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一句话说:“吃亏就是占便宜”,但是,大多数的人仍然喜欢讨便宜,而不喜欢“吃亏”。既然没有人愿意吃亏,那么,经常占人便宜的人,无庸置疑的,必然是不受欢迎的人。因此,处世做人要肯得吃亏,吃亏不但是待人处事最讨巧的方式,也是做人处世能够成功的不二法门。
过去社会上经常传出金光党骗财的案例,其实受骗的人正是为了占人便宜,因为一时利欲熏心,希望贪图意外之财,结果反而吃了大亏。反观一些看起来“吃亏”的人,结果才是真正占了大便宜。例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为他为民谋福,宁愿自己吃亏,但到最后,大家公推他为帝;著名的“管鲍之交”,旁人都说管仲在占鲍叔牙的便宜,但是鲍叔牙却处处为管仲说话,后来还推荐他作宰相,然而正因为鲍叔牙肯“吃亏”,所以不但交到一个好朋友,而且为国举才,利益了全国人民。
闽南语有一句俗谚说:“佛祖疼憨人”,中国也有一则故事,述甲乙两个小鬼要到人间投胎,阎罗王要他们选择过接受或付出的人生,结果选择付出的甲投生在一个富贵人家,终其一生乐善好施;希望过接受人生的乙却投生在一个以乞丐为生的人氏,终其一生皆以乞讨为业。
这则故事说明:一个人如果懂得付出,不计较“吃亏”,才能拥有一个富有的人生;相反的,如果锱铢必较,只知道接受,却吝于付出,必定是一个贫穷的人生。所以,讨便宜的,未必真讨便宜;吃亏的,也未必真吃亏,真正说来,吃亏才是在讨便宜。
语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个人只要心存正念,随顺因缘,助人为先,即使一时“吃亏”,最终“因果”必定不会让你“吃亏”。因为,吃亏即非吃亏也,该是你的,即使吃亏,还是你的。中国有一句俗话说:“吃亏便是福”,真可以说是先人智能的结晶。
Thursday, January 27, 2011
如何修持绿度母法门
俗义而言,在久远劫之前,无量光世间之国,那时候有一位名叫‘耶喜达娃’的公主,崇信敬礼佛法僧三宝,她向札那佛发了广大的誓愿并升起菩提心,从现在的世界一直到世界毁坏、虚空界毁坏,都要以女性的化身来作种种利益众生的事,广修六度,行菩萨道,消除众生之烦恼障,引入佛法正道,以最快的速度救度众生,免除所有的灾厄及恐惧.十方三世诸佛感佩其行持,赐名‘度母’,取义救度无量众生,急切有力.诸佛并加持未来众生,凡能意念度母名号者,必得诸佛大加持力,能从种种的灾难恐惧中解脱,免除三有的痛苦,因度母之愿力,当世间越浊劣,则其救度之力越快速,摧灭魔军之力越强.此因未法众生修行不够精进,发心不够恳切,本尊感应较慢,惟有度母感应最快,因度母的智慧眼,观察世间快如闪电.亦有传说,度母乃是由三界怙主大悲观音眼泪化成之莲花中出生.度母礼赞文及仪轨乃由毗庐遮那佛以梵文传下,后译为藏文,非由凡人所造.过去劫中,众生福报多,争端少,观音曾传下多种度母修持之广、中、简轨及密续,当今争变劫时,争端灾难多,观音仍然传出不少度母仪轨,能除八难十六灾,满众生一切愿求及究竟成佛。
度母是集诸佛菩萨事业、功德之本尊,加持力异常的大及迅速,在西藏及尼泊尔地区,累世以来有许多的大修行者均修习度母法得到共与不共的成就。
对度母作赞诵,以敬信心早晚诵21度母礼赞七遍,可离六道之苦,解脱一生中所有灾难及病痛,去除修道之障碍及烦恼毒怨敌堕地狱等等之苦,寿命财产、眷属、仆役俱皆增长.修持者若具备信心、恭敬心及利益众生的纯正发心,可去除修道之障碍及烦恼毒,得千万福之灌顶,亦特别可去除世间毒物,功德无量无边,于究竟上可迅速成佛。
在密乘中有许多本尊法具备息、增、怀、诛之事业,能除障满愿,但度母法为其中最殊胜的。必须请有证量之上师,供品齐全如法如数修持,才能生效。久病无药医治者,受四大不调之苦者,或为利益他人皆可修诵度母法,受者可得完全等同之功德.于21度母礼赞文的功德利益说明中有记载,若每日念诵七遍,求子、求徒众、求财富...等皆易得之。
密续中云:龙树菩萨以修度母而成就,尔后传阿底峡尊者,将其带内西藏。尊者生前未传,临终前传格西敦巴,自此之后在西藏灌顶、口传、修法、传承清净不断至今。
阿底峡尊者也说此法功德:
1.出行远游者,能避一切灾难,远游之目的皆可达成
2.可止息一切战争、传染病、瘟病
3.以毫不怀疑之心诵念此法可免除一切烦恼,祈愿皆可顺遂
4.具足息、增、怀、诛四种事业
息:消弭一切伤害,除外、内、密之障碍
增:财富、寿命、福报、子息增长
怀:增加权势地位
诛:可破除一切怨敌
当今之世,修此法之成效最为迅速,加持力大胜过一切法.乃满愿及除障最深奥的法门,能阻止恶咒、自杀、疯癫、争斗、恶兆、甍魇、疾病、传染病及牲畜之病等一切损伤,破除年、月、日、时之不祥.
若想满足心中愿望,消除心中恐惧,无有比度母更殊胜之法门,21度母的外、内、密供养法,尤能去除一切外、内、密之障碍.若能足数圆满此法,更可增长世间生利及事业,亦可净除破损三戒之业障.过去在印度及西藏修此法得到祥瑞征兆之例子甚多,至今仍广为流传。
吉美林巴大师
所起出的伏藏仪轨文中也清楚记载了,当我们观修绿度母时,会有什么样殊胜的功德与利益:
第一:可以增长智慧。
第二:滋生福德。
第三:增长寿命。
第四:获得权位、权势。
第五:驱除魔障。
第六:战胜疆场(于打仗时)。
第七:避免争端,当别人和我们争吵时,能断除争论。
第八:获得种种世间的力量,如:钱财、势力、名声等。
第九:清除贫困,使我们能够得到财宝、财物、钱财…。
第十:能断除恶业…等等。
有非常多殊胜的功德与利益,还不止以上所叙述的内容,这些并不是我自己随口而说的,乃是于吉美林巴持明所起出的伏藏中所确实记载的利益。因为有这么多殊胜功德的缘故,所以我们心中一定要对这个法生起不二的信心,在修持时观想绿度母在面前,并于自己心中生起对绿度母的信心,专注地持诵心咒,一定会有所成就的,祝福大家吉祥如意!
修持绿度母法门的功德利益 绿度母法——普传仪轨
此传程依轨,又众多的上师开许可以修持。不需要受灌顶就可以修持。除“21度母礼赞”需要上师的传程,普传仪轨是可以不需要传程就可以修的。大家修度母法的时间,观想绿度母在前方虚空之中,放光明照耀,你与一切冤亲债主。你的父母,亲人,朋友。一切有情众生皆受到度母的加持驱除事业上的障碍,成就出世间与世间的一切所求善事业!修持中最好能不停的观想,把自己的心安住在绿度母的法像上。前期观想绿度母可能很不清楚,你可以拿着绿度母的佛像,边看看,在闭上眼观想。反复的观想一定能熟练!
最后当大家发心念完度母心咒,要发心把你所做的功德全回向给一切冤亲债主,法界有情。愿一切众生皆能发菩提心,往生净土。这样大家做的功德才能如同大海无边无量,所造福德也无边无量。欢喜各位师兄能修行此殊盛的法门!
“如何念诵度母咒,与绿度母的法相在下有连接”
(一)皈依发菩提心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愿我所修诸功德。为利众生愿成佛
(二)度母赞
五智冠非天。坐下现妙莲
众苦悉能救。度母我顶礼
(三)诵绿度母咒
唵ōng 达dá咧liè 都dū达dá咧liè 都dū咧liè 莎suō哈hā
( 四)回向
愿我所修诸功德 速证度母妙果位
一切众生尽无余 悉皆成就此佛地
如何修持绿度母法门
俗义而言,在久远劫之前,无量光世间之国,那时候有一位名叫‘耶喜达娃’的公主,崇信敬礼佛法僧三宝,她向札那佛发了广大的誓愿并升起菩提心,从现在的世界一直到世界毁坏、虚空界毁坏,都要以女性的化身来作种种利益众生的事,广修六度,行菩萨道,消除众生之烦恼障,引入佛法正道,以最快的速度救度众生,免除所有的灾厄及恐惧.十方三世诸佛感佩其行持,赐名‘度母’,取义救度无量众生,急切有力.诸佛并加持未来众生,凡能意念度母名号者,必得诸佛大加持力,能从种种的灾难恐惧中解脱,免除三有的痛苦,因度母之愿力,当世间越浊劣,则其救度之力越快速,摧灭魔军之力越强.此因未法众生修行不够精进,发心不够恳切,本尊感应较慢,惟有度母感应最快,因度母的智慧眼,观察世间快如闪电.亦有传说,度母乃是由三界怙主大悲观音眼泪化成之莲花中出生.度母礼赞文及仪轨乃由毗庐遮那佛以梵文传下,后译为藏文,非由凡人所造.过去劫中,众生福报多,争端少,观音曾传下多种度母修持之广、中、简轨及密续,当今争变劫时,争端灾难多,观音仍然传出不少度母仪轨,能除八难十六灾,满众生一切愿求及究竟成佛。
度母是集诸佛菩萨事业、功德之本尊,加持力异常的大及迅速,在西藏及尼泊尔地区,累世以来有许多的大修行者均修习度母法得到共与不共的成就。
对度母作赞诵,以敬信心早晚诵21度母礼赞七遍,可离六道之苦,解脱一生中所有灾难及病痛,去除修道之障碍及烦恼毒怨敌堕地狱等等之苦,寿命财产、眷属、仆役俱皆增长.修持者若具备信心、恭敬心及利益众生的纯正发心,可去除修道之障碍及烦恼毒,得千万福之灌顶,亦特别可去除世间毒物,功德无量无边,于究竟上可迅速成佛。
在密乘中有许多本尊法具备息、增、怀、诛之事业,能除障满愿,但度母法为其中最殊胜的。必须请有证量之上师,供品齐全如法如数修持,才能生效。久病无药医治者,受四大不调之苦者,或为利益他人皆可修诵度母法,受者可得完全等同之功德.于21度母礼赞文的功德利益说明中有记载,若每日念诵七遍,求子、求徒众、求财富...等皆易得之。
密续中云:龙树菩萨以修度母而成就,尔后传阿底峡尊者,将其带内西藏。尊者生前未传,临终前传格西敦巴,自此之后在西藏灌顶、口传、修法、传承清净不断至今。
阿底峡尊者也说此法功德:
1.出行远游者,能避一切灾难,远游之目的皆可达成
2.可止息一切战争、传染病、瘟病
3.以毫不怀疑之心诵念此法可免除一切烦恼,祈愿皆可顺遂
4.具足息、增、怀、诛四种事业
息:消弭一切伤害,除外、内、密之障碍
增:财富、寿命、福报、子息增长
怀:增加权势地位
诛:可破除一切怨敌
当今之世,修此法之成效最为迅速,加持力大胜过一切法.乃满愿及除障最深奥的法门,能阻止恶咒、自杀、疯癫、争斗、恶兆、甍魇、疾病、传染病及牲畜之病等一切损伤,破除年、月、日、时之不祥.
若想满足心中愿望,消除心中恐惧,无有比度母更殊胜之法门,21度母的外、内、密供养法,尤能去除一切外、内、密之障碍.若能足数圆满此法,更可增长世间生利及事业,亦可净除破损三戒之业障.过去在印度及西藏修此法得到祥瑞征兆之例子甚多,至今仍广为流传。
吉美林巴大师
所起出的伏藏仪轨文中也清楚记载了,当我们观修绿度母时,会有什么样殊胜的功德与利益:
第一:可以增长智慧。
第二:滋生福德。
第三:增长寿命。
第四:获得权位、权势。
第五:驱除魔障。
第六:战胜疆场(于打仗时)。
第七:避免争端,当别人和我们争吵时,能断除争论。
第八:获得种种世间的力量,如:钱财、势力、名声等。
第九:清除贫困,使我们能够得到财宝、财物、钱财…。
第十:能断除恶业…等等。
有非常多殊胜的功德与利益,还不止以上所叙述的内容,这些并不是我自己随口而说的,乃是于吉美林巴持明所起出的伏藏中所确实记载的利益。因为有这么多殊胜功德的缘故,所以我们心中一定要对这个法生起不二的信心,在修持时观想绿度母在面前,并于自己心中生起对绿度母的信心,专注地持诵心咒,一定会有所成就的,祝福大家吉祥如意!
修持绿度母法门的功德利益 绿度母法——普传仪轨
此传程依轨,又众多的上师开许可以修持。不需要受灌顶就可以修持。除“21度母礼赞”需要上师的传程,普传仪轨是可以不需要传程就可以修的。大家修度母法的时间,观想绿度母在前方虚空之中,放光明照耀,你与一切冤亲债主。你的父母,亲人,朋友。一切有情众生皆受到度母的加持驱除事业上的障碍,成就出世间与世间的一切所求善事业!修持中最好能不停的观想,把自己的心安住在绿度母的法像上。前期观想绿度母可能很不清楚,你可以拿着绿度母的佛像,边看看,在闭上眼观想。反复的观想一定能熟练!
最后当大家发心念完度母心咒,要发心把你所做的功德全回向给一切冤亲债主,法界有情。愿一切众生皆能发菩提心,往生净土。这样大家做的功德才能如同大海无边无量,所造福德也无边无量。欢喜各位师兄能修行此殊盛的法门!
“如何念诵度母咒,与绿度母的法相在下有连接”
(一)皈依发菩提心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愿我所修诸功德。为利众生愿成佛
(二)度母赞
五智冠非天。坐下现妙莲
众苦悉能救。度母我顶礼
(三)诵绿度母咒
唵ōng 达dá咧liè 都dū达dá咧liè 都dū咧liè 莎suō哈hā
( 四)回向
愿我所修诸功德 速证度母妙果位
一切众生尽无余 悉皆成就此佛地
度母是集诸佛菩萨事业、功德之本尊,加持力异常的大及迅速,在西藏及尼泊尔地区,累世以来有许多的大修行者均修习度母法得到共与不共的成就。
对度母作赞诵,以敬信心早晚诵21度母礼赞七遍,可离六道之苦,解脱一生中所有灾难及病痛,去除修道之障碍及烦恼毒怨敌堕地狱等等之苦,寿命财产、眷属、仆役俱皆增长.修持者若具备信心、恭敬心及利益众生的纯正发心,可去除修道之障碍及烦恼毒,得千万福之灌顶,亦特别可去除世间毒物,功德无量无边,于究竟上可迅速成佛。
在密乘中有许多本尊法具备息、增、怀、诛之事业,能除障满愿,但度母法为其中最殊胜的。必须请有证量之上师,供品齐全如法如数修持,才能生效。久病无药医治者,受四大不调之苦者,或为利益他人皆可修诵度母法,受者可得完全等同之功德.于21度母礼赞文的功德利益说明中有记载,若每日念诵七遍,求子、求徒众、求财富...等皆易得之。
密续中云:龙树菩萨以修度母而成就,尔后传阿底峡尊者,将其带内西藏。尊者生前未传,临终前传格西敦巴,自此之后在西藏灌顶、口传、修法、传承清净不断至今。
阿底峡尊者也说此法功德:
1.出行远游者,能避一切灾难,远游之目的皆可达成
2.可止息一切战争、传染病、瘟病
3.以毫不怀疑之心诵念此法可免除一切烦恼,祈愿皆可顺遂
4.具足息、增、怀、诛四种事业
息:消弭一切伤害,除外、内、密之障碍
增:财富、寿命、福报、子息增长
怀:增加权势地位
诛:可破除一切怨敌
当今之世,修此法之成效最为迅速,加持力大胜过一切法.乃满愿及除障最深奥的法门,能阻止恶咒、自杀、疯癫、争斗、恶兆、甍魇、疾病、传染病及牲畜之病等一切损伤,破除年、月、日、时之不祥.
若想满足心中愿望,消除心中恐惧,无有比度母更殊胜之法门,21度母的外、内、密供养法,尤能去除一切外、内、密之障碍.若能足数圆满此法,更可增长世间生利及事业,亦可净除破损三戒之业障.过去在印度及西藏修此法得到祥瑞征兆之例子甚多,至今仍广为流传。
吉美林巴大师
所起出的伏藏仪轨文中也清楚记载了,当我们观修绿度母时,会有什么样殊胜的功德与利益:
第一:可以增长智慧。
第二:滋生福德。
第三:增长寿命。
第四:获得权位、权势。
第五:驱除魔障。
第六:战胜疆场(于打仗时)。
第七:避免争端,当别人和我们争吵时,能断除争论。
第八:获得种种世间的力量,如:钱财、势力、名声等。
第九:清除贫困,使我们能够得到财宝、财物、钱财…。
第十:能断除恶业…等等。
有非常多殊胜的功德与利益,还不止以上所叙述的内容,这些并不是我自己随口而说的,乃是于吉美林巴持明所起出的伏藏中所确实记载的利益。因为有这么多殊胜功德的缘故,所以我们心中一定要对这个法生起不二的信心,在修持时观想绿度母在面前,并于自己心中生起对绿度母的信心,专注地持诵心咒,一定会有所成就的,祝福大家吉祥如意!
