,法界无穷。诸佛性光,也无穷尽。
无量寿、无量光的“阿弥陀佛”,他究竟在哪里?我们的身心内外,无所不在,处处都在。那么,那光从何而来?从眼见的电灯光而言,它是从电能发生的,而电能是从宇宙间的能源而来的。但“能”又从何而来呢?最初最初的能,不是物理的,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自性光所感发的。所以“阿弥陀佛”无量寿光,即是我们的自性心光。念“南无阿弥陀佛”,自性心光就出现了。并且光与音声都同时遍满。心光通于佛性,佛性自在心光。
光有很多层次,有很深奥的内涵,随便介绍出来。在有些学习密宗的人看来,是一项很严重的事。但在我的观念中,密宗与显教本无差别,无所谓密与不密。一切都就公之世人。“道”是天下的公道,有利于人的,不应该保守什么秘密。如果另有秘密,而不可传,岂非佛法也有藏私吗?既然不能公开,尚须藏密.则此秘密何以值得相信?大公无私的道,不属于我之所有,也不属于任何人所应该秘密拥有的。这就好比空气、阳光,人人都有权分享,应该获得。所以不管显密,只要有益人群的,凡是所知的,都可以付出,一切都布施,一切都供养,不必藏为己有。真的秘密,秘密在每一位自己的身心中。所以云门禅师说:“我有一宝,秘在形山。”
光有子光、母光。凡有相的光明,都是子光。眼前的灯不是物理世界的子光。假如将灯熄了,一片黑暗,黑暗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在电灯光中念佛,灯熄了,就在黑暗中,照念下去。念久了,自性心光发出,与“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光融接了,在黑暗中也自发现光明照耀,这种境界,不是想像所得。
要知道,我们人类是在白天的日光中才能看见东西的生物。在这个世界中,有比人类更多得众生,在白天日光的强度下,看不见东西的众生,更多的不知其数。如蝙蝠、猫头鹰、虫孚等等,有的反而要在黯淡的光线下才能看得见东西。他们都在黑夜才出来活动,它们有的看见日光,反而受不了,甚至会导致死亡。各各众生的业力不同,感光就不同。所以“阿弥陀佛”也在它们中间放出各各感应不同的光。大家须要懂得这个秘要,才可了知佛的慈悲广大心愿。
当你念佛,念到光明现前的时候,不要执着它就是胜境。这种光明还是子光,不是母光。到了一念不生,清净圆明,既无所谓光,也无所谓不光,自性心光现前,方可与“阿弥陀佛”的心光相接了。如果你在念佛时,见到有相的光明,便以为是“阿弥陀佛”放出光来接引你了,那就未免太小器了。那你拿四十元买一支手电筒,轻轻用手指一按,就会发出光亮,岂非比念佛打坐要便宜得多!(一笑)。总之,有相光明,还是子光。换言之,它是母光的反映。有些人在静坐中,发现了光,就很高兴,认为自己有功夫,有道行了,这才是傻瓜。岂不闻佛在《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属虚妄。”所以必须了知,那是子光,不是母光。
那么这类的有相光明好不好呢?不执着就好,执着了就不好。如果不执着、不着相,那有相的光明,与自性心光便自渐渐融会一体。如果执着了,便落在生灭妄缘中,那就不好了。所以说,持名念佛,如果能体会得佛号无量寿光的涵义,那就更好。
再说持名念佛的法门,也即通于普贤如来和观自在菩萨的大光明藏的法门,光寿无量,无所在而无所不在。
《定慧初修》
父母十恩
第一是母亲怀着胎儿,百般顾爱保护的恩德。
第二是母亲分娩时受尽极大苦楚的恩德。
第三是虽然为子受尽折磨,既产得爱儿却忘了为子所受的一切忧苦的恩德。
第四是为哺食爱儿,尽以美味喂儿的恩徳。
第五是为使幼儿安睡,宁可自己受潮受冻的深恩。
第六是以乳哺儿,儿肥母瘦的深恩。
第七是为儿洗涤不净,不惜玉手污染,不怕皮肉冻裂的深恩。
第八是儿有远行,母依门遥望,流泪想念的深恩。第九是愿代儿受苦,无限体恤爱怜的深恩。
第十是慈母爱儿怜儿之心,永无休止的深恩。”
第二是母亲分娩时受尽极大苦楚的恩德。
第三是虽然为子受尽折磨,既产得爱儿却忘了为子所受的一切忧苦的恩德。
第四是为哺食爱儿,尽以美味喂儿的恩徳。
第五是为使幼儿安睡,宁可自己受潮受冻的深恩。
第六是以乳哺儿,儿肥母瘦的深恩。
第七是为儿洗涤不净,不惜玉手污染,不怕皮肉冻裂的深恩。
第八是儿有远行,母依门遥望,流泪想念的深恩。第九是愿代儿受苦,无限体恤爱怜的深恩。
第十是慈母爱儿怜儿之心,永无休止的深恩。”
宣化上人讲漏尽通—断淫
无论男人、女人,男的想女的,女的想男的,那就叫漏。
天上的魔和鬼神,都有五种的神通。什么五种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但没有漏尽通;如果他得到漏尽通,他也就不会来扰乱你了。因为他没有得到漏尽通,所以他就还想做坏人,还想做恶人,来破坏你。可见这个漏尽不容易得的。
什么叫漏尽?我再给你们讲真了一点,就是你一天无论男人、女人,男的想女的,女的想男的,那就叫漏。你没有把这个念头断了,那就没有得到漏尽。
再给你们说深一层,我现在要给你们讲真了!若不讲真了,好像盖着盖儿摇,摇到几时,你们也不知道这里边是什么?讲真了,就是若你那个精不走了,那就漏尽了;你的精若走了,那就漏了。现在我把天地的秘密都告诉你们,你能精不遗失,那你就没有漏了。你不单精不走,你连那个念头、那个心都没有了──微细微细的那个念头,好像要有淫欲心的念头都没有了,那是漏尽了。现在明白了吗?天魔为什么没有漏尽?他就有这个淫欲心,鬼神也有淫欲心。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61859.htm)
尘劳是什么?我告诉你们,就是这个淫欲;淫欲就是尘劳,尘劳就是淫欲,他就贪恋这个东西。所以他也不愿意叫你放下,叫你也要贪恋。他说:「我们两个是好朋友,我没有放下这个东西呢,你就想要跑了,要把这个东西舍了?不可以的!」所以他就来了。干什么呢?摧裂其处,他舍不得你离开这个世界。
--------------------------------
楞严经火光三昧法门--炼精化气
《楞严经》: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此法即是炼精化气,断淫欲,得漏尽通之法。
断淫1--炼精化气
戒淫,是佛教一直反复强调的,是生死关,是超脱轮回的根本。但要如何才能断淫呢?
其实唯有“炼精化气”。
正常的人,吃五谷杂粮,必有精气,精气足,自然就容易引动淫欲。如果只是勉强的强迫自己回避女色,压迫自己的欲望。这些人,只是表面的戒淫,而其实潜意识中淫欲更盛,往往梦中却难以自控。很多出家人,长期不近女色,却难免梦中有淫念。
要戒淫,好比大禹治水,不是单纯的“水来土掩”,勉强压抑,而是必须疏导。百日筑基,打开丹田,让精气导入丹田,运行与三脉七轮。如此精气不冲动,加上心中觉念常在。欲念欲生则觉,觉即空。时常是保持内心的清净,不让欲念生起。而不是等生起后再降服。重在预防。欲念欲起则觉察,则降服。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61859.htm)
男性如果能坚持静坐每日1-2个小时,一个月内不泄精,不起淫念。下身精气具足,阳根坚挺,小腹鼓胀,而不起淫念。气息就会冲开会阴穴,也就是海底轮。接着小腹的经脉就会冲开,清除阴气,这时可能会“精满则溢”,无欲而自然泄精。此是排尽旧精,去除阴气,之后新精方生,纯阳正气。不要紧,再次积累。如此2-3次,精气就能冲开丹田之窍。丹田窍开,气就会自然流入丹田,循环于三脉七轮。之后身心清净,风平浪静,不易起淫念。
而要打开丹田之窍的关键就是在这一个月内,不起淫欲,积蓄精气,冲开丹田。丹田窍开后,一意守丹田,丹田立刻发热发烫,身心宁静,不起欲念。如此静养,让真气真气循环于三脉七轮。
而一个真正能做到断淫的修行人,三脉七轮尽通,三昧真火内生。而这就是密宗。化淫欲为拙火,运行于三脉七轮。
而这个其实就是圣凡的区别,凡夫让精气外泄,轮回与生死。圣人,让精气回流,循环于三脉七轮,解脱生死轮回。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61859.htm)
天上的魔和鬼神,都有五种的神通。什么五种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但没有漏尽通;如果他得到漏尽通,他也就不会来扰乱你了。因为他没有得到漏尽通,所以他就还想做坏人,还想做恶人,来破坏你。可见这个漏尽不容易得的。
什么叫漏尽?我再给你们讲真了一点,就是你一天无论男人、女人,男的想女的,女的想男的,那就叫漏。你没有把这个念头断了,那就没有得到漏尽。
再给你们说深一层,我现在要给你们讲真了!若不讲真了,好像盖着盖儿摇,摇到几时,你们也不知道这里边是什么?讲真了,就是若你那个精不走了,那就漏尽了;你的精若走了,那就漏了。现在我把天地的秘密都告诉你们,你能精不遗失,那你就没有漏了。你不单精不走,你连那个念头、那个心都没有了──微细微细的那个念头,好像要有淫欲心的念头都没有了,那是漏尽了。现在明白了吗?天魔为什么没有漏尽?他就有这个淫欲心,鬼神也有淫欲心。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61859.htm)
尘劳是什么?我告诉你们,就是这个淫欲;淫欲就是尘劳,尘劳就是淫欲,他就贪恋这个东西。所以他也不愿意叫你放下,叫你也要贪恋。他说:「我们两个是好朋友,我没有放下这个东西呢,你就想要跑了,要把这个东西舍了?不可以的!」所以他就来了。干什么呢?摧裂其处,他舍不得你离开这个世界。
--------------------------------
楞严经火光三昧法门--炼精化气
《楞严经》: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此法即是炼精化气,断淫欲,得漏尽通之法。
断淫1--炼精化气
戒淫,是佛教一直反复强调的,是生死关,是超脱轮回的根本。但要如何才能断淫呢?
其实唯有“炼精化气”。
正常的人,吃五谷杂粮,必有精气,精气足,自然就容易引动淫欲。如果只是勉强的强迫自己回避女色,压迫自己的欲望。这些人,只是表面的戒淫,而其实潜意识中淫欲更盛,往往梦中却难以自控。很多出家人,长期不近女色,却难免梦中有淫念。
要戒淫,好比大禹治水,不是单纯的“水来土掩”,勉强压抑,而是必须疏导。百日筑基,打开丹田,让精气导入丹田,运行与三脉七轮。如此精气不冲动,加上心中觉念常在。欲念欲生则觉,觉即空。时常是保持内心的清净,不让欲念生起。而不是等生起后再降服。重在预防。欲念欲起则觉察,则降服。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61859.htm)
男性如果能坚持静坐每日1-2个小时,一个月内不泄精,不起淫念。下身精气具足,阳根坚挺,小腹鼓胀,而不起淫念。气息就会冲开会阴穴,也就是海底轮。接着小腹的经脉就会冲开,清除阴气,这时可能会“精满则溢”,无欲而自然泄精。此是排尽旧精,去除阴气,之后新精方生,纯阳正气。不要紧,再次积累。如此2-3次,精气就能冲开丹田之窍。丹田窍开,气就会自然流入丹田,循环于三脉七轮。之后身心清净,风平浪静,不易起淫念。
而要打开丹田之窍的关键就是在这一个月内,不起淫欲,积蓄精气,冲开丹田。丹田窍开后,一意守丹田,丹田立刻发热发烫,身心宁静,不起欲念。如此静养,让真气真气循环于三脉七轮。
而一个真正能做到断淫的修行人,三脉七轮尽通,三昧真火内生。而这就是密宗。化淫欲为拙火,运行于三脉七轮。
而这个其实就是圣凡的区别,凡夫让精气外泄,轮回与生死。圣人,让精气回流,循环于三脉七轮,解脱生死轮回。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61859.htm)
Thursday, January 27, 2011
星云法师:吃亏的奥妙
尽管有一句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但是,大多数的人仍然喜欢讨便宜,而不喜欢“吃亏”。既然没有人愿意吃亏,那么,经常占人便宜的人,无庸置疑的,必然是不受欢迎的人。因此,处世做人要肯得吃亏,吃亏不但是待人处事最讨巧的方式,也是做人处世能够成功的不二法门。
过去社会上经常传出金光党骗财的案例,其实受骗的人正是为了占人便宜,因为一时利欲熏心,希望贪图意外之财,结果反而吃了大亏。反观一些看起来“吃亏”的人,结果才是真正占了大便宜。例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为他为民谋福,宁愿自己吃亏,但到最后,大家公推他为帝;著名的“管鲍之交”,旁人都说管仲在占鲍叔牙的便宜,但是鲍叔牙却处处为管仲说话,后来还推荐他作宰相,然而正因为鲍叔牙肯“吃亏”,所以不但交到一个好朋友,而且为国举才,利益了全国人民。
闽南语有一句俗谚说:“佛祖疼憨人”,中国也有一则故事,述甲乙两个小鬼要到人间投胎,阎罗王要他们选择过接受或付出的人生,结果选择付出的甲投生在一个富贵人家,终其一生乐善好施;希望过接受人生的乙却投生在一个以乞丐为生的人氏,终其一生皆以乞讨为业。
这则故事说明:一个人如果懂得付出,不计较“吃亏”,才能拥有一个富有的人生;相反的,如果锱铢必较,只知道接受,却吝于付出,必定是一个贫穷的人生。所以,讨便宜的,未必真讨便宜;吃亏的,也未必真吃亏,真正说来,吃亏才是在讨便宜。
语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个人只要心存正念,随顺因缘,助人为先,即使一时“吃亏”,最终“因果”必定不会让你“吃亏”。因为,吃亏即非吃亏也,该是你的,即使吃亏,还是你的。中国有一句俗话说:“吃亏便是福”,真可以说是先人智能的结晶。
过去社会上经常传出金光党骗财的案例,其实受骗的人正是为了占人便宜,因为一时利欲熏心,希望贪图意外之财,结果反而吃了大亏。反观一些看起来“吃亏”的人,结果才是真正占了大便宜。例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为他为民谋福,宁愿自己吃亏,但到最后,大家公推他为帝;著名的“管鲍之交”,旁人都说管仲在占鲍叔牙的便宜,但是鲍叔牙却处处为管仲说话,后来还推荐他作宰相,然而正因为鲍叔牙肯“吃亏”,所以不但交到一个好朋友,而且为国举才,利益了全国人民。
闽南语有一句俗谚说:“佛祖疼憨人”,中国也有一则故事,述甲乙两个小鬼要到人间投胎,阎罗王要他们选择过接受或付出的人生,结果选择付出的甲投生在一个富贵人家,终其一生乐善好施;希望过接受人生的乙却投生在一个以乞丐为生的人氏,终其一生皆以乞讨为业。
这则故事说明:一个人如果懂得付出,不计较“吃亏”,才能拥有一个富有的人生;相反的,如果锱铢必较,只知道接受,却吝于付出,必定是一个贫穷的人生。所以,讨便宜的,未必真讨便宜;吃亏的,也未必真吃亏,真正说来,吃亏才是在讨便宜。
语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个人只要心存正念,随顺因缘,助人为先,即使一时“吃亏”,最终“因果”必定不会让你“吃亏”。因为,吃亏即非吃亏也,该是你的,即使吃亏,还是你的。中国有一句俗话说:“吃亏便是福”,真可以说是先人智能的结晶。
如何修持绿度母法门
俗义而言,在久远劫之前,无量光世间之国,那时候有一位名叫‘耶喜达娃’的公主,崇信敬礼佛法僧三宝,她向札那佛发了广大的誓愿并升起菩提心,从现在的世界一直到世界毁坏、虚空界毁坏,都要以女性的化身来作种种利益众生的事,广修六度,行菩萨道,消除众生之烦恼障,引入佛法正道,以最快的速度救度众生,免除所有的灾厄及恐惧.十方三世诸佛感佩其行持,赐名‘度母’,取义救度无量众生,急切有力.诸佛并加持未来众生,凡能意念度母名号者,必得诸佛大加持力,能从种种的灾难恐惧中解脱,免除三有的痛苦,因度母之愿力,当世间越浊劣,则其救度之力越快速,摧灭魔军之力越强.此因未法众生修行不够精进,发心不够恳切,本尊感应较慢,惟有度母感应最快,因度母的智慧眼,观察世间快如闪电.亦有传说,度母乃是由三界怙主大悲观音眼泪化成之莲花中出生.度母礼赞文及仪轨乃由毗庐遮那佛以梵文传下,后译为藏文,非由凡人所造.过去劫中,众生福报多,争端少,观音曾传下多种度母修持之广、中、简轨及密续,当今争变劫时,争端灾难多,观音仍然传出不少度母仪轨,能除八难十六灾,满众生一切愿求及究竟成佛。
度母是集诸佛菩萨事业、功德之本尊,加持力异常的大及迅速,在西藏及尼泊尔地区,累世以来有许多的大修行者均修习度母法得到共与不共的成就。
对度母作赞诵,以敬信心早晚诵21度母礼赞七遍,可离六道之苦,解脱一生中所有灾难及病痛,去除修道之障碍及烦恼毒怨敌堕地狱等等之苦,寿命财产、眷属、仆役俱皆增长.修持者若具备信心、恭敬心及利益众生的纯正发心,可去除修道之障碍及烦恼毒,得千万福之灌顶,亦特别可去除世间毒物,功德无量无边,于究竟上可迅速成佛。
在密乘中有许多本尊法具备息、增、怀、诛之事业,能除障满愿,但度母法为其中最殊胜的。必须请有证量之上师,供品齐全如法如数修持,才能生效。久病无药医治者,受四大不调之苦者,或为利益他人皆可修诵度母法,受者可得完全等同之功德.于21度母礼赞文的功德利益说明中有记载,若每日念诵七遍,求子、求徒众、求财富...等皆易得之。
密续中云:龙树菩萨以修度母而成就,尔后传阿底峡尊者,将其带内西藏。尊者生前未传,临终前传格西敦巴,自此之后在西藏灌顶、口传、修法、传承清净不断至今。
阿底峡尊者也说此法功德:
1.出行远游者,能避一切灾难,远游之目的皆可达成
2.可止息一切战争、传染病、瘟病
3.以毫不怀疑之心诵念此法可免除一切烦恼,祈愿皆可顺遂
4.具足息、增、怀、诛四种事业
息:消弭一切伤害,除外、内、密之障碍
增:财富、寿命、福报、子息增长
怀:增加权势地位
诛:可破除一切怨敌
当今之世,修此法之成效最为迅速,加持力大胜过一切法.乃满愿及除障最深奥的法门,能阻止恶咒、自杀、疯癫、争斗、恶兆、甍魇、疾病、传染病及牲畜之病等一切损伤,破除年、月、日、时之不祥.
若想满足心中愿望,消除心中恐惧,无有比度母更殊胜之法门,21度母的外、内、密供养法,尤能去除一切外、内、密之障碍.若能足数圆满此法,更可增长世间生利及事业,亦可净除破损三戒之业障.过去在印度及西藏修此法得到祥瑞征兆之例子甚多,至今仍广为流传。
吉美林巴大师
所起出的伏藏仪轨文中也清楚记载了,当我们观修绿度母时,会有什么样殊胜的功德与利益:
第一:可以增长智慧。
第二:滋生福德。
第三:增长寿命。
第四:获得权位、权势。
第五:驱除魔障。
第六:战胜疆场(于打仗时)。
第七:避免争端,当别人和我们争吵时,能断除争论。
第八:获得种种世间的力量,如:钱财、势力、名声等。
第九:清除贫困,使我们能够得到财宝、财物、钱财…。
第十:能断除恶业…等等。
有非常多殊胜的功德与利益,还不止以上所叙述的内容,这些并不是我自己随口而说的,乃是于吉美林巴持明所起出的伏藏中所确实记载的利益。因为有这么多殊胜功德的缘故,所以我们心中一定要对这个法生起不二的信心,在修持时观想绿度母在面前,并于自己心中生起对绿度母的信心,专注地持诵心咒,一定会有所成就的,祝福大家吉祥如意!
修持绿度母法门的功德利益 绿度母法——普传仪轨
此传程依轨,又众多的上师开许可以修持。不需要受灌顶就可以修持。除“21度母礼赞”需要上师的传程,普传仪轨是可以不需要传程就可以修的。大家修度母法的时间,观想绿度母在前方虚空之中,放光明照耀,你与一切冤亲债主。你的父母,亲人,朋友。一切有情众生皆受到度母的加持驱除事业上的障碍,成就出世间与世间的一切所求善事业!修持中最好能不停的观想,把自己的心安住在绿度母的法像上。前期观想绿度母可能很不清楚,你可以拿着绿度母的佛像,边看看,在闭上眼观想。反复的观想一定能熟练!
最后当大家发心念完度母心咒,要发心把你所做的功德全回向给一切冤亲债主,法界有情。愿一切众生皆能发菩提心,往生净土。这样大家做的功德才能如同大海无边无量,所造福德也无边无量。欢喜各位师兄能修行此殊盛的法门!
“如何念诵度母咒,与绿度母的法相在下有连接”
(一)皈依发菩提心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愿我所修诸功德。为利众生愿成佛
(二)度母赞
五智冠非天。坐下现妙莲
众苦悉能救。度母我顶礼
(三)诵绿度母咒
唵ōng 达dá咧liè 都dū达dá咧liè 都dū咧liè 莎suō哈hā
( 四)回向
愿我所修诸功德 速证度母妙果位
一切众生尽无余 悉皆成就此佛地
如何修持绿度母法门
俗义而言,在久远劫之前,无量光世间之国,那时候有一位名叫‘耶喜达娃’的公主,崇信敬礼佛法僧三宝,她向札那佛发了广大的誓愿并升起菩提心,从现在的世界一直到世界毁坏、虚空界毁坏,都要以女性的化身来作种种利益众生的事,广修六度,行菩萨道,消除众生之烦恼障,引入佛法正道,以最快的速度救度众生,免除所有的灾厄及恐惧.十方三世诸佛感佩其行持,赐名‘度母’,取义救度无量众生,急切有力.诸佛并加持未来众生,凡能意念度母名号者,必得诸佛大加持力,能从种种的灾难恐惧中解脱,免除三有的痛苦,因度母之愿力,当世间越浊劣,则其救度之力越快速,摧灭魔军之力越强.此因未法众生修行不够精进,发心不够恳切,本尊感应较慢,惟有度母感应最快,因度母的智慧眼,观察世间快如闪电.亦有传说,度母乃是由三界怙主大悲观音眼泪化成之莲花中出生.度母礼赞文及仪轨乃由毗庐遮那佛以梵文传下,后译为藏文,非由凡人所造.过去劫中,众生福报多,争端少,观音曾传下多种度母修持之广、中、简轨及密续,当今争变劫时,争端灾难多,观音仍然传出不少度母仪轨,能除八难十六灾,满众生一切愿求及究竟成佛。
度母是集诸佛菩萨事业、功德之本尊,加持力异常的大及迅速,在西藏及尼泊尔地区,累世以来有许多的大修行者均修习度母法得到共与不共的成就。
对度母作赞诵,以敬信心早晚诵21度母礼赞七遍,可离六道之苦,解脱一生中所有灾难及病痛,去除修道之障碍及烦恼毒怨敌堕地狱等等之苦,寿命财产、眷属、仆役俱皆增长.修持者若具备信心、恭敬心及利益众生的纯正发心,可去除修道之障碍及烦恼毒,得千万福之灌顶,亦特别可去除世间毒物,功德无量无边,于究竟上可迅速成佛。
在密乘中有许多本尊法具备息、增、怀、诛之事业,能除障满愿,但度母法为其中最殊胜的。必须请有证量之上师,供品齐全如法如数修持,才能生效。久病无药医治者,受四大不调之苦者,或为利益他人皆可修诵度母法,受者可得完全等同之功德.于21度母礼赞文的功德利益说明中有记载,若每日念诵七遍,求子、求徒众、求财富...等皆易得之。
密续中云:龙树菩萨以修度母而成就,尔后传阿底峡尊者,将其带内西藏。尊者生前未传,临终前传格西敦巴,自此之后在西藏灌顶、口传、修法、传承清净不断至今。
阿底峡尊者也说此法功德:
1.出行远游者,能避一切灾难,远游之目的皆可达成
2.可止息一切战争、传染病、瘟病
3.以毫不怀疑之心诵念此法可免除一切烦恼,祈愿皆可顺遂
4.具足息、增、怀、诛四种事业
息:消弭一切伤害,除外、内、密之障碍
增:财富、寿命、福报、子息增长
怀:增加权势地位
诛:可破除一切怨敌
当今之世,修此法之成效最为迅速,加持力大胜过一切法.乃满愿及除障最深奥的法门,能阻止恶咒、自杀、疯癫、争斗、恶兆、甍魇、疾病、传染病及牲畜之病等一切损伤,破除年、月、日、时之不祥.
若想满足心中愿望,消除心中恐惧,无有比度母更殊胜之法门,21度母的外、内、密供养法,尤能去除一切外、内、密之障碍.若能足数圆满此法,更可增长世间生利及事业,亦可净除破损三戒之业障.过去在印度及西藏修此法得到祥瑞征兆之例子甚多,至今仍广为流传。
吉美林巴大师
所起出的伏藏仪轨文中也清楚记载了,当我们观修绿度母时,会有什么样殊胜的功德与利益:
第一:可以增长智慧。
第二:滋生福德。
第三:增长寿命。
第四:获得权位、权势。
第五:驱除魔障。
第六:战胜疆场(于打仗时)。
第七:避免争端,当别人和我们争吵时,能断除争论。
第八:获得种种世间的力量,如:钱财、势力、名声等。
第九:清除贫困,使我们能够得到财宝、财物、钱财…。
第十:能断除恶业…等等。
有非常多殊胜的功德与利益,还不止以上所叙述的内容,这些并不是我自己随口而说的,乃是于吉美林巴持明所起出的伏藏中所确实记载的利益。因为有这么多殊胜功德的缘故,所以我们心中一定要对这个法生起不二的信心,在修持时观想绿度母在面前,并于自己心中生起对绿度母的信心,专注地持诵心咒,一定会有所成就的,祝福大家吉祥如意!
修持绿度母法门的功德利益 绿度母法——普传仪轨
此传程依轨,又众多的上师开许可以修持。不需要受灌顶就可以修持。除“21度母礼赞”需要上师的传程,普传仪轨是可以不需要传程就可以修的。大家修度母法的时间,观想绿度母在前方虚空之中,放光明照耀,你与一切冤亲债主。你的父母,亲人,朋友。一切有情众生皆受到度母的加持驱除事业上的障碍,成就出世间与世间的一切所求善事业!修持中最好能不停的观想,把自己的心安住在绿度母的法像上。前期观想绿度母可能很不清楚,你可以拿着绿度母的佛像,边看看,在闭上眼观想。反复的观想一定能熟练!
最后当大家发心念完度母心咒,要发心把你所做的功德全回向给一切冤亲债主,法界有情。愿一切众生皆能发菩提心,往生净土。这样大家做的功德才能如同大海无边无量,所造福德也无边无量。欢喜各位师兄能修行此殊盛的法门!
“如何念诵度母咒,与绿度母的法相在下有连接”
(一)皈依发菩提心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愿我所修诸功德。为利众生愿成佛
(二)度母赞
五智冠非天。坐下现妙莲
众苦悉能救。度母我顶礼
(三)诵绿度母咒
唵ōng 达dá咧liè 都dū达dá咧liè 都dū咧liè 莎suō哈hā
( 四)回向
愿我所修诸功德 速证度母妙果位
一切众生尽无余 悉皆成就此佛地
度母是集诸佛菩萨事业、功德之本尊,加持力异常的大及迅速,在西藏及尼泊尔地区,累世以来有许多的大修行者均修习度母法得到共与不共的成就。
对度母作赞诵,以敬信心早晚诵21度母礼赞七遍,可离六道之苦,解脱一生中所有灾难及病痛,去除修道之障碍及烦恼毒怨敌堕地狱等等之苦,寿命财产、眷属、仆役俱皆增长.修持者若具备信心、恭敬心及利益众生的纯正发心,可去除修道之障碍及烦恼毒,得千万福之灌顶,亦特别可去除世间毒物,功德无量无边,于究竟上可迅速成佛。
在密乘中有许多本尊法具备息、增、怀、诛之事业,能除障满愿,但度母法为其中最殊胜的。必须请有证量之上师,供品齐全如法如数修持,才能生效。久病无药医治者,受四大不调之苦者,或为利益他人皆可修诵度母法,受者可得完全等同之功德.于21度母礼赞文的功德利益说明中有记载,若每日念诵七遍,求子、求徒众、求财富...等皆易得之。
密续中云:龙树菩萨以修度母而成就,尔后传阿底峡尊者,将其带内西藏。尊者生前未传,临终前传格西敦巴,自此之后在西藏灌顶、口传、修法、传承清净不断至今。
阿底峡尊者也说此法功德:
1.出行远游者,能避一切灾难,远游之目的皆可达成
2.可止息一切战争、传染病、瘟病
3.以毫不怀疑之心诵念此法可免除一切烦恼,祈愿皆可顺遂
4.具足息、增、怀、诛四种事业
息:消弭一切伤害,除外、内、密之障碍
增:财富、寿命、福报、子息增长
怀:增加权势地位
诛:可破除一切怨敌
当今之世,修此法之成效最为迅速,加持力大胜过一切法.乃满愿及除障最深奥的法门,能阻止恶咒、自杀、疯癫、争斗、恶兆、甍魇、疾病、传染病及牲畜之病等一切损伤,破除年、月、日、时之不祥.
若想满足心中愿望,消除心中恐惧,无有比度母更殊胜之法门,21度母的外、内、密供养法,尤能去除一切外、内、密之障碍.若能足数圆满此法,更可增长世间生利及事业,亦可净除破损三戒之业障.过去在印度及西藏修此法得到祥瑞征兆之例子甚多,至今仍广为流传。
吉美林巴大师
所起出的伏藏仪轨文中也清楚记载了,当我们观修绿度母时,会有什么样殊胜的功德与利益:
第一:可以增长智慧。
第二:滋生福德。
第三:增长寿命。
第四:获得权位、权势。
第五:驱除魔障。
第六:战胜疆场(于打仗时)。
第七:避免争端,当别人和我们争吵时,能断除争论。
第八:获得种种世间的力量,如:钱财、势力、名声等。
第九:清除贫困,使我们能够得到财宝、财物、钱财…。
第十:能断除恶业…等等。
有非常多殊胜的功德与利益,还不止以上所叙述的内容,这些并不是我自己随口而说的,乃是于吉美林巴持明所起出的伏藏中所确实记载的利益。因为有这么多殊胜功德的缘故,所以我们心中一定要对这个法生起不二的信心,在修持时观想绿度母在面前,并于自己心中生起对绿度母的信心,专注地持诵心咒,一定会有所成就的,祝福大家吉祥如意!
修持绿度母法门的功德利益 绿度母法——普传仪轨
此传程依轨,又众多的上师开许可以修持。不需要受灌顶就可以修持。除“21度母礼赞”需要上师的传程,普传仪轨是可以不需要传程就可以修的。大家修度母法的时间,观想绿度母在前方虚空之中,放光明照耀,你与一切冤亲债主。你的父母,亲人,朋友。一切有情众生皆受到度母的加持驱除事业上的障碍,成就出世间与世间的一切所求善事业!修持中最好能不停的观想,把自己的心安住在绿度母的法像上。前期观想绿度母可能很不清楚,你可以拿着绿度母的佛像,边看看,在闭上眼观想。反复的观想一定能熟练!
最后当大家发心念完度母心咒,要发心把你所做的功德全回向给一切冤亲债主,法界有情。愿一切众生皆能发菩提心,往生净土。这样大家做的功德才能如同大海无边无量,所造福德也无边无量。欢喜各位师兄能修行此殊盛的法门!
“如何念诵度母咒,与绿度母的法相在下有连接”
(一)皈依发菩提心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愿我所修诸功德。为利众生愿成佛
(二)度母赞
五智冠非天。坐下现妙莲
众苦悉能救。度母我顶礼
(三)诵绿度母咒
唵ōng 达dá咧liè 都dū达dá咧liè 都dū咧liè 莎suō哈hā
( 四)回向
愿我所修诸功德 速证度母妙果位
一切众生尽无余 悉皆成就此佛地
关于发脾气(净空法师法语)
1 凡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世间人总是会发脾气,总是会不高兴,他不知道这个伤害之大。
2 佛门当中常说“火烧功德林”,我们自性里面的功德,这一发脾气就烧光了,就没有了。
3 如果你在临命终时那一刹那还发一次脾气,那什么都完了,那火烧功德林!所以修行人最怕的就是嗔恚,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所有一切障碍统统都来了,业障都现前了。
4 可是几个人能不发脾气?所谓“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为什么?这一发脾气就不行了,就成了障碍。
5 念佛人真正觉悟之后,这个世间一切人事随他去!他好也好、坏也好,反正与我不相干。要保持自己的身心清净,经上常讲“积功累德”,你那个功德才能够累积。
6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可怕!嗔恚一起来之后,谁受害?自己受害。别人有没有受害?别人决定不受害。你要觉悟,你发脾气受害的是自己,与别人不相干。
7 在逆境里头千万不能生气,要把这个事实真相看清楚,利害得失看明白,你要生气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个事情决定干不得。
8 “火烧功德林”,那个功德不容易修,积功累德,一发脾气就烧光,就没有了。所以你要问问,你有多少功德?
9 你要想一想,我什么时候发了脾气?发脾气之后到现在没发,所修的就那么一点功德,因为前面所修的都烧光了。
10 诸位要知道,功德是定、慧,三学你要是得到定、得到慧了,那个戒也是功德,戒定慧统统是功德。如果你持戒持得很好,没有得定,这个戒算福德,不算功德,所以功德是定慧。
11 人一发脾气,定就没有了,慧也没有了,所以定、慧很不容易培养。这一生气、一发脾气统统没有了。所以我们讲修福德容易,福德你发脾气没有关系,那个福德在,不会烧掉的,功德就没有了。
12 平常修积功德,无论你是用读诵,或者是用参禅,或者是用持咒,或者是用种种其他的行门,无非都是修戒、定、慧三学。
13 好不容易天天在积功累德,一旦一桩事情不称心、不如意,发了一顿脾气,你的戒、定、慧三学完全没有了,无明嗔恚之火把你所修学的功德一下就烧光了。
14 我们要克实而论,我所修的功德有多少?那你就想想从什么时候起到现在没发过脾气,你的功德就是这么多。
15 昨天发了一场脾气,那么从昨天到今天,你的功德累积只有一天,如果前面一、两个小时又发了一次脾气,你的功德就完全没有了,这是诸位一定要知道的。
16 福德是烧不掉的,功德一发脾气就没有了。功德跟福德不同,福德是感得三界的福报,功德是了生死,超三界,证大菩提的,这是我们要分辨清楚的。
17 我们自己生生世世修行所以不能成就,与这个有密切关系。不但我们不能动气,不能生气,心里面有小小不如意都不可以;小小不如意,也会把功德烧掉。
18 不要说我心里小小的不高兴、不如意没有什么大关系,关系很大。诸位要想在这一生当中了生死、出三界,往生不退成佛,我劝诸位同修一定要修忍辱波罗蜜,不能忍也得要忍,你不忍就不能往生。
19 在不如意的事情现前的时候,自己要很冷静去想一想,我要不要求生净土?如果要求生净土,那就不能起嗔恚心。小小的嗔恚,决定障碍往生。
20 佛常常教诫我们要修忍辱波罗蜜,《金刚经》上说的“一切法得成于忍”,一切法的成就得利于忍。
21 “不能忍辱”,这是大病,不晓得“不能忍辱”这个烦恼的严重,可以说是非常猛烈的伤害。
22 一念嗔心起来,功德就没有了,所以我们一般学佛的人修福德容易,修功德难,几个人有功德?
23 功德是定慧,积功累德好不容易,一发脾气,嗔恚之火把你的功德烧掉了,你的功德就没有了。你要是修行一辈子,到临命终时发一下脾气,整个就完了,太可怕了!
24 凡是逆境现前,不如意的事情现前,自己要特别觉悟,我已经有一些功德了,现在那个人来劝我赶快把功德烧掉,我不做傻瓜,我不烧掉;这样,你的功德就能保全。
25 你如果很听话,他一叫你生气,你马上就生气,他叫你把功德烧掉,你乖乖地赶快烧掉,这是愚痴,这不是聪明人。
26 要晓得功德是定慧,你想想看,一发脾气,定没有了,慧也没有了。念佛人的功德,功夫成片、一心不乱,诸位想想,一发脾气,你的一心不乱就没有了,你得从头慢慢再修,这很可怕!
27 同修们常常感叹到,自己的烦恼习气控制不住。知道自己有很多不好的习气,像常常喜欢发脾气,知道这个不好,但是不能不发,还是一样照发。这原因是什么?习气太深了!
28 虽然晓得念佛,这个佛号压不住习气;发起脾气来,还能念佛吗?念不下去了。
29 虽然念佛,一发脾气,佛号也没有了,佛号也不晓得跑哪去了!这就说明我们烦恼习气太重,佛号太生疏了。
30 烦恼习气太熟了,为什么?天天在薰习,年年在薰习,生生世世在薰习,它怎么不熟?当然熟,熟透了!所以才搞六道轮回,永远不能出离。
31 佛经、名号太生疏了,虽然念经、念佛,压不住烦恼。压不住烦恼,就不能往生,临命终时,还是要搞六道轮回,这个事情麻烦了!
32 嗔恚心要不得,一定自己要警觉,要提醒自己,在最不如意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不管受什么样的委屈,也不发脾气。
33 不发脾气是功德,你受的那些委屈是消灾,消掉你的业障。这一发脾气,不但灾没有消掉,又增长了恶业,你看看这不是很糟糕!
34 譬如说,人家侮辱你,人家欺负你,他是来替你消灾的,我们应当感谢他把灾消掉了。他替我消灾,我不但不感谢,还要去报复他,那好了,自己罪上再加罪,这就大错特错了。
35 一发脾气,清净心没有了。我们念佛第一步的功夫,是要求得功夫成片;一发脾气,成片没有了,功夫马上丢掉了,这就是所谓“火烧功德林”。
36 我们好不容易修积一点功德,魔看了不顺眼,魔没有办法破坏你的功德,所以他只好找这些境界让你心里看了不如意,让你发脾气,为什么?一发脾气,你的功德就烧掉了,魔就合掌哈哈笑了。
37 你把功德烧掉了,魔就自在。魔没有功德,不希望你们有功德。如果魔去逗你的时候,你还是不发脾气,魔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没有法子,倒过来佩服你、恭敬你,他也变成你的护法神。
38 魔就是这样子,他不能整你,他就捧你,他就是这个性情,所以妖魔鬼怪都变成护法神了。只要你如如不动,你不怕他,不要怕他挑拨。
39 所以自己要常常提高警觉心,不管什么境界,决定不干傻事。最傻、最愚痴的事情,就是发脾气。
40 可是有些同修说:有些事情不发脾气不行,不能办事。那个脾气可以发,释迦牟尼佛也发脾气,菩萨们也发脾气,但是他是表演,他不是真发脾气。
41 一拍桌子、一瞪眼,把别人吓到了,乖乖地办事。其实他心里头如如不动,并没有真发脾气。那是唱戏、表演,面孔上发脾气,心里清净。
42 如果外面发脾气,里头也发,那就坏了;里面不发,外面发,不相妨碍。外头是形式,无关紧要。
43 我们要想往生,最低限度要做到许哲居士的标准:一生没有发过脾气。从今天起,就不要发脾气,一直到你往生不发脾气,你才能真的往生,见得了阿弥陀佛。
44 你常常发脾气,换句话说,你这一生见阿弥陀佛的机会没有了,你等来生来世,哪一生哪一世你不发脾气,不怨恨一个人,不埋怨一桩事,你念阿弥陀佛才有资格到极乐世界去。
45 学佛修行修什么?放下而已!天天学着放下,得真干!把烦恼习气放下、把贪嗔痴慢放下、把自私自利放下、把是非人我放下。
46 特别是发脾气、心里不高兴,一定要放下,为什么?对自己的身心伤害最大的就是发脾气。看到别人不好,要惩罚自己,你是个聪明人吗?
47 发脾气,是以别人的不善与过失来惩罚自己!别人好不好,与我有什么相干,何必要惩罚自己?可是惩罚自己的人很多,常见。所以你要学聪明,不要再去惩罚自己。
48 别人无论做得对也好、不对也好,与我都不相干,没有必要去惩罚自己,所以发脾气是严重的惩罚自己。惩罚自己,这大错特错!
南无阿弥陀佛
2 佛门当中常说“火烧功德林”,我们自性里面的功德,这一发脾气就烧光了,就没有了。
3 如果你在临命终时那一刹那还发一次脾气,那什么都完了,那火烧功德林!所以修行人最怕的就是嗔恚,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所有一切障碍统统都来了,业障都现前了。
4 可是几个人能不发脾气?所谓“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为什么?这一发脾气就不行了,就成了障碍。
5 念佛人真正觉悟之后,这个世间一切人事随他去!他好也好、坏也好,反正与我不相干。要保持自己的身心清净,经上常讲“积功累德”,你那个功德才能够累积。
6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可怕!嗔恚一起来之后,谁受害?自己受害。别人有没有受害?别人决定不受害。你要觉悟,你发脾气受害的是自己,与别人不相干。
7 在逆境里头千万不能生气,要把这个事实真相看清楚,利害得失看明白,你要生气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个事情决定干不得。
8 “火烧功德林”,那个功德不容易修,积功累德,一发脾气就烧光,就没有了。所以你要问问,你有多少功德?
9 你要想一想,我什么时候发了脾气?发脾气之后到现在没发,所修的就那么一点功德,因为前面所修的都烧光了。
10 诸位要知道,功德是定、慧,三学你要是得到定、得到慧了,那个戒也是功德,戒定慧统统是功德。如果你持戒持得很好,没有得定,这个戒算福德,不算功德,所以功德是定慧。
11 人一发脾气,定就没有了,慧也没有了,所以定、慧很不容易培养。这一生气、一发脾气统统没有了。所以我们讲修福德容易,福德你发脾气没有关系,那个福德在,不会烧掉的,功德就没有了。
12 平常修积功德,无论你是用读诵,或者是用参禅,或者是用持咒,或者是用种种其他的行门,无非都是修戒、定、慧三学。
13 好不容易天天在积功累德,一旦一桩事情不称心、不如意,发了一顿脾气,你的戒、定、慧三学完全没有了,无明嗔恚之火把你所修学的功德一下就烧光了。
14 我们要克实而论,我所修的功德有多少?那你就想想从什么时候起到现在没发过脾气,你的功德就是这么多。
15 昨天发了一场脾气,那么从昨天到今天,你的功德累积只有一天,如果前面一、两个小时又发了一次脾气,你的功德就完全没有了,这是诸位一定要知道的。
16 福德是烧不掉的,功德一发脾气就没有了。功德跟福德不同,福德是感得三界的福报,功德是了生死,超三界,证大菩提的,这是我们要分辨清楚的。
17 我们自己生生世世修行所以不能成就,与这个有密切关系。不但我们不能动气,不能生气,心里面有小小不如意都不可以;小小不如意,也会把功德烧掉。
18 不要说我心里小小的不高兴、不如意没有什么大关系,关系很大。诸位要想在这一生当中了生死、出三界,往生不退成佛,我劝诸位同修一定要修忍辱波罗蜜,不能忍也得要忍,你不忍就不能往生。
19 在不如意的事情现前的时候,自己要很冷静去想一想,我要不要求生净土?如果要求生净土,那就不能起嗔恚心。小小的嗔恚,决定障碍往生。
20 佛常常教诫我们要修忍辱波罗蜜,《金刚经》上说的“一切法得成于忍”,一切法的成就得利于忍。
21 “不能忍辱”,这是大病,不晓得“不能忍辱”这个烦恼的严重,可以说是非常猛烈的伤害。
22 一念嗔心起来,功德就没有了,所以我们一般学佛的人修福德容易,修功德难,几个人有功德?