修持绿度母法门的功德利益 绿度母法——普传仪轨
此传程依轨,又众多的上师开许可以修持。不需要受灌顶就可以修持。除“21度母礼赞”需要上师的传程,普传仪轨是可以不需要传程就可以修的。大家修度母法的时间,观想绿度母在前方虚空之中,放光明照耀,你与一切冤亲债主。你的父母,亲人,朋友。一切有情众生皆受到度母的加持驱除事业上的障碍,成就出世间与世间的一切所求善事业!修持中最好能不停的观想,把自己的心安住在绿度母的法像上。前期观想绿度母可能很不清楚,你可以拿着绿度母的佛像,边看看,在闭上眼观想。反复的观想一定能熟练!
最后当大家发心念完度母心咒,要发心把你所做的功德全回向给一切冤亲债主,法界有情。愿一切众生皆能发菩提心,往生净土。这样大家做的功德才能如同大海无边无量,所造福德也无边无量。欢喜各位师兄能修行此殊盛的法门!
“如何念诵度母咒,与绿度母的法相在下有连接”
(一)皈依发菩提心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愿我所修诸功德。为利众生愿成佛
(二)度母赞
五智冠非天。坐下现妙莲
众苦悉能救。度母我顶礼
(三)诵绿度母咒
唵ōng 达dá咧liè 都dū达dá咧liè 都dū咧liè 莎suō哈hā
( 四)回向
愿我所修诸功德 速证度母妙果位
一切众生尽无余 悉皆成就此佛地
关于发脾气(净空法师法语)
1 凡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世间人总是会发脾气,总是会不高兴,他不知道这个伤害之大。
2 佛门当中常说“火烧功德林”,我们自性里面的功德,这一发脾气就烧光了,就没有了。
3 如果你在临命终时那一刹那还发一次脾气,那什么都完了,那火烧功德林!所以修行人最怕的就是嗔恚,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所有一切障碍统统都来了,业障都现前了。
4 可是几个人能不发脾气?所谓“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为什么?这一发脾气就不行了,就成了障碍。
5 念佛人真正觉悟之后,这个世间一切人事随他去!他好也好、坏也好,反正与我不相干。要保持自己的身心清净,经上常讲“积功累德”,你那个功德才能够累积。
6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可怕!嗔恚一起来之后,谁受害?自己受害。别人有没有受害?别人决定不受害。你要觉悟,你发脾气受害的是自己,与别人不相干。
7 在逆境里头千万不能生气,要把这个事实真相看清楚,利害得失看明白,你要生气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个事情决定干不得。
8 “火烧功德林”,那个功德不容易修,积功累德,一发脾气就烧光,就没有了。所以你要问问,你有多少功德?
9 你要想一想,我什么时候发了脾气?发脾气之后到现在没发,所修的就那么一点功德,因为前面所修的都烧光了。
10 诸位要知道,功德是定、慧,三学你要是得到定、得到慧了,那个戒也是功德,戒定慧统统是功德。如果你持戒持得很好,没有得定,这个戒算福德,不算功德,所以功德是定慧。
11 人一发脾气,定就没有了,慧也没有了,所以定、慧很不容易培养。这一生气、一发脾气统统没有了。所以我们讲修福德容易,福德你发脾气没有关系,那个福德在,不会烧掉的,功德就没有了。
12 平常修积功德,无论你是用读诵,或者是用参禅,或者是用持咒,或者是用种种其他的行门,无非都是修戒、定、慧三学。
13 好不容易天天在积功累德,一旦一桩事情不称心、不如意,发了一顿脾气,你的戒、定、慧三学完全没有了,无明嗔恚之火把你所修学的功德一下就烧光了。
14 我们要克实而论,我所修的功德有多少?那你就想想从什么时候起到现在没发过脾气,你的功德就是这么多。
15 昨天发了一场脾气,那么从昨天到今天,你的功德累积只有一天,如果前面一、两个小时又发了一次脾气,你的功德就完全没有了,这是诸位一定要知道的。
16 福德是烧不掉的,功德一发脾气就没有了。功德跟福德不同,福德是感得三界的福报,功德是了生死,超三界,证大菩提的,这是我们要分辨清楚的。
17 我们自己生生世世修行所以不能成就,与这个有密切关系。不但我们不能动气,不能生气,心里面有小小不如意都不可以;小小不如意,也会把功德烧掉。
18 不要说我心里小小的不高兴、不如意没有什么大关系,关系很大。诸位要想在这一生当中了生死、出三界,往生不退成佛,我劝诸位同修一定要修忍辱波罗蜜,不能忍也得要忍,你不忍就不能往生。
19 在不如意的事情现前的时候,自己要很冷静去想一想,我要不要求生净土?如果要求生净土,那就不能起嗔恚心。小小的嗔恚,决定障碍往生。
20 佛常常教诫我们要修忍辱波罗蜜,《金刚经》上说的“一切法得成于忍”,一切法的成就得利于忍。
21 “不能忍辱”,这是大病,不晓得“不能忍辱”这个烦恼的严重,可以说是非常猛烈的伤害。
22 一念嗔心起来,功德就没有了,所以我们一般学佛的人修福德容易,修功德难,几个人有功德?
23 功德是定慧,积功累德好不容易,一发脾气,嗔恚之火把你的功德烧掉了,你的功德就没有了。你要是修行一辈子,到临命终时发一下脾气,整个就完了,太可怕了!
24 凡是逆境现前,不如意的事情现前,自己要特别觉悟,我已经有一些功德了,现在那个人来劝我赶快把功德烧掉,我不做傻瓜,我不烧掉;这样,你的功德就能保全。
25 你如果很听话,他一叫你生气,你马上就生气,他叫你把功德烧掉,你乖乖地赶快烧掉,这是愚痴,这不是聪明人。
26 要晓得功德是定慧,你想想看,一发脾气,定没有了,慧也没有了。念佛人的功德,功夫成片、一心不乱,诸位想想,一发脾气,你的一心不乱就没有了,你得从头慢慢再修,这很可怕!
27 同修们常常感叹到,自己的烦恼习气控制不住。知道自己有很多不好的习气,像常常喜欢发脾气,知道这个不好,但是不能不发,还是一样照发。这原因是什么?习气太深了!
28 虽然晓得念佛,这个佛号压不住习气;发起脾气来,还能念佛吗?念不下去了。
29 虽然念佛,一发脾气,佛号也没有了,佛号也不晓得跑哪去了!这就说明我们烦恼习气太重,佛号太生疏了。
30 烦恼习气太熟了,为什么?天天在薰习,年年在薰习,生生世世在薰习,它怎么不熟?当然熟,熟透了!所以才搞六道轮回,永远不能出离。
31 佛经、名号太生疏了,虽然念经、念佛,压不住烦恼。压不住烦恼,就不能往生,临命终时,还是要搞六道轮回,这个事情麻烦了!
32 嗔恚心要不得,一定自己要警觉,要提醒自己,在最不如意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不管受什么样的委屈,也不发脾气。
33 不发脾气是功德,你受的那些委屈是消灾,消掉你的业障。这一发脾气,不但灾没有消掉,又增长了恶业,你看看这不是很糟糕!
34 譬如说,人家侮辱你,人家欺负你,他是来替你消灾的,我们应当感谢他把灾消掉了。他替我消灾,我不但不感谢,还要去报复他,那好了,自己罪上再加罪,这就大错特错了。
35 一发脾气,清净心没有了。我们念佛第一步的功夫,是要求得功夫成片;一发脾气,成片没有了,功夫马上丢掉了,这就是所谓“火烧功德林”。
36 我们好不容易修积一点功德,魔看了不顺眼,魔没有办法破坏你的功德,所以他只好找这些境界让你心里看了不如意,让你发脾气,为什么?一发脾气,你的功德就烧掉了,魔就合掌哈哈笑了。
37 你把功德烧掉了,魔就自在。魔没有功德,不希望你们有功德。如果魔去逗你的时候,你还是不发脾气,魔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没有法子,倒过来佩服你、恭敬你,他也变成你的护法神。
38 魔就是这样子,他不能整你,他就捧你,他就是这个性情,所以妖魔鬼怪都变成护法神了。只要你如如不动,你不怕他,不要怕他挑拨。
39 所以自己要常常提高警觉心,不管什么境界,决定不干傻事。最傻、最愚痴的事情,就是发脾气。
40 可是有些同修说:有些事情不发脾气不行,不能办事。那个脾气可以发,释迦牟尼佛也发脾气,菩萨们也发脾气,但是他是表演,他不是真发脾气。
41 一拍桌子、一瞪眼,把别人吓到了,乖乖地办事。其实他心里头如如不动,并没有真发脾气。那是唱戏、表演,面孔上发脾气,心里清净。
42 如果外面发脾气,里头也发,那就坏了;里面不发,外面发,不相妨碍。外头是形式,无关紧要。
43 我们要想往生,最低限度要做到许哲居士的标准:一生没有发过脾气。从今天起,就不要发脾气,一直到你往生不发脾气,你才能真的往生,见得了阿弥陀佛。
44 你常常发脾气,换句话说,你这一生见阿弥陀佛的机会没有了,你等来生来世,哪一生哪一世你不发脾气,不怨恨一个人,不埋怨一桩事,你念阿弥陀佛才有资格到极乐世界去。
45 学佛修行修什么?放下而已!天天学着放下,得真干!把烦恼习气放下、把贪嗔痴慢放下、把自私自利放下、把是非人我放下。
46 特别是发脾气、心里不高兴,一定要放下,为什么?对自己的身心伤害最大的就是发脾气。看到别人不好,要惩罚自己,你是个聪明人吗?
47 发脾气,是以别人的不善与过失来惩罚自己!别人好不好,与我有什么相干,何必要惩罚自己?可是惩罚自己的人很多,常见。所以你要学聪明,不要再去惩罚自己。
48 别人无论做得对也好、不对也好,与我都不相干,没有必要去惩罚自己,所以发脾气是严重的惩罚自己。惩罚自己,这大错特错!
南无阿弥陀佛
2 佛门当中常说“火烧功德林”,我们自性里面的功德,这一发脾气就烧光了,就没有了。
3 如果你在临命终时那一刹那还发一次脾气,那什么都完了,那火烧功德林!所以修行人最怕的就是嗔恚,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所有一切障碍统统都来了,业障都现前了。
4 可是几个人能不发脾气?所谓“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为什么?这一发脾气就不行了,就成了障碍。
5 念佛人真正觉悟之后,这个世间一切人事随他去!他好也好、坏也好,反正与我不相干。要保持自己的身心清净,经上常讲“积功累德”,你那个功德才能够累积。
6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可怕!嗔恚一起来之后,谁受害?自己受害。别人有没有受害?别人决定不受害。你要觉悟,你发脾气受害的是自己,与别人不相干。
7 在逆境里头千万不能生气,要把这个事实真相看清楚,利害得失看明白,你要生气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个事情决定干不得。
8 “火烧功德林”,那个功德不容易修,积功累德,一发脾气就烧光,就没有了。所以你要问问,你有多少功德?
9 你要想一想,我什么时候发了脾气?发脾气之后到现在没发,所修的就那么一点功德,因为前面所修的都烧光了。
10 诸位要知道,功德是定、慧,三学你要是得到定、得到慧了,那个戒也是功德,戒定慧统统是功德。如果你持戒持得很好,没有得定,这个戒算福德,不算功德,所以功德是定慧。
11 人一发脾气,定就没有了,慧也没有了,所以定、慧很不容易培养。这一生气、一发脾气统统没有了。所以我们讲修福德容易,福德你发脾气没有关系,那个福德在,不会烧掉的,功德就没有了。
12 平常修积功德,无论你是用读诵,或者是用参禅,或者是用持咒,或者是用种种其他的行门,无非都是修戒、定、慧三学。
13 好不容易天天在积功累德,一旦一桩事情不称心、不如意,发了一顿脾气,你的戒、定、慧三学完全没有了,无明嗔恚之火把你所修学的功德一下就烧光了。
14 我们要克实而论,我所修的功德有多少?那你就想想从什么时候起到现在没发过脾气,你的功德就是这么多。
15 昨天发了一场脾气,那么从昨天到今天,你的功德累积只有一天,如果前面一、两个小时又发了一次脾气,你的功德就完全没有了,这是诸位一定要知道的。
16 福德是烧不掉的,功德一发脾气就没有了。功德跟福德不同,福德是感得三界的福报,功德是了生死,超三界,证大菩提的,这是我们要分辨清楚的。
17 我们自己生生世世修行所以不能成就,与这个有密切关系。不但我们不能动气,不能生气,心里面有小小不如意都不可以;小小不如意,也会把功德烧掉。
18 不要说我心里小小的不高兴、不如意没有什么大关系,关系很大。诸位要想在这一生当中了生死、出三界,往生不退成佛,我劝诸位同修一定要修忍辱波罗蜜,不能忍也得要忍,你不忍就不能往生。
19 在不如意的事情现前的时候,自己要很冷静去想一想,我要不要求生净土?如果要求生净土,那就不能起嗔恚心。小小的嗔恚,决定障碍往生。
20 佛常常教诫我们要修忍辱波罗蜜,《金刚经》上说的“一切法得成于忍”,一切法的成就得利于忍。
21 “不能忍辱”,这是大病,不晓得“不能忍辱”这个烦恼的严重,可以说是非常猛烈的伤害。
22 一念嗔心起来,功德就没有了,所以我们一般学佛的人修福德容易,修功德难,几个人有功德?
23 功德是定慧,积功累德好不容易,一发脾气,嗔恚之火把你的功德烧掉了,你的功德就没有了。你要是修行一辈子,到临命终时发一下脾气,整个就完了,太可怕了!
24 凡是逆境现前,不如意的事情现前,自己要特别觉悟,我已经有一些功德了,现在那个人来劝我赶快把功德烧掉,我不做傻瓜,我不烧掉;这样,你的功德就能保全。
25 你如果很听话,他一叫你生气,你马上就生气,他叫你把功德烧掉,你乖乖地赶快烧掉,这是愚痴,这不是聪明人。
26 要晓得功德是定慧,你想想看,一发脾气,定没有了,慧也没有了。念佛人的功德,功夫成片、一心不乱,诸位想想,一发脾气,你的一心不乱就没有了,你得从头慢慢再修,这很可怕!
27 同修们常常感叹到,自己的烦恼习气控制不住。知道自己有很多不好的习气,像常常喜欢发脾气,知道这个不好,但是不能不发,还是一样照发。这原因是什么?习气太深了!
28 虽然晓得念佛,这个佛号压不住习气;发起脾气来,还能念佛吗?念不下去了。
29 虽然念佛,一发脾气,佛号也没有了,佛号也不晓得跑哪去了!这就说明我们烦恼习气太重,佛号太生疏了。
30 烦恼习气太熟了,为什么?天天在薰习,年年在薰习,生生世世在薰习,它怎么不熟?当然熟,熟透了!所以才搞六道轮回,永远不能出离。
31 佛经、名号太生疏了,虽然念经、念佛,压不住烦恼。压不住烦恼,就不能往生,临命终时,还是要搞六道轮回,这个事情麻烦了!
32 嗔恚心要不得,一定自己要警觉,要提醒自己,在最不如意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不管受什么样的委屈,也不发脾气。
33 不发脾气是功德,你受的那些委屈是消灾,消掉你的业障。这一发脾气,不但灾没有消掉,又增长了恶业,你看看这不是很糟糕!
34 譬如说,人家侮辱你,人家欺负你,他是来替你消灾的,我们应当感谢他把灾消掉了。他替我消灾,我不但不感谢,还要去报复他,那好了,自己罪上再加罪,这就大错特错了。
35 一发脾气,清净心没有了。我们念佛第一步的功夫,是要求得功夫成片;一发脾气,成片没有了,功夫马上丢掉了,这就是所谓“火烧功德林”。
36 我们好不容易修积一点功德,魔看了不顺眼,魔没有办法破坏你的功德,所以他只好找这些境界让你心里看了不如意,让你发脾气,为什么?一发脾气,你的功德就烧掉了,魔就合掌哈哈笑了。
37 你把功德烧掉了,魔就自在。魔没有功德,不希望你们有功德。如果魔去逗你的时候,你还是不发脾气,魔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没有法子,倒过来佩服你、恭敬你,他也变成你的护法神。
38 魔就是这样子,他不能整你,他就捧你,他就是这个性情,所以妖魔鬼怪都变成护法神了。只要你如如不动,你不怕他,不要怕他挑拨。
39 所以自己要常常提高警觉心,不管什么境界,决定不干傻事。最傻、最愚痴的事情,就是发脾气。
40 可是有些同修说:有些事情不发脾气不行,不能办事。那个脾气可以发,释迦牟尼佛也发脾气,菩萨们也发脾气,但是他是表演,他不是真发脾气。
41 一拍桌子、一瞪眼,把别人吓到了,乖乖地办事。其实他心里头如如不动,并没有真发脾气。那是唱戏、表演,面孔上发脾气,心里清净。
42 如果外面发脾气,里头也发,那就坏了;里面不发,外面发,不相妨碍。外头是形式,无关紧要。
43 我们要想往生,最低限度要做到许哲居士的标准:一生没有发过脾气。从今天起,就不要发脾气,一直到你往生不发脾气,你才能真的往生,见得了阿弥陀佛。
44 你常常发脾气,换句话说,你这一生见阿弥陀佛的机会没有了,你等来生来世,哪一生哪一世你不发脾气,不怨恨一个人,不埋怨一桩事,你念阿弥陀佛才有资格到极乐世界去。
45 学佛修行修什么?放下而已!天天学着放下,得真干!把烦恼习气放下、把贪嗔痴慢放下、把自私自利放下、把是非人我放下。
46 特别是发脾气、心里不高兴,一定要放下,为什么?对自己的身心伤害最大的就是发脾气。看到别人不好,要惩罚自己,你是个聪明人吗?
47 发脾气,是以别人的不善与过失来惩罚自己!别人好不好,与我有什么相干,何必要惩罚自己?可是惩罚自己的人很多,常见。所以你要学聪明,不要再去惩罚自己。
48 别人无论做得对也好、不对也好,与我都不相干,没有必要去惩罚自己,所以发脾气是严重的惩罚自己。惩罚自己,这大错特错!