23 功德是定慧,积功累德好不容易,一发脾气,嗔恚之火把你的功德烧掉了,你的功德就没有了。你要是修行一辈子,到临命终时发一下脾气,整个就完了,太可怕了!
24 凡是逆境现前,不如意的事情现前,自己要特别觉悟,我已经有一些功德了,现在那个人来劝我赶快把功德烧掉,我不做傻瓜,我不烧掉;这样,你的功德就能保全。
25 你如果很听话,他一叫你生气,你马上就生气,他叫你把功德烧掉,你乖乖地赶快烧掉,这是愚痴,这不是聪明人。
26 要晓得功德是定慧,你想想看,一发脾气,定没有了,慧也没有了。念佛人的功德,功夫成片、一心不乱,诸位想想,一发脾气,你的一心不乱就没有了,你得从头慢慢再修,这很可怕!
27 同修们常常感叹到,自己的烦恼习气控制不住。知道自己有很多不好的习气,像常常喜欢发脾气,知道这个不好,但是不能不发,还是一样照发。这原因是什么?习气太深了!
28 虽然晓得念佛,这个佛号压不住习气;发起脾气来,还能念佛吗?念不下去了。
29 虽然念佛,一发脾气,佛号也没有了,佛号也不晓得跑哪去了!这就说明我们烦恼习气太重,佛号太生疏了。
30 烦恼习气太熟了,为什么?天天在薰习,年年在薰习,生生世世在薰习,它怎么不熟?当然熟,熟透了!所以才搞六道轮回,永远不能出离。
31 佛经、名号太生疏了,虽然念经、念佛,压不住烦恼。压不住烦恼,就不能往生,临命终时,还是要搞六道轮回,这个事情麻烦了!
32 嗔恚心要不得,一定自己要警觉,要提醒自己,在最不如意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不管受什么样的委屈,也不发脾气。
33 不发脾气是功德,你受的那些委屈是消灾,消掉你的业障。这一发脾气,不但灾没有消掉,又增长了恶业,你看看这不是很糟糕!
34 譬如说,人家侮辱你,人家欺负你,他是来替你消灾的,我们应当感谢他把灾消掉了。他替我消灾,我不但不感谢,还要去报复他,那好了,自己罪上再加罪,这就大错特错了。
35 一发脾气,清净心没有了。我们念佛第一步的功夫,是要求得功夫成片;一发脾气,成片没有了,功夫马上丢掉了,这就是所谓“火烧功德林”。
36 我们好不容易修积一点功德,魔看了不顺眼,魔没有办法破坏你的功德,所以他只好找这些境界让你心里看了不如意,让你发脾气,为什么?一发脾气,你的功德就烧掉了,魔就合掌哈哈笑了。
37 你把功德烧掉了,魔就自在。魔没有功德,不希望你们有功德。如果魔去逗你的时候,你还是不发脾气,魔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没有法子,倒过来佩服你、恭敬你,他也变成你的护法神。
38 魔就是这样子,他不能整你,他就捧你,他就是这个性情,所以妖魔鬼怪都变成护法神了。只要你如如不动,你不怕他,不要怕他挑拨。
39 所以自己要常常提高警觉心,不管什么境界,决定不干傻事。最傻、最愚痴的事情,就是发脾气。
40 可是有些同修说:有些事情不发脾气不行,不能办事。那个脾气可以发,释迦牟尼佛也发脾气,菩萨们也发脾气,但是他是表演,他不是真发脾气。
41 一拍桌子、一瞪眼,把别人吓到了,乖乖地办事。其实他心里头如如不动,并没有真发脾气。那是唱戏、表演,面孔上发脾气,心里清净。
42 如果外面发脾气,里头也发,那就坏了;里面不发,外面发,不相妨碍。外头是形式,无关紧要。
43 我们要想往生,最低限度要做到许哲居士的标准:一生没有发过脾气。从今天起,就不要发脾气,一直到你往生不发脾气,你才能真的往生,见得了阿弥陀佛。
44 你常常发脾气,换句话说,你这一生见阿弥陀佛的机会没有了,你等来生来世,哪一生哪一世你不发脾气,不怨恨一个人,不埋怨一桩事,你念阿弥陀佛才有资格到极乐世界去。
45 学佛修行修什么?放下而已!天天学着放下,得真干!把烦恼习气放下、把贪嗔痴慢放下、把自私自利放下、把是非人我放下。
46 特别是发脾气、心里不高兴,一定要放下,为什么?对自己的身心伤害最大的就是发脾气。看到别人不好,要惩罚自己,你是个聪明人吗?
47 发脾气,是以别人的不善与过失来惩罚自己!别人好不好,与我有什么相干,何必要惩罚自己?可是惩罚自己的人很多,常见。所以你要学聪明,不要再去惩罚自己。
48 别人无论做得对也好、不对也好,与我都不相干,没有必要去惩罚自己,所以发脾气是严重的惩罚自己。惩罚自己,这大错特错!
南无阿弥陀佛
Monday, January 24, 2011
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修行,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衣服破了,要修补一下,家具坏了,要修理一下;头发乱了,要修整一下,指甲长了,要修剪一下.不管日用,仪容,都需要修理,修补,修饰,修正.乃至锅碗坏了,也要修锅补碗;鞋袜坏了,也要修鞋补袜;人的行为有了偏差过失的时候,更需要修行.
修行,就是修正行为.修行不一定要到深山里去苦思冥想,修行也不一定要眼观鼻,鼻观心的自我独居;甚至修行也不只是诵经 ,持咒,念佛,参禅.如果天天诵经拜佛,却是满心的贪嗔愚痴,自私执着;不是法的修补,其修行为何?
修行,固然需要;修心,更重要.行正心不正,有外无内,这就叫做修行不修心,如此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修行,也能修心,内外一如,诚于中,行于外,则必能凡事皆办凡修必成.
不管修行或修心,因该从生活里切实来修.衣食住行,行住坐卧之间,乃至做人处事,交友往来,举心动念,晨昏时空,都可以修行.例如:穿着衣服,庄严整齐固然需要,但是即使破旧损坏,只要清洁淡雅,也无不好,这就是穿衣的修行.饮食三餐,美味可口,人之所欲,所谓粗茶淡饭,也觉得别有滋味,这就是饮食的修行.
居住房屋,深宅大院,固然很好;简陋小屋,也如天堂,这就是居住的修行.出门有有汽车伐步,快速敏捷;无车无船,也能安步当车,这就是行走的修行.
做事勤劳负责,求全求成;做人诚实正直,求真求圆.凡是交往,情真意切;凡是接物,至诚恳切,这就是生活中的修行.
其他诸如经商的人,将本求利,货真价实,老少无欺;当官的人,为人民服务,守信守法,这就是生活中修行.
所谓修行,就是先要把人做好.做人如果尖酸刻薄,无信无义,无道无德,悭贪吝啬,阴谋算计;心性品德上的缺点不去除,正如碗盘未洗,肮脏垢秽,如此怎么能用来盛装美味的佳肴供人受食呢?
所谓"人成即佛成''!生活中的修行,就是要让自己做人无愧于天理,无负于人道;如此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也!
衣服破了,要修补一下,家具坏了,要修理一下;头发乱了,要修整一下,指甲长了,要修剪一下.不管日用,仪容,都需要修理,修补,修饰,修正.乃至锅碗坏了,也要修锅补碗;鞋袜坏了,也要修鞋补袜;人的行为有了偏差过失的时候,更需要修行.
修行,就是修正行为.修行不一定要到深山里去苦思冥想,修行也不一定要眼观鼻,鼻观心的自我独居;甚至修行也不只是诵经 ,持咒,念佛,参禅.如果天天诵经拜佛,却是满心的贪嗔愚痴,自私执着;不是法的修补,其修行为何?
修行,固然需要;修心,更重要.行正心不正,有外无内,这就叫做修行不修心,如此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修行,也能修心,内外一如,诚于中,行于外,则必能凡事皆办凡修必成.
不管修行或修心,因该从生活里切实来修.衣食住行,行住坐卧之间,乃至做人处事,交友往来,举心动念,晨昏时空,都可以修行.例如:穿着衣服,庄严整齐固然需要,但是即使破旧损坏,只要清洁淡雅,也无不好,这就是穿衣的修行.饮食三餐,美味可口,人之所欲,所谓粗茶淡饭,也觉得别有滋味,这就是饮食的修行.
居住房屋,深宅大院,固然很好;简陋小屋,也如天堂,这就是居住的修行.出门有有汽车伐步,快速敏捷;无车无船,也能安步当车,这就是行走的修行.
做事勤劳负责,求全求成;做人诚实正直,求真求圆.凡是交往,情真意切;凡是接物,至诚恳切,这就是生活中的修行.
其他诸如经商的人,将本求利,货真价实,老少无欺;当官的人,为人民服务,守信守法,这就是生活中修行.
所谓修行,就是先要把人做好.做人如果尖酸刻薄,无信无义,无道无德,悭贪吝啬,阴谋算计;心性品德上的缺点不去除,正如碗盘未洗,肮脏垢秽,如此怎么能用来盛装美味的佳肴供人受食呢?
所谓"人成即佛成''!生活中的修行,就是要让自己做人无愧于天理,无负于人道;如此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也!
燃灯古佛与释迦牟尼佛
燃灯古佛,又叫“定光佛”。属过去佛之一。是在过去世为释迦菩萨授记的佛陀。音译提和竭罗、提洹竭。又作定光如来、锭光如来、普光如来、灯光如来。《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记载,此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复不为用。以有此奇特,故名为普光。《大智度论》卷九亦云,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成佛后亦名燃灯。
《大智度论》曰:“如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
燃灯佛于释迦牟尼过去世为其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根据“劫世”理论,燃灯应生在过去世“庄严劫”,并预言九十一劫后成佛号释迦牟尼。
依《修行本起经》卷上所述,往昔,提和卫国(Di^pavati^)有圣王,名灯盛。临命终时,将国政嘱付太子灯(锭)光,太子知世间无常,更将国政授与其弟,即时出家。成佛后,【yixia.net】世界,开化群生。是时有梵志儒童,值灯光佛游化,乃散花供佛,并解髻布发于泥道上,请佛蹈之,佛乃为儒童授来世成佛之记。此儒童即释迦牟尼佛。《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一等,亦述及燃灯佛之本缘,但所说略有差异。
另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二阿僧只九十一劫,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波塞奇。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即宝髻),出家学道而成佛。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此系燃灯佛昔时曾从宝髻佛受记之因缘。
关于此佛出现之时劫,《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佛本行集经》卷三〈发心供养品〉等,单说过去久远劫;《修行本起经》卷上、《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等,则谓系在过去九十一劫。
燃灯佛为过去佛中之最着名者,在诸经论中,颇多以此如来为中心而说其前后出现诸佛之事例者。如《无量寿经》谓过去久远劫,锭光如来出世,教化众生,其后历经十劫,依次出现五十三佛。最后之世自在如来时,修因行而成道者即为阿弥陀如来。《大悲经》卷三〈殖善根品〉谓此如来以后,有莲华上佛乃至过去七佛等,总有十四佛出世。《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更说释尊于第三阿僧只劫曾遇七万七千佛,其中之首位,即为燃灯佛。
依《大唐西域记》卷二所述,北印度那揭罗曷国有释尊供养燃灯佛而受记之遗迹。今印度山崎(Sanchi)塔门之刻画中,有定光如来化作大城之图像,此与《四分律》所述相合。
◎附: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九章第二节(摘录)
然灯佛授记,对于释尊的历劫修行,是一关键性大事。因为确认然灯佛授记时,菩萨‘得无生法忍’,然后‘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大菩萨的神通示现,普度众生,都有了理论的根据。
当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前身为儒童的一世里,曾遇到燃灯上古佛游于世间,儒童识得古佛,便以五茎莲供奉,又见地上有泥泞,便以发铺路,请佛踏之而过。遂得燃灯授记揭语:“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也就是说,以后如来经过数劫,到第九十一劫-贤劫,也即现世劫时当可得识佛法真谛,立身为佛,佛号为释迦如来。
而此后九十一劫时,儒童果然为佛,佛教经文中称其为现世佛,与过去世佛燃灯上古佛和未来世佛弥勒佛统尊为三世佛。
出处
《法苑珠林》卷十六:“我见过去佛初成道时,咸升金刚坛,金瓶盛水,用灌佛顶。”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太祖皇帝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赞宁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
佛教有三世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谓过去佛为迦叶诸佛,或特指燃灯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三者。
燃灯古佛的来历
在过去,有一位佛出世,号啑如来,具足功德。将导三界还神本无。当时有一位修清静行的人见到佛,心生欢喜,想要供养七天,可是有一位小弟子有事回来晚了,找不到合适的事做,于是就将麻油盛在瓦片中,沐浴完之后,以白巾裹头,自手燃之,用以供养佛陀。此后便得到了佛的授记:“过无数劫你当做佛,颈上肩上各有光明”。这位童子就是燃灯佛。所以燃灯佛也叫锭光佛。这位修清静行为的人见自己的弟子已经授记,知道自己也可授记,就来请佛授记。啑如来说等这位童子成佛后,你便可得到他的授记了。这位梵志就是释迦牟尼佛。燃灯佛曾为他授记:当得来世做佛,号释迦牟尼佛,亦当渡无量众生。
燃灯古佛,又叫“定光佛”。为什么叫燃灯佛呢?据说:燃灯“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
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有无量诸佛出世,在世间示现成佛,教化众生。其中,燃灯佛就是过去的一尊佛,在过去世为释迦菩萨授记的佛陀。
依《修行本起经》卷上所述,往昔,提和卫国(Di^pavati^)有圣王,名灯盛。临命终时,将国政嘱付太子灯(锭)光,太子知世间无常,更将国政授与其弟,即时出家。成佛后,【yixia.net】世界,开化群生。是时有梵志儒童,值灯光佛游化,乃散花供佛,并解髻布发于泥道上,请佛蹈之,佛乃为儒童授来世成佛之记。此儒童即释迦牟尼佛。《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一等,亦述及燃灯佛之本缘,但所说略有差异。
另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二阿僧只九十一劫,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波塞奇。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即宝髻),出家学道而成佛。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此系燃灯佛昔时曾从宝髻佛受记之因缘。
《大智度论》曰:“如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
燃灯佛于释迦牟尼过去世为其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根据“劫世”理论,燃灯应生在过去世“庄严劫”,并预言九十一劫后成佛号释迦牟尼。
依《修行本起经》卷上所述,往昔,提和卫国(Di^pavati^)有圣王,名灯盛。临命终时,将国政嘱付太子灯(锭)光,太子知世间无常,更将国政授与其弟,即时出家。成佛后,【yixia.net】世界,开化群生。是时有梵志儒童,值灯光佛游化,乃散花供佛,并解髻布发于泥道上,请佛蹈之,佛乃为儒童授来世成佛之记。此儒童即释迦牟尼佛。《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一等,亦述及燃灯佛之本缘,但所说略有差异。
另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二阿僧只九十一劫,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波塞奇。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即宝髻),出家学道而成佛。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此系燃灯佛昔时曾从宝髻佛受记之因缘。
关于此佛出现之时劫,《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佛本行集经》卷三〈发心供养品〉等,单说过去久远劫;《修行本起经》卷上、《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等,则谓系在过去九十一劫。
燃灯佛为过去佛中之最着名者,在诸经论中,颇多以此如来为中心而说其前后出现诸佛之事例者。如《无量寿经》谓过去久远劫,锭光如来出世,教化众生,其后历经十劫,依次出现五十三佛。最后之世自在如来时,修因行而成道者即为阿弥陀如来。《大悲经》卷三〈殖善根品〉谓此如来以后,有莲华上佛乃至过去七佛等,总有十四佛出世。《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更说释尊于第三阿僧只劫曾遇七万七千佛,其中之首位,即为燃灯佛。
依《大唐西域记》卷二所述,北印度那揭罗曷国有释尊供养燃灯佛而受记之遗迹。今印度山崎(Sanchi)塔门之刻画中,有定光如来化作大城之图像,此与《四分律》所述相合。
◎附: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九章第二节(摘录)
然灯佛授记,对于释尊的历劫修行,是一关键性大事。因为确认然灯佛授记时,菩萨‘得无生法忍’,然后‘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大菩萨的神通示现,普度众生,都有了理论的根据。
当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前身为儒童的一世里,曾遇到燃灯上古佛游于世间,儒童识得古佛,便以五茎莲供奉,又见地上有泥泞,便以发铺路,请佛踏之而过。遂得燃灯授记揭语:“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也就是说,以后如来经过数劫,到第九十一劫-贤劫,也即现世劫时当可得识佛法真谛,立身为佛,佛号为释迦如来。
而此后九十一劫时,儒童果然为佛,佛教经文中称其为现世佛,与过去世佛燃灯上古佛和未来世佛弥勒佛统尊为三世佛。
出处
《法苑珠林》卷十六:“我见过去佛初成道时,咸升金刚坛,金瓶盛水,用灌佛顶。”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太祖皇帝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赞宁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
佛教有三世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谓过去佛为迦叶诸佛,或特指燃灯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三者。
燃灯古佛的来历
在过去,有一位佛出世,号啑如来,具足功德。将导三界还神本无。当时有一位修清静行的人见到佛,心生欢喜,想要供养七天,可是有一位小弟子有事回来晚了,找不到合适的事做,于是就将麻油盛在瓦片中,沐浴完之后,以白巾裹头,自手燃之,用以供养佛陀。此后便得到了佛的授记:“过无数劫你当做佛,颈上肩上各有光明”。这位童子就是燃灯佛。所以燃灯佛也叫锭光佛。这位修清静行为的人见自己的弟子已经授记,知道自己也可授记,就来请佛授记。啑如来说等这位童子成佛后,你便可得到他的授记了。这位梵志就是释迦牟尼佛。燃灯佛曾为他授记:当得来世做佛,号释迦牟尼佛,亦当渡无量众生。
燃灯古佛,又叫“定光佛”。为什么叫燃灯佛呢?据说:燃灯“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
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有无量诸佛出世,在世间示现成佛,教化众生。其中,燃灯佛就是过去的一尊佛,在过去世为释迦菩萨授记的佛陀。
依《修行本起经》卷上所述,往昔,提和卫国(Di^pavati^)有圣王,名灯盛。临命终时,将国政嘱付太子灯(锭)光,太子知世间无常,更将国政授与其弟,即时出家。成佛后,【yixia.net】世界,开化群生。是时有梵志儒童,值灯光佛游化,乃散花供佛,并解髻布发于泥道上,请佛蹈之,佛乃为儒童授来世成佛之记。此儒童即释迦牟尼佛。《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一等,亦述及燃灯佛之本缘,但所说略有差异。
另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二阿僧只九十一劫,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波塞奇。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即宝髻),出家学道而成佛。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此系燃灯佛昔时曾从宝髻佛受记之因缘。
化解嗔心的--- ---秘方
遇到事情时要勤修以下四观.,可选择其中之一观即可:
一观:世上没有一个坏人、恶人、敌人,所谓的恶人是因为其错误的认识和习气导致了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予以理解。
二观:人生如梦,在此梦中我们不应沉湎快乐,不应执著痛苦,梦中我、人、快乐、痛苦等等一切皆为虚幻,当一觉醒来时,无可寻觅。正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三观: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现在是佛,未来还是佛,不增不减。惹我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妄念,我若起嗔心,则是对他的妄念发脾气,以我之妄念纠缠他之妄念,如此愚昧可笑罢了。因为自己执著我相、人相,所以才做此愚昧之事。若无我,他惹谁了?若无他,谁惹我了?我之妄念若消,他之妄念亦亡。
四观:此恶人即是以前的我,在无量劫的时间内,我做过和他一样无耻的人、和他一样愚昧的人,和他一样凶狠的人。其时纵是恶人,我也希望别人理解我,爱护我,关心我。我能理解眼前的此恶人,即是理解前世的我,我若能理解前世的我,我也应当理解眼前的恶人,虽然我不赞同他,甚至反对他,但我应当理解他、爱护他,关心他。
嗔恨心重,说明这个人的业障习气很重,很容易生嗔恚心,看人不顺眼,看事也不顺眼,这是他的业障。但是对真正修行人来说,他是善知识,为什么?没有这些人天天来找麻烦,天天来骂你、侮辱你、欺负你,你的忍辱波罗蜜到哪里修?所以遇到这些人,我们一切承受,合掌恭敬,接受教训,一句话也不回。他说完了,谢谢他,阿弥陀佛!他每一次骂,你都是这个态度,久而久之,他会觉悟,他会感动。绝对不可以对骂,对骂就没完没了。他一个人骂,骂累了就不骂了。他在那里骂,我在这里念阿弥陀佛,让他骂,这是消自己的业障。他替我消业障,我应当感谢,我念阿弥陀佛回向给他。如果别人赞叹你,也不要生欢喜心,这未必是真的。人家恭维你,要想到我哪有这个德行让人赞叹,要生惭愧心。
生气,在佛教中称为“嗔恨心”。通常,是对我们不愿听见、看见的人或事的反应。尤其是“自我”受到伤害后,我们往往条件反射般地现起这一烦恼。
阻止这种情绪的发生,主要是从平时开始预防。其关键,在于淡化自我,并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同时,积极修习爱心、慈悲心,以此化解并消除嗔恨。
当嗔心生起时,则应学会观照自己的心,而非顺着这一心理惯性继续。很多时候,事情刚发生时我们并没有那么生气。但因为不懂得及时制止,使之在心中不断蔓延、壮大。事实上,这个嗔心正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所以,当我们面对逆境或受到伤害时,应以智慧观照自己的心,而不是随着嗔心跑。那样的话,嗔心就会像星星之火般,顺着风势燃烧起来。
感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对不喜欢的事和人,或听见不善的言论时,火从心头起,蔓延开来,表现在表情和言语上。嗔恨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嗔恨心是不清净的心,可如何阻止这种不良的情绪在心头蔓延呢?以上是济群法师的开示,读后如饮甘露,受益颇丰,以后应依教奉行,做一个宽容、慈悲、智慧的人。
一观:世上没有一个坏人、恶人、敌人,所谓的恶人是因为其错误的认识和习气导致了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予以理解。
二观:人生如梦,在此梦中我们不应沉湎快乐,不应执著痛苦,梦中我、人、快乐、痛苦等等一切皆为虚幻,当一觉醒来时,无可寻觅。正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三观: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现在是佛,未来还是佛,不增不减。惹我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妄念,我若起嗔心,则是对他的妄念发脾气,以我之妄念纠缠他之妄念,如此愚昧可笑罢了。因为自己执著我相、人相,所以才做此愚昧之事。若无我,他惹谁了?若无他,谁惹我了?我之妄念若消,他之妄念亦亡。
四观:此恶人即是以前的我,在无量劫的时间内,我做过和他一样无耻的人、和他一样愚昧的人,和他一样凶狠的人。其时纵是恶人,我也希望别人理解我,爱护我,关心我。我能理解眼前的此恶人,即是理解前世的我,我若能理解前世的我,我也应当理解眼前的恶人,虽然我不赞同他,甚至反对他,但我应当理解他、爱护他,关心他。
嗔恨心重,说明这个人的业障习气很重,很容易生嗔恚心,看人不顺眼,看事也不顺眼,这是他的业障。但是对真正修行人来说,他是善知识,为什么?没有这些人天天来找麻烦,天天来骂你、侮辱你、欺负你,你的忍辱波罗蜜到哪里修?所以遇到这些人,我们一切承受,合掌恭敬,接受教训,一句话也不回。他说完了,谢谢他,阿弥陀佛!他每一次骂,你都是这个态度,久而久之,他会觉悟,他会感动。绝对不可以对骂,对骂就没完没了。他一个人骂,骂累了就不骂了。他在那里骂,我在这里念阿弥陀佛,让他骂,这是消自己的业障。他替我消业障,我应当感谢,我念阿弥陀佛回向给他。如果别人赞叹你,也不要生欢喜心,这未必是真的。人家恭维你,要想到我哪有这个德行让人赞叹,要生惭愧心。
生气,在佛教中称为“嗔恨心”。通常,是对我们不愿听见、看见的人或事的反应。尤其是“自我”受到伤害后,我们往往条件反射般地现起这一烦恼。
阻止这种情绪的发生,主要是从平时开始预防。其关键,在于淡化自我,并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同时,积极修习爱心、慈悲心,以此化解并消除嗔恨。
当嗔心生起时,则应学会观照自己的心,而非顺着这一心理惯性继续。很多时候,事情刚发生时我们并没有那么生气。但因为不懂得及时制止,使之在心中不断蔓延、壮大。事实上,这个嗔心正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所以,当我们面对逆境或受到伤害时,应以智慧观照自己的心,而不是随着嗔心跑。那样的话,嗔心就会像星星之火般,顺着风势燃烧起来。
感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对不喜欢的事和人,或听见不善的言论时,火从心头起,蔓延开来,表现在表情和言语上。嗔恨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嗔恨心是不清净的心,可如何阻止这种不良的情绪在心头蔓延呢?以上是济群法师的开示,读后如饮甘露,受益颇丰,以后应依教奉行,做一个宽容、慈悲、智慧的人。
Sunday, January 23, 2011
菩萨精神的特征(转帖)
仁俊 讲
明忍 记
菩萨品概励弘旷,奋迅净挺任前卫;
众苦世难胸湃迸,雄关坦途拔沉陷。
就大乘佛法的中心说,以菩萨為主体,因為有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事,才有圆成无上道果的佛陀,才能随顺众生根机说五乘法、二乘法或大乘法,使众生各得现生及后世乐,出世解脱乐与究竟乐。
菩萨的观念和行為,其内容非常深广伟大,简括地说,菩萨一发了菩提心,立即荷担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誓愿,生生世世处在这样的上下之中,责成自己做诸佛及众生的沟通者。誓是一种最坚强而毕真的信约和见证,有了如此的信约和见证镇心,心力则坚韧、深致得不论世间种种情见都莫可动摇,发挥出长时大空的无尽修為。菩萨的时空观︰无齐限无边际,因此,一发了心,整个生命与无限时间,就都永恆地献给诸佛及众生,从精进中上求下化,与诸佛与众生永不隔绝;学诸佛而永為众生,不厌尘劳而不受尘着,永恆精进绝不退。由於「菩萨」具有这样的「品概」,猛毅地策「励」自己,所以,心量和眼光,则「弘旷」得无极无已。
菩萨的精神「奋迅」而充足,面临一切挫逆顺遂,都能不洩气、不纵情,稳卓得端重而果决。欧阳竟无居士曾说:「奋而后有学,悲而后有学,救亡图存而后有学。」奋就是认定应学的法、应做的事,振鼓着志神用力去学去做,始终一贯地只增不减,耐撑而突破艰苦,必抵於成。能这样的奋才能真学佛,从真学佛中扩而大之,热诚得发心普為他人,就有鲜活旺切的悲心慈眼了。有了充实的慈悲,发心学佛才表现得够力够德。凡是真学佛的人,决不躲藏在山中自求解脱,或只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贪图安乐,而总是心心念念关注世界、国家、民族、社区,对这些处的苦楚厄难察缘得尽同身受一样,奋和悲则能激发、勘验得积极充份,则足以「救亡图存而后有学」。欧阳竟无居士一生坎坷多艰,由於他的佛学、世学均极渊博,书法也非常好,如果他想鬻文卖字,必然吃用不尽,但他决不这样做。他的大儿子身為海军中将,抗战时不知何故被枪毙;小儿子到北京大学念书,结果游泳溺毙了,这些世间惨剧他都毫不懊丧而退心,却越发致力倡阐佛法。他為人清廉绝私,姊姊病了,他的学生建议他拨部份公款给她医治,他却说:「不行,公归公,私归私」。他的另一句名言是:「不留一毫私用」,这样的控断欲贪,其人格是多麼可敬可效喔!他的这番言行,完全表徵着菩萨精神。
菩萨的特质︰内宽柔而外「净挺」,净挺得身空愿重,则财不黏手,色不动心,惟一关心的苦难众生,所以一见到众生艰困时,他总是挺当在眾生之「前」,尽作為众生的保「卫」者。卫众成為莫可夺的志性,对苦难则视為无比快乐,义勇品概则修发得饱固沉决。这麼种菩萨一发心,便在诸佛和众生前同时许诺在佛前许诺的︰发大誓愿修学一切诸佛正法;在人前许诺的︰面对一切苦恼人,运智展悲而常恆导荷他(她)们。由於菩萨对眾生有长久的、坚定的许诺,所以一见眾生受种种艰困时,他总是双足捷奔,臂振大呼,奋迅精神,定认这是自己的天职与义命,尽快赴先去承当、抢救,让人察验到的尽是菩萨器局,许多人都从这麼种察验中跟上来的。
菩萨总是面对「众苦」与「世难」,所以最关心众苦与世难的莫过於菩萨,但一般人只关怀个己之苦,缺乏菩萨关怀众生的深度同情心。眾生分有形可见与无形不可见的二类,这留到后面再讲。现在说眾苦世难,生在这个有漏的世间,到处都离不开苦难,以拔脱苦难者為责志的菩萨,因此,慈悲之潮不断地在他的「胸」海中澎「湃迸」放;同时,智慧光轮也从他清净的视线中辐射一切,悲潮与光轮灼破了菩萨的我爱与我见,身心了却恋执,所以為众生有义的苦行,不论多麼险恶艰辛,也都尽力抢先地做去,无暇与自我计商了。以佛陀為榜样的菩萨行者,最注视的︰佛陀的大雄精神,因此,念头上都以佛陀的大雄激励自己。
大乘佛法中所称叹的「雄」,彻底的以般若智光照破身心内外的一切情执,不再让自我起惑起畏。一般人总以為内在有一真实的我,外在有一真实的他,彼此就这麼因执真而起争,引发无边苦恼!菩萨从深慧的諦观中,知道身心与境界都是众缘构成,压根儿就没有实质的我,所以无我观一成熟了,发心济度苦恼眾生,不论吃多麼大的苦,奉献的义命与胆概,不但没丝毫畏惧,反而感到无比快乐。如此般的大雄器识,岂是争权斗势的世间英雄能梦想到的!
巧用智观的菩萨,随时随地都能照了也能沟通一切,换句话说,能入乎其内也能出乎其外,将一切的一切审观得切实分明。这因為菩萨的智慧超越了时空、远近、内外、大小的制限,所以对於一切事理、性相,消融了种种障碍,能由浅而深,由深而更深,从深慧中能普遍的体解佛心,体贴众心。对佛心体解得懃恳周致,面对众生多苦、世界多难的实际态况,则必然而自然地发挥佛陀般的大「雄」精神。这个世间的政治不论美好到什麼程度,能让老百姓过多麼安乐的日子,但终竟是凡情的有漏產物,不久就弊端丛生,民怨喧沸。菩萨的耳根震得常闻佛声,从佛声中不断地聆察怨沸,深知世间遍地缺憾,所以就得即时发愿另「辟坦途」,始能「拔」济许多「沉陷」在苦海中的有情。
察幻透我济天地,罄捨一切摄一切;
断二毅泰澄清二,练磨踵佛创大缘。
深入世间而救度一切苦恼有情的菩萨,他都以如「幻」如化的眼光「察」看一切有情;相反的,一般人把一切看得实实在在;这个实在的老根子。菩萨以无我智慧「透」脱了自「我」困扰,所以能从大愿坚行中拔「济天地」间的一切苦眾。西方宗教说『生天脱地(狱)』:其归属处在上帝,上帝能创造万物,只要你信仰祂、爱敬祂,相信祂的救赎,便能永生天堂,脱离地狱般的烈火焚灼;但是,如果你的信仰度不够纯净的话,还是要堕炼狱的。自有人类以来,除了佛法外,古今中外的其他宗教莫不从天说起,以天儆人,或说举头叁尺有神明,做了坏事,神明就会惩罚你,因此许多人不敢為非作歹。这种说法虽有其相对的诫警作用,但从佛法的缘生观点详加察究,根本就是不合理智的认定。中国文化说『顶天立地』:在中国士大夫的人生价值观中,他的层次是级级上升的,即所谓的『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读了经书的人士,总希望自己由贤而成圣,由圣更上层楼,能够具体的效法天。天是什麼?天是一种自然的、高尚的、光明的做人准则。中国民俗传说中说盘古氏开天辟地,女媧氏炼石补天,这明显的表白着:世界是由人辟创出来的,肯认着人為的价值,较之西方迷执的宗教文化,的确进步多了。但儒家有时也把天看作神、上帝,这,与佛法所说的「透天彻地」不相同;从佛的眼光来看,天只是有漏众生的境界,不论生天生得多高,只不过是享受深度的定乐罢了,享完了还是要堕落恶道受苦恼的。所以佛法的不共处透天彻地,简明地说︰能透过生死的天界,也能透过苦恼的地狱。以佛法為己任的菩萨行者,从深慧普慈的彻悟彻发中,能将苦恼有情导脱得透天彻地,与上面所说迷执的或有漏的天地观,迥不相同。
发了大菩提心的菩萨,他所表现的决心与决行︰「罄捨」我和我所的「一切」。一般人对自己现有的一切,都看护得着眼着意,悭惜得同眼中珠一样;在菩萨的观行中,对这些暂时拥有的东西,绝不作永远佔有想,凡是该给的,都尽量布施出去。菩萨的布施,包括财施和法施,以财施解除他人物质上的窘困,以法施解除他人精神上的困惑。以佛陀為典型的菩萨,一发愿便生生世世致力学佛;学佛在因地中以广大心「摄」取过去「诸」佛的智慧、慈悲等种种功「德」;摄取的功德充实了,惑业则折薄得不作梗祟,久之,善根则深厚得与(毕竟)空性相应,从空观净行中涉歷苦难世界,面对种种眾生就能以智契机,运慈造根,与苦难眾生融洽得泯绝彼此。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菩萨行者。
这麼样的菩萨,则能伏「断」凡夫的「二」种流转之因爱和取,对生命的极端贪着叫做爱,生命形成了如此的贪着,则必然地引起最强烈的执取心,不断地在生死海中招感苦恼的新生命;苦恼的新生命尽管苦中来苦中去,来去得永没底止,却依然取着自己现前的身心,与身心有关的一切,也牢牢抓紧得不放松。就因為取着心太强了,所以内在為我嗾使得作不了主,外在疯狂般的追逐物质、权势与地位等等的脚步,就永远停不落了。為爱取所困缠的泛俗者,真个被累害的太悽惨了!
菩萨能在生死中广学、遍度的要着︰「澄清」爱和取的「二」大障碍。但是,从在家学佛(及世间道德或不道德)的立场说,爱有世间的正面价值,也有负面价值。在家居士善於学佛的,总是把爱情和悲愿统合起来︰以悲愿导用爱情,将爱情化為悲愿,才不致形成许多的负面结果。说到取,就得尽量克制自己,不该取的固然不取,即是该取的也应视為众缘所生(众人力助自己才有所得),所以,如果他人有急需时,就应立刻喜敬而感激地回馈。修学得澄清了爱和取,内在的我才调伏得了,外在的事才察照得透。内执我而外悖事,构成了人间苦多乐少的现实;能伏我能成事的菩萨,在长期修学的过程中,智光灼破了我,慈德荷得着事,胆略与骨力耐禁得无尽的艰鉅「练磨」;久已练磨得苦能顶、乐肯捨,所以凡是应為眾生承受的苦行,莫不视為自然的义命和天职,不论在多麼惊危的情况下,从未忘却佛陀咐嘱,紧紧地「踵」随着「佛」陀,走佛陀所走的道路,「创」辟众生成佛的「大因缘」、大道路。诸佛因地所行的清净大道,简賅地说,尽摄在六波罗蜜中:持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六波罗蜜诸位曾听得不少了,毋需详说,现在我仅举一个特点来说明什麼是波罗蜜。波罗蜜就是究竟完成的意思,印度语法,凡是事情完成了,都叫波罗蜜。佛法所说的波罗蜜,其含义是一种最后的『度』与最前的『受』相对而说的。菩萨坚强无间地鼓激着誓愿,朝朝暮暮所缘所见的不离众生苦恼,也就不怕苦恼,尽走在最前為众生去承受、去拔脱,有了这麼种既沉着也肯挺当的精神和意志,任何威胁与颠迫,则绝不介意了,就这样,从弘誓中展开无极的大心作一切苦难众生的『后殿』者,能独自「最后度」脱许多苦难众生。从愿力上说,虽然菩萨以人身出现於世;但就广义的菩萨悲愿说,菩萨為救度一切苦恼众生,有时也现种种畜生身︰马、鹿、牛、羊等等。『本生谈』中有一个故事:一回,森林到处大火,森林中的野兽惊慌得纷纷奔逃,许多都攒挤在大河岸边无法渡过,眼看大火蔓延,很快就要烧到牠们了,当这极度惊悸的时刻,有一隻菩萨鹿王,它身躯高大而有力,立即决然地将两隻前脚搭在前岸,两隻后脚搭在后岸,尽让惊惶的野兽们一一从它身上践踏过去,直到最后脊梁断了,自己也死了,这完全显现出菩萨最后度的精神。大乘行者的耐大苦、创大缘、成大业,全都凭藉实践六波罗蜜的威德所致。六波罗蜜的前叁种是福,后叁种是慧。佛陀的无上妙法不外乎福德与禪慧,行者於长时大空中积修福慧,福慧积修得充实圆满,大菩提果则能证入。大菩提果智力与悲德的总持与匯融,甚深极净的实相慧,彻照彻离了世俗的悲情与智见,始能证入充实而圆满的大菩提果。照这样看,甚深极净的般若大慧,在长期修学的过程中,是多麼重要啊!
紧握二宝飭二二,叁不逾沙鼓踊跃;
提得开廓了得绝,投住生死观如涅。
般若智的作用之一︰首先能看透所处的时代问题,时代问题以智慧观察得清楚、深刻、广泛,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才能辨别出时代的潮流趋势。极其复错的时代潮流,内涵与外表所賅罗的好坏正邪,真可说是丛丛迭迭地莫测究底,面对着这,就同走入了迷宫一样。我们修学佛法的人,慧观豁开了最新的眼界,对现前的风尚与时病,以智鑑照透得毫末毕彰,事理分明,对时潮则能汰脱混浊的,使清净的潮流起着风清弊绝的作用,减轻时艰而(紓)解眾苦。能这麼在生死的洪流中修学佛法,挺智脚跟,振举肩臂,欲海狂流中才有作中流砥柱,永不倒却的人物。这样的智观再加以慈行的切实表现,心境就空明、空旷得开开阔阔,畅行於空门中而深契空义。什麼是空?不着不坏一切,荡绝了种种偏狭的相对,也超越了修学的齐限不落二边不住中。由於这样的活脱通豁,才见到佛法的深广,见到众生的复杂;才能从深广的佛法中,去适应眾生复杂的根性。智与慈相应的菩萨,就是这样於无尽的时空中修学的。
菩萨的特征︰善用六根,把菩提心用得与六根相应;於六尘中行菩萨道,為眾生创造种种幸福。菩萨的另一特徵︰把时间和空间看作「二(种大)宝」。因此,对时光看得无比的珍惜,肯定着:『谁能将最公平的无价之宝时间,用得分秒必争(必正),谁就等於活在解脱道中』。因為总是把时间「紧握」得用在福善因缘上,等到福善因缘深厚了,法性体悟得清净了,进入世间弘化,所说与所作的,就都足以导啟他人;使许多人都能珍惜时宝,从时间中将智力用得转迷趣觉。不肯(不敢)耗丧时间的菩萨,对空(义之)宝则必然更為重视,因為『谁能将最晶莹的(空义的)无边之光,从空间中看得远近皆明,绝不滞沉或佔领,谁就等於行在菩提道中』。学菩萨的行者,知道菩萨最珍惜时与空二种大宝,也发心学菩萨般的珍惜,才永恆地赶得上时间,拓得开空间哩!