南无阿弥陀佛
Monday, January 24, 2011
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修行,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衣服破了,要修补一下,家具坏了,要修理一下;头发乱了,要修整一下,指甲长了,要修剪一下.不管日用,仪容,都需要修理,修补,修饰,修正.乃至锅碗坏了,也要修锅补碗;鞋袜坏了,也要修鞋补袜;人的行为有了偏差过失的时候,更需要修行.
修行,就是修正行为.修行不一定要到深山里去苦思冥想,修行也不一定要眼观鼻,鼻观心的自我独居;甚至修行也不只是诵经 ,持咒,念佛,参禅.如果天天诵经拜佛,却是满心的贪嗔愚痴,自私执着;不是法的修补,其修行为何?
修行,固然需要;修心,更重要.行正心不正,有外无内,这就叫做修行不修心,如此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修行,也能修心,内外一如,诚于中,行于外,则必能凡事皆办凡修必成.
不管修行或修心,因该从生活里切实来修.衣食住行,行住坐卧之间,乃至做人处事,交友往来,举心动念,晨昏时空,都可以修行.例如:穿着衣服,庄严整齐固然需要,但是即使破旧损坏,只要清洁淡雅,也无不好,这就是穿衣的修行.饮食三餐,美味可口,人之所欲,所谓粗茶淡饭,也觉得别有滋味,这就是饮食的修行.
居住房屋,深宅大院,固然很好;简陋小屋,也如天堂,这就是居住的修行.出门有有汽车伐步,快速敏捷;无车无船,也能安步当车,这就是行走的修行.
做事勤劳负责,求全求成;做人诚实正直,求真求圆.凡是交往,情真意切;凡是接物,至诚恳切,这就是生活中的修行.
其他诸如经商的人,将本求利,货真价实,老少无欺;当官的人,为人民服务,守信守法,这就是生活中修行.
所谓修行,就是先要把人做好.做人如果尖酸刻薄,无信无义,无道无德,悭贪吝啬,阴谋算计;心性品德上的缺点不去除,正如碗盘未洗,肮脏垢秽,如此怎么能用来盛装美味的佳肴供人受食呢?
所谓"人成即佛成''!生活中的修行,就是要让自己做人无愧于天理,无负于人道;如此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也!
衣服破了,要修补一下,家具坏了,要修理一下;头发乱了,要修整一下,指甲长了,要修剪一下.不管日用,仪容,都需要修理,修补,修饰,修正.乃至锅碗坏了,也要修锅补碗;鞋袜坏了,也要修鞋补袜;人的行为有了偏差过失的时候,更需要修行.
修行,就是修正行为.修行不一定要到深山里去苦思冥想,修行也不一定要眼观鼻,鼻观心的自我独居;甚至修行也不只是诵经 ,持咒,念佛,参禅.如果天天诵经拜佛,却是满心的贪嗔愚痴,自私执着;不是法的修补,其修行为何?
修行,固然需要;修心,更重要.行正心不正,有外无内,这就叫做修行不修心,如此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修行,也能修心,内外一如,诚于中,行于外,则必能凡事皆办凡修必成.
不管修行或修心,因该从生活里切实来修.衣食住行,行住坐卧之间,乃至做人处事,交友往来,举心动念,晨昏时空,都可以修行.例如:穿着衣服,庄严整齐固然需要,但是即使破旧损坏,只要清洁淡雅,也无不好,这就是穿衣的修行.饮食三餐,美味可口,人之所欲,所谓粗茶淡饭,也觉得别有滋味,这就是饮食的修行.
居住房屋,深宅大院,固然很好;简陋小屋,也如天堂,这就是居住的修行.出门有有汽车伐步,快速敏捷;无车无船,也能安步当车,这就是行走的修行.
做事勤劳负责,求全求成;做人诚实正直,求真求圆.凡是交往,情真意切;凡是接物,至诚恳切,这就是生活中的修行.
其他诸如经商的人,将本求利,货真价实,老少无欺;当官的人,为人民服务,守信守法,这就是生活中修行.
所谓修行,就是先要把人做好.做人如果尖酸刻薄,无信无义,无道无德,悭贪吝啬,阴谋算计;心性品德上的缺点不去除,正如碗盘未洗,肮脏垢秽,如此怎么能用来盛装美味的佳肴供人受食呢?
所谓"人成即佛成''!生活中的修行,就是要让自己做人无愧于天理,无负于人道;如此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也!
燃灯古佛与释迦牟尼佛
燃灯古佛,又叫“定光佛”。属过去佛之一。是在过去世为释迦菩萨授记的佛陀。音译提和竭罗、提洹竭。又作定光如来、锭光如来、普光如来、灯光如来。《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记载,此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复不为用。以有此奇特,故名为普光。《大智度论》卷九亦云,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成佛后亦名燃灯。
《大智度论》曰:“如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
燃灯佛于释迦牟尼过去世为其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根据“劫世”理论,燃灯应生在过去世“庄严劫”,并预言九十一劫后成佛号释迦牟尼。
依《修行本起经》卷上所述,往昔,提和卫国(Di^pavati^)有圣王,名灯盛。临命终时,将国政嘱付太子灯(锭)光,太子知世间无常,更将国政授与其弟,即时出家。成佛后,【yixia.net】世界,开化群生。是时有梵志儒童,值灯光佛游化,乃散花供佛,并解髻布发于泥道上,请佛蹈之,佛乃为儒童授来世成佛之记。此儒童即释迦牟尼佛。《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一等,亦述及燃灯佛之本缘,但所说略有差异。
另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二阿僧只九十一劫,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波塞奇。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即宝髻),出家学道而成佛。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此系燃灯佛昔时曾从宝髻佛受记之因缘。
关于此佛出现之时劫,《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佛本行集经》卷三〈发心供养品〉等,单说过去久远劫;《修行本起经》卷上、《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等,则谓系在过去九十一劫。
燃灯佛为过去佛中之最着名者,在诸经论中,颇多以此如来为中心而说其前后出现诸佛之事例者。如《无量寿经》谓过去久远劫,锭光如来出世,教化众生,其后历经十劫,依次出现五十三佛。最后之世自在如来时,修因行而成道者即为阿弥陀如来。《大悲经》卷三〈殖善根品〉谓此如来以后,有莲华上佛乃至过去七佛等,总有十四佛出世。《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更说释尊于第三阿僧只劫曾遇七万七千佛,其中之首位,即为燃灯佛。
依《大唐西域记》卷二所述,北印度那揭罗曷国有释尊供养燃灯佛而受记之遗迹。今印度山崎(Sanchi)塔门之刻画中,有定光如来化作大城之图像,此与《四分律》所述相合。
◎附: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九章第二节(摘录)
然灯佛授记,对于释尊的历劫修行,是一关键性大事。因为确认然灯佛授记时,菩萨‘得无生法忍’,然后‘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大菩萨的神通示现,普度众生,都有了理论的根据。
当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前身为儒童的一世里,曾遇到燃灯上古佛游于世间,儒童识得古佛,便以五茎莲供奉,又见地上有泥泞,便以发铺路,请佛踏之而过。遂得燃灯授记揭语:“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也就是说,以后如来经过数劫,到第九十一劫-贤劫,也即现世劫时当可得识佛法真谛,立身为佛,佛号为释迦如来。
而此后九十一劫时,儒童果然为佛,佛教经文中称其为现世佛,与过去世佛燃灯上古佛和未来世佛弥勒佛统尊为三世佛。
出处
《法苑珠林》卷十六:“我见过去佛初成道时,咸升金刚坛,金瓶盛水,用灌佛顶。”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太祖皇帝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赞宁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
佛教有三世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谓过去佛为迦叶诸佛,或特指燃灯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三者。
燃灯古佛的来历
在过去,有一位佛出世,号啑如来,具足功德。将导三界还神本无。当时有一位修清静行的人见到佛,心生欢喜,想要供养七天,可是有一位小弟子有事回来晚了,找不到合适的事做,于是就将麻油盛在瓦片中,沐浴完之后,以白巾裹头,自手燃之,用以供养佛陀。此后便得到了佛的授记:“过无数劫你当做佛,颈上肩上各有光明”。这位童子就是燃灯佛。所以燃灯佛也叫锭光佛。这位修清静行为的人见自己的弟子已经授记,知道自己也可授记,就来请佛授记。啑如来说等这位童子成佛后,你便可得到他的授记了。这位梵志就是释迦牟尼佛。燃灯佛曾为他授记:当得来世做佛,号释迦牟尼佛,亦当渡无量众生。
燃灯古佛,又叫“定光佛”。为什么叫燃灯佛呢?据说:燃灯“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
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有无量诸佛出世,在世间示现成佛,教化众生。其中,燃灯佛就是过去的一尊佛,在过去世为释迦菩萨授记的佛陀。
依《修行本起经》卷上所述,往昔,提和卫国(Di^pavati^)有圣王,名灯盛。临命终时,将国政嘱付太子灯(锭)光,太子知世间无常,更将国政授与其弟,即时出家。成佛后,【yixia.net】世界,开化群生。是时有梵志儒童,值灯光佛游化,乃散花供佛,并解髻布发于泥道上,请佛蹈之,佛乃为儒童授来世成佛之记。此儒童即释迦牟尼佛。《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一等,亦述及燃灯佛之本缘,但所说略有差异。
另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二阿僧只九十一劫,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波塞奇。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即宝髻),出家学道而成佛。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此系燃灯佛昔时曾从宝髻佛受记之因缘。
《大智度论》曰:“如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
燃灯佛于释迦牟尼过去世为其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根据“劫世”理论,燃灯应生在过去世“庄严劫”,并预言九十一劫后成佛号释迦牟尼。
依《修行本起经》卷上所述,往昔,提和卫国(Di^pavati^)有圣王,名灯盛。临命终时,将国政嘱付太子灯(锭)光,太子知世间无常,更将国政授与其弟,即时出家。成佛后,【yixia.net】世界,开化群生。是时有梵志儒童,值灯光佛游化,乃散花供佛,并解髻布发于泥道上,请佛蹈之,佛乃为儒童授来世成佛之记。此儒童即释迦牟尼佛。《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一等,亦述及燃灯佛之本缘,但所说略有差异。
另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二阿僧只九十一劫,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波塞奇。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即宝髻),出家学道而成佛。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此系燃灯佛昔时曾从宝髻佛受记之因缘。
关于此佛出现之时劫,《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佛本行集经》卷三〈发心供养品〉等,单说过去久远劫;《修行本起经》卷上、《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等,则谓系在过去九十一劫。
燃灯佛为过去佛中之最着名者,在诸经论中,颇多以此如来为中心而说其前后出现诸佛之事例者。如《无量寿经》谓过去久远劫,锭光如来出世,教化众生,其后历经十劫,依次出现五十三佛。最后之世自在如来时,修因行而成道者即为阿弥陀如来。《大悲经》卷三〈殖善根品〉谓此如来以后,有莲华上佛乃至过去七佛等,总有十四佛出世。《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更说释尊于第三阿僧只劫曾遇七万七千佛,其中之首位,即为燃灯佛。
依《大唐西域记》卷二所述,北印度那揭罗曷国有释尊供养燃灯佛而受记之遗迹。今印度山崎(Sanchi)塔门之刻画中,有定光如来化作大城之图像,此与《四分律》所述相合。
◎附: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九章第二节(摘录)
然灯佛授记,对于释尊的历劫修行,是一关键性大事。因为确认然灯佛授记时,菩萨‘得无生法忍’,然后‘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大菩萨的神通示现,普度众生,都有了理论的根据。
当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前身为儒童的一世里,曾遇到燃灯上古佛游于世间,儒童识得古佛,便以五茎莲供奉,又见地上有泥泞,便以发铺路,请佛踏之而过。遂得燃灯授记揭语:“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也就是说,以后如来经过数劫,到第九十一劫-贤劫,也即现世劫时当可得识佛法真谛,立身为佛,佛号为释迦如来。
而此后九十一劫时,儒童果然为佛,佛教经文中称其为现世佛,与过去世佛燃灯上古佛和未来世佛弥勒佛统尊为三世佛。
出处
《法苑珠林》卷十六:“我见过去佛初成道时,咸升金刚坛,金瓶盛水,用灌佛顶。”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太祖皇帝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赞宁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
佛教有三世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谓过去佛为迦叶诸佛,或特指燃灯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三者。
燃灯古佛的来历
在过去,有一位佛出世,号啑如来,具足功德。将导三界还神本无。当时有一位修清静行的人见到佛,心生欢喜,想要供养七天,可是有一位小弟子有事回来晚了,找不到合适的事做,于是就将麻油盛在瓦片中,沐浴完之后,以白巾裹头,自手燃之,用以供养佛陀。此后便得到了佛的授记:“过无数劫你当做佛,颈上肩上各有光明”。这位童子就是燃灯佛。所以燃灯佛也叫锭光佛。这位修清静行为的人见自己的弟子已经授记,知道自己也可授记,就来请佛授记。啑如来说等这位童子成佛后,你便可得到他的授记了。这位梵志就是释迦牟尼佛。燃灯佛曾为他授记:当得来世做佛,号释迦牟尼佛,亦当渡无量众生。
燃灯古佛,又叫“定光佛”。为什么叫燃灯佛呢?据说:燃灯“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
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有无量诸佛出世,在世间示现成佛,教化众生。其中,燃灯佛就是过去的一尊佛,在过去世为释迦菩萨授记的佛陀。
依《修行本起经》卷上所述,往昔,提和卫国(Di^pavati^)有圣王,名灯盛。临命终时,将国政嘱付太子灯(锭)光,太子知世间无常,更将国政授与其弟,即时出家。成佛后,【yixia.net】世界,开化群生。是时有梵志儒童,值灯光佛游化,乃散花供佛,并解髻布发于泥道上,请佛蹈之,佛乃为儒童授来世成佛之记。此儒童即释迦牟尼佛。《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一等,亦述及燃灯佛之本缘,但所说略有差异。
另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二阿僧只九十一劫,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波塞奇。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即宝髻),出家学道而成佛。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此系燃灯佛昔时曾从宝髻佛受记之因缘。
化解嗔心的--- ---秘方
遇到事情时要勤修以下四观.,可选择其中之一观即可:
一观:世上没有一个坏人、恶人、敌人,所谓的恶人是因为其错误的认识和习气导致了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予以理解。