智思与空慧贯联得不谬不誑,则能谨「飭」於「二二」︰第一种二有形与无形;第二种二身与心。时宝的智光与空宝的慈德照展得通透了,则能瞭知而关注有形及无形的一切。有形与无形有两类:一、有形福报和无形隐祸。一般人最贪着现前的有形福报,因此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福利,着重於享受快乐生活。无形是什麼?细微得不可见的一种隐祸,人类的起心动念,莫不与烦恼相应,有些深隐得最极深隐的烦恼,一般人根本就觉察不到,因此许多隐祸都由此而酿发。二、有形是什麼?人世间的好坏以及种种情况,都是有形可见的。另有一类无形叁途眾生的苦恼,畜生的苦恼,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一些,饿鬼和地狱众生的苦恼,我们就看不到了。佛法的重心之一悲愿,如果只对有形的苦恼者起悲心,对由眼见不到的有情所受的苦恼缺乏悲心,这样的修学就太浅薄了,我们务要加强飭励之!第二个二种︰ 身与心。有情身心是相互关连的,以缘起智观察此身心,都是藉假依空而有,所以善巧地照达假空空假,业命就能转為慧命了。经上说『空能有路』,只须从戒慧中深观本性空,举目起步则能迈向菩提大道,从此则猛顿地降伏自我,直学诸佛,直為眾生。
活在这二直中的学者,其气志与骨劲,总是卓特地鍊锻「叁不」︰不怠、不厌、不没,从这叁不中激发透过超「逾」恆河「沙」数的生命,无条件的普為有情,兴誓「鼓」作得「踊跃」毕真,「当仁不让」。无量阿僧衹劫於生死中学佛度生的菩萨,由於诸佛的一切久已成為自己的一切,获得诸佛持助与善知识励激,则怎也不肯疲怠下来,虽然有时候身体太累了,也显现出倦容,但他猛提着為法為人的坚牢本愿,更以『心健无能坏』的充份悲心力策立行,以故,能引领眾生稳入佛门,离险黑而得安明。平庸者,在逆境中可能支撑着,顺境中反而沉堕了,菩萨则不论顺逆安危,绝不甘心沉没,果敢地积极上进。「叁不逾沙鼓踊跃」的沙指恆河沙,大乘经上说,一条恆河的沙数,已经太多了,无量无数恆河沙更是多极了;由於菩萨具有不怠、不厌、不没的深观大行,所以尽管歷经无量无数的恆沙数般的极长时间,他都能以极充沛的志义承当苦难。
菩萨练就了超常精神,一切时处都把佛法从时间和心念中向上体悟,向下护照,因此所见到的佛法境界,所领解的众生根机,则能与时俱增,与空俱廓。这样的心境「提得开廓」了,一切利害得失,就都能「了得绝」,放得下,因此所发的愿才能兑现。我们想要完成佛道,普度众生,唯一的方法发清净大愿,配合着无我慧「投」入生死而久「住生死」中。菩萨与声闻不同的地方,声闻深厌惑业困身,致诸苦恼,急求解脱;菩萨则不然,但他不依(恋)身心,却能控制惑业,也能运用身心,所以能在生死中,以深广的心量与心力,於大乘行起着无比的好乐心,从大乘甚深的智观中,了知生死是缘起无自性的,因此,远离了自我威胁,所以不但对生死不起畏惧心,更能进一步常处生死中度苦恼众生。菩萨之所以能於生死中度生,因為他的菩提心与涅槃观相融相运,从菩提心发愿救眾生苦恼,从涅槃观运智「灭」自身惑业,这样的时时增长愿兴,则能行於空智中伏断烦恼,而於生死之际深观实相,实相(不生不灭)观成就了,就等於活在大解脱中了,从此以后,一贯的行於空、无相、无作的「叁解脱门」中而展运本愿;从本愿中永不忘诸佛而学佛,绝不离眾生而忍苦。
此处,特地简明一下「神奇」与「奇特」。何谓神奇?神奇就是通常所说的神通,一般人做不到,或现不出的,『五通仙人』能做到也能现出,这最易诱惑而误害愚俗者,所以阿含经严格斥呵之。大乘经虽讚美诸佛菩萨神通,那是由於深广无量的福慧中所显露的自然现象,诸佛菩萨不过以此為方便而度生,绝无炫惑之念。不炫奇而菩萨却有奇特之处,菩萨的奇特处即是上面所说的︰发大菩提心永救众生苦恼,以大涅槃观深灭自家惑习,如此的大发与大灭,岂是凡外及二乘所可企及,真是够奇特的了。
学叁乘道一贯持,彻破四倒证四諦;
行忍具足证无上,寂灭非灭大化行。
从佛法整体说只有一乘道,因為佛法的共点︰『同入无餘涅槃』,所以不论声闻乘和菩萨乘,都是『同坐解脱床』、『同入涅槃门』,并非另有更殊异的乘。尽管初期大乘行者指责一般消极厌世的声闻人,说他们只顾自求解脱,不发心救苦众生,但初期大乘经也倡导『与声闻不相违背』,足证叁乘本质无异。其实,释尊在世时,许多声闻弟子业已透露了菩萨神态,如目犍连的為教殉身,阿难的忍而不证果,沓婆摩罗子证得了阿罗汉后迴向佛道,『无諍第一』的须菩提,大乘论上讚叹他的宏誓同菩萨一样。这些尊者,因為与释尊相处甚久,所以释尊一切言行德仪,在他们心目中早已观照得非常深刻,所以虽然比佛陀的觉境与化力差的多,但他们确已表现了相当的菩萨志神。所以我们不该说声闻道与菩萨道没什麼关连。以叁十七道品来说,一般都说叁十七道品是声闻法,也就是小乘法,可是楞伽经却说「唯有一乘法,清凉八支道」,更说明了八圣道,确是声闻道与菩萨道共同修学的总纲目。
就「叁乘道」共同的对治说,从根本佛法到初期大乘佛法时代,其方法是「一贯」的,都得「彻」底「破」除常、乐、我、净「四」种颠「倒」。大乘论上说:「无常见有常,是名為颠倒,空中无无常,何处见有常?」世间的一切皆是无常,从人与物乃至山河大地等等,无一例外。假使有人执着世间常,便堕在颠倒中,世人所执着的世间常五蕴,不了解五蕴如幻的迷情者,為我爱、我见作践得困缠交加,妄求长命或永生,这是绝不可能的!从古迄今,从今至无尽未来,任凭你有多大智慧,多大力量,无常杀鬼一到,纵有天大的本领,还得照样往生或入灭,仅是断不断惑而已。如从平等的空性遍观,不入有无二边,也没有一个实性的无常;无常尚且没有,还能执着世间常吗?因此,我们要想超越常无常的二边,就得认真的修学佛法,功力深厚得不退转,则能证四諦。「证」入佛法所展现的实际效能︰将凡俗有情誑惑颠倒中的生理、物理、心理整个的透脱得清清廓廓,身心自在无虑畏。数数体会这样的佛法之境,勤修无上道而坚持正方便,我们的面貌与品象,才有德慧向上深观诸佛的一切,才有资粮向下广济眾生的苦厄。
菩萨在长时大空中修学佛道,饶益无量眾生,面对根性最错杂的众生,最急需而最应沉耐修积的「行忍具足」,大乘经称杨菩萨之所以胜於二乘处︰忍得无比的忍,进得无比的进,就这样迈越了二乘,与诸佛慧命一直接脉,诸佛慧命之脉与(智愿化融成的)菩萨命脉接得灵畅,其光热的量与能,则足以灼破许多众生的险黑与冷酷。而菩萨面临无量眾生的无尽险黑与冷酷,却越发将诸佛慧命中的光热化為自己的光热,导化照护之,菩萨这样的深行而广修忍与进,才能稳稳足足的「证无上道」。忍,概括说生忍与法忍。从大乘者的琢磨与体悟,说叁种忍:一、耐怨害忍:以化导為义命的菩萨,对刚强难化的眾生给予自己的种种刺害绝不在乎。二、安受苦忍:无间地為佛法奔波在时空中的菩萨,从自然界中所遭受到的难以言喻的一切苦况,都能安忍得為法捨命,从极端艰阻中练就最坚挺的身心,誓作众生的大依怙,才显得出菩萨特质。叁、諦察法忍:法,包括着世间一切法相与出世间的一味实相,深修广学的菩萨行者,心念与身行都贯注在眾生与正法中,从正法实平等慧中遍察众机、久耐众苦,空慧中的悲相应得不离念、不憾众,甚深法性与极真本愿相照相运得的歷循增,法与愿印合得生死不间而发力,动静不弛而兴用,这便叫做大乘法忍。菩萨一发心,最重视处众的德行,对生忍经常加以警勉、克制,因此对於伤害他的人,不但坦然释怀,还能更发心先去度化怨害他的人,这样做得浑然而遍然了,广大的人缘就能满足了。
菩萨同时也勤修净法,治脱染法,从纯净法中见佛见人。不过,如果老是将染净二法对立起来看,认定他人是染污的,执着自己是清净的,有了这样的偏,就不能从清净性空中体达无我、无我所的道理,因此趣向高阶次的修学与度化,必须融泯了染净的对立,从空净中整遍地修為得深致周洽,才能圆具种种法缘;从这样的法缘中才能正詮无量法,广结无尽缘。
菩萨究属是甚麼样的人?简该地说︰是「不可思议智,无量悲愍心,不入二法中,等观一切法」。久修而广学的菩萨具有不可思议的大智慧,世智从染净相对中各执自性,从有漏思议中諍染諍净,愈諍愈不能通达一切;菩萨消融了染净自性执,所以能从不可思议智中朗豁地通达一切。因此,菩萨能以无碍智运无量悲心,不落入种种相对的贵贱、你我等二法中。泛俗者都在二法针锋相对中,諍斗得苦恼不堪,唯有菩萨不落入二法中,所以能等观一切法;对一切法等观得深广通达,面对众生都从平等空观中看顾眾生,不因罪恶而弃捨不救,不因良善而恋惦不已,如此的平等心行相应得不离悲智,对一般众生的苦难感应,则必然会热切而疾捷地奔赴而慰助。
有的人以為佛入涅槃寂灭了,好像什麼都没有了,这太误解了。其实,佛陀的「寂灭」绝「非」灰身泯智的「灭」什麼都没有了。佛陀晚年,舍利弗和目犍连二尊者都在佛陀之先涅槃了,舍利弗尊者的弟子均提沙弥,深感师恩深重,见到师父灭度了,悲念得縈迴不已,当时佛陀就问他:『均提!你师父过去了,他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灭去了吗?』均提答说:『没有灭去。』佛陀接着又问:『既然没有灭去,你何必那麼难过呢?』由此可知阿罗汉证得了五分法身尚且不灭,圆满无上的佛陀进入了大涅槃,能说他是没有了吗?『涅槃』,玄奘大师译為『圆寂』,其含义︰寂,是断除所有的烦恼与习气;圆,是成就了无量的善净德慧。发心学大乘道的吾人,务应以此作為理想中追求的悬的。佛最后说:『自今已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法身常在而不灭也。』只须佛弟子们将佛老人家所说的法与律,一个个认真地学习得相应,从相应中继续传下去,释尊的法身则能常住世间,永远不灭。也就是不论在家与出家,只要有人能发广大清净心,发挥菩萨精神的特征︰跳得起来透天地,发得开去承圣佛,「法身」则能辗转,「法化」必能「流」行。现代的佛弟子们,这样的责任太重大了,大慧与本愿汇融得汪洋泓澄,才顶得起哩!才永恆地顶得住哩!
明忍 记
菩萨品概励弘旷,奋迅净挺任前卫;
众苦世难胸湃迸,雄关坦途拔沉陷。
就大乘佛法的中心说,以菩萨為主体,因為有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事,才有圆成无上道果的佛陀,才能随顺众生根机说五乘法、二乘法或大乘法,使众生各得现生及后世乐,出世解脱乐与究竟乐。
菩萨的观念和行為,其内容非常深广伟大,简括地说,菩萨一发了菩提心,立即荷担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誓愿,生生世世处在这样的上下之中,责成自己做诸佛及众生的沟通者。誓是一种最坚强而毕真的信约和见证,有了如此的信约和见证镇心,心力则坚韧、深致得不论世间种种情见都莫可动摇,发挥出长时大空的无尽修為。菩萨的时空观︰无齐限无边际,因此,一发了心,整个生命与无限时间,就都永恆地献给诸佛及众生,从精进中上求下化,与诸佛与众生永不隔绝;学诸佛而永為众生,不厌尘劳而不受尘着,永恆精进绝不退。由於「菩萨」具有这样的「品概」,猛毅地策「励」自己,所以,心量和眼光,则「弘旷」得无极无已。
菩萨的精神「奋迅」而充足,面临一切挫逆顺遂,都能不洩气、不纵情,稳卓得端重而果决。欧阳竟无居士曾说:「奋而后有学,悲而后有学,救亡图存而后有学。」奋就是认定应学的法、应做的事,振鼓着志神用力去学去做,始终一贯地只增不减,耐撑而突破艰苦,必抵於成。能这样的奋才能真学佛,从真学佛中扩而大之,热诚得发心普為他人,就有鲜活旺切的悲心慈眼了。有了充实的慈悲,发心学佛才表现得够力够德。凡是真学佛的人,决不躲藏在山中自求解脱,或只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贪图安乐,而总是心心念念关注世界、国家、民族、社区,对这些处的苦楚厄难察缘得尽同身受一样,奋和悲则能激发、勘验得积极充份,则足以「救亡图存而后有学」。欧阳竟无居士一生坎坷多艰,由於他的佛学、世学均极渊博,书法也非常好,如果他想鬻文卖字,必然吃用不尽,但他决不这样做。他的大儿子身為海军中将,抗战时不知何故被枪毙;小儿子到北京大学念书,结果游泳溺毙了,这些世间惨剧他都毫不懊丧而退心,却越发致力倡阐佛法。他為人清廉绝私,姊姊病了,他的学生建议他拨部份公款给她医治,他却说:「不行,公归公,私归私」。他的另一句名言是:「不留一毫私用」,这样的控断欲贪,其人格是多麼可敬可效喔!他的这番言行,完全表徵着菩萨精神。
菩萨的特质︰内宽柔而外「净挺」,净挺得身空愿重,则财不黏手,色不动心,惟一关心的苦难众生,所以一见到众生艰困时,他总是挺当在眾生之「前」,尽作為众生的保「卫」者。卫众成為莫可夺的志性,对苦难则视為无比快乐,义勇品概则修发得饱固沉决。这麼种菩萨一发心,便在诸佛和众生前同时许诺在佛前许诺的︰发大誓愿修学一切诸佛正法;在人前许诺的︰面对一切苦恼人,运智展悲而常恆导荷他(她)们。由於菩萨对眾生有长久的、坚定的许诺,所以一见眾生受种种艰困时,他总是双足捷奔,臂振大呼,奋迅精神,定认这是自己的天职与义命,尽快赴先去承当、抢救,让人察验到的尽是菩萨器局,许多人都从这麼种察验中跟上来的。
菩萨总是面对「众苦」与「世难」,所以最关心众苦与世难的莫过於菩萨,但一般人只关怀个己之苦,缺乏菩萨关怀众生的深度同情心。眾生分有形可见与无形不可见的二类,这留到后面再讲。现在说眾苦世难,生在这个有漏的世间,到处都离不开苦难,以拔脱苦难者為责志的菩萨,因此,慈悲之潮不断地在他的「胸」海中澎「湃迸」放;同时,智慧光轮也从他清净的视线中辐射一切,悲潮与光轮灼破了菩萨的我爱与我见,身心了却恋执,所以為众生有义的苦行,不论多麼险恶艰辛,也都尽力抢先地做去,无暇与自我计商了。以佛陀為榜样的菩萨行者,最注视的︰佛陀的大雄精神,因此,念头上都以佛陀的大雄激励自己。
大乘佛法中所称叹的「雄」,彻底的以般若智光照破身心内外的一切情执,不再让自我起惑起畏。一般人总以為内在有一真实的我,外在有一真实的他,彼此就这麼因执真而起争,引发无边苦恼!菩萨从深慧的諦观中,知道身心与境界都是众缘构成,压根儿就没有实质的我,所以无我观一成熟了,发心济度苦恼眾生,不论吃多麼大的苦,奉献的义命与胆概,不但没丝毫畏惧,反而感到无比快乐。如此般的大雄器识,岂是争权斗势的世间英雄能梦想到的!
巧用智观的菩萨,随时随地都能照了也能沟通一切,换句话说,能入乎其内也能出乎其外,将一切的一切审观得切实分明。这因為菩萨的智慧超越了时空、远近、内外、大小的制限,所以对於一切事理、性相,消融了种种障碍,能由浅而深,由深而更深,从深慧中能普遍的体解佛心,体贴众心。对佛心体解得懃恳周致,面对众生多苦、世界多难的实际态况,则必然而自然地发挥佛陀般的大「雄」精神。这个世间的政治不论美好到什麼程度,能让老百姓过多麼安乐的日子,但终竟是凡情的有漏產物,不久就弊端丛生,民怨喧沸。菩萨的耳根震得常闻佛声,从佛声中不断地聆察怨沸,深知世间遍地缺憾,所以就得即时发愿另「辟坦途」,始能「拔」济许多「沉陷」在苦海中的有情。
察幻透我济天地,罄捨一切摄一切;
断二毅泰澄清二,练磨踵佛创大缘。
深入世间而救度一切苦恼有情的菩萨,他都以如「幻」如化的眼光「察」看一切有情;相反的,一般人把一切看得实实在在;这个实在的老根子。菩萨以无我智慧「透」脱了自「我」困扰,所以能从大愿坚行中拔「济天地」间的一切苦眾。西方宗教说『生天脱地(狱)』:其归属处在上帝,上帝能创造万物,只要你信仰祂、爱敬祂,相信祂的救赎,便能永生天堂,脱离地狱般的烈火焚灼;但是,如果你的信仰度不够纯净的话,还是要堕炼狱的。自有人类以来,除了佛法外,古今中外的其他宗教莫不从天说起,以天儆人,或说举头叁尺有神明,做了坏事,神明就会惩罚你,因此许多人不敢為非作歹。这种说法虽有其相对的诫警作用,但从佛法的缘生观点详加察究,根本就是不合理智的认定。中国文化说『顶天立地』:在中国士大夫的人生价值观中,他的层次是级级上升的,即所谓的『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读了经书的人士,总希望自己由贤而成圣,由圣更上层楼,能够具体的效法天。天是什麼?天是一种自然的、高尚的、光明的做人准则。中国民俗传说中说盘古氏开天辟地,女媧氏炼石补天,这明显的表白着:世界是由人辟创出来的,肯认着人為的价值,较之西方迷执的宗教文化,的确进步多了。但儒家有时也把天看作神、上帝,这,与佛法所说的「透天彻地」不相同;从佛的眼光来看,天只是有漏众生的境界,不论生天生得多高,只不过是享受深度的定乐罢了,享完了还是要堕落恶道受苦恼的。所以佛法的不共处透天彻地,简明地说︰能透过生死的天界,也能透过苦恼的地狱。以佛法為己任的菩萨行者,从深慧普慈的彻悟彻发中,能将苦恼有情导脱得透天彻地,与上面所说迷执的或有漏的天地观,迥不相同。
发了大菩提心的菩萨,他所表现的决心与决行︰「罄捨」我和我所的「一切」。一般人对自己现有的一切,都看护得着眼着意,悭惜得同眼中珠一样;在菩萨的观行中,对这些暂时拥有的东西,绝不作永远佔有想,凡是该给的,都尽量布施出去。菩萨的布施,包括财施和法施,以财施解除他人物质上的窘困,以法施解除他人精神上的困惑。以佛陀為典型的菩萨,一发愿便生生世世致力学佛;学佛在因地中以广大心「摄」取过去「诸」佛的智慧、慈悲等种种功「德」;摄取的功德充实了,惑业则折薄得不作梗祟,久之,善根则深厚得与(毕竟)空性相应,从空观净行中涉歷苦难世界,面对种种眾生就能以智契机,运慈造根,与苦难眾生融洽得泯绝彼此。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菩萨行者。
这麼样的菩萨,则能伏「断」凡夫的「二」种流转之因爱和取,对生命的极端贪着叫做爱,生命形成了如此的贪着,则必然地引起最强烈的执取心,不断地在生死海中招感苦恼的新生命;苦恼的新生命尽管苦中来苦中去,来去得永没底止,却依然取着自己现前的身心,与身心有关的一切,也牢牢抓紧得不放松。就因為取着心太强了,所以内在為我嗾使得作不了主,外在疯狂般的追逐物质、权势与地位等等的脚步,就永远停不落了。為爱取所困缠的泛俗者,真个被累害的太悽惨了!
菩萨能在生死中广学、遍度的要着︰「澄清」爱和取的「二」大障碍。但是,从在家学佛(及世间道德或不道德)的立场说,爱有世间的正面价值,也有负面价值。在家居士善於学佛的,总是把爱情和悲愿统合起来︰以悲愿导用爱情,将爱情化為悲愿,才不致形成许多的负面结果。说到取,就得尽量克制自己,不该取的固然不取,即是该取的也应视為众缘所生(众人力助自己才有所得),所以,如果他人有急需时,就应立刻喜敬而感激地回馈。修学得澄清了爱和取,内在的我才调伏得了,外在的事才察照得透。内执我而外悖事,构成了人间苦多乐少的现实;能伏我能成事的菩萨,在长期修学的过程中,智光灼破了我,慈德荷得着事,胆略与骨力耐禁得无尽的艰鉅「练磨」;久已练磨得苦能顶、乐肯捨,所以凡是应為眾生承受的苦行,莫不视為自然的义命和天职,不论在多麼惊危的情况下,从未忘却佛陀咐嘱,紧紧地「踵」随着「佛」陀,走佛陀所走的道路,「创」辟众生成佛的「大因缘」、大道路。诸佛因地所行的清净大道,简賅地说,尽摄在六波罗蜜中:持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六波罗蜜诸位曾听得不少了,毋需详说,现在我仅举一个特点来说明什麼是波罗蜜。波罗蜜就是究竟完成的意思,印度语法,凡是事情完成了,都叫波罗蜜。佛法所说的波罗蜜,其含义是一种最后的『度』与最前的『受』相对而说的。菩萨坚强无间地鼓激着誓愿,朝朝暮暮所缘所见的不离众生苦恼,也就不怕苦恼,尽走在最前為众生去承受、去拔脱,有了这麼种既沉着也肯挺当的精神和意志,任何威胁与颠迫,则绝不介意了,就这样,从弘誓中展开无极的大心作一切苦难众生的『后殿』者,能独自「最后度」脱许多苦难众生。从愿力上说,虽然菩萨以人身出现於世;但就广义的菩萨悲愿说,菩萨為救度一切苦恼众生,有时也现种种畜生身︰马、鹿、牛、羊等等。『本生谈』中有一个故事:一回,森林到处大火,森林中的野兽惊慌得纷纷奔逃,许多都攒挤在大河岸边无法渡过,眼看大火蔓延,很快就要烧到牠们了,当这极度惊悸的时刻,有一隻菩萨鹿王,它身躯高大而有力,立即决然地将两隻前脚搭在前岸,两隻后脚搭在后岸,尽让惊惶的野兽们一一从它身上践踏过去,直到最后脊梁断了,自己也死了,这完全显现出菩萨最后度的精神。大乘行者的耐大苦、创大缘、成大业,全都凭藉实践六波罗蜜的威德所致。六波罗蜜的前叁种是福,后叁种是慧。佛陀的无上妙法不外乎福德与禪慧,行者於长时大空中积修福慧,福慧积修得充实圆满,大菩提果则能证入。大菩提果智力与悲德的总持与匯融,甚深极净的实相慧,彻照彻离了世俗的悲情与智见,始能证入充实而圆满的大菩提果。照这样看,甚深极净的般若大慧,在长期修学的过程中,是多麼重要啊!
紧握二宝飭二二,叁不逾沙鼓踊跃;
提得开廓了得绝,投住生死观如涅。
般若智的作用之一︰首先能看透所处的时代问题,时代问题以智慧观察得清楚、深刻、广泛,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才能辨别出时代的潮流趋势。极其复错的时代潮流,内涵与外表所賅罗的好坏正邪,真可说是丛丛迭迭地莫测究底,面对着这,就同走入了迷宫一样。我们修学佛法的人,慧观豁开了最新的眼界,对现前的风尚与时病,以智鑑照透得毫末毕彰,事理分明,对时潮则能汰脱混浊的,使清净的潮流起着风清弊绝的作用,减轻时艰而(紓)解眾苦。能这麼在生死的洪流中修学佛法,挺智脚跟,振举肩臂,欲海狂流中才有作中流砥柱,永不倒却的人物。这样的智观再加以慈行的切实表现,心境就空明、空旷得开开阔阔,畅行於空门中而深契空义。什麼是空?不着不坏一切,荡绝了种种偏狭的相对,也超越了修学的齐限不落二边不住中。由於这样的活脱通豁,才见到佛法的深广,见到众生的复杂;才能从深广的佛法中,去适应眾生复杂的根性。智与慈相应的菩萨,就是这样於无尽的时空中修学的。
菩萨的特征︰善用六根,把菩提心用得与六根相应;於六尘中行菩萨道,為眾生创造种种幸福。菩萨的另一特徵︰把时间和空间看作「二(种大)宝」。因此,对时光看得无比的珍惜,肯定着:『谁能将最公平的无价之宝时间,用得分秒必争(必正),谁就等於活在解脱道中』。因為总是把时间「紧握」得用在福善因缘上,等到福善因缘深厚了,法性体悟得清净了,进入世间弘化,所说与所作的,就都足以导啟他人;使许多人都能珍惜时宝,从时间中将智力用得转迷趣觉。不肯(不敢)耗丧时间的菩萨,对空(义之)宝则必然更為重视,因為『谁能将最晶莹的(空义的)无边之光,从空间中看得远近皆明,绝不滞沉或佔领,谁就等於行在菩提道中』。学菩萨的行者,知道菩萨最珍惜时与空二种大宝,也发心学菩萨般的珍惜,才永恆地赶得上时间,拓得开空间哩!