二观:人生如梦,在此梦中我们不应沉湎快乐,不应执著痛苦,梦中我、人、快乐、痛苦等等一切皆为虚幻,当一觉醒来时,无可寻觅。正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三观: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现在是佛,未来还是佛,不增不减。惹我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妄念,我若起嗔心,则是对他的妄念发脾气,以我之妄念纠缠他之妄念,如此愚昧可笑罢了。因为自己执著我相、人相,所以才做此愚昧之事。若无我,他惹谁了?若无他,谁惹我了?我之妄念若消,他之妄念亦亡。
四观:此恶人即是以前的我,在无量劫的时间内,我做过和他一样无耻的人、和他一样愚昧的人,和他一样凶狠的人。其时纵是恶人,我也希望别人理解我,爱护我,关心我。我能理解眼前的此恶人,即是理解前世的我,我若能理解前世的我,我也应当理解眼前的恶人,虽然我不赞同他,甚至反对他,但我应当理解他、爱护他,关心他。
嗔恨心重,说明这个人的业障习气很重,很容易生嗔恚心,看人不顺眼,看事也不顺眼,这是他的业障。但是对真正修行人来说,他是善知识,为什么?没有这些人天天来找麻烦,天天来骂你、侮辱你、欺负你,你的忍辱波罗蜜到哪里修?所以遇到这些人,我们一切承受,合掌恭敬,接受教训,一句话也不回。他说完了,谢谢他,阿弥陀佛!他每一次骂,你都是这个态度,久而久之,他会觉悟,他会感动。绝对不可以对骂,对骂就没完没了。他一个人骂,骂累了就不骂了。他在那里骂,我在这里念阿弥陀佛,让他骂,这是消自己的业障。他替我消业障,我应当感谢,我念阿弥陀佛回向给他。如果别人赞叹你,也不要生欢喜心,这未必是真的。人家恭维你,要想到我哪有这个德行让人赞叹,要生惭愧心。
生气,在佛教中称为“嗔恨心”。通常,是对我们不愿听见、看见的人或事的反应。尤其是“自我”受到伤害后,我们往往条件反射般地现起这一烦恼。
阻止这种情绪的发生,主要是从平时开始预防。其关键,在于淡化自我,并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同时,积极修习爱心、慈悲心,以此化解并消除嗔恨。
当嗔心生起时,则应学会观照自己的心,而非顺着这一心理惯性继续。很多时候,事情刚发生时我们并没有那么生气。但因为不懂得及时制止,使之在心中不断蔓延、壮大。事实上,这个嗔心正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所以,当我们面对逆境或受到伤害时,应以智慧观照自己的心,而不是随着嗔心跑。那样的话,嗔心就会像星星之火般,顺着风势燃烧起来。
感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对不喜欢的事和人,或听见不善的言论时,火从心头起,蔓延开来,表现在表情和言语上。嗔恨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嗔恨心是不清净的心,可如何阻止这种不良的情绪在心头蔓延呢?以上是济群法师的开示,读后如饮甘露,受益颇丰,以后应依教奉行,做一个宽容、慈悲、智慧的人。
一观:世上没有一个坏人、恶人、敌人,所谓的恶人是因为其错误的认识和习气导致了错误的行为,我们应该予以理解。
二观:人生如梦,在此梦中我们不应沉湎快乐,不应执著痛苦,梦中我、人、快乐、痛苦等等一切皆为虚幻,当一觉醒来时,无可寻觅。正所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三观: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现在是佛,未来还是佛,不增不减。惹我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妄念,我若起嗔心,则是对他的妄念发脾气,以我之妄念纠缠他之妄念,如此愚昧可笑罢了。因为自己执著我相、人相,所以才做此愚昧之事。若无我,他惹谁了?若无他,谁惹我了?我之妄念若消,他之妄念亦亡。
四观:此恶人即是以前的我,在无量劫的时间内,我做过和他一样无耻的人、和他一样愚昧的人,和他一样凶狠的人。其时纵是恶人,我也希望别人理解我,爱护我,关心我。我能理解眼前的此恶人,即是理解前世的我,我若能理解前世的我,我也应当理解眼前的恶人,虽然我不赞同他,甚至反对他,但我应当理解他、爱护他,关心他。
嗔恨心重,说明这个人的业障习气很重,很容易生嗔恚心,看人不顺眼,看事也不顺眼,这是他的业障。但是对真正修行人来说,他是善知识,为什么?没有这些人天天来找麻烦,天天来骂你、侮辱你、欺负你,你的忍辱波罗蜜到哪里修?所以遇到这些人,我们一切承受,合掌恭敬,接受教训,一句话也不回。他说完了,谢谢他,阿弥陀佛!他每一次骂,你都是这个态度,久而久之,他会觉悟,他会感动。绝对不可以对骂,对骂就没完没了。他一个人骂,骂累了就不骂了。他在那里骂,我在这里念阿弥陀佛,让他骂,这是消自己的业障。他替我消业障,我应当感谢,我念阿弥陀佛回向给他。如果别人赞叹你,也不要生欢喜心,这未必是真的。人家恭维你,要想到我哪有这个德行让人赞叹,要生惭愧心。
生气,在佛教中称为“嗔恨心”。通常,是对我们不愿听见、看见的人或事的反应。尤其是“自我”受到伤害后,我们往往条件反射般地现起这一烦恼。
阻止这种情绪的发生,主要是从平时开始预防。其关键,在于淡化自我,并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同时,积极修习爱心、慈悲心,以此化解并消除嗔恨。
当嗔心生起时,则应学会观照自己的心,而非顺着这一心理惯性继续。很多时候,事情刚发生时我们并没有那么生气。但因为不懂得及时制止,使之在心中不断蔓延、壮大。事实上,这个嗔心正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所以,当我们面对逆境或受到伤害时,应以智慧观照自己的心,而不是随着嗔心跑。那样的话,嗔心就会像星星之火般,顺着风势燃烧起来。
感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面对不喜欢的事和人,或听见不善的言论时,火从心头起,蔓延开来,表现在表情和言语上。嗔恨是一种不良的情绪,嗔恨心是不清净的心,可如何阻止这种不良的情绪在心头蔓延呢?以上是济群法师的开示,读后如饮甘露,受益颇丰,以后应依教奉行,做一个宽容、慈悲、智慧的人。
Sunday, January 23, 2011
菩萨精神的特征(转帖)
仁俊 讲
明忍 记
菩萨品概励弘旷,奋迅净挺任前卫;
众苦世难胸湃迸,雄关坦途拔沉陷。
就大乘佛法的中心说,以菩萨為主体,因為有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事,才有圆成无上道果的佛陀,才能随顺众生根机说五乘法、二乘法或大乘法,使众生各得现生及后世乐,出世解脱乐与究竟乐。
菩萨的观念和行為,其内容非常深广伟大,简括地说,菩萨一发了菩提心,立即荷担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誓愿,生生世世处在这样的上下之中,责成自己做诸佛及众生的沟通者。誓是一种最坚强而毕真的信约和见证,有了如此的信约和见证镇心,心力则坚韧、深致得不论世间种种情见都莫可动摇,发挥出长时大空的无尽修為。菩萨的时空观︰无齐限无边际,因此,一发了心,整个生命与无限时间,就都永恆地献给诸佛及众生,从精进中上求下化,与诸佛与众生永不隔绝;学诸佛而永為众生,不厌尘劳而不受尘着,永恆精进绝不退。由於「菩萨」具有这样的「品概」,猛毅地策「励」自己,所以,心量和眼光,则「弘旷」得无极无已。
菩萨的精神「奋迅」而充足,面临一切挫逆顺遂,都能不洩气、不纵情,稳卓得端重而果决。欧阳竟无居士曾说:「奋而后有学,悲而后有学,救亡图存而后有学。」奋就是认定应学的法、应做的事,振鼓着志神用力去学去做,始终一贯地只增不减,耐撑而突破艰苦,必抵於成。能这样的奋才能真学佛,从真学佛中扩而大之,热诚得发心普為他人,就有鲜活旺切的悲心慈眼了。有了充实的慈悲,发心学佛才表现得够力够德。凡是真学佛的人,决不躲藏在山中自求解脱,或只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贪图安乐,而总是心心念念关注世界、国家、民族、社区,对这些处的苦楚厄难察缘得尽同身受一样,奋和悲则能激发、勘验得积极充份,则足以「救亡图存而后有学」。欧阳竟无居士一生坎坷多艰,由於他的佛学、世学均极渊博,书法也非常好,如果他想鬻文卖字,必然吃用不尽,但他决不这样做。他的大儿子身為海军中将,抗战时不知何故被枪毙;小儿子到北京大学念书,结果游泳溺毙了,这些世间惨剧他都毫不懊丧而退心,却越发致力倡阐佛法。他為人清廉绝私,姊姊病了,他的学生建议他拨部份公款给她医治,他却说:「不行,公归公,私归私」。他的另一句名言是:「不留一毫私用」,这样的控断欲贪,其人格是多麼可敬可效喔!他的这番言行,完全表徵着菩萨精神。
菩萨的特质︰内宽柔而外「净挺」,净挺得身空愿重,则财不黏手,色不动心,惟一关心的苦难众生,所以一见到众生艰困时,他总是挺当在眾生之「前」,尽作為众生的保「卫」者。卫众成為莫可夺的志性,对苦难则视為无比快乐,义勇品概则修发得饱固沉决。这麼种菩萨一发心,便在诸佛和众生前同时许诺在佛前许诺的︰发大誓愿修学一切诸佛正法;在人前许诺的︰面对一切苦恼人,运智展悲而常恆导荷他(她)们。由於菩萨对眾生有长久的、坚定的许诺,所以一见眾生受种种艰困时,他总是双足捷奔,臂振大呼,奋迅精神,定认这是自己的天职与义命,尽快赴先去承当、抢救,让人察验到的尽是菩萨器局,许多人都从这麼种察验中跟上来的。
菩萨总是面对「众苦」与「世难」,所以最关心众苦与世难的莫过於菩萨,但一般人只关怀个己之苦,缺乏菩萨关怀众生的深度同情心。眾生分有形可见与无形不可见的二类,这留到后面再讲。现在说眾苦世难,生在这个有漏的世间,到处都离不开苦难,以拔脱苦难者為责志的菩萨,因此,慈悲之潮不断地在他的「胸」海中澎「湃迸」放;同时,智慧光轮也从他清净的视线中辐射一切,悲潮与光轮灼破了菩萨的我爱与我见,身心了却恋执,所以為众生有义的苦行,不论多麼险恶艰辛,也都尽力抢先地做去,无暇与自我计商了。以佛陀為榜样的菩萨行者,最注视的︰佛陀的大雄精神,因此,念头上都以佛陀的大雄激励自己。
大乘佛法中所称叹的「雄」,彻底的以般若智光照破身心内外的一切情执,不再让自我起惑起畏。一般人总以為内在有一真实的我,外在有一真实的他,彼此就这麼因执真而起争,引发无边苦恼!菩萨从深慧的諦观中,知道身心与境界都是众缘构成,压根儿就没有实质的我,所以无我观一成熟了,发心济度苦恼眾生,不论吃多麼大的苦,奉献的义命与胆概,不但没丝毫畏惧,反而感到无比快乐。如此般的大雄器识,岂是争权斗势的世间英雄能梦想到的!
巧用智观的菩萨,随时随地都能照了也能沟通一切,换句话说,能入乎其内也能出乎其外,将一切的一切审观得切实分明。这因為菩萨的智慧超越了时空、远近、内外、大小的制限,所以对於一切事理、性相,消融了种种障碍,能由浅而深,由深而更深,从深慧中能普遍的体解佛心,体贴众心。对佛心体解得懃恳周致,面对众生多苦、世界多难的实际态况,则必然而自然地发挥佛陀般的大「雄」精神。这个世间的政治不论美好到什麼程度,能让老百姓过多麼安乐的日子,但终竟是凡情的有漏產物,不久就弊端丛生,民怨喧沸。菩萨的耳根震得常闻佛声,从佛声中不断地聆察怨沸,深知世间遍地缺憾,所以就得即时发愿另「辟坦途」,始能「拔」济许多「沉陷」在苦海中的有情。
察幻透我济天地,罄捨一切摄一切;
断二毅泰澄清二,练磨踵佛创大缘。
深入世间而救度一切苦恼有情的菩萨,他都以如「幻」如化的眼光「察」看一切有情;相反的,一般人把一切看得实实在在;这个实在的老根子。菩萨以无我智慧「透」脱了自「我」困扰,所以能从大愿坚行中拔「济天地」间的一切苦眾。西方宗教说『生天脱地(狱)』:其归属处在上帝,上帝能创造万物,只要你信仰祂、爱敬祂,相信祂的救赎,便能永生天堂,脱离地狱般的烈火焚灼;但是,如果你的信仰度不够纯净的话,还是要堕炼狱的。自有人类以来,除了佛法外,古今中外的其他宗教莫不从天说起,以天儆人,或说举头叁尺有神明,做了坏事,神明就会惩罚你,因此许多人不敢為非作歹。这种说法虽有其相对的诫警作用,但从佛法的缘生观点详加察究,根本就是不合理智的认定。中国文化说『顶天立地』:在中国士大夫的人生价值观中,他的层次是级级上升的,即所谓的『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读了经书的人士,总希望自己由贤而成圣,由圣更上层楼,能够具体的效法天。天是什麼?天是一种自然的、高尚的、光明的做人准则。中国民俗传说中说盘古氏开天辟地,女媧氏炼石补天,这明显的表白着:世界是由人辟创出来的,肯认着人為的价值,较之西方迷执的宗教文化,的确进步多了。但儒家有时也把天看作神、上帝,这,与佛法所说的「透天彻地」不相同;从佛的眼光来看,天只是有漏众生的境界,不论生天生得多高,只不过是享受深度的定乐罢了,享完了还是要堕落恶道受苦恼的。所以佛法的不共处透天彻地,简明地说︰能透过生死的天界,也能透过苦恼的地狱。以佛法為己任的菩萨行者,从深慧普慈的彻悟彻发中,能将苦恼有情导脱得透天彻地,与上面所说迷执的或有漏的天地观,迥不相同。
发了大菩提心的菩萨,他所表现的决心与决行︰「罄捨」我和我所的「一切」。一般人对自己现有的一切,都看护得着眼着意,悭惜得同眼中珠一样;在菩萨的观行中,对这些暂时拥有的东西,绝不作永远佔有想,凡是该给的,都尽量布施出去。菩萨的布施,包括财施和法施,以财施解除他人物质上的窘困,以法施解除他人精神上的困惑。以佛陀為典型的菩萨,一发愿便生生世世致力学佛;学佛在因地中以广大心「摄」取过去「诸」佛的智慧、慈悲等种种功「德」;摄取的功德充实了,惑业则折薄得不作梗祟,久之,善根则深厚得与(毕竟)空性相应,从空观净行中涉歷苦难世界,面对种种眾生就能以智契机,运慈造根,与苦难眾生融洽得泯绝彼此。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菩萨行者。
这麼样的菩萨,则能伏「断」凡夫的「二」种流转之因爱和取,对生命的极端贪着叫做爱,生命形成了如此的贪着,则必然地引起最强烈的执取心,不断地在生死海中招感苦恼的新生命;苦恼的新生命尽管苦中来苦中去,来去得永没底止,却依然取着自己现前的身心,与身心有关的一切,也牢牢抓紧得不放松。就因為取着心太强了,所以内在為我嗾使得作不了主,外在疯狂般的追逐物质、权势与地位等等的脚步,就永远停不落了。為爱取所困缠的泛俗者,真个被累害的太悽惨了!
菩萨能在生死中广学、遍度的要着︰「澄清」爱和取的「二」大障碍。但是,从在家学佛(及世间道德或不道德)的立场说,爱有世间的正面价值,也有负面价值。在家居士善於学佛的,总是把爱情和悲愿统合起来︰以悲愿导用爱情,将爱情化為悲愿,才不致形成许多的负面结果。说到取,就得尽量克制自己,不该取的固然不取,即是该取的也应视為众缘所生(众人力助自己才有所得),所以,如果他人有急需时,就应立刻喜敬而感激地回馈。修学得澄清了爱和取,内在的我才调伏得了,外在的事才察照得透。内执我而外悖事,构成了人间苦多乐少的现实;能伏我能成事的菩萨,在长期修学的过程中,智光灼破了我,慈德荷得着事,胆略与骨力耐禁得无尽的艰鉅「练磨」;久已练磨得苦能顶、乐肯捨,所以凡是应為眾生承受的苦行,莫不视為自然的义命和天职,不论在多麼惊危的情况下,从未忘却佛陀咐嘱,紧紧地「踵」随着「佛」陀,走佛陀所走的道路,「创」辟众生成佛的「大因缘」、大道路。诸佛因地所行的清净大道,简賅地说,尽摄在六波罗蜜中:持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六波罗蜜诸位曾听得不少了,毋需详说,现在我仅举一个特点来说明什麼是波罗蜜。波罗蜜就是究竟完成的意思,印度语法,凡是事情完成了,都叫波罗蜜。佛法所说的波罗蜜,其含义是一种最后的『度』与最前的『受』相对而说的。菩萨坚强无间地鼓激着誓愿,朝朝暮暮所缘所见的不离众生苦恼,也就不怕苦恼,尽走在最前為众生去承受、去拔脱,有了这麼种既沉着也肯挺当的精神和意志,任何威胁与颠迫,则绝不介意了,就这样,从弘誓中展开无极的大心作一切苦难众生的『后殿』者,能独自「最后度」脱许多苦难众生。从愿力上说,虽然菩萨以人身出现於世;但就广义的菩萨悲愿说,菩萨為救度一切苦恼众生,有时也现种种畜生身︰马、鹿、牛、羊等等。『本生谈』中有一个故事:一回,森林到处大火,森林中的野兽惊慌得纷纷奔逃,许多都攒挤在大河岸边无法渡过,眼看大火蔓延,很快就要烧到牠们了,当这极度惊悸的时刻,有一隻菩萨鹿王,它身躯高大而有力,立即决然地将两隻前脚搭在前岸,两隻后脚搭在后岸,尽让惊惶的野兽们一一从它身上践踏过去,直到最后脊梁断了,自己也死了,这完全显现出菩萨最后度的精神。大乘行者的耐大苦、创大缘、成大业,全都凭藉实践六波罗蜜的威德所致。六波罗蜜的前叁种是福,后叁种是慧。佛陀的无上妙法不外乎福德与禪慧,行者於长时大空中积修福慧,福慧积修得充实圆满,大菩提果则能证入。大菩提果智力与悲德的总持与匯融,甚深极净的实相慧,彻照彻离了世俗的悲情与智见,始能证入充实而圆满的大菩提果。照这样看,甚深极净的般若大慧,在长期修学的过程中,是多麼重要啊!
紧握二宝飭二二,叁不逾沙鼓踊跃;
提得开廓了得绝,投住生死观如涅。
般若智的作用之一︰首先能看透所处的时代问题,时代问题以智慧观察得清楚、深刻、广泛,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才能辨别出时代的潮流趋势。极其复错的时代潮流,内涵与外表所賅罗的好坏正邪,真可说是丛丛迭迭地莫测究底,面对着这,就同走入了迷宫一样。我们修学佛法的人,慧观豁开了最新的眼界,对现前的风尚与时病,以智鑑照透得毫末毕彰,事理分明,对时潮则能汰脱混浊的,使清净的潮流起着风清弊绝的作用,减轻时艰而(紓)解眾苦。能这麼在生死的洪流中修学佛法,挺智脚跟,振举肩臂,欲海狂流中才有作中流砥柱,永不倒却的人物。这样的智观再加以慈行的切实表现,心境就空明、空旷得开开阔阔,畅行於空门中而深契空义。什麼是空?不着不坏一切,荡绝了种种偏狭的相对,也超越了修学的齐限不落二边不住中。由於这样的活脱通豁,才见到佛法的深广,见到众生的复杂;才能从深广的佛法中,去适应眾生复杂的根性。智与慈相应的菩萨,就是这样於无尽的时空中修学的。
菩萨的特征︰善用六根,把菩提心用得与六根相应;於六尘中行菩萨道,為眾生创造种种幸福。菩萨的另一特徵︰把时间和空间看作「二(种大)宝」。因此,对时光看得无比的珍惜,肯定着:『谁能将最公平的无价之宝时间,用得分秒必争(必正),谁就等於活在解脱道中』。因為总是把时间「紧握」得用在福善因缘上,等到福善因缘深厚了,法性体悟得清净了,进入世间弘化,所说与所作的,就都足以导啟他人;使许多人都能珍惜时宝,从时间中将智力用得转迷趣觉。不肯(不敢)耗丧时间的菩萨,对空(义之)宝则必然更為重视,因為『谁能将最晶莹的(空义的)无边之光,从空间中看得远近皆明,绝不滞沉或佔领,谁就等於行在菩提道中』。学菩萨的行者,知道菩萨最珍惜时与空二种大宝,也发心学菩萨般的珍惜,才永恆地赶得上时间,拓得开空间哩!
智思与空慧贯联得不谬不誑,则能谨「飭」於「二二」︰第一种二有形与无形;第二种二身与心。时宝的智光与空宝的慈德照展得通透了,则能瞭知而关注有形及无形的一切。有形与无形有两类:一、有形福报和无形隐祸。一般人最贪着现前的有形福报,因此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福利,着重於享受快乐生活。无形是什麼?细微得不可见的一种隐祸,人类的起心动念,莫不与烦恼相应,有些深隐得最极深隐的烦恼,一般人根本就觉察不到,因此许多隐祸都由此而酿发。二、有形是什麼?人世间的好坏以及种种情况,都是有形可见的。另有一类无形叁途眾生的苦恼,畜生的苦恼,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一些,饿鬼和地狱众生的苦恼,我们就看不到了。佛法的重心之一悲愿,如果只对有形的苦恼者起悲心,对由眼见不到的有情所受的苦恼缺乏悲心,这样的修学就太浅薄了,我们务要加强飭励之!第二个二种︰ 身与心。有情身心是相互关连的,以缘起智观察此身心,都是藉假依空而有,所以善巧地照达假空空假,业命就能转為慧命了。经上说『空能有路』,只须从戒慧中深观本性空,举目起步则能迈向菩提大道,从此则猛顿地降伏自我,直学诸佛,直為眾生。
活在这二直中的学者,其气志与骨劲,总是卓特地鍊锻「叁不」︰不怠、不厌、不没,从这叁不中激发透过超「逾」恆河「沙」数的生命,无条件的普為有情,兴誓「鼓」作得「踊跃」毕真,「当仁不让」。无量阿僧衹劫於生死中学佛度生的菩萨,由於诸佛的一切久已成為自己的一切,获得诸佛持助与善知识励激,则怎也不肯疲怠下来,虽然有时候身体太累了,也显现出倦容,但他猛提着為法為人的坚牢本愿,更以『心健无能坏』的充份悲心力策立行,以故,能引领眾生稳入佛门,离险黑而得安明。平庸者,在逆境中可能支撑着,顺境中反而沉堕了,菩萨则不论顺逆安危,绝不甘心沉没,果敢地积极上进。「叁不逾沙鼓踊跃」的沙指恆河沙,大乘经上说,一条恆河的沙数,已经太多了,无量无数恆河沙更是多极了;由於菩萨具有不怠、不厌、不没的深观大行,所以尽管歷经无量无数的恆沙数般的极长时间,他都能以极充沛的志义承当苦难。
菩萨练就了超常精神,一切时处都把佛法从时间和心念中向上体悟,向下护照,因此所见到的佛法境界,所领解的众生根机,则能与时俱增,与空俱廓。这样的心境「提得开廓」了,一切利害得失,就都能「了得绝」,放得下,因此所发的愿才能兑现。我们想要完成佛道,普度众生,唯一的方法发清净大愿,配合着无我慧「投」入生死而久「住生死」中。菩萨与声闻不同的地方,声闻深厌惑业困身,致诸苦恼,急求解脱;菩萨则不然,但他不依(恋)身心,却能控制惑业,也能运用身心,所以能在生死中,以深广的心量与心力,於大乘行起着无比的好乐心,从大乘甚深的智观中,了知生死是缘起无自性的,因此,远离了自我威胁,所以不但对生死不起畏惧心,更能进一步常处生死中度苦恼众生。菩萨之所以能於生死中度生,因為他的菩提心与涅槃观相融相运,从菩提心发愿救眾生苦恼,从涅槃观运智「灭」自身惑业,这样的时时增长愿兴,则能行於空智中伏断烦恼,而於生死之际深观实相,实相(不生不灭)观成就了,就等於活在大解脱中了,从此以后,一贯的行於空、无相、无作的「叁解脱门」中而展运本愿;从本愿中永不忘诸佛而学佛,绝不离眾生而忍苦。
此处,特地简明一下「神奇」与「奇特」。何谓神奇?神奇就是通常所说的神通,一般人做不到,或现不出的,『五通仙人』能做到也能现出,这最易诱惑而误害愚俗者,所以阿含经严格斥呵之。大乘经虽讚美诸佛菩萨神通,那是由於深广无量的福慧中所显露的自然现象,诸佛菩萨不过以此為方便而度生,绝无炫惑之念。不炫奇而菩萨却有奇特之处,菩萨的奇特处即是上面所说的︰发大菩提心永救众生苦恼,以大涅槃观深灭自家惑习,如此的大发与大灭,岂是凡外及二乘所可企及,真是够奇特的了。
学叁乘道一贯持,彻破四倒证四諦;
行忍具足证无上,寂灭非灭大化行。
从佛法整体说只有一乘道,因為佛法的共点︰『同入无餘涅槃』,所以不论声闻乘和菩萨乘,都是『同坐解脱床』、『同入涅槃门』,并非另有更殊异的乘。尽管初期大乘行者指责一般消极厌世的声闻人,说他们只顾自求解脱,不发心救苦众生,但初期大乘经也倡导『与声闻不相违背』,足证叁乘本质无异。其实,释尊在世时,许多声闻弟子业已透露了菩萨神态,如目犍连的為教殉身,阿难的忍而不证果,沓婆摩罗子证得了阿罗汉后迴向佛道,『无諍第一』的须菩提,大乘论上讚叹他的宏誓同菩萨一样。这些尊者,因為与释尊相处甚久,所以释尊一切言行德仪,在他们心目中早已观照得非常深刻,所以虽然比佛陀的觉境与化力差的多,但他们确已表现了相当的菩萨志神。所以我们不该说声闻道与菩萨道没什麼关连。以叁十七道品来说,一般都说叁十七道品是声闻法,也就是小乘法,可是楞伽经却说「唯有一乘法,清凉八支道」,更说明了八圣道,确是声闻道与菩萨道共同修学的总纲目。
就「叁乘道」共同的对治说,从根本佛法到初期大乘佛法时代,其方法是「一贯」的,都得「彻」底「破」除常、乐、我、净「四」种颠「倒」。大乘论上说:「无常见有常,是名為颠倒,空中无无常,何处见有常?」世间的一切皆是无常,从人与物乃至山河大地等等,无一例外。假使有人执着世间常,便堕在颠倒中,世人所执着的世间常五蕴,不了解五蕴如幻的迷情者,為我爱、我见作践得困缠交加,妄求长命或永生,这是绝不可能的!从古迄今,从今至无尽未来,任凭你有多大智慧,多大力量,无常杀鬼一到,纵有天大的本领,还得照样往生或入灭,仅是断不断惑而已。如从平等的空性遍观,不入有无二边,也没有一个实性的无常;无常尚且没有,还能执着世间常吗?因此,我们要想超越常无常的二边,就得认真的修学佛法,功力深厚得不退转,则能证四諦。「证」入佛法所展现的实际效能︰将凡俗有情誑惑颠倒中的生理、物理、心理整个的透脱得清清廓廓,身心自在无虑畏。数数体会这样的佛法之境,勤修无上道而坚持正方便,我们的面貌与品象,才有德慧向上深观诸佛的一切,才有资粮向下广济眾生的苦厄。
菩萨在长时大空中修学佛道,饶益无量眾生,面对根性最错杂的众生,最急需而最应沉耐修积的「行忍具足」,大乘经称杨菩萨之所以胜於二乘处︰忍得无比的忍,进得无比的进,就这样迈越了二乘,与诸佛慧命一直接脉,诸佛慧命之脉与(智愿化融成的)菩萨命脉接得灵畅,其光热的量与能,则足以灼破许多众生的险黑与冷酷。而菩萨面临无量眾生的无尽险黑与冷酷,却越发将诸佛慧命中的光热化為自己的光热,导化照护之,菩萨这样的深行而广修忍与进,才能稳稳足足的「证无上道」。忍,概括说生忍与法忍。从大乘者的琢磨与体悟,说叁种忍:一、耐怨害忍:以化导為义命的菩萨,对刚强难化的眾生给予自己的种种刺害绝不在乎。二、安受苦忍:无间地為佛法奔波在时空中的菩萨,从自然界中所遭受到的难以言喻的一切苦况,都能安忍得為法捨命,从极端艰阻中练就最坚挺的身心,誓作众生的大依怙,才显得出菩萨特质。叁、諦察法忍:法,包括着世间一切法相与出世间的一味实相,深修广学的菩萨行者,心念与身行都贯注在眾生与正法中,从正法实平等慧中遍察众机、久耐众苦,空慧中的悲相应得不离念、不憾众,甚深法性与极真本愿相照相运得的歷循增,法与愿印合得生死不间而发力,动静不弛而兴用,这便叫做大乘法忍。菩萨一发心,最重视处众的德行,对生忍经常加以警勉、克制,因此对於伤害他的人,不但坦然释怀,还能更发心先去度化怨害他的人,这样做得浑然而遍然了,广大的人缘就能满足了。
菩萨同时也勤修净法,治脱染法,从纯净法中见佛见人。不过,如果老是将染净二法对立起来看,认定他人是染污的,执着自己是清净的,有了这样的偏,就不能从清净性空中体达无我、无我所的道理,因此趣向高阶次的修学与度化,必须融泯了染净的对立,从空净中整遍地修為得深致周洽,才能圆具种种法缘;从这样的法缘中才能正詮无量法,广结无尽缘。
菩萨究属是甚麼样的人?简该地说︰是「不可思议智,无量悲愍心,不入二法中,等观一切法」。久修而广学的菩萨具有不可思议的大智慧,世智从染净相对中各执自性,从有漏思议中諍染諍净,愈諍愈不能通达一切;菩萨消融了染净自性执,所以能从不可思议智中朗豁地通达一切。因此,菩萨能以无碍智运无量悲心,不落入种种相对的贵贱、你我等二法中。泛俗者都在二法针锋相对中,諍斗得苦恼不堪,唯有菩萨不落入二法中,所以能等观一切法;对一切法等观得深广通达,面对众生都从平等空观中看顾眾生,不因罪恶而弃捨不救,不因良善而恋惦不已,如此的平等心行相应得不离悲智,对一般众生的苦难感应,则必然会热切而疾捷地奔赴而慰助。
有的人以為佛入涅槃寂灭了,好像什麼都没有了,这太误解了。其实,佛陀的「寂灭」绝「非」灰身泯智的「灭」什麼都没有了。佛陀晚年,舍利弗和目犍连二尊者都在佛陀之先涅槃了,舍利弗尊者的弟子均提沙弥,深感师恩深重,见到师父灭度了,悲念得縈迴不已,当时佛陀就问他:『均提!你师父过去了,他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灭去了吗?』均提答说:『没有灭去。』佛陀接着又问:『既然没有灭去,你何必那麼难过呢?』由此可知阿罗汉证得了五分法身尚且不灭,圆满无上的佛陀进入了大涅槃,能说他是没有了吗?『涅槃』,玄奘大师译為『圆寂』,其含义︰寂,是断除所有的烦恼与习气;圆,是成就了无量的善净德慧。发心学大乘道的吾人,务应以此作為理想中追求的悬的。佛最后说:『自今已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法身常在而不灭也。』只须佛弟子们将佛老人家所说的法与律,一个个认真地学习得相应,从相应中继续传下去,释尊的法身则能常住世间,永远不灭。也就是不论在家与出家,只要有人能发广大清净心,发挥菩萨精神的特征︰跳得起来透天地,发得开去承圣佛,「法身」则能辗转,「法化」必能「流」行。现代的佛弟子们,这样的责任太重大了,大慧与本愿汇融得汪洋泓澄,才顶得起哩!才永恆地顶得住哩!
明忍 记
菩萨品概励弘旷,奋迅净挺任前卫;
众苦世难胸湃迸,雄关坦途拔沉陷。
就大乘佛法的中心说,以菩萨為主体,因為有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事,才有圆成无上道果的佛陀,才能随顺众生根机说五乘法、二乘法或大乘法,使众生各得现生及后世乐,出世解脱乐与究竟乐。
菩萨的观念和行為,其内容非常深广伟大,简括地说,菩萨一发了菩提心,立即荷担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誓愿,生生世世处在这样的上下之中,责成自己做诸佛及众生的沟通者。誓是一种最坚强而毕真的信约和见证,有了如此的信约和见证镇心,心力则坚韧、深致得不论世间种种情见都莫可动摇,发挥出长时大空的无尽修為。菩萨的时空观︰无齐限无边际,因此,一发了心,整个生命与无限时间,就都永恆地献给诸佛及众生,从精进中上求下化,与诸佛与众生永不隔绝;学诸佛而永為众生,不厌尘劳而不受尘着,永恆精进绝不退。由於「菩萨」具有这样的「品概」,猛毅地策「励」自己,所以,心量和眼光,则「弘旷」得无极无已。
菩萨的精神「奋迅」而充足,面临一切挫逆顺遂,都能不洩气、不纵情,稳卓得端重而果决。欧阳竟无居士曾说:「奋而后有学,悲而后有学,救亡图存而后有学。」奋就是认定应学的法、应做的事,振鼓着志神用力去学去做,始终一贯地只增不减,耐撑而突破艰苦,必抵於成。能这样的奋才能真学佛,从真学佛中扩而大之,热诚得发心普為他人,就有鲜活旺切的悲心慈眼了。有了充实的慈悲,发心学佛才表现得够力够德。凡是真学佛的人,决不躲藏在山中自求解脱,或只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贪图安乐,而总是心心念念关注世界、国家、民族、社区,对这些处的苦楚厄难察缘得尽同身受一样,奋和悲则能激发、勘验得积极充份,则足以「救亡图存而后有学」。欧阳竟无居士一生坎坷多艰,由於他的佛学、世学均极渊博,书法也非常好,如果他想鬻文卖字,必然吃用不尽,但他决不这样做。他的大儿子身為海军中将,抗战时不知何故被枪毙;小儿子到北京大学念书,结果游泳溺毙了,这些世间惨剧他都毫不懊丧而退心,却越发致力倡阐佛法。他為人清廉绝私,姊姊病了,他的学生建议他拨部份公款给她医治,他却说:「不行,公归公,私归私」。他的另一句名言是:「不留一毫私用」,这样的控断欲贪,其人格是多麼可敬可效喔!他的这番言行,完全表徵着菩萨精神。
菩萨的特质︰内宽柔而外「净挺」,净挺得身空愿重,则财不黏手,色不动心,惟一关心的苦难众生,所以一见到众生艰困时,他总是挺当在眾生之「前」,尽作為众生的保「卫」者。卫众成為莫可夺的志性,对苦难则视為无比快乐,义勇品概则修发得饱固沉决。这麼种菩萨一发心,便在诸佛和众生前同时许诺在佛前许诺的︰发大誓愿修学一切诸佛正法;在人前许诺的︰面对一切苦恼人,运智展悲而常恆导荷他(她)们。由於菩萨对眾生有长久的、坚定的许诺,所以一见眾生受种种艰困时,他总是双足捷奔,臂振大呼,奋迅精神,定认这是自己的天职与义命,尽快赴先去承当、抢救,让人察验到的尽是菩萨器局,许多人都从这麼种察验中跟上来的。
菩萨总是面对「众苦」与「世难」,所以最关心众苦与世难的莫过於菩萨,但一般人只关怀个己之苦,缺乏菩萨关怀众生的深度同情心。眾生分有形可见与无形不可见的二类,这留到后面再讲。现在说眾苦世难,生在这个有漏的世间,到处都离不开苦难,以拔脱苦难者為责志的菩萨,因此,慈悲之潮不断地在他的「胸」海中澎「湃迸」放;同时,智慧光轮也从他清净的视线中辐射一切,悲潮与光轮灼破了菩萨的我爱与我见,身心了却恋执,所以為众生有义的苦行,不论多麼险恶艰辛,也都尽力抢先地做去,无暇与自我计商了。以佛陀為榜样的菩萨行者,最注视的︰佛陀的大雄精神,因此,念头上都以佛陀的大雄激励自己。
大乘佛法中所称叹的「雄」,彻底的以般若智光照破身心内外的一切情执,不再让自我起惑起畏。一般人总以為内在有一真实的我,外在有一真实的他,彼此就这麼因执真而起争,引发无边苦恼!菩萨从深慧的諦观中,知道身心与境界都是众缘构成,压根儿就没有实质的我,所以无我观一成熟了,发心济度苦恼眾生,不论吃多麼大的苦,奉献的义命与胆概,不但没丝毫畏惧,反而感到无比快乐。如此般的大雄器识,岂是争权斗势的世间英雄能梦想到的!
巧用智观的菩萨,随时随地都能照了也能沟通一切,换句话说,能入乎其内也能出乎其外,将一切的一切审观得切实分明。这因為菩萨的智慧超越了时空、远近、内外、大小的制限,所以对於一切事理、性相,消融了种种障碍,能由浅而深,由深而更深,从深慧中能普遍的体解佛心,体贴众心。对佛心体解得懃恳周致,面对众生多苦、世界多难的实际态况,则必然而自然地发挥佛陀般的大「雄」精神。这个世间的政治不论美好到什麼程度,能让老百姓过多麼安乐的日子,但终竟是凡情的有漏產物,不久就弊端丛生,民怨喧沸。菩萨的耳根震得常闻佛声,从佛声中不断地聆察怨沸,深知世间遍地缺憾,所以就得即时发愿另「辟坦途」,始能「拔」济许多「沉陷」在苦海中的有情。
察幻透我济天地,罄捨一切摄一切;
断二毅泰澄清二,练磨踵佛创大缘。
深入世间而救度一切苦恼有情的菩萨,他都以如「幻」如化的眼光「察」看一切有情;相反的,一般人把一切看得实实在在;这个实在的老根子。菩萨以无我智慧「透」脱了自「我」困扰,所以能从大愿坚行中拔「济天地」间的一切苦眾。西方宗教说『生天脱地(狱)』:其归属处在上帝,上帝能创造万物,只要你信仰祂、爱敬祂,相信祂的救赎,便能永生天堂,脱离地狱般的烈火焚灼;但是,如果你的信仰度不够纯净的话,还是要堕炼狱的。自有人类以来,除了佛法外,古今中外的其他宗教莫不从天说起,以天儆人,或说举头叁尺有神明,做了坏事,神明就会惩罚你,因此许多人不敢為非作歹。这种说法虽有其相对的诫警作用,但从佛法的缘生观点详加察究,根本就是不合理智的认定。中国文化说『顶天立地』:在中国士大夫的人生价值观中,他的层次是级级上升的,即所谓的『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读了经书的人士,总希望自己由贤而成圣,由圣更上层楼,能够具体的效法天。天是什麼?天是一种自然的、高尚的、光明的做人准则。中国民俗传说中说盘古氏开天辟地,女媧氏炼石补天,这明显的表白着:世界是由人辟创出来的,肯认着人為的价值,较之西方迷执的宗教文化,的确进步多了。但儒家有时也把天看作神、上帝,这,与佛法所说的「透天彻地」不相同;从佛的眼光来看,天只是有漏众生的境界,不论生天生得多高,只不过是享受深度的定乐罢了,享完了还是要堕落恶道受苦恼的。所以佛法的不共处透天彻地,简明地说︰能透过生死的天界,也能透过苦恼的地狱。以佛法為己任的菩萨行者,从深慧普慈的彻悟彻发中,能将苦恼有情导脱得透天彻地,与上面所说迷执的或有漏的天地观,迥不相同。
发了大菩提心的菩萨,他所表现的决心与决行︰「罄捨」我和我所的「一切」。一般人对自己现有的一切,都看护得着眼着意,悭惜得同眼中珠一样;在菩萨的观行中,对这些暂时拥有的东西,绝不作永远佔有想,凡是该给的,都尽量布施出去。菩萨的布施,包括财施和法施,以财施解除他人物质上的窘困,以法施解除他人精神上的困惑。以佛陀為典型的菩萨,一发愿便生生世世致力学佛;学佛在因地中以广大心「摄」取过去「诸」佛的智慧、慈悲等种种功「德」;摄取的功德充实了,惑业则折薄得不作梗祟,久之,善根则深厚得与(毕竟)空性相应,从空观净行中涉歷苦难世界,面对种种眾生就能以智契机,运慈造根,与苦难眾生融洽得泯绝彼此。这才是名副其实的菩萨行者。
这麼样的菩萨,则能伏「断」凡夫的「二」种流转之因爱和取,对生命的极端贪着叫做爱,生命形成了如此的贪着,则必然地引起最强烈的执取心,不断地在生死海中招感苦恼的新生命;苦恼的新生命尽管苦中来苦中去,来去得永没底止,却依然取着自己现前的身心,与身心有关的一切,也牢牢抓紧得不放松。就因為取着心太强了,所以内在為我嗾使得作不了主,外在疯狂般的追逐物质、权势与地位等等的脚步,就永远停不落了。為爱取所困缠的泛俗者,真个被累害的太悽惨了!