智思与空慧贯联得不谬不誑,则能谨「飭」於「二二」︰第一种二有形与无形;第二种二身与心。时宝的智光与空宝的慈德照展得通透了,则能瞭知而关注有形及无形的一切。有形与无形有两类:一、有形福报和无形隐祸。一般人最贪着现前的有形福报,因此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福利,着重於享受快乐生活。无形是什麼?细微得不可见的一种隐祸,人类的起心动念,莫不与烦恼相应,有些深隐得最极深隐的烦恼,一般人根本就觉察不到,因此许多隐祸都由此而酿发。二、有形是什麼?人世间的好坏以及种种情况,都是有形可见的。另有一类无形叁途眾生的苦恼,畜生的苦恼,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一些,饿鬼和地狱众生的苦恼,我们就看不到了。佛法的重心之一悲愿,如果只对有形的苦恼者起悲心,对由眼见不到的有情所受的苦恼缺乏悲心,这样的修学就太浅薄了,我们务要加强飭励之!第二个二种︰ 身与心。有情身心是相互关连的,以缘起智观察此身心,都是藉假依空而有,所以善巧地照达假空空假,业命就能转為慧命了。经上说『空能有路』,只须从戒慧中深观本性空,举目起步则能迈向菩提大道,从此则猛顿地降伏自我,直学诸佛,直為眾生。
活在这二直中的学者,其气志与骨劲,总是卓特地鍊锻「叁不」︰不怠、不厌、不没,从这叁不中激发透过超「逾」恆河「沙」数的生命,无条件的普為有情,兴誓「鼓」作得「踊跃」毕真,「当仁不让」。无量阿僧衹劫於生死中学佛度生的菩萨,由於诸佛的一切久已成為自己的一切,获得诸佛持助与善知识励激,则怎也不肯疲怠下来,虽然有时候身体太累了,也显现出倦容,但他猛提着為法為人的坚牢本愿,更以『心健无能坏』的充份悲心力策立行,以故,能引领眾生稳入佛门,离险黑而得安明。平庸者,在逆境中可能支撑着,顺境中反而沉堕了,菩萨则不论顺逆安危,绝不甘心沉没,果敢地积极上进。「叁不逾沙鼓踊跃」的沙指恆河沙,大乘经上说,一条恆河的沙数,已经太多了,无量无数恆河沙更是多极了;由於菩萨具有不怠、不厌、不没的深观大行,所以尽管歷经无量无数的恆沙数般的极长时间,他都能以极充沛的志义承当苦难。
菩萨练就了超常精神,一切时处都把佛法从时间和心念中向上体悟,向下护照,因此所见到的佛法境界,所领解的众生根机,则能与时俱增,与空俱廓。这样的心境「提得开廓」了,一切利害得失,就都能「了得绝」,放得下,因此所发的愿才能兑现。我们想要完成佛道,普度众生,唯一的方法发清净大愿,配合着无我慧「投」入生死而久「住生死」中。菩萨与声闻不同的地方,声闻深厌惑业困身,致诸苦恼,急求解脱;菩萨则不然,但他不依(恋)身心,却能控制惑业,也能运用身心,所以能在生死中,以深广的心量与心力,於大乘行起着无比的好乐心,从大乘甚深的智观中,了知生死是缘起无自性的,因此,远离了自我威胁,所以不但对生死不起畏惧心,更能进一步常处生死中度苦恼众生。菩萨之所以能於生死中度生,因為他的菩提心与涅槃观相融相运,从菩提心发愿救眾生苦恼,从涅槃观运智「灭」自身惑业,这样的时时增长愿兴,则能行於空智中伏断烦恼,而於生死之际深观实相,实相(不生不灭)观成就了,就等於活在大解脱中了,从此以后,一贯的行於空、无相、无作的「叁解脱门」中而展运本愿;从本愿中永不忘诸佛而学佛,绝不离眾生而忍苦。
此处,特地简明一下「神奇」与「奇特」。何谓神奇?神奇就是通常所说的神通,一般人做不到,或现不出的,『五通仙人』能做到也能现出,这最易诱惑而误害愚俗者,所以阿含经严格斥呵之。大乘经虽讚美诸佛菩萨神通,那是由於深广无量的福慧中所显露的自然现象,诸佛菩萨不过以此為方便而度生,绝无炫惑之念。不炫奇而菩萨却有奇特之处,菩萨的奇特处即是上面所说的︰发大菩提心永救众生苦恼,以大涅槃观深灭自家惑习,如此的大发与大灭,岂是凡外及二乘所可企及,真是够奇特的了。
学叁乘道一贯持,彻破四倒证四諦;
行忍具足证无上,寂灭非灭大化行。
从佛法整体说只有一乘道,因為佛法的共点︰『同入无餘涅槃』,所以不论声闻乘和菩萨乘,都是『同坐解脱床』、『同入涅槃门』,并非另有更殊异的乘。尽管初期大乘行者指责一般消极厌世的声闻人,说他们只顾自求解脱,不发心救苦众生,但初期大乘经也倡导『与声闻不相违背』,足证叁乘本质无异。其实,释尊在世时,许多声闻弟子业已透露了菩萨神态,如目犍连的為教殉身,阿难的忍而不证果,沓婆摩罗子证得了阿罗汉后迴向佛道,『无諍第一』的须菩提,大乘论上讚叹他的宏誓同菩萨一样。这些尊者,因為与释尊相处甚久,所以释尊一切言行德仪,在他们心目中早已观照得非常深刻,所以虽然比佛陀的觉境与化力差的多,但他们确已表现了相当的菩萨志神。所以我们不该说声闻道与菩萨道没什麼关连。以叁十七道品来说,一般都说叁十七道品是声闻法,也就是小乘法,可是楞伽经却说「唯有一乘法,清凉八支道」,更说明了八圣道,确是声闻道与菩萨道共同修学的总纲目。
就「叁乘道」共同的对治说,从根本佛法到初期大乘佛法时代,其方法是「一贯」的,都得「彻」底「破」除常、乐、我、净「四」种颠「倒」。大乘论上说:「无常见有常,是名為颠倒,空中无无常,何处见有常?」世间的一切皆是无常,从人与物乃至山河大地等等,无一例外。假使有人执着世间常,便堕在颠倒中,世人所执着的世间常五蕴,不了解五蕴如幻的迷情者,為我爱、我见作践得困缠交加,妄求长命或永生,这是绝不可能的!从古迄今,从今至无尽未来,任凭你有多大智慧,多大力量,无常杀鬼一到,纵有天大的本领,还得照样往生或入灭,仅是断不断惑而已。如从平等的空性遍观,不入有无二边,也没有一个实性的无常;无常尚且没有,还能执着世间常吗?因此,我们要想超越常无常的二边,就得认真的修学佛法,功力深厚得不退转,则能证四諦。「证」入佛法所展现的实际效能︰将凡俗有情誑惑颠倒中的生理、物理、心理整个的透脱得清清廓廓,身心自在无虑畏。数数体会这样的佛法之境,勤修无上道而坚持正方便,我们的面貌与品象,才有德慧向上深观诸佛的一切,才有资粮向下广济眾生的苦厄。
菩萨在长时大空中修学佛道,饶益无量眾生,面对根性最错杂的众生,最急需而最应沉耐修积的「行忍具足」,大乘经称杨菩萨之所以胜於二乘处︰忍得无比的忍,进得无比的进,就这样迈越了二乘,与诸佛慧命一直接脉,诸佛慧命之脉与(智愿化融成的)菩萨命脉接得灵畅,其光热的量与能,则足以灼破许多众生的险黑与冷酷。而菩萨面临无量眾生的无尽险黑与冷酷,却越发将诸佛慧命中的光热化為自己的光热,导化照护之,菩萨这样的深行而广修忍与进,才能稳稳足足的「证无上道」。忍,概括说生忍与法忍。从大乘者的琢磨与体悟,说叁种忍:一、耐怨害忍:以化导為义命的菩萨,对刚强难化的眾生给予自己的种种刺害绝不在乎。二、安受苦忍:无间地為佛法奔波在时空中的菩萨,从自然界中所遭受到的难以言喻的一切苦况,都能安忍得為法捨命,从极端艰阻中练就最坚挺的身心,誓作众生的大依怙,才显得出菩萨特质。叁、諦察法忍:法,包括着世间一切法相与出世间的一味实相,深修广学的菩萨行者,心念与身行都贯注在眾生与正法中,从正法实平等慧中遍察众机、久耐众苦,空慧中的悲相应得不离念、不憾众,甚深法性与极真本愿相照相运得的歷循增,法与愿印合得生死不间而发力,动静不弛而兴用,这便叫做大乘法忍。菩萨一发心,最重视处众的德行,对生忍经常加以警勉、克制,因此对於伤害他的人,不但坦然释怀,还能更发心先去度化怨害他的人,这样做得浑然而遍然了,广大的人缘就能满足了。
菩萨同时也勤修净法,治脱染法,从纯净法中见佛见人。不过,如果老是将染净二法对立起来看,认定他人是染污的,执着自己是清净的,有了这样的偏,就不能从清净性空中体达无我、无我所的道理,因此趣向高阶次的修学与度化,必须融泯了染净的对立,从空净中整遍地修為得深致周洽,才能圆具种种法缘;从这样的法缘中才能正詮无量法,广结无尽缘。
菩萨究属是甚麼样的人?简该地说︰是「不可思议智,无量悲愍心,不入二法中,等观一切法」。久修而广学的菩萨具有不可思议的大智慧,世智从染净相对中各执自性,从有漏思议中諍染諍净,愈諍愈不能通达一切;菩萨消融了染净自性执,所以能从不可思议智中朗豁地通达一切。因此,菩萨能以无碍智运无量悲心,不落入种种相对的贵贱、你我等二法中。泛俗者都在二法针锋相对中,諍斗得苦恼不堪,唯有菩萨不落入二法中,所以能等观一切法;对一切法等观得深广通达,面对众生都从平等空观中看顾眾生,不因罪恶而弃捨不救,不因良善而恋惦不已,如此的平等心行相应得不离悲智,对一般众生的苦难感应,则必然会热切而疾捷地奔赴而慰助。
有的人以為佛入涅槃寂灭了,好像什麼都没有了,这太误解了。其实,佛陀的「寂灭」绝「非」灰身泯智的「灭」什麼都没有了。佛陀晚年,舍利弗和目犍连二尊者都在佛陀之先涅槃了,舍利弗尊者的弟子均提沙弥,深感师恩深重,见到师父灭度了,悲念得縈迴不已,当时佛陀就问他:『均提!你师父过去了,他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灭去了吗?』均提答说:『没有灭去。』佛陀接着又问:『既然没有灭去,你何必那麼难过呢?』由此可知阿罗汉证得了五分法身尚且不灭,圆满无上的佛陀进入了大涅槃,能说他是没有了吗?『涅槃』,玄奘大师译為『圆寂』,其含义︰寂,是断除所有的烦恼与习气;圆,是成就了无量的善净德慧。发心学大乘道的吾人,务应以此作為理想中追求的悬的。佛最后说:『自今已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法身常在而不灭也。』只须佛弟子们将佛老人家所说的法与律,一个个认真地学习得相应,从相应中继续传下去,释尊的法身则能常住世间,永远不灭。也就是不论在家与出家,只要有人能发广大清净心,发挥菩萨精神的特征︰跳得起来透天地,发得开去承圣佛,「法身」则能辗转,「法化」必能「流」行。现代的佛弟子们,这样的责任太重大了,大慧与本愿汇融得汪洋泓澄,才顶得起哩!才永恆地顶得住哩!
Sunday, January 16, 2011
释尊入灭前训
学佛就应当时刻不忘佛最后留给我们的警言!!!
佛陀不久进入了拘尸那迦罗城,吩咐阿难道:『你去为我在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头在北面向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北方宏传,未来也会盛行在西方。我于今夜将入涅槃。阿难和大家听了都流泪不止,后来大家商量光是这样啼哭没有甚么用,要紧的提出有关如何使未来正法久住的问题来请示佛陀才是。经过商量以后,公推阿难请问佛陀道:『佛陀!我们弟子大家禁不住伤感之情,有四个问题最后请示佛陀:『第一、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大家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谁为师呢?『第二、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甚么而安住呢?『第三、佛陀住世的时候,凶恶的人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以后,凶恶的人如何去调伏呢?『第四、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以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呢?』
佛陀慈祥恺悌的回答道:
『阿难!你代表大家提出这四个问题来问我,确实非常重要。你们不要这么悲泣,要是舍利弗和目犍连还是在世的话,一定不会像你们这样;大迦叶此刻还在途中,我涅槃前他是来不及赶到。你们要认识法性,佛陀如果以应身住世的话,这终是无常之相,唯有佛陀进入涅槃,你们依法而行,才是佛陀常住在世间!
『我现在答复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的记着:
『第一、你问我涅槃以后,依谁为师;应依戒为师。
『第二、你问我涅槃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
『第三、你问我涅槃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
『第四、你问我涅槃以后,经典如何叫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阿难!你们应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佛陀的悟处,佛陀的说法处,佛陀的涅槃处。要紧的是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别的不用挂心,现在不要悲伤,赶快去娑罗双树间为我敷座设床。』
佛陀的话,听得阿难和大家更感动!更伤心!
佛陀在娑罗双树间,左近有五百力士听说佛陀将要进入涅槃,大家都来向佛陀顶礼。这以后,又有一个外道须跋陀罗,年龄已一百余岁,在外道中是很有学识道德的长者。然未闻正法,始终没有开悟。这一天听说大觉佛陀要在这里涅槃,想到慧灯将要熄灭,法船将要沈没,他不得不带着勇气匆忙的前来向佛陀请教,以打破他胸中一向的疑团。须跋陀罗到达娑罗双树,穿过重重跪在地下皈依佛陀的人,正当阿难侍奉着佛陀,阿难一见来者是个外道,怕他是来和佛陀辩论,赶快向前阻拦道:『请你不要再来打扰佛陀,佛陀今夜将要涅槃。』须跋陀罗向阿难尊者要求道:『正是因为听说佛陀将要涅槃我才来的。我此时已感觉到佛世难遇,正法难闻,请你帮忙,我心中有个疑团一定要佛陀才能解决!』这时候,阿难是再三的辞谢,须跋陀罗是再三的请求。大悲的佛陀,不舍众生,听到求道者的声音,即喊阿难道:『阿难!他不是来和我论战的,他是须跋陀罗,是我最后的弟子。让我去除他的疑惑,让他来和我见面。』阿难没有办法,只得带须跋陀罗引见佛陀,须跋陀罗很是欢喜的问道:
『佛陀!世间上所有的沙门、婆罗门、六师外道,都说自己是一切智人,又说除他以外,其它的宗教都是邪宗邪教。自己所行的是解脱大道,别人都是错入歧途。这样互相非难,这正邪究竟如何分别呢?是非究竟以甚么为标准呢?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得到解脱呢?』
佛陀欢喜微笑着回答道:
『须跋陀罗!你问得很好,我很高兴为你解答,世间上无论那一个修行者,如果他不知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他就不能认识诸法的根本;他如果不修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八圣道,他就不是真正的修道者,就不能获得自在和解脱。
『须跋陀罗!世间上谁的法中有三法印和八圣道呢?我以真实的话告诉你,唯佛陀的法中才有八圣道,唯有佛陀的教法中才有真正解脱的沙门,唯有佛陀才是一切智人。『须跋陀罗!观察外道的教法,他们不依三法印,没有八圣道,当然就没有解脱的修道者。虽然他们说有,那不过都是妄言。『须跋陀罗!我八十年前四月初八日降生在王宫,后来受教育时也曾被六师外道所迷。我十九岁的那年二月初八日出家,三十一岁的那年十二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成道,今天是八十岁的二月十五日,我于午夜在此娑罗双树间涅槃。『须跋陀罗!从我成道的时候起,这个世间上才真正的有沙门;我涅槃后,留正法于人间,信仰的人定能获得解脱,佛陀才真正是一切智能之源。』须跋陀罗听闻佛陀的真理之音,心中的迷雾顿时开朗,当即证得阿罗汉果,他顶礼佛陀的圣颜,发愿作佛陀住世最后的弟子,并就在佛陀身旁先入涅槃,大家见了都很感动。佛陀以吉祥卧的姿势卧在娑罗双树之间床上,很多的弟子围绕在佛陀的四周,大家都是揩鼻抹泪。这时,风息林静,鸟兽没有鸣声,树木之皮流出水滴,百花都萎谢凋零。整个的世间都现出寂寞萧条的现象。佛陀心如止水,和平常说法没有两样,静静的向诸弟子作最后的遗教:
『诸比丘弟子!我涅槃以后,你们要尊敬珍重波罗提木*,善为受持,不要遗忘。戒就是指导你们的大师,你们持戒,如贫穷的人得到宝物,如黑暗中燃起明灯。这和我住世,没有甚么不同。『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弘通正法,从事自利利他和救人救世的真理运动,不要贪图财利,不要贩卖贸易安置田宅。你们修道利人,自有人供养,不用为生活操心。『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奉行正法,不要占相吉凶和咒术仙药,不要结好贵人,亲厚媟慢,你们应该节身时食,清净自活;要端心正念求度,不要显异惑众。『诸比丘弟子!你们更应该节制六根,不要让六根追逐六尘,以免放逸堕落。好像管理凶悍的恶马,一定要用辔制,不然,将会把人牵坠入陷坑之中。恶马之害,只有一世,六根之害,殃及累世,这是不能不谨慎注意。『诸比丘弟子!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以心为主,大家要好好制心,心的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好像人的手中拿着蜜器,动转轻躁,观看到蜜,不见前面举步就有陷坑。放纵心意,好像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能够丧失一切善事,所以你们要精进修道,把心栖于安静的境界。『诸比丘弟子!你们接受到饮食供养,应当作服药之想,好和坏都不要增减。不要起贪瞋之心,饮食不过是为资养色身,除去身体的饥渴。受食要如蜜蜂在花上采蜜,但取其味,不损食香,不要多求,以免坏其善心。『诸比丘弟子!假如有恶人前来伤害你们,你们当自摄心,不要起瞋恨的念头;更要护口,不要说恶毒的语言。你们要知道放纵瞋恚的心,就能妨碍修道,破诸善法,坏好名闻,失去一切功德之宝。忍的美德,持戒和苦行都不能及。能够行忍的人,才是有力大人!假若不能用欢喜之心,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就不能称做有道的智能之人。『诸比丘弟子!你们不要有骄慢的心,不要有谄曲的心,不要有欺诳的心,不要有悭吝的心,心宜端正,以质直为本。『诸比丘弟子!你们应当知道多欲的人,苦恼亦多;少欲的人,才是住于安稳的世界。你们要脱离苦恼,就要知足,知足之法,才是幸福安乐之道。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勤于精进弘法修道,则事无大小,就没有困难之处,好像涓涓的细流,也能凿石穿山,进入大川巨海;否则,对于弘法的家务,利生的事业,常常懈废,如同攒木取火,未热而息,虽然要想得火,火怎能自动跑出来呢?『诸比丘弟子!你们要不忘正念,一切烦恼恶魔就不能侵入。你们要做勇猛的将军,披着重铠,持着禅定的刀刃,征服六尘境界的魔军;佩着智能的利剑,知道世间生灭的法相,降伏一切诸有的苦患。『诸比丘弟子!在生死的大海中,你们要撑好智能的法船,渡过愚痴爱执的浊流,燃着智能的灯光,走过无明闇冥的世间。常以闻思修的智能,才能进入三摩地。『诸比丘弟子!你们要记好我说的法,不要忘失。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咎不在医;我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者不行,过不在导。『诸比丘弟子!我所说四圣谛十二因缘,是宇宙人生真理,今我将要涅槃,如有疑者,可速问我,我当为你们解答。』
夜是静静的,没有别的音声,只有佛陀说法的音声,月光分外明亮,流星划过长空,诸比丘弟子呼吸不敢有声,聆听佛陀最后的法语。最后佛陀问大家对四圣谛、十二因缘有不解的地方,可提出来问。如是三问,大家都默默无言,因为都没有疑惑,当时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就对佛陀说道:『佛陀!我们了解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真理,在这个世间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陀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教法不可令异。』
佛陀非常安静,没有一点疲倦的样子,这就是将要进入涅槃的佛陀吗?叫人真难以了解,诸比丘弟子都在黯然的啜泣。改变命运的方法
节录自《般若网》
佛陀不久进入了拘尸那迦罗城,吩咐阿难道:『你去为我在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头在北面向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北方宏传,未来也会盛行在西方。我于今夜将入涅槃。阿难和大家听了都流泪不止,后来大家商量光是这样啼哭没有甚么用,要紧的提出有关如何使未来正法久住的问题来请示佛陀才是。经过商量以后,公推阿难请问佛陀道:『佛陀!我们弟子大家禁不住伤感之情,有四个问题最后请示佛陀:『第一、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大家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谁为师呢?『第二、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甚么而安住呢?『第三、佛陀住世的时候,凶恶的人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以后,凶恶的人如何去调伏呢?『第四、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以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呢?』
佛陀慈祥恺悌的回答道:
『阿难!你代表大家提出这四个问题来问我,确实非常重要。你们不要这么悲泣,要是舍利弗和目犍连还是在世的话,一定不会像你们这样;大迦叶此刻还在途中,我涅槃前他是来不及赶到。你们要认识法性,佛陀如果以应身住世的话,这终是无常之相,唯有佛陀进入涅槃,你们依法而行,才是佛陀常住在世间!