菩萨能在生死中广学、遍度的要着︰「澄清」爱和取的「二」大障碍。但是,从在家学佛(及世间道德或不道德)的立场说,爱有世间的正面价值,也有负面价值。在家居士善於学佛的,总是把爱情和悲愿统合起来︰以悲愿导用爱情,将爱情化為悲愿,才不致形成许多的负面结果。说到取,就得尽量克制自己,不该取的固然不取,即是该取的也应视為众缘所生(众人力助自己才有所得),所以,如果他人有急需时,就应立刻喜敬而感激地回馈。修学得澄清了爱和取,内在的我才调伏得了,外在的事才察照得透。内执我而外悖事,构成了人间苦多乐少的现实;能伏我能成事的菩萨,在长期修学的过程中,智光灼破了我,慈德荷得着事,胆略与骨力耐禁得无尽的艰鉅「练磨」;久已练磨得苦能顶、乐肯捨,所以凡是应為眾生承受的苦行,莫不视為自然的义命和天职,不论在多麼惊危的情况下,从未忘却佛陀咐嘱,紧紧地「踵」随着「佛」陀,走佛陀所走的道路,「创」辟众生成佛的「大因缘」、大道路。诸佛因地所行的清净大道,简賅地说,尽摄在六波罗蜜中:持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六波罗蜜诸位曾听得不少了,毋需详说,现在我仅举一个特点来说明什麼是波罗蜜。波罗蜜就是究竟完成的意思,印度语法,凡是事情完成了,都叫波罗蜜。佛法所说的波罗蜜,其含义是一种最后的『度』与最前的『受』相对而说的。菩萨坚强无间地鼓激着誓愿,朝朝暮暮所缘所见的不离众生苦恼,也就不怕苦恼,尽走在最前為众生去承受、去拔脱,有了这麼种既沉着也肯挺当的精神和意志,任何威胁与颠迫,则绝不介意了,就这样,从弘誓中展开无极的大心作一切苦难众生的『后殿』者,能独自「最后度」脱许多苦难众生。从愿力上说,虽然菩萨以人身出现於世;但就广义的菩萨悲愿说,菩萨為救度一切苦恼众生,有时也现种种畜生身︰马、鹿、牛、羊等等。『本生谈』中有一个故事:一回,森林到处大火,森林中的野兽惊慌得纷纷奔逃,许多都攒挤在大河岸边无法渡过,眼看大火蔓延,很快就要烧到牠们了,当这极度惊悸的时刻,有一隻菩萨鹿王,它身躯高大而有力,立即决然地将两隻前脚搭在前岸,两隻后脚搭在后岸,尽让惊惶的野兽们一一从它身上践踏过去,直到最后脊梁断了,自己也死了,这完全显现出菩萨最后度的精神。大乘行者的耐大苦、创大缘、成大业,全都凭藉实践六波罗蜜的威德所致。六波罗蜜的前叁种是福,后叁种是慧。佛陀的无上妙法不外乎福德与禪慧,行者於长时大空中积修福慧,福慧积修得充实圆满,大菩提果则能证入。大菩提果智力与悲德的总持与匯融,甚深极净的实相慧,彻照彻离了世俗的悲情与智见,始能证入充实而圆满的大菩提果。照这样看,甚深极净的般若大慧,在长期修学的过程中,是多麼重要啊!
紧握二宝飭二二,叁不逾沙鼓踊跃;
提得开廓了得绝,投住生死观如涅。
般若智的作用之一︰首先能看透所处的时代问题,时代问题以智慧观察得清楚、深刻、广泛,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才能辨别出时代的潮流趋势。极其复错的时代潮流,内涵与外表所賅罗的好坏正邪,真可说是丛丛迭迭地莫测究底,面对着这,就同走入了迷宫一样。我们修学佛法的人,慧观豁开了最新的眼界,对现前的风尚与时病,以智鑑照透得毫末毕彰,事理分明,对时潮则能汰脱混浊的,使清净的潮流起着风清弊绝的作用,减轻时艰而(紓)解眾苦。能这麼在生死的洪流中修学佛法,挺智脚跟,振举肩臂,欲海狂流中才有作中流砥柱,永不倒却的人物。这样的智观再加以慈行的切实表现,心境就空明、空旷得开开阔阔,畅行於空门中而深契空义。什麼是空?不着不坏一切,荡绝了种种偏狭的相对,也超越了修学的齐限不落二边不住中。由於这样的活脱通豁,才见到佛法的深广,见到众生的复杂;才能从深广的佛法中,去适应眾生复杂的根性。智与慈相应的菩萨,就是这样於无尽的时空中修学的。
菩萨的特征︰善用六根,把菩提心用得与六根相应;於六尘中行菩萨道,為眾生创造种种幸福。菩萨的另一特徵︰把时间和空间看作「二(种大)宝」。因此,对时光看得无比的珍惜,肯定着:『谁能将最公平的无价之宝时间,用得分秒必争(必正),谁就等於活在解脱道中』。因為总是把时间「紧握」得用在福善因缘上,等到福善因缘深厚了,法性体悟得清净了,进入世间弘化,所说与所作的,就都足以导啟他人;使许多人都能珍惜时宝,从时间中将智力用得转迷趣觉。不肯(不敢)耗丧时间的菩萨,对空(义之)宝则必然更為重视,因為『谁能将最晶莹的(空义的)无边之光,从空间中看得远近皆明,绝不滞沉或佔领,谁就等於行在菩提道中』。学菩萨的行者,知道菩萨最珍惜时与空二种大宝,也发心学菩萨般的珍惜,才永恆地赶得上时间,拓得开空间哩!
智思与空慧贯联得不谬不誑,则能谨「飭」於「二二」︰第一种二有形与无形;第二种二身与心。时宝的智光与空宝的慈德照展得通透了,则能瞭知而关注有形及无形的一切。有形与无形有两类:一、有形福报和无形隐祸。一般人最贪着现前的有形福报,因此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福利,着重於享受快乐生活。无形是什麼?细微得不可见的一种隐祸,人类的起心动念,莫不与烦恼相应,有些深隐得最极深隐的烦恼,一般人根本就觉察不到,因此许多隐祸都由此而酿发。二、有形是什麼?人世间的好坏以及种种情况,都是有形可见的。另有一类无形叁途眾生的苦恼,畜生的苦恼,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一些,饿鬼和地狱众生的苦恼,我们就看不到了。佛法的重心之一悲愿,如果只对有形的苦恼者起悲心,对由眼见不到的有情所受的苦恼缺乏悲心,这样的修学就太浅薄了,我们务要加强飭励之!第二个二种︰ 身与心。有情身心是相互关连的,以缘起智观察此身心,都是藉假依空而有,所以善巧地照达假空空假,业命就能转為慧命了。经上说『空能有路』,只须从戒慧中深观本性空,举目起步则能迈向菩提大道,从此则猛顿地降伏自我,直学诸佛,直為眾生。
活在这二直中的学者,其气志与骨劲,总是卓特地鍊锻「叁不」︰不怠、不厌、不没,从这叁不中激发透过超「逾」恆河「沙」数的生命,无条件的普為有情,兴誓「鼓」作得「踊跃」毕真,「当仁不让」。无量阿僧衹劫於生死中学佛度生的菩萨,由於诸佛的一切久已成為自己的一切,获得诸佛持助与善知识励激,则怎也不肯疲怠下来,虽然有时候身体太累了,也显现出倦容,但他猛提着為法為人的坚牢本愿,更以『心健无能坏』的充份悲心力策立行,以故,能引领眾生稳入佛门,离险黑而得安明。平庸者,在逆境中可能支撑着,顺境中反而沉堕了,菩萨则不论顺逆安危,绝不甘心沉没,果敢地积极上进。「叁不逾沙鼓踊跃」的沙指恆河沙,大乘经上说,一条恆河的沙数,已经太多了,无量无数恆河沙更是多极了;由於菩萨具有不怠、不厌、不没的深观大行,所以尽管歷经无量无数的恆沙数般的极长时间,他都能以极充沛的志义承当苦难。
菩萨练就了超常精神,一切时处都把佛法从时间和心念中向上体悟,向下护照,因此所见到的佛法境界,所领解的众生根机,则能与时俱增,与空俱廓。这样的心境「提得开廓」了,一切利害得失,就都能「了得绝」,放得下,因此所发的愿才能兑现。我们想要完成佛道,普度众生,唯一的方法发清净大愿,配合着无我慧「投」入生死而久「住生死」中。菩萨与声闻不同的地方,声闻深厌惑业困身,致诸苦恼,急求解脱;菩萨则不然,但他不依(恋)身心,却能控制惑业,也能运用身心,所以能在生死中,以深广的心量与心力,於大乘行起着无比的好乐心,从大乘甚深的智观中,了知生死是缘起无自性的,因此,远离了自我威胁,所以不但对生死不起畏惧心,更能进一步常处生死中度苦恼众生。菩萨之所以能於生死中度生,因為他的菩提心与涅槃观相融相运,从菩提心发愿救眾生苦恼,从涅槃观运智「灭」自身惑业,这样的时时增长愿兴,则能行於空智中伏断烦恼,而於生死之际深观实相,实相(不生不灭)观成就了,就等於活在大解脱中了,从此以后,一贯的行於空、无相、无作的「叁解脱门」中而展运本愿;从本愿中永不忘诸佛而学佛,绝不离眾生而忍苦。
此处,特地简明一下「神奇」与「奇特」。何谓神奇?神奇就是通常所说的神通,一般人做不到,或现不出的,『五通仙人』能做到也能现出,这最易诱惑而误害愚俗者,所以阿含经严格斥呵之。大乘经虽讚美诸佛菩萨神通,那是由於深广无量的福慧中所显露的自然现象,诸佛菩萨不过以此為方便而度生,绝无炫惑之念。不炫奇而菩萨却有奇特之处,菩萨的奇特处即是上面所说的︰发大菩提心永救众生苦恼,以大涅槃观深灭自家惑习,如此的大发与大灭,岂是凡外及二乘所可企及,真是够奇特的了。
学叁乘道一贯持,彻破四倒证四諦;
行忍具足证无上,寂灭非灭大化行。
从佛法整体说只有一乘道,因為佛法的共点︰『同入无餘涅槃』,所以不论声闻乘和菩萨乘,都是『同坐解脱床』、『同入涅槃门』,并非另有更殊异的乘。尽管初期大乘行者指责一般消极厌世的声闻人,说他们只顾自求解脱,不发心救苦众生,但初期大乘经也倡导『与声闻不相违背』,足证叁乘本质无异。其实,释尊在世时,许多声闻弟子业已透露了菩萨神态,如目犍连的為教殉身,阿难的忍而不证果,沓婆摩罗子证得了阿罗汉后迴向佛道,『无諍第一』的须菩提,大乘论上讚叹他的宏誓同菩萨一样。这些尊者,因為与释尊相处甚久,所以释尊一切言行德仪,在他们心目中早已观照得非常深刻,所以虽然比佛陀的觉境与化力差的多,但他们确已表现了相当的菩萨志神。所以我们不该说声闻道与菩萨道没什麼关连。以叁十七道品来说,一般都说叁十七道品是声闻法,也就是小乘法,可是楞伽经却说「唯有一乘法,清凉八支道」,更说明了八圣道,确是声闻道与菩萨道共同修学的总纲目。
就「叁乘道」共同的对治说,从根本佛法到初期大乘佛法时代,其方法是「一贯」的,都得「彻」底「破」除常、乐、我、净「四」种颠「倒」。大乘论上说:「无常见有常,是名為颠倒,空中无无常,何处见有常?」世间的一切皆是无常,从人与物乃至山河大地等等,无一例外。假使有人执着世间常,便堕在颠倒中,世人所执着的世间常五蕴,不了解五蕴如幻的迷情者,為我爱、我见作践得困缠交加,妄求长命或永生,这是绝不可能的!从古迄今,从今至无尽未来,任凭你有多大智慧,多大力量,无常杀鬼一到,纵有天大的本领,还得照样往生或入灭,仅是断不断惑而已。如从平等的空性遍观,不入有无二边,也没有一个实性的无常;无常尚且没有,还能执着世间常吗?因此,我们要想超越常无常的二边,就得认真的修学佛法,功力深厚得不退转,则能证四諦。「证」入佛法所展现的实际效能︰将凡俗有情誑惑颠倒中的生理、物理、心理整个的透脱得清清廓廓,身心自在无虑畏。数数体会这样的佛法之境,勤修无上道而坚持正方便,我们的面貌与品象,才有德慧向上深观诸佛的一切,才有资粮向下广济眾生的苦厄。
菩萨在长时大空中修学佛道,饶益无量眾生,面对根性最错杂的众生,最急需而最应沉耐修积的「行忍具足」,大乘经称杨菩萨之所以胜於二乘处︰忍得无比的忍,进得无比的进,就这样迈越了二乘,与诸佛慧命一直接脉,诸佛慧命之脉与(智愿化融成的)菩萨命脉接得灵畅,其光热的量与能,则足以灼破许多众生的险黑与冷酷。而菩萨面临无量眾生的无尽险黑与冷酷,却越发将诸佛慧命中的光热化為自己的光热,导化照护之,菩萨这样的深行而广修忍与进,才能稳稳足足的「证无上道」。忍,概括说生忍与法忍。从大乘者的琢磨与体悟,说叁种忍:一、耐怨害忍:以化导為义命的菩萨,对刚强难化的眾生给予自己的种种刺害绝不在乎。二、安受苦忍:无间地為佛法奔波在时空中的菩萨,从自然界中所遭受到的难以言喻的一切苦况,都能安忍得為法捨命,从极端艰阻中练就最坚挺的身心,誓作众生的大依怙,才显得出菩萨特质。叁、諦察法忍:法,包括着世间一切法相与出世间的一味实相,深修广学的菩萨行者,心念与身行都贯注在眾生与正法中,从正法实平等慧中遍察众机、久耐众苦,空慧中的悲相应得不离念、不憾众,甚深法性与极真本愿相照相运得的歷循增,法与愿印合得生死不间而发力,动静不弛而兴用,这便叫做大乘法忍。菩萨一发心,最重视处众的德行,对生忍经常加以警勉、克制,因此对於伤害他的人,不但坦然释怀,还能更发心先去度化怨害他的人,这样做得浑然而遍然了,广大的人缘就能满足了。
菩萨同时也勤修净法,治脱染法,从纯净法中见佛见人。不过,如果老是将染净二法对立起来看,认定他人是染污的,执着自己是清净的,有了这样的偏,就不能从清净性空中体达无我、无我所的道理,因此趣向高阶次的修学与度化,必须融泯了染净的对立,从空净中整遍地修為得深致周洽,才能圆具种种法缘;从这样的法缘中才能正詮无量法,广结无尽缘。
菩萨究属是甚麼样的人?简该地说︰是「不可思议智,无量悲愍心,不入二法中,等观一切法」。久修而广学的菩萨具有不可思议的大智慧,世智从染净相对中各执自性,从有漏思议中諍染諍净,愈諍愈不能通达一切;菩萨消融了染净自性执,所以能从不可思议智中朗豁地通达一切。因此,菩萨能以无碍智运无量悲心,不落入种种相对的贵贱、你我等二法中。泛俗者都在二法针锋相对中,諍斗得苦恼不堪,唯有菩萨不落入二法中,所以能等观一切法;对一切法等观得深广通达,面对众生都从平等空观中看顾眾生,不因罪恶而弃捨不救,不因良善而恋惦不已,如此的平等心行相应得不离悲智,对一般众生的苦难感应,则必然会热切而疾捷地奔赴而慰助。
有的人以為佛入涅槃寂灭了,好像什麼都没有了,这太误解了。其实,佛陀的「寂灭」绝「非」灰身泯智的「灭」什麼都没有了。佛陀晚年,舍利弗和目犍连二尊者都在佛陀之先涅槃了,舍利弗尊者的弟子均提沙弥,深感师恩深重,见到师父灭度了,悲念得縈迴不已,当时佛陀就问他:『均提!你师父过去了,他的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灭去了吗?』均提答说:『没有灭去。』佛陀接着又问:『既然没有灭去,你何必那麼难过呢?』由此可知阿罗汉证得了五分法身尚且不灭,圆满无上的佛陀进入了大涅槃,能说他是没有了吗?『涅槃』,玄奘大师译為『圆寂』,其含义︰寂,是断除所有的烦恼与习气;圆,是成就了无量的善净德慧。发心学大乘道的吾人,务应以此作為理想中追求的悬的。佛最后说:『自今已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法身常在而不灭也。』只须佛弟子们将佛老人家所说的法与律,一个个认真地学习得相应,从相应中继续传下去,释尊的法身则能常住世间,永远不灭。也就是不论在家与出家,只要有人能发广大清净心,发挥菩萨精神的特征︰跳得起来透天地,发得开去承圣佛,「法身」则能辗转,「法化」必能「流」行。现代的佛弟子们,这样的责任太重大了,大慧与本愿汇融得汪洋泓澄,才顶得起哩!才永恆地顶得住哩!