『我现在答复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的记着:
『第一、你问我涅槃以后,依谁为师;应依戒为师。
『第二、你问我涅槃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
『第三、你问我涅槃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
『第四、你问我涅槃以后,经典如何叫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阿难!你们应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佛陀的悟处,佛陀的说法处,佛陀的涅槃处。要紧的是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别的不用挂心,现在不要悲伤,赶快去娑罗双树间为我敷座设床。』
佛陀的话,听得阿难和大家更感动!更伤心!
佛陀在娑罗双树间,左近有五百力士听说佛陀将要进入涅槃,大家都来向佛陀顶礼。这以后,又有一个外道须跋陀罗,年龄已一百余岁,在外道中是很有学识道德的长者。然未闻正法,始终没有开悟。这一天听说大觉佛陀要在这里涅槃,想到慧灯将要熄灭,法船将要沈没,他不得不带着勇气匆忙的前来向佛陀请教,以打破他胸中一向的疑团。须跋陀罗到达娑罗双树,穿过重重跪在地下皈依佛陀的人,正当阿难侍奉着佛陀,阿难一见来者是个外道,怕他是来和佛陀辩论,赶快向前阻拦道:『请你不要再来打扰佛陀,佛陀今夜将要涅槃。』须跋陀罗向阿难尊者要求道:『正是因为听说佛陀将要涅槃我才来的。我此时已感觉到佛世难遇,正法难闻,请你帮忙,我心中有个疑团一定要佛陀才能解决!』这时候,阿难是再三的辞谢,须跋陀罗是再三的请求。大悲的佛陀,不舍众生,听到求道者的声音,即喊阿难道:『阿难!他不是来和我论战的,他是须跋陀罗,是我最后的弟子。让我去除他的疑惑,让他来和我见面。』阿难没有办法,只得带须跋陀罗引见佛陀,须跋陀罗很是欢喜的问道:
『佛陀!世间上所有的沙门、婆罗门、六师外道,都说自己是一切智人,又说除他以外,其它的宗教都是邪宗邪教。自己所行的是解脱大道,别人都是错入歧途。这样互相非难,这正邪究竟如何分别呢?是非究竟以甚么为标准呢?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得到解脱呢?』
佛陀欢喜微笑着回答道:
『须跋陀罗!你问得很好,我很高兴为你解答,世间上无论那一个修行者,如果他不知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他就不能认识诸法的根本;他如果不修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八圣道,他就不是真正的修道者,就不能获得自在和解脱。
『须跋陀罗!世间上谁的法中有三法印和八圣道呢?我以真实的话告诉你,唯佛陀的法中才有八圣道,唯有佛陀的教法中才有真正解脱的沙门,唯有佛陀才是一切智人。『须跋陀罗!观察外道的教法,他们不依三法印,没有八圣道,当然就没有解脱的修道者。虽然他们说有,那不过都是妄言。『须跋陀罗!我八十年前四月初八日降生在王宫,后来受教育时也曾被六师外道所迷。我十九岁的那年二月初八日出家,三十一岁的那年十二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成道,今天是八十岁的二月十五日,我于午夜在此娑罗双树间涅槃。『须跋陀罗!从我成道的时候起,这个世间上才真正的有沙门;我涅槃后,留正法于人间,信仰的人定能获得解脱,佛陀才真正是一切智能之源。』须跋陀罗听闻佛陀的真理之音,心中的迷雾顿时开朗,当即证得阿罗汉果,他顶礼佛陀的圣颜,发愿作佛陀住世最后的弟子,并就在佛陀身旁先入涅槃,大家见了都很感动。佛陀以吉祥卧的姿势卧在娑罗双树之间床上,很多的弟子围绕在佛陀的四周,大家都是揩鼻抹泪。这时,风息林静,鸟兽没有鸣声,树木之皮流出水滴,百花都萎谢凋零。整个的世间都现出寂寞萧条的现象。佛陀心如止水,和平常说法没有两样,静静的向诸弟子作最后的遗教:
『诸比丘弟子!我涅槃以后,你们要尊敬珍重波罗提木*,善为受持,不要遗忘。戒就是指导你们的大师,你们持戒,如贫穷的人得到宝物,如黑暗中燃起明灯。这和我住世,没有甚么不同。『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弘通正法,从事自利利他和救人救世的真理运动,不要贪图财利,不要贩卖贸易安置田宅。你们修道利人,自有人供养,不用为生活操心。『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奉行正法,不要占相吉凶和咒术仙药,不要结好贵人,亲厚媟慢,你们应该节身时食,清净自活;要端心正念求度,不要显异惑众。『诸比丘弟子!你们更应该节制六根,不要让六根追逐六尘,以免放逸堕落。好像管理凶悍的恶马,一定要用辔制,不然,将会把人牵坠入陷坑之中。恶马之害,只有一世,六根之害,殃及累世,这是不能不谨慎注意。『诸比丘弟子!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以心为主,大家要好好制心,心的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好像人的手中拿着蜜器,动转轻躁,观看到蜜,不见前面举步就有陷坑。放纵心意,好像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能够丧失一切善事,所以你们要精进修道,把心栖于安静的境界。『诸比丘弟子!你们接受到饮食供养,应当作服药之想,好和坏都不要增减。不要起贪瞋之心,饮食不过是为资养色身,除去身体的饥渴。受食要如蜜蜂在花上采蜜,但取其味,不损食香,不要多求,以免坏其善心。『诸比丘弟子!假如有恶人前来伤害你们,你们当自摄心,不要起瞋恨的念头;更要护口,不要说恶毒的语言。你们要知道放纵瞋恚的心,就能妨碍修道,破诸善法,坏好名闻,失去一切功德之宝。忍的美德,持戒和苦行都不能及。能够行忍的人,才是有力大人!假若不能用欢喜之心,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就不能称做有道的智能之人。『诸比丘弟子!你们不要有骄慢的心,不要有谄曲的心,不要有欺诳的心,不要有悭吝的心,心宜端正,以质直为本。『诸比丘弟子!你们应当知道多欲的人,苦恼亦多;少欲的人,才是住于安稳的世界。你们要脱离苦恼,就要知足,知足之法,才是幸福安乐之道。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勤于精进弘法修道,则事无大小,就没有困难之处,好像涓涓的细流,也能凿石穿山,进入大川巨海;否则,对于弘法的家务,利生的事业,常常懈废,如同攒木取火,未热而息,虽然要想得火,火怎能自动跑出来呢?『诸比丘弟子!你们要不忘正念,一切烦恼恶魔就不能侵入。你们要做勇猛的将军,披着重铠,持着禅定的刀刃,征服六尘境界的魔军;佩着智能的利剑,知道世间生灭的法相,降伏一切诸有的苦患。『诸比丘弟子!在生死的大海中,你们要撑好智能的法船,渡过愚痴爱执的浊流,燃着智能的灯光,走过无明闇冥的世间。常以闻思修的智能,才能进入三摩地。『诸比丘弟子!你们要记好我说的法,不要忘失。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咎不在医;我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者不行,过不在导。『诸比丘弟子!我所说四圣谛十二因缘,是宇宙人生真理,今我将要涅槃,如有疑者,可速问我,我当为你们解答。』
夜是静静的,没有别的音声,只有佛陀说法的音声,月光分外明亮,流星划过长空,诸比丘弟子呼吸不敢有声,聆听佛陀最后的法语。最后佛陀问大家对四圣谛、十二因缘有不解的地方,可提出来问。如是三问,大家都默默无言,因为都没有疑惑,当时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就对佛陀说道:『佛陀!我们了解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真理,在这个世间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陀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教法不可令异。』
佛陀非常安静,没有一点疲倦的样子,这就是将要进入涅槃的佛陀吗?叫人真难以了解,诸比丘弟子都在黯然的啜泣。改变命运的方法
节录自《般若网》
Monday, January 3, 2011
时轮心咒功德简介
为什么值此日环食、十斋日等诸殊胜时修行功德无量?具缘起自《时轮金刚本续》。简介,据此了义,以利日后恰此时精进。
向上师与时轮金刚顶礼!
伟大的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在《时轮根本续》中讲:“时轮心咒是无垢的佛经,八万四千法的核心,是一切般若波罗蜜多的究竟,一切金刚密乘之王。仅仅用念诵或抄写其字迹就能彻底消除五无间罪,十不善、破三律仪等深重罪业,并能增加福慧和修道的功德。意念一刹那就能避免天龙八部鬼神的加害。只要有此心咒的字体(十相自在)、字迹就能调解地方病和四大不和等现象。若在死后的中阴界中能持念此心咒,就不会堕落三趣恶道和转生到天龙八部鬼神界中。若经常念诵此心咒,转其经轮,写其字迹,刻其字体等,就能得到本世的快乐和来世往生清净刹土。”佛陀如此揭示时轮心咒功德无量,可见其殊胜。时轮心咒尤其能够调解和遮回末法时代的世间四大失和、天龙八部鬼神失和、藏汉胡三族以及从未有过的疾病烦恼和众生之间自相残杀等所有末法怪相。此心咒是调解一切不祥(不吉祥)的主要工具,对众生与佛教的利益与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佛陀为了为欲所行,背道而驰的迷惑众生,讲述了此无上的时轮金刚法(愿具智慧者理解,此述是阿旺·措里嘉措按《时轮根本续释》著,阿旺·多吉译)。
时轮心咒:嗡哈恰玛拉瓦热洋娑哈
时轮法在末法时代的特殊作用:
(1)、凡受过灌顶而且坚定信仰者,虽不修也在七世内必定成佛,这是《时轮续》中说的;
(2)、凡闻此法而产生信仰、经常念咒者,均免遭世界末日的各种灾难、洪水、火灾、疾病、战争、恶疾、传染病、不治之疾病,克服自然灾害的侵害;
(3)、凡闻此法,受过灌顶者,若不犯重罪,定能得到人身或生到香巴拉,决不会堕三恶道,重罪可得减轻,轻罪可以免除。凡听到此法(咒)的动物
时轮义理
时轮大法是藏传佛教中密教修持主要持方法及本尊之一。时轮法具有其独特的理论见解和修持方法。其中,觉囊派以专修时轮法著称于世,并使许多人得到成就。成就者中最为著名的有著名的有更钦·笃布巴喜坚赞,他一生中以主修时轮大法而得成就,并将时轮大法宏扬于西藏各地,还著有许多单阐述时轮大法的著作,流传至今。
时轮的义理
分分秒秒组成岁月时轮,无始无终转动不息,威力无比,它创造出五光十色的天地万物,又将它一个个粉碎,不留痕迹,这是“外时轮”。现代科学中的相对论,讲四度空间,就是三度空间,加上时间,认为一切存在都离不开时间的因素。时轮就是重视时间,一切从时间的角度解释生灭的,认为生命是时间。时间和空间两方面中首先是重视时间的,从时间的角度研究宇宙,研究人体生命,除了时间,还有什么呢?什么也有没有了。人类社会的存在,离开时间就谈不上了,什么也没有了。我们说过去什么社会,现在什么社会,都离不开时间,一离一开时间,就什么也谈不到了。所以把时间看成一个循环的过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外时轮。比如“时轮天文”是时轮法里面的一的一个部分,是讲天文、宇宙构造的宇宙学说,藏族的天文学主要是用时轮天文,它算出的行星轨道,每年的日蚀、月蚀和现代科学天台算的结果十分接近,精确度和天文台电子计算机的也很近似,只是说法不一样。时间是根据太阳运行的相对位置来决定的,如:从今天早上太阳出来,落下去到明天早上太阳出来是一天的时间,一年时间也是太阳遍行十二宫星座的位置一周的时间,就叫一年。从一天来说,每天还有十二宫星座的位置。十二宫,有六阴宫、六阳宫,阴阳配合形成一天的阴阳时间。时轮法一天是60个时分,时轮天文历算分三种:一个是宫日,一个是太阳日,一个是太阳日,以月的圆缺周期为一个月,一年十二个月,根据月的圆缺周期算有时是29天,有时是30天,这样算下来,一年一般是371天稍过一些。实际上现在按360天算时就多几天,这多的几天三年两头用闰月来处理。一天日行十二宫时间,今天早上是日出到明天早是日出为一天的时间,日行十二宫,十二时辰,这样算下来,一年就是 365天过一些,现在阳历就是这样算的。这样几年多一天就是闰年。
宫历是从星座位置算,日行十二宫,以弧度为360 度,一般就是360天,宫日就这样算来的。
无论怎样算,分分秒秒都是时间。时间无始无终,流动不息,时间象个轮子在不停地转,一年季转,每天在转。时间轮子的转动中创造出五光十色的天地万物。历史、文化、社会都是在时间中创造出来的,同时,时间又将它一个个粉碎,不留痕迹,历史上的很多东西都没有了,人类的许多文明一个个也都没有了----这是外时轮。
人体生命是小宇宙,和外部宇宙有一定关系。比如人的情绪,在春天和夏天或在一天的早上和晚上都不一样,人的智力和兴奋程度都不一样,阴阳程度不一样,天体时间变化时也不一样。比如沿海地区的人到高原上去不适应。也就是说宇宙的天体时间对身体影响相当大,生命环境不能分开,任何一个小的变化都会影响身体和生命。所以,凡是外面的东西在人的身体上都有。人体的气脉运行节奏形成人体生命的时轮。气脉运行有节奏,呼吸有节奏,心脏跳动有节奏,不能快也不能慢,就是气脉运行的节奏,形成生命的时轮。从生到死气脉运转不息,创造着维生元素,育养着生命,但又无情地破坏生机,致使生命夭折、终止。一方面创造维持着生命,一方面又破坏生命,把生命推向灭亡,这就是时轮法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时法上讲,人一天平均呼吸21600次,用现在的算法大概是四秒钟一次,60个时分,呼吸21600次/每天,气在人体的脉轮中遍行一周的时间等于一昼夜。一天的十二个时分也分阴阳,气也分阴阳……
时轮讲人体气脉有72000条,分三类,24000条是精脉,精液流动;2400条是血脉,血脉运行;24000条是气脉,气脉运行,各占三分之一。从时轮角度看100岁是平常人的寿命,人体的器官和内部构造的有效期限应该是100岁,但为什么很少有人活到100岁?这就是由于有先天后天条件、情绪、阴阳、环境、工作等多种原因,形成气脉的率乱,阴阳不调和各种疾病的产生,致使不能活到正常岁数。还有人体的一些功能,我们佛教上叫正常功能,现在叫特异功能,(应该说这些功能的人人都有的功能,不能叫特异功能)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了?这就像电视机一样,内部的线路不通了。人体也是这样,一个线路出了问题,其它就出问题。练功过程就是让它恢复正常。一些脉络需要打通,有些需要接起来,有些死脉、坏脉,需要育养。经过修持,有的人出功能,有的虽然不出功能也能保持健康长寿,智慧能够得到正常的发展开发,这就是人体内部的时轮。时轮讲人从生下来五个月开始,每天坏死两条脉,100年后72000条脉全部坏死 ,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如良好的保养和修持,就没有生存的条件了。时轮就是掌握这种规律,彻底改变这种生命规律的殊胜妙法。再比如,有人练气,现在练深呼吸,为什么可以长寿?为什么气短了,人身体就不好?剧烈活动以后气短,人有了病以后气短,是什么原因呢?龟为什么可以长寿?有人研究了以后,发现龟呼吸一次,人要呼吸15次,龟的呼吸长15倍,所以龟可以活到1000多年,这就是深呼吸可以长寿的道理。那么掌握了这种规律,就可以控制呼吸,锻炼呼吸,短呼吸变成长呼吸,举一个例子:一个手表每天转2圈,假如这个表的寿命是20年,如果将这个表改为每天转一圈,可以比原来减缓慢零件的磨损消耗量1/2,延长表的寿命一倍,这块表的寿命即为40年。人一昼夜呼吸26100次,假若这样人可以50年,如果每天通过金刚咒的修练、宝瓶气的修炼,使短呼吸变为长呼吸、深呼吸、平稳呼吸,每天的呼吸从21600减少到10000次,即减少一半,那么寿命就可以延长一倍。
把身体分为宏体、微体。宏体是看得见的,还有我们看不见的精、气脉,还有更细微的元神、元气。内时轮指的就是这些人体规律,这些和外部是相应的,怎么个相应法?人体上的十二宫怎么表现?人的胳膊上有三个关节,两个胳膊就是6个关节,两条腿各有三个关节,一共十二个大关节,一个大关节中有30条脉,十二个脉轮,每条脉轮中有30条脉,这样的脉轮,在人体中有十二个,与外面的十二个月适应。一月有30天,所以人的每个关节中的脉有30条。这就是相应法。比如天气一年有两个回归线,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夏至白天最长,晚上最短,一直到北回归线;到冬至的时候,到南回归线,白天最短,晚上最长,到节点时就到了南回归线上了,这就是两条回归线,就是人体的条脉络的表现,一个左脉一个右脉。天上最主要的就是太阳、月亮,还有一个罗喉星,罗喉星天体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星星。从时轮上说形成日蚀和月蚀很重的原因是罗喉星。罗喉星是无色的看不见的。还有一个叫“劫火”,现在都叫慧星。今天不是开始慧星撞击木星的日了吗?慧星在时轮上专门有解释,人体里面的中脉是代表慧星的。日、月、星就是代表人体内的三条脉,一条红脉表示日,一条白脉表示月,中间的中脉是绿色的或兰色的代表罗喉星。(天体、人体)都有对应规律。
时轮坛城和时轮佛与内外时轮的相应规律
人体的四季,天上的四季,春、夏、秋、冬、人一生的四季和一天的四季都有对应规律。在四季中情绪的变化各不相同。而且人的气,每天在体内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规律紊乱了以后,身体就出毛病。练功的目的是让它正常,让它平衡。这是内时轮。
另外是别时轮六支修法,六支修法是圆满次第修法中的高级修法,六支修法是绝妙的对治论。针对天体和人体的对应规律提出一个对策。别时轮掌握规律主动控制、调整气脉,保精、养神、增福、增利除弊。人的身体中的有利因素要增加、要增长,在修练的过程中弊病要驱除,成就乐空不二,自在时轮。自在时轮就是能最终改变人体内部这种规律。
人始终是一个奴隶,是体内和体外自然环境(奴役)的奴隶。自在就是获得自由生命,在阴阳各个方面采取对治的办法。这就是二次第,就是生成次第和圆满次第。
时轮法是研究生命规律、改变生命规律、是超脱生命规律的奥妙无穷的大法,时轮天文和人类修证的经验证明它的科学性是无可怀疑的。
摘自-海涛法师2007年弘法讲义
探讨曼陀罗.时轮金刚沙坛城 一
1.密续的意义----密续在梵文的意思是「连续」。密续是永恒本质教法的生动表达----包括它的根、它的道、它的果。
2.佛陀的法教可以分为经典和密续,两者都是以手写经文保存着,流传了数世纪。
3.经典是以对话的方式公开讲授,而且总是可以广泛运用;而密续却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包括医药和占卜密续,以及金刚乘禅修的根本经典,例如时轮金刚密续就是。
4.密续是金刚乘的核心,它在西藏和蒙古被普遍修行超过了一千三百年。金刚乘是佛道三乘之一,这三乘分别是:小乘,个人解脱的道;大乘,利他的道,透过利益一切众生而成佛的菩萨道;金刚乘,一般说来透过密续修行是转化与成佛最直接的道。
5.时轮金刚是佛陀传下来数千种密续法教之一。每一种密续的中央是一个本尊,被视为佛陀某一种特质的特殊化现。它不是神明崇拜,本尊被认知是一种人格化的心识状态,让一个行者能够在成佛的道上前进。
6.除了中央本尊时轮金刚,在时轮史中还有三位重要的本尊,分别是代表大智的文殊菩萨、大悲的观音菩萨和大力的金刚手菩萨。
7.时轮金刚的心咒是「唵 阿 吽 吼旱 卡雅 玛拉 瓦喇雅吽 呸」,这个咒语无法意译,因为是字母没有拼成字,但它涵盖了时轮密续的各个层面。
8.坛城圣殿中包括寂静尊和忿怒尊,前者是佛的慈悲本质化现出仁慈的形象,后者也是慈悲本质化现出凶恶的形象。
9.最寂静的本尊通常是以白色、淡蓝色或是绿色表现,忿怒尊则是呈现红色、深蓝色或黑色,从他们的身体喷出火焰,消除内心的三毒和行道的障碍。他们携带着一些法器,用来斩断无明和妄想。
10.忿怒尊常被拿来当作大门的守护者,一则防止恶意者入侵,二则欢迎善意者进入坛城或寺庙。
探讨曼陀罗.时轮金刚沙坛城 二
1.每一个密续都有本尊,同样的,每一个本尊都化现一个密续。每一个本尊代表着佛心的一个面向,每一个密续则揭示了本尊证悟的方法。
2.在密续,心被视为是一个人的中心起源。意识之流连结个人的过去与未来,这可以在他此生的行为中观察,或是根据轮回的法则,观察到他的过去生和未来世。心是这些行为和印记的储藏室,统称为「业」。
3.密续修行的核心是微细的心识,是我们生命力、慈悲与智慧能量的来源。每一个密续都有指导我们进入修行的方法,透过本尊的示现让我们了解心的清净本质。
4.因此密续不只是一种法教,而且是一种引领成佛之道的指南,它是由被授与的传承持有者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5.「心的转化」,是一种意识的直接转化,可以从本尊传到人、或是从人传到另一个人身上。它需要一个具格上师以及一个心识已经转到堪受灌顶状态的弟子。
6.这种协调是透过菩提心的生起而达到,菩提心则是经过慈悲的修炼之后生起的心识觉醒状态。
7.当佛陀传授密续时,他化现成密续的本尊,并透过心识的转化传授完整的法教。
8.据说见到佛陀或是本尊的形象,可以激发起内在佛性的种子。在藏传佛教里,这种观想的具象包括唐卡、雕像、坛城。
9.经过适当的制作过程和供奉,一般认为这些作品也具有像经文、本尊甚至是佛陀传授的能量一样。他们被视为是这些代表物的化现。
10.仪式艺术的修行是一种唤起行者内在本尊的方法,唤醒我们本已具足的佛性。仪式艺术包括念咒、音乐、舞蹈、制作食子(由大麦、面粉和奶油制成)、雕塑以及制作沙坛城,这些都做为供养本尊之用。它们是密续修行完整体系的一部分。
讨曼陀罗.刚沙坛诚 探时轮金 三
1.仪式艺术在传达密续的意义上其作用有如「视觉的经文」一般,它们不仅提供了法教的另一个面向,也提供行者透过修行开展虔敬的机会。
2.早期密续艺术到西方展示由于没有正确的解说,因此对双运产生很多误解,认为纯粹是性爱交抱。在时轮密续的修行中,本尊是一种观想成阴阳和合或是平衡的意识状态。
3.了解了禅修的圆满次第,我们就能够主宰身体的右脉(阴性)和左脉(阳性),了悟整个中脉的觉醒与清净状态,就是透过双运的拥抱而呈现。
4.坛城的目的是使弟子熟知密续和本尊,弟子能够「进入坛城」,亦即进入本尊安住的状态。
5.为了修习密续,弟子接受灌顶,等于获得认可或是授权。密续的上千个法教每一个都有灌顶仪式。密续的本质是透过灌顶仪式传授,这样下来,弟子不只是获得允许修行此法,而且透过上师的化现得到佛陀加持。
6.灌顶仪式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手势,上师的目的都是在开启弟子的慈悲心和清净觉性的智慧。
7.灌顶的西藏文称为「旺库」意思是「允许、授权」,也就是获准修行密法的意思。传授灌顶的人是金刚上师,因为金刚杵是仪式的工具,可以斩断妄念而且代表不可毁灭的心。
8.密法透过金刚上师的直接传授而得以流传,灌顶实现了金刚上师的誓戒,传承密法使不致佚失,能够一直利益众生。
9.在灌顶的时候,弟子也同样要发誓愿护持这个教法。以这样的方式,弟子进入这个传承中。
10.时轮金刚灌顶允许弟子听闻密续、修行其道、传授其智慧。其目标在于得到本尊的身心「成就」,最后的目标是大乐意识。
11.生而为人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能够听闻佛陀的法教更是稀有,能够入门修行时轮密续更是稀有中的稀有。
探讨曼陀罗.时轮金刚沙坛城 四
1.藏传佛教的仪式艺术是在通力合作下完成复杂的沙坛城,其价值是协同多于创新,而且艺术工作者的唯一目的就是开启利他的发心。
2.沙坛城的分解可以解释为「不执着」的教示,放下我执。仪式反映了佛陀对于无常的认知,生命中一切的本质都是短暂。
3.即使一个佛弟子不能修行密法,能够看到沙坛城并绕行它,都将会得到很大的利益,而且它是喜乐的因。
4.时轮金刚在字义上解释为「时间之轮」,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事件之流动。
5.时轮金刚代表全知,他与一切时间同在,因此他无所不知。轮,既无始也无终,也是佛教的宇宙论,代表佛陀的法教。
6.时轮密续的教示包含了三个独特的而又同时发生的循环:外时轮教导宇宙论,内时轮教导人体的本质和功能,密时轮教导禅修与成佛之道。
7.时轮金刚不只是一个本尊,还是一个法教,一个密续。它有自己的坛城、经典、咒语、祈请文、修法、仪轨、金刚舞,还有一个长而精采的历史。
8.透过这许多元素的整合,我们可以了解并体验时轮金刚的心识。愈深入修行,愈能体会它的广博和深奥。
9.每一个本尊都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最简单的形式就是一头双臂,更精巧的形式则是多头多臂。很多重要的本尊,不论是男或女,都会呈现与一个伴侣结合的状态,就是一般熟知的「双运」,字面上的意思是「佛母--佛父」,代表智慧与慈悲的结合。
向上师与时轮金刚顶礼!
伟大的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在《时轮根本续》中讲:“时轮心咒是无垢的佛经,八万四千法的核心,是一切般若波罗蜜多的究竟,一切金刚密乘之王。仅仅用念诵或抄写其字迹就能彻底消除五无间罪,十不善、破三律仪等深重罪业,并能增加福慧和修道的功德。意念一刹那就能避免天龙八部鬼神的加害。只要有此心咒的字体(十相自在)、字迹就能调解地方病和四大不和等现象。若在死后的中阴界中能持念此心咒,就不会堕落三趣恶道和转生到天龙八部鬼神界中。若经常念诵此心咒,转其经轮,写其字迹,刻其字体等,就能得到本世的快乐和来世往生清净刹土。”佛陀如此揭示时轮心咒功德无量,可见其殊胜。时轮心咒尤其能够调解和遮回末法时代的世间四大失和、天龙八部鬼神失和、藏汉胡三族以及从未有过的疾病烦恼和众生之间自相残杀等所有末法怪相。此心咒是调解一切不祥(不吉祥)的主要工具,对众生与佛教的利益与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佛陀为了为欲所行,背道而驰的迷惑众生,讲述了此无上的时轮金刚法(愿具智慧者理解,此述是阿旺·措里嘉措按《时轮根本续释》著,阿旺·多吉译)。
时轮心咒:嗡哈恰玛拉瓦热洋娑哈
时轮法在末法时代的特殊作用:
(1)、凡受过灌顶而且坚定信仰者,虽不修也在七世内必定成佛,这是《时轮续》中说的;
(2)、凡闻此法而产生信仰、经常念咒者,均免遭世界末日的各种灾难、洪水、火灾、疾病、战争、恶疾、传染病、不治之疾病,克服自然灾害的侵害;
(3)、凡闻此法,受过灌顶者,若不犯重罪,定能得到人身或生到香巴拉,决不会堕三恶道,重罪可得减轻,轻罪可以免除。凡听到此法(咒)的动物
时轮义理
时轮大法是藏传佛教中密教修持主要持方法及本尊之一。时轮法具有其独特的理论见解和修持方法。其中,觉囊派以专修时轮法著称于世,并使许多人得到成就。成就者中最为著名的有著名的有更钦·笃布巴喜坚赞,他一生中以主修时轮大法而得成就,并将时轮大法宏扬于西藏各地,还著有许多单阐述时轮大法的著作,流传至今。
时轮的义理
分分秒秒组成岁月时轮,无始无终转动不息,威力无比,它创造出五光十色的天地万物,又将它一个个粉碎,不留痕迹,这是“外时轮”。现代科学中的相对论,讲四度空间,就是三度空间,加上时间,认为一切存在都离不开时间的因素。时轮就是重视时间,一切从时间的角度解释生灭的,认为生命是时间。时间和空间两方面中首先是重视时间的,从时间的角度研究宇宙,研究人体生命,除了时间,还有什么呢?什么也有没有了。人类社会的存在,离开时间就谈不上了,什么也没有了。我们说过去什么社会,现在什么社会,都离不开时间,一离一开时间,就什么也谈不到了。所以把时间看成一个循环的过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外时轮。比如“时轮天文”是时轮法里面的一的一个部分,是讲天文、宇宙构造的宇宙学说,藏族的天文学主要是用时轮天文,它算出的行星轨道,每年的日蚀、月蚀和现代科学天台算的结果十分接近,精确度和天文台电子计算机的也很近似,只是说法不一样。时间是根据太阳运行的相对位置来决定的,如:从今天早上太阳出来,落下去到明天早上太阳出来是一天的时间,一年时间也是太阳遍行十二宫星座的位置一周的时间,就叫一年。从一天来说,每天还有十二宫星座的位置。十二宫,有六阴宫、六阳宫,阴阳配合形成一天的阴阳时间。时轮法一天是60个时分,时轮天文历算分三种:一个是宫日,一个是太阳日,一个是太阳日,以月的圆缺周期为一个月,一年十二个月,根据月的圆缺周期算有时是29天,有时是30天,这样算下来,一年一般是371天稍过一些。实际上现在按360天算时就多几天,这多的几天三年两头用闰月来处理。一天日行十二宫时间,今天早上是日出到明天早是日出为一天的时间,日行十二宫,十二时辰,这样算下来,一年就是 365天过一些,现在阳历就是这样算的。这样几年多一天就是闰年。
宫历是从星座位置算,日行十二宫,以弧度为360 度,一般就是360天,宫日就这样算来的。
无论怎样算,分分秒秒都是时间。时间无始无终,流动不息,时间象个轮子在不停地转,一年季转,每天在转。时间轮子的转动中创造出五光十色的天地万物。历史、文化、社会都是在时间中创造出来的,同时,时间又将它一个个粉碎,不留痕迹,历史上的很多东西都没有了,人类的许多文明一个个也都没有了----这是外时轮。
人体生命是小宇宙,和外部宇宙有一定关系。比如人的情绪,在春天和夏天或在一天的早上和晚上都不一样,人的智力和兴奋程度都不一样,阴阳程度不一样,天体时间变化时也不一样。比如沿海地区的人到高原上去不适应。也就是说宇宙的天体时间对身体影响相当大,生命环境不能分开,任何一个小的变化都会影响身体和生命。所以,凡是外面的东西在人的身体上都有。人体的气脉运行节奏形成人体生命的时轮。气脉运行有节奏,呼吸有节奏,心脏跳动有节奏,不能快也不能慢,就是气脉运行的节奏,形成生命的时轮。从生到死气脉运转不息,创造着维生元素,育养着生命,但又无情地破坏生机,致使生命夭折、终止。一方面创造维持着生命,一方面又破坏生命,把生命推向灭亡,这就是时轮法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时法上讲,人一天平均呼吸21600次,用现在的算法大概是四秒钟一次,60个时分,呼吸21600次/每天,气在人体的脉轮中遍行一周的时间等于一昼夜。一天的十二个时分也分阴阳,气也分阴阳……
时轮讲人体气脉有72000条,分三类,24000条是精脉,精液流动;2400条是血脉,血脉运行;24000条是气脉,气脉运行,各占三分之一。从时轮角度看100岁是平常人的寿命,人体的器官和内部构造的有效期限应该是100岁,但为什么很少有人活到100岁?这就是由于有先天后天条件、情绪、阴阳、环境、工作等多种原因,形成气脉的率乱,阴阳不调和各种疾病的产生,致使不能活到正常岁数。还有人体的一些功能,我们佛教上叫正常功能,现在叫特异功能,(应该说这些功能的人人都有的功能,不能叫特异功能)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了?这就像电视机一样,内部的线路不通了。人体也是这样,一个线路出了问题,其它就出问题。练功过程就是让它恢复正常。一些脉络需要打通,有些需要接起来,有些死脉、坏脉,需要育养。经过修持,有的人出功能,有的虽然不出功能也能保持健康长寿,智慧能够得到正常的发展开发,这就是人体内部的时轮。时轮讲人从生下来五个月开始,每天坏死两条脉,100年后72000条脉全部坏死 ,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如良好的保养和修持,就没有生存的条件了。时轮就是掌握这种规律,彻底改变这种生命规律的殊胜妙法。再比如,有人练气,现在练深呼吸,为什么可以长寿?为什么气短了,人身体就不好?剧烈活动以后气短,人有了病以后气短,是什么原因呢?龟为什么可以长寿?有人研究了以后,发现龟呼吸一次,人要呼吸15次,龟的呼吸长15倍,所以龟可以活到1000多年,这就是深呼吸可以长寿的道理。那么掌握了这种规律,就可以控制呼吸,锻炼呼吸,短呼吸变成长呼吸,举一个例子:一个手表每天转2圈,假如这个表的寿命是20年,如果将这个表改为每天转一圈,可以比原来减缓慢零件的磨损消耗量1/2,延长表的寿命一倍,这块表的寿命即为40年。人一昼夜呼吸26100次,假若这样人可以50年,如果每天通过金刚咒的修练、宝瓶气的修炼,使短呼吸变为长呼吸、深呼吸、平稳呼吸,每天的呼吸从21600减少到10000次,即减少一半,那么寿命就可以延长一倍。
把身体分为宏体、微体。宏体是看得见的,还有我们看不见的精、气脉,还有更细微的元神、元气。内时轮指的就是这些人体规律,这些和外部是相应的,怎么个相应法?人体上的十二宫怎么表现?人的胳膊上有三个关节,两个胳膊就是6个关节,两条腿各有三个关节,一共十二个大关节,一个大关节中有30条脉,十二个脉轮,每条脉轮中有30条脉,这样的脉轮,在人体中有十二个,与外面的十二个月适应。一月有30天,所以人的每个关节中的脉有30条。这就是相应法。比如天气一年有两个回归线,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夏至白天最长,晚上最短,一直到北回归线;到冬至的时候,到南回归线,白天最短,晚上最长,到节点时就到了南回归线上了,这就是两条回归线,就是人体的条脉络的表现,一个左脉一个右脉。天上最主要的就是太阳、月亮,还有一个罗喉星,罗喉星天体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星星。从时轮上说形成日蚀和月蚀很重的原因是罗喉星。罗喉星是无色的看不见的。还有一个叫“劫火”,现在都叫慧星。今天不是开始慧星撞击木星的日了吗?慧星在时轮上专门有解释,人体里面的中脉是代表慧星的。日、月、星就是代表人体内的三条脉,一条红脉表示日,一条白脉表示月,中间的中脉是绿色的或兰色的代表罗喉星。(天体、人体)都有对应规律。
时轮坛城和时轮佛与内外时轮的相应规律
人体的四季,天上的四季,春、夏、秋、冬、人一生的四季和一天的四季都有对应规律。在四季中情绪的变化各不相同。而且人的气,每天在体内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规律紊乱了以后,身体就出毛病。练功的目的是让它正常,让它平衡。这是内时轮。
另外是别时轮六支修法,六支修法是圆满次第修法中的高级修法,六支修法是绝妙的对治论。针对天体和人体的对应规律提出一个对策。别时轮掌握规律主动控制、调整气脉,保精、养神、增福、增利除弊。人的身体中的有利因素要增加、要增长,在修练的过程中弊病要驱除,成就乐空不二,自在时轮。自在时轮就是能最终改变人体内部这种规律。
人始终是一个奴隶,是体内和体外自然环境(奴役)的奴隶。自在就是获得自由生命,在阴阳各个方面采取对治的办法。这就是二次第,就是生成次第和圆满次第。
时轮法是研究生命规律、改变生命规律、是超脱生命规律的奥妙无穷的大法,时轮天文和人类修证的经验证明它的科学性是无可怀疑的。
摘自-海涛法师2007年弘法讲义
探讨曼陀罗.时轮金刚沙坛城 一
1.密续的意义----密续在梵文的意思是「连续」。密续是永恒本质教法的生动表达----包括它的根、它的道、它的果。
2.佛陀的法教可以分为经典和密续,两者都是以手写经文保存着,流传了数世纪。
3.经典是以对话的方式公开讲授,而且总是可以广泛运用;而密续却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包括医药和占卜密续,以及金刚乘禅修的根本经典,例如时轮金刚密续就是。
4.密续是金刚乘的核心,它在西藏和蒙古被普遍修行超过了一千三百年。金刚乘是佛道三乘之一,这三乘分别是:小乘,个人解脱的道;大乘,利他的道,透过利益一切众生而成佛的菩萨道;金刚乘,一般说来透过密续修行是转化与成佛最直接的道。
5.时轮金刚是佛陀传下来数千种密续法教之一。每一种密续的中央是一个本尊,被视为佛陀某一种特质的特殊化现。它不是神明崇拜,本尊被认知是一种人格化的心识状态,让一个行者能够在成佛的道上前进。
6.除了中央本尊时轮金刚,在时轮史中还有三位重要的本尊,分别是代表大智的文殊菩萨、大悲的观音菩萨和大力的金刚手菩萨。
7.时轮金刚的心咒是「唵 阿 吽 吼旱 卡雅 玛拉 瓦喇雅吽 呸」,这个咒语无法意译,因为是字母没有拼成字,但它涵盖了时轮密续的各个层面。
8.坛城圣殿中包括寂静尊和忿怒尊,前者是佛的慈悲本质化现出仁慈的形象,后者也是慈悲本质化现出凶恶的形象。
9.最寂静的本尊通常是以白色、淡蓝色或是绿色表现,忿怒尊则是呈现红色、深蓝色或黑色,从他们的身体喷出火焰,消除内心的三毒和行道的障碍。他们携带着一些法器,用来斩断无明和妄想。
10.忿怒尊常被拿来当作大门的守护者,一则防止恶意者入侵,二则欢迎善意者进入坛城或寺庙。
探讨曼陀罗.时轮金刚沙坛城 二
1.每一个密续都有本尊,同样的,每一个本尊都化现一个密续。每一个本尊代表着佛心的一个面向,每一个密续则揭示了本尊证悟的方法。
2.在密续,心被视为是一个人的中心起源。意识之流连结个人的过去与未来,这可以在他此生的行为中观察,或是根据轮回的法则,观察到他的过去生和未来世。心是这些行为和印记的储藏室,统称为「业」。
3.密续修行的核心是微细的心识,是我们生命力、慈悲与智慧能量的来源。每一个密续都有指导我们进入修行的方法,透过本尊的示现让我们了解心的清净本质。
4.因此密续不只是一种法教,而且是一种引领成佛之道的指南,它是由被授与的传承持有者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5.「心的转化」,是一种意识的直接转化,可以从本尊传到人、或是从人传到另一个人身上。它需要一个具格上师以及一个心识已经转到堪受灌顶状态的弟子。
6.这种协调是透过菩提心的生起而达到,菩提心则是经过慈悲的修炼之后生起的心识觉醒状态。
7.当佛陀传授密续时,他化现成密续的本尊,并透过心识的转化传授完整的法教。
8.据说见到佛陀或是本尊的形象,可以激发起内在佛性的种子。在藏传佛教里,这种观想的具象包括唐卡、雕像、坛城。
9.经过适当的制作过程和供奉,一般认为这些作品也具有像经文、本尊甚至是佛陀传授的能量一样。他们被视为是这些代表物的化现。
10.仪式艺术的修行是一种唤起行者内在本尊的方法,唤醒我们本已具足的佛性。仪式艺术包括念咒、音乐、舞蹈、制作食子(由大麦、面粉和奶油制成)、雕塑以及制作沙坛城,这些都做为供养本尊之用。它们是密续修行完整体系的一部分。
讨曼陀罗.刚沙坛诚 探时轮金 三
1.仪式艺术在传达密续的意义上其作用有如「视觉的经文」一般,它们不仅提供了法教的另一个面向,也提供行者透过修行开展虔敬的机会。
2.早期密续艺术到西方展示由于没有正确的解说,因此对双运产生很多误解,认为纯粹是性爱交抱。在时轮密续的修行中,本尊是一种观想成阴阳和合或是平衡的意识状态。
3.了解了禅修的圆满次第,我们就能够主宰身体的右脉(阴性)和左脉(阳性),了悟整个中脉的觉醒与清净状态,就是透过双运的拥抱而呈现。
4.坛城的目的是使弟子熟知密续和本尊,弟子能够「进入坛城」,亦即进入本尊安住的状态。
5.为了修习密续,弟子接受灌顶,等于获得认可或是授权。密续的上千个法教每一个都有灌顶仪式。密续的本质是透过灌顶仪式传授,这样下来,弟子不只是获得允许修行此法,而且透过上师的化现得到佛陀加持。
6.灌顶仪式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手势,上师的目的都是在开启弟子的慈悲心和清净觉性的智慧。
7.灌顶的西藏文称为「旺库」意思是「允许、授权」,也就是获准修行密法的意思。传授灌顶的人是金刚上师,因为金刚杵是仪式的工具,可以斩断妄念而且代表不可毁灭的心。
8.密法透过金刚上师的直接传授而得以流传,灌顶实现了金刚上师的誓戒,传承密法使不致佚失,能够一直利益众生。
9.在灌顶的时候,弟子也同样要发誓愿护持这个教法。以这样的方式,弟子进入这个传承中。
10.时轮金刚灌顶允许弟子听闻密续、修行其道、传授其智慧。其目标在于得到本尊的身心「成就」,最后的目标是大乐意识。
11.生而为人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能够听闻佛陀的法教更是稀有,能够入门修行时轮密续更是稀有中的稀有。
探讨曼陀罗.时轮金刚沙坛城 四
1.藏传佛教的仪式艺术是在通力合作下完成复杂的沙坛城,其价值是协同多于创新,而且艺术工作者的唯一目的就是开启利他的发心。
2.沙坛城的分解可以解释为「不执着」的教示,放下我执。仪式反映了佛陀对于无常的认知,生命中一切的本质都是短暂。
3.即使一个佛弟子不能修行密法,能够看到沙坛城并绕行它,都将会得到很大的利益,而且它是喜乐的因。
4.时轮金刚在字义上解释为「时间之轮」,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事件之流动。
5.时轮金刚代表全知,他与一切时间同在,因此他无所不知。轮,既无始也无终,也是佛教的宇宙论,代表佛陀的法教。
6.时轮密续的教示包含了三个独特的而又同时发生的循环:外时轮教导宇宙论,内时轮教导人体的本质和功能,密时轮教导禅修与成佛之道。
7.时轮金刚不只是一个本尊,还是一个法教,一个密续。它有自己的坛城、经典、咒语、祈请文、修法、仪轨、金刚舞,还有一个长而精采的历史。
8.透过这许多元素的整合,我们可以了解并体验时轮金刚的心识。愈深入修行,愈能体会它的广博和深奥。
9.每一个本尊都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最简单的形式就是一头双臂,更精巧的形式则是多头多臂。很多重要的本尊,不论是男或女,都会呈现与一个伴侣结合的状态,就是一般熟知的「双运」,字面上的意思是「佛母--佛父」,代表智慧与慈悲的结合。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