Sunday, January 16, 2011
释尊入灭前训
学佛就应当时刻不忘佛最后留给我们的警言!!!
佛陀不久进入了拘尸那迦罗城,吩咐阿难道:『你去为我在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头在北面向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北方宏传,未来也会盛行在西方。我于今夜将入涅槃。阿难和大家听了都流泪不止,后来大家商量光是这样啼哭没有甚么用,要紧的提出有关如何使未来正法久住的问题来请示佛陀才是。经过商量以后,公推阿难请问佛陀道:『佛陀!我们弟子大家禁不住伤感之情,有四个问题最后请示佛陀:『第一、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大家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谁为师呢?『第二、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甚么而安住呢?『第三、佛陀住世的时候,凶恶的人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以后,凶恶的人如何去调伏呢?『第四、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以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呢?』
佛陀慈祥恺悌的回答道:
『阿难!你代表大家提出这四个问题来问我,确实非常重要。你们不要这么悲泣,要是舍利弗和目犍连还是在世的话,一定不会像你们这样;大迦叶此刻还在途中,我涅槃前他是来不及赶到。你们要认识法性,佛陀如果以应身住世的话,这终是无常之相,唯有佛陀进入涅槃,你们依法而行,才是佛陀常住在世间!
『我现在答复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的记着:
『第一、你问我涅槃以后,依谁为师;应依戒为师。
『第二、你问我涅槃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
『第三、你问我涅槃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
『第四、你问我涅槃以后,经典如何叫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阿难!你们应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佛陀的悟处,佛陀的说法处,佛陀的涅槃处。要紧的是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别的不用挂心,现在不要悲伤,赶快去娑罗双树间为我敷座设床。』
佛陀的话,听得阿难和大家更感动!更伤心!
佛陀在娑罗双树间,左近有五百力士听说佛陀将要进入涅槃,大家都来向佛陀顶礼。这以后,又有一个外道须跋陀罗,年龄已一百余岁,在外道中是很有学识道德的长者。然未闻正法,始终没有开悟。这一天听说大觉佛陀要在这里涅槃,想到慧灯将要熄灭,法船将要沈没,他不得不带着勇气匆忙的前来向佛陀请教,以打破他胸中一向的疑团。须跋陀罗到达娑罗双树,穿过重重跪在地下皈依佛陀的人,正当阿难侍奉着佛陀,阿难一见来者是个外道,怕他是来和佛陀辩论,赶快向前阻拦道:『请你不要再来打扰佛陀,佛陀今夜将要涅槃。』须跋陀罗向阿难尊者要求道:『正是因为听说佛陀将要涅槃我才来的。我此时已感觉到佛世难遇,正法难闻,请你帮忙,我心中有个疑团一定要佛陀才能解决!』这时候,阿难是再三的辞谢,须跋陀罗是再三的请求。大悲的佛陀,不舍众生,听到求道者的声音,即喊阿难道:『阿难!他不是来和我论战的,他是须跋陀罗,是我最后的弟子。让我去除他的疑惑,让他来和我见面。』阿难没有办法,只得带须跋陀罗引见佛陀,须跋陀罗很是欢喜的问道:
『佛陀!世间上所有的沙门、婆罗门、六师外道,都说自己是一切智人,又说除他以外,其它的宗教都是邪宗邪教。自己所行的是解脱大道,别人都是错入歧途。这样互相非难,这正邪究竟如何分别呢?是非究竟以甚么为标准呢?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得到解脱呢?』
佛陀欢喜微笑着回答道:
『须跋陀罗!你问得很好,我很高兴为你解答,世间上无论那一个修行者,如果他不知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他就不能认识诸法的根本;他如果不修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八圣道,他就不是真正的修道者,就不能获得自在和解脱。
『须跋陀罗!世间上谁的法中有三法印和八圣道呢?我以真实的话告诉你,唯佛陀的法中才有八圣道,唯有佛陀的教法中才有真正解脱的沙门,唯有佛陀才是一切智人。『须跋陀罗!观察外道的教法,他们不依三法印,没有八圣道,当然就没有解脱的修道者。虽然他们说有,那不过都是妄言。『须跋陀罗!我八十年前四月初八日降生在王宫,后来受教育时也曾被六师外道所迷。我十九岁的那年二月初八日出家,三十一岁的那年十二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成道,今天是八十岁的二月十五日,我于午夜在此娑罗双树间涅槃。『须跋陀罗!从我成道的时候起,这个世间上才真正的有沙门;我涅槃后,留正法于人间,信仰的人定能获得解脱,佛陀才真正是一切智能之源。』须跋陀罗听闻佛陀的真理之音,心中的迷雾顿时开朗,当即证得阿罗汉果,他顶礼佛陀的圣颜,发愿作佛陀住世最后的弟子,并就在佛陀身旁先入涅槃,大家见了都很感动。佛陀以吉祥卧的姿势卧在娑罗双树之间床上,很多的弟子围绕在佛陀的四周,大家都是揩鼻抹泪。这时,风息林静,鸟兽没有鸣声,树木之皮流出水滴,百花都萎谢凋零。整个的世间都现出寂寞萧条的现象。佛陀心如止水,和平常说法没有两样,静静的向诸弟子作最后的遗教:
『诸比丘弟子!我涅槃以后,你们要尊敬珍重波罗提木*,善为受持,不要遗忘。戒就是指导你们的大师,你们持戒,如贫穷的人得到宝物,如黑暗中燃起明灯。这和我住世,没有甚么不同。『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弘通正法,从事自利利他和救人救世的真理运动,不要贪图财利,不要贩卖贸易安置田宅。你们修道利人,自有人供养,不用为生活操心。『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奉行正法,不要占相吉凶和咒术仙药,不要结好贵人,亲厚媟慢,你们应该节身时食,清净自活;要端心正念求度,不要显异惑众。『诸比丘弟子!你们更应该节制六根,不要让六根追逐六尘,以免放逸堕落。好像管理凶悍的恶马,一定要用辔制,不然,将会把人牵坠入陷坑之中。恶马之害,只有一世,六根之害,殃及累世,这是不能不谨慎注意。『诸比丘弟子!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以心为主,大家要好好制心,心的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好像人的手中拿着蜜器,动转轻躁,观看到蜜,不见前面举步就有陷坑。放纵心意,好像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能够丧失一切善事,所以你们要精进修道,把心栖于安静的境界。『诸比丘弟子!你们接受到饮食供养,应当作服药之想,好和坏都不要增减。不要起贪瞋之心,饮食不过是为资养色身,除去身体的饥渴。受食要如蜜蜂在花上采蜜,但取其味,不损食香,不要多求,以免坏其善心。『诸比丘弟子!假如有恶人前来伤害你们,你们当自摄心,不要起瞋恨的念头;更要护口,不要说恶毒的语言。你们要知道放纵瞋恚的心,就能妨碍修道,破诸善法,坏好名闻,失去一切功德之宝。忍的美德,持戒和苦行都不能及。能够行忍的人,才是有力大人!假若不能用欢喜之心,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就不能称做有道的智能之人。『诸比丘弟子!你们不要有骄慢的心,不要有谄曲的心,不要有欺诳的心,不要有悭吝的心,心宜端正,以质直为本。『诸比丘弟子!你们应当知道多欲的人,苦恼亦多;少欲的人,才是住于安稳的世界。你们要脱离苦恼,就要知足,知足之法,才是幸福安乐之道。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勤于精进弘法修道,则事无大小,就没有困难之处,好像涓涓的细流,也能凿石穿山,进入大川巨海;否则,对于弘法的家务,利生的事业,常常懈废,如同攒木取火,未热而息,虽然要想得火,火怎能自动跑出来呢?『诸比丘弟子!你们要不忘正念,一切烦恼恶魔就不能侵入。你们要做勇猛的将军,披着重铠,持着禅定的刀刃,征服六尘境界的魔军;佩着智能的利剑,知道世间生灭的法相,降伏一切诸有的苦患。『诸比丘弟子!在生死的大海中,你们要撑好智能的法船,渡过愚痴爱执的浊流,燃着智能的灯光,走过无明闇冥的世间。常以闻思修的智能,才能进入三摩地。『诸比丘弟子!你们要记好我说的法,不要忘失。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咎不在医;我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者不行,过不在导。『诸比丘弟子!我所说四圣谛十二因缘,是宇宙人生真理,今我将要涅槃,如有疑者,可速问我,我当为你们解答。』
夜是静静的,没有别的音声,只有佛陀说法的音声,月光分外明亮,流星划过长空,诸比丘弟子呼吸不敢有声,聆听佛陀最后的法语。最后佛陀问大家对四圣谛、十二因缘有不解的地方,可提出来问。如是三问,大家都默默无言,因为都没有疑惑,当时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就对佛陀说道:『佛陀!我们了解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真理,在这个世间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陀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教法不可令异。』
佛陀非常安静,没有一点疲倦的样子,这就是将要进入涅槃的佛陀吗?叫人真难以了解,诸比丘弟子都在黯然的啜泣。改变命运的方法
节录自《般若网》
佛陀不久进入了拘尸那迦罗城,吩咐阿难道:『你去为我在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头在北面向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北方宏传,未来也会盛行在西方。我于今夜将入涅槃。阿难和大家听了都流泪不止,后来大家商量光是这样啼哭没有甚么用,要紧的提出有关如何使未来正法久住的问题来请示佛陀才是。经过商量以后,公推阿难请问佛陀道:『佛陀!我们弟子大家禁不住伤感之情,有四个问题最后请示佛陀:『第一、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大家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谁为师呢?『第二、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甚么而安住呢?『第三、佛陀住世的时候,凶恶的人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以后,凶恶的人如何去调伏呢?『第四、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以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呢?』
佛陀慈祥恺悌的回答道:
『阿难!你代表大家提出这四个问题来问我,确实非常重要。你们不要这么悲泣,要是舍利弗和目犍连还是在世的话,一定不会像你们这样;大迦叶此刻还在途中,我涅槃前他是来不及赶到。你们要认识法性,佛陀如果以应身住世的话,这终是无常之相,唯有佛陀进入涅槃,你们依法而行,才是佛陀常住在世间!
『我现在答复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的记着:
『第一、你问我涅槃以后,依谁为师;应依戒为师。
『第二、你问我涅槃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
『第三、你问我涅槃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
『第四、你问我涅槃以后,经典如何叫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阿难!你们应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佛陀的悟处,佛陀的说法处,佛陀的涅槃处。要紧的是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别的不用挂心,现在不要悲伤,赶快去娑罗双树间为我敷座设床。』
佛陀的话,听得阿难和大家更感动!更伤心!
佛陀在娑罗双树间,左近有五百力士听说佛陀将要进入涅槃,大家都来向佛陀顶礼。这以后,又有一个外道须跋陀罗,年龄已一百余岁,在外道中是很有学识道德的长者。然未闻正法,始终没有开悟。这一天听说大觉佛陀要在这里涅槃,想到慧灯将要熄灭,法船将要沈没,他不得不带着勇气匆忙的前来向佛陀请教,以打破他胸中一向的疑团。须跋陀罗到达娑罗双树,穿过重重跪在地下皈依佛陀的人,正当阿难侍奉着佛陀,阿难一见来者是个外道,怕他是来和佛陀辩论,赶快向前阻拦道:『请你不要再来打扰佛陀,佛陀今夜将要涅槃。』须跋陀罗向阿难尊者要求道:『正是因为听说佛陀将要涅槃我才来的。我此时已感觉到佛世难遇,正法难闻,请你帮忙,我心中有个疑团一定要佛陀才能解决!』这时候,阿难是再三的辞谢,须跋陀罗是再三的请求。大悲的佛陀,不舍众生,听到求道者的声音,即喊阿难道:『阿难!他不是来和我论战的,他是须跋陀罗,是我最后的弟子。让我去除他的疑惑,让他来和我见面。』阿难没有办法,只得带须跋陀罗引见佛陀,须跋陀罗很是欢喜的问道:
『佛陀!世间上所有的沙门、婆罗门、六师外道,都说自己是一切智人,又说除他以外,其它的宗教都是邪宗邪教。自己所行的是解脱大道,别人都是错入歧途。这样互相非难,这正邪究竟如何分别呢?是非究竟以甚么为标准呢?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得到解脱呢?』
佛陀欢喜微笑着回答道:
『须跋陀罗!你问得很好,我很高兴为你解答,世间上无论那一个修行者,如果他不知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他就不能认识诸法的根本;他如果不修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八圣道,他就不是真正的修道者,就不能获得自在和解脱。
『须跋陀罗!世间上谁的法中有三法印和八圣道呢?我以真实的话告诉你,唯佛陀的法中才有八圣道,唯有佛陀的教法中才有真正解脱的沙门,唯有佛陀才是一切智人。『须跋陀罗!观察外道的教法,他们不依三法印,没有八圣道,当然就没有解脱的修道者。虽然他们说有,那不过都是妄言。『须跋陀罗!我八十年前四月初八日降生在王宫,后来受教育时也曾被六师外道所迷。我十九岁的那年二月初八日出家,三十一岁的那年十二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成道,今天是八十岁的二月十五日,我于午夜在此娑罗双树间涅槃。『须跋陀罗!从我成道的时候起,这个世间上才真正的有沙门;我涅槃后,留正法于人间,信仰的人定能获得解脱,佛陀才真正是一切智能之源。』须跋陀罗听闻佛陀的真理之音,心中的迷雾顿时开朗,当即证得阿罗汉果,他顶礼佛陀的圣颜,发愿作佛陀住世最后的弟子,并就在佛陀身旁先入涅槃,大家见了都很感动。佛陀以吉祥卧的姿势卧在娑罗双树之间床上,很多的弟子围绕在佛陀的四周,大家都是揩鼻抹泪。这时,风息林静,鸟兽没有鸣声,树木之皮流出水滴,百花都萎谢凋零。整个的世间都现出寂寞萧条的现象。佛陀心如止水,和平常说法没有两样,静静的向诸弟子作最后的遗教:
『诸比丘弟子!我涅槃以后,你们要尊敬珍重波罗提木*,善为受持,不要遗忘。戒就是指导你们的大师,你们持戒,如贫穷的人得到宝物,如黑暗中燃起明灯。这和我住世,没有甚么不同。『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弘通正法,从事自利利他和救人救世的真理运动,不要贪图财利,不要贩卖贸易安置田宅。你们修道利人,自有人供养,不用为生活操心。『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奉行正法,不要占相吉凶和咒术仙药,不要结好贵人,亲厚媟慢,你们应该节身时食,清净自活;要端心正念求度,不要显异惑众。『诸比丘弟子!你们更应该节制六根,不要让六根追逐六尘,以免放逸堕落。好像管理凶悍的恶马,一定要用辔制,不然,将会把人牵坠入陷坑之中。恶马之害,只有一世,六根之害,殃及累世,这是不能不谨慎注意。『诸比丘弟子!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以心为主,大家要好好制心,心的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好像人的手中拿着蜜器,动转轻躁,观看到蜜,不见前面举步就有陷坑。放纵心意,好像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能够丧失一切善事,所以你们要精进修道,把心栖于安静的境界。『诸比丘弟子!你们接受到饮食供养,应当作服药之想,好和坏都不要增减。不要起贪瞋之心,饮食不过是为资养色身,除去身体的饥渴。受食要如蜜蜂在花上采蜜,但取其味,不损食香,不要多求,以免坏其善心。『诸比丘弟子!假如有恶人前来伤害你们,你们当自摄心,不要起瞋恨的念头;更要护口,不要说恶毒的语言。你们要知道放纵瞋恚的心,就能妨碍修道,破诸善法,坏好名闻,失去一切功德之宝。忍的美德,持戒和苦行都不能及。能够行忍的人,才是有力大人!假若不能用欢喜之心,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就不能称做有道的智能之人。『诸比丘弟子!你们不要有骄慢的心,不要有谄曲的心,不要有欺诳的心,不要有悭吝的心,心宜端正,以质直为本。『诸比丘弟子!你们应当知道多欲的人,苦恼亦多;少欲的人,才是住于安稳的世界。你们要脱离苦恼,就要知足,知足之法,才是幸福安乐之道。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勤于精进弘法修道,则事无大小,就没有困难之处,好像涓涓的细流,也能凿石穿山,进入大川巨海;否则,对于弘法的家务,利生的事业,常常懈废,如同攒木取火,未热而息,虽然要想得火,火怎能自动跑出来呢?『诸比丘弟子!你们要不忘正念,一切烦恼恶魔就不能侵入。你们要做勇猛的将军,披着重铠,持着禅定的刀刃,征服六尘境界的魔军;佩着智能的利剑,知道世间生灭的法相,降伏一切诸有的苦患。『诸比丘弟子!在生死的大海中,你们要撑好智能的法船,渡过愚痴爱执的浊流,燃着智能的灯光,走过无明闇冥的世间。常以闻思修的智能,才能进入三摩地。『诸比丘弟子!你们要记好我说的法,不要忘失。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咎不在医;我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者不行,过不在导。『诸比丘弟子!我所说四圣谛十二因缘,是宇宙人生真理,今我将要涅槃,如有疑者,可速问我,我当为你们解答。』
夜是静静的,没有别的音声,只有佛陀说法的音声,月光分外明亮,流星划过长空,诸比丘弟子呼吸不敢有声,聆听佛陀最后的法语。最后佛陀问大家对四圣谛、十二因缘有不解的地方,可提出来问。如是三问,大家都默默无言,因为都没有疑惑,当时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就对佛陀说道:『佛陀!我们了解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真理,在这个世间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陀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教法不可令异。』
佛陀非常安静,没有一点疲倦的样子,这就是将要进入涅槃的佛陀吗?叫人真难以了解,诸比丘弟子都在黯然的啜泣。改变命运的方法
节录自《般若网》
Monday, January 3, 2011
时轮心咒功德简介
为什么值此日环食、十斋日等诸殊胜时修行功德无量?具缘起自《时轮金刚本续》。简介,据此了义,以利日后恰此时精进。
向上师与时轮金刚顶礼!
伟大的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在《时轮根本续》中讲:“时轮心咒是无垢的佛经,八万四千法的核心,是一切般若波罗蜜多的究竟,一切金刚密乘之王。仅仅用念诵或抄写其字迹就能彻底消除五无间罪,十不善、破三律仪等深重罪业,并能增加福慧和修道的功德。意念一刹那就能避免天龙八部鬼神的加害。只要有此心咒的字体(十相自在)、字迹就能调解地方病和四大不和等现象。若在死后的中阴界中能持念此心咒,就不会堕落三趣恶道和转生到天龙八部鬼神界中。若经常念诵此心咒,转其经轮,写其字迹,刻其字体等,就能得到本世的快乐和来世往生清净刹土。”佛陀如此揭示时轮心咒功德无量,可见其殊胜。时轮心咒尤其能够调解和遮回末法时代的世间四大失和、天龙八部鬼神失和、藏汉胡三族以及从未有过的疾病烦恼和众生之间自相残杀等所有末法怪相。此心咒是调解一切不祥(不吉祥)的主要工具,对众生与佛教的利益与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佛陀为了为欲所行,背道而驰的迷惑众生,讲述了此无上的时轮金刚法(愿具智慧者理解,此述是阿旺·措里嘉措按《时轮根本续释》著,阿旺·多吉译)。
时轮心咒:嗡哈恰玛拉瓦热洋娑哈
时轮法在末法时代的特殊作用:
(1)、凡受过灌顶而且坚定信仰者,虽不修也在七世内必定成佛,这是《时轮续》中说的;
(2)、凡闻此法而产生信仰、经常念咒者,均免遭世界末日的各种灾难、洪水、火灾、疾病、战争、恶疾、传染病、不治之疾病,克服自然灾害的侵害;
(3)、凡闻此法,受过灌顶者,若不犯重罪,定能得到人身或生到香巴拉,决不会堕三恶道,重罪可得减轻,轻罪可以免除。凡听到此法(咒)的动物
时轮义理
时轮大法是藏传佛教中密教修持主要持方法及本尊之一。时轮法具有其独特的理论见解和修持方法。其中,觉囊派以专修时轮法著称于世,并使许多人得到成就。成就者中最为著名的有著名的有更钦·笃布巴喜坚赞,他一生中以主修时轮大法而得成就,并将时轮大法宏扬于西藏各地,还著有许多单阐述时轮大法的著作,流传至今。
时轮的义理
分分秒秒组成岁月时轮,无始无终转动不息,威力无比,它创造出五光十色的天地万物,又将它一个个粉碎,不留痕迹,这是“外时轮”。现代科学中的相对论,讲四度空间,就是三度空间,加上时间,认为一切存在都离不开时间的因素。时轮就是重视时间,一切从时间的角度解释生灭的,认为生命是时间。时间和空间两方面中首先是重视时间的,从时间的角度研究宇宙,研究人体生命,除了时间,还有什么呢?什么也有没有了。人类社会的存在,离开时间就谈不上了,什么也没有了。我们说过去什么社会,现在什么社会,都离不开时间,一离一开时间,就什么也谈不到了。所以把时间看成一个循环的过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外时轮。比如“时轮天文”是时轮法里面的一的一个部分,是讲天文、宇宙构造的宇宙学说,藏族的天文学主要是用时轮天文,它算出的行星轨道,每年的日蚀、月蚀和现代科学天台算的结果十分接近,精确度和天文台电子计算机的也很近似,只是说法不一样。时间是根据太阳运行的相对位置来决定的,如:从今天早上太阳出来,落下去到明天早上太阳出来是一天的时间,一年时间也是太阳遍行十二宫星座的位置一周的时间,就叫一年。从一天来说,每天还有十二宫星座的位置。十二宫,有六阴宫、六阳宫,阴阳配合形成一天的阴阳时间。时轮法一天是60个时分,时轮天文历算分三种:一个是宫日,一个是太阳日,一个是太阳日,以月的圆缺周期为一个月,一年十二个月,根据月的圆缺周期算有时是29天,有时是30天,这样算下来,一年一般是371天稍过一些。实际上现在按360天算时就多几天,这多的几天三年两头用闰月来处理。一天日行十二宫时间,今天早上是日出到明天早是日出为一天的时间,日行十二宫,十二时辰,这样算下来,一年就是 365天过一些,现在阳历就是这样算的。这样几年多一天就是闰年。
宫历是从星座位置算,日行十二宫,以弧度为360 度,一般就是360天,宫日就这样算来的。
无论怎样算,分分秒秒都是时间。时间无始无终,流动不息,时间象个轮子在不停地转,一年季转,每天在转。时间轮子的转动中创造出五光十色的天地万物。历史、文化、社会都是在时间中创造出来的,同时,时间又将它一个个粉碎,不留痕迹,历史上的很多东西都没有了,人类的许多文明一个个也都没有了----这是外时轮。
人体生命是小宇宙,和外部宇宙有一定关系。比如人的情绪,在春天和夏天或在一天的早上和晚上都不一样,人的智力和兴奋程度都不一样,阴阳程度不一样,天体时间变化时也不一样。比如沿海地区的人到高原上去不适应。也就是说宇宙的天体时间对身体影响相当大,生命环境不能分开,任何一个小的变化都会影响身体和生命。所以,凡是外面的东西在人的身体上都有。人体的气脉运行节奏形成人体生命的时轮。气脉运行有节奏,呼吸有节奏,心脏跳动有节奏,不能快也不能慢,就是气脉运行的节奏,形成生命的时轮。从生到死气脉运转不息,创造着维生元素,育养着生命,但又无情地破坏生机,致使生命夭折、终止。一方面创造维持着生命,一方面又破坏生命,把生命推向灭亡,这就是时轮法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时法上讲,人一天平均呼吸21600次,用现在的算法大概是四秒钟一次,60个时分,呼吸21600次/每天,气在人体的脉轮中遍行一周的时间等于一昼夜。一天的十二个时分也分阴阳,气也分阴阳……
时轮讲人体气脉有72000条,分三类,24000条是精脉,精液流动;2400条是血脉,血脉运行;24000条是气脉,气脉运行,各占三分之一。从时轮角度看100岁是平常人的寿命,人体的器官和内部构造的有效期限应该是100岁,但为什么很少有人活到100岁?这就是由于有先天后天条件、情绪、阴阳、环境、工作等多种原因,形成气脉的率乱,阴阳不调和各种疾病的产生,致使不能活到正常岁数。还有人体的一些功能,我们佛教上叫正常功能,现在叫特异功能,(应该说这些功能的人人都有的功能,不能叫特异功能)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了?这就像电视机一样,内部的线路不通了。人体也是这样,一个线路出了问题,其它就出问题。练功过程就是让它恢复正常。一些脉络需要打通,有些需要接起来,有些死脉、坏脉,需要育养。经过修持,有的人出功能,有的虽然不出功能也能保持健康长寿,智慧能够得到正常的发展开发,这就是人体内部的时轮。时轮讲人从生下来五个月开始,每天坏死两条脉,100年后72000条脉全部坏死 ,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如良好的保养和修持,就没有生存的条件了。时轮就是掌握这种规律,彻底改变这种生命规律的殊胜妙法。再比如,有人练气,现在练深呼吸,为什么可以长寿?为什么气短了,人身体就不好?剧烈活动以后气短,人有了病以后气短,是什么原因呢?龟为什么可以长寿?有人研究了以后,发现龟呼吸一次,人要呼吸15次,龟的呼吸长15倍,所以龟可以活到1000多年,这就是深呼吸可以长寿的道理。那么掌握了这种规律,就可以控制呼吸,锻炼呼吸,短呼吸变成长呼吸,举一个例子:一个手表每天转2圈,假如这个表的寿命是20年,如果将这个表改为每天转一圈,可以比原来减缓慢零件的磨损消耗量1/2,延长表的寿命一倍,这块表的寿命即为40年。人一昼夜呼吸26100次,假若这样人可以50年,如果每天通过金刚咒的修练、宝瓶气的修炼,使短呼吸变为长呼吸、深呼吸、平稳呼吸,每天的呼吸从21600减少到10000次,即减少一半,那么寿命就可以延长一倍。
把身体分为宏体、微体。宏体是看得见的,还有我们看不见的精、气脉,还有更细微的元神、元气。内时轮指的就是这些人体规律,这些和外部是相应的,怎么个相应法?人体上的十二宫怎么表现?人的胳膊上有三个关节,两个胳膊就是6个关节,两条腿各有三个关节,一共十二个大关节,一个大关节中有30条脉,十二个脉轮,每条脉轮中有30条脉,这样的脉轮,在人体中有十二个,与外面的十二个月适应。一月有30天,所以人的每个关节中的脉有30条。这就是相应法。比如天气一年有两个回归线,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夏至白天最长,晚上最短,一直到北回归线;到冬至的时候,到南回归线,白天最短,晚上最长,到节点时就到了南回归线上了,这就是两条回归线,就是人体的条脉络的表现,一个左脉一个右脉。天上最主要的就是太阳、月亮,还有一个罗喉星,罗喉星天体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星星。从时轮上说形成日蚀和月蚀很重的原因是罗喉星。罗喉星是无色的看不见的。还有一个叫“劫火”,现在都叫慧星。今天不是开始慧星撞击木星的日了吗?慧星在时轮上专门有解释,人体里面的中脉是代表慧星的。日、月、星就是代表人体内的三条脉,一条红脉表示日,一条白脉表示月,中间的中脉是绿色的或兰色的代表罗喉星。(天体、人体)都有对应规律。
时轮坛城和时轮佛与内外时轮的相应规律
人体的四季,天上的四季,春、夏、秋、冬、人一生的四季和一天的四季都有对应规律。在四季中情绪的变化各不相同。而且人的气,每天在体内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规律紊乱了以后,身体就出毛病。练功的目的是让它正常,让它平衡。这是内时轮。
另外是别时轮六支修法,六支修法是圆满次第修法中的高级修法,六支修法是绝妙的对治论。针对天体和人体的对应规律提出一个对策。别时轮掌握规律主动控制、调整气脉,保精、养神、增福、增利除弊。人的身体中的有利因素要增加、要增长,在修练的过程中弊病要驱除,成就乐空不二,自在时轮。自在时轮就是能最终改变人体内部这种规律。
人始终是一个奴隶,是体内和体外自然环境(奴役)的奴隶。自在就是获得自由生命,在阴阳各个方面采取对治的办法。这就是二次第,就是生成次第和圆满次第。
时轮法是研究生命规律、改变生命规律、是超脱生命规律的奥妙无穷的大法,时轮天文和人类修证的经验证明它的科学性是无可怀疑的。
摘自-海涛法师2007年弘法讲义
探讨曼陀罗.时轮金刚沙坛城 一
1.密续的意义----密续在梵文的意思是「连续」。密续是永恒本质教法的生动表达----包括它的根、它的道、它的果。
2.佛陀的法教可以分为经典和密续,两者都是以手写经文保存着,流传了数世纪。
3.经典是以对话的方式公开讲授,而且总是可以广泛运用;而密续却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包括医药和占卜密续,以及金刚乘禅修的根本经典,例如时轮金刚密续就是。
4.密续是金刚乘的核心,它在西藏和蒙古被普遍修行超过了一千三百年。金刚乘是佛道三乘之一,这三乘分别是:小乘,个人解脱的道;大乘,利他的道,透过利益一切众生而成佛的菩萨道;金刚乘,一般说来透过密续修行是转化与成佛最直接的道。
5.时轮金刚是佛陀传下来数千种密续法教之一。每一种密续的中央是一个本尊,被视为佛陀某一种特质的特殊化现。它不是神明崇拜,本尊被认知是一种人格化的心识状态,让一个行者能够在成佛的道上前进。
6.除了中央本尊时轮金刚,在时轮史中还有三位重要的本尊,分别是代表大智的文殊菩萨、大悲的观音菩萨和大力的金刚手菩萨。
7.时轮金刚的心咒是「唵 阿 吽 吼旱 卡雅 玛拉 瓦喇雅吽 呸」,这个咒语无法意译,因为是字母没有拼成字,但它涵盖了时轮密续的各个层面。
8.坛城圣殿中包括寂静尊和忿怒尊,前者是佛的慈悲本质化现出仁慈的形象,后者也是慈悲本质化现出凶恶的形象。
9.最寂静的本尊通常是以白色、淡蓝色或是绿色表现,忿怒尊则是呈现红色、深蓝色或黑色,从他们的身体喷出火焰,消除内心的三毒和行道的障碍。他们携带着一些法器,用来斩断无明和妄想。
10.忿怒尊常被拿来当作大门的守护者,一则防止恶意者入侵,二则欢迎善意者进入坛城或寺庙。
探讨曼陀罗.时轮金刚沙坛城 二
1.每一个密续都有本尊,同样的,每一个本尊都化现一个密续。每一个本尊代表着佛心的一个面向,每一个密续则揭示了本尊证悟的方法。
2.在密续,心被视为是一个人的中心起源。意识之流连结个人的过去与未来,这可以在他此生的行为中观察,或是根据轮回的法则,观察到他的过去生和未来世。心是这些行为和印记的储藏室,统称为「业」。
3.密续修行的核心是微细的心识,是我们生命力、慈悲与智慧能量的来源。每一个密续都有指导我们进入修行的方法,透过本尊的示现让我们了解心的清净本质。
4.因此密续不只是一种法教,而且是一种引领成佛之道的指南,它是由被授与的传承持有者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5.「心的转化」,是一种意识的直接转化,可以从本尊传到人、或是从人传到另一个人身上。它需要一个具格上师以及一个心识已经转到堪受灌顶状态的弟子。
6.这种协调是透过菩提心的生起而达到,菩提心则是经过慈悲的修炼之后生起的心识觉醒状态。
7.当佛陀传授密续时,他化现成密续的本尊,并透过心识的转化传授完整的法教。
8.据说见到佛陀或是本尊的形象,可以激发起内在佛性的种子。在藏传佛教里,这种观想的具象包括唐卡、雕像、坛城。
9.经过适当的制作过程和供奉,一般认为这些作品也具有像经文、本尊甚至是佛陀传授的能量一样。他们被视为是这些代表物的化现。
10.仪式艺术的修行是一种唤起行者内在本尊的方法,唤醒我们本已具足的佛性。仪式艺术包括念咒、音乐、舞蹈、制作食子(由大麦、面粉和奶油制成)、雕塑以及制作沙坛城,这些都做为供养本尊之用。它们是密续修行完整体系的一部分。
讨曼陀罗.刚沙坛诚 探时轮金 三
1.仪式艺术在传达密续的意义上其作用有如「视觉的经文」一般,它们不仅提供了法教的另一个面向,也提供行者透过修行开展虔敬的机会。
2.早期密续艺术到西方展示由于没有正确的解说,因此对双运产生很多误解,认为纯粹是性爱交抱。在时轮密续的修行中,本尊是一种观想成阴阳和合或是平衡的意识状态。
3.了解了禅修的圆满次第,我们就能够主宰身体的右脉(阴性)和左脉(阳性),了悟整个中脉的觉醒与清净状态,就是透过双运的拥抱而呈现。
4.坛城的目的是使弟子熟知密续和本尊,弟子能够「进入坛城」,亦即进入本尊安住的状态。
5.为了修习密续,弟子接受灌顶,等于获得认可或是授权。密续的上千个法教每一个都有灌顶仪式。密续的本质是透过灌顶仪式传授,这样下来,弟子不只是获得允许修行此法,而且透过上师的化现得到佛陀加持。
6.灌顶仪式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手势,上师的目的都是在开启弟子的慈悲心和清净觉性的智慧。
7.灌顶的西藏文称为「旺库」意思是「允许、授权」,也就是获准修行密法的意思。传授灌顶的人是金刚上师,因为金刚杵是仪式的工具,可以斩断妄念而且代表不可毁灭的心。
8.密法透过金刚上师的直接传授而得以流传,灌顶实现了金刚上师的誓戒,传承密法使不致佚失,能够一直利益众生。
9.在灌顶的时候,弟子也同样要发誓愿护持这个教法。以这样的方式,弟子进入这个传承中。
10.时轮金刚灌顶允许弟子听闻密续、修行其道、传授其智慧。其目标在于得到本尊的身心「成就」,最后的目标是大乐意识。
11.生而为人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能够听闻佛陀的法教更是稀有,能够入门修行时轮密续更是稀有中的稀有。
探讨曼陀罗.时轮金刚沙坛城 四
1.藏传佛教的仪式艺术是在通力合作下完成复杂的沙坛城,其价值是协同多于创新,而且艺术工作者的唯一目的就是开启利他的发心。
2.沙坛城的分解可以解释为「不执着」的教示,放下我执。仪式反映了佛陀对于无常的认知,生命中一切的本质都是短暂。
3.即使一个佛弟子不能修行密法,能够看到沙坛城并绕行它,都将会得到很大的利益,而且它是喜乐的因。
4.时轮金刚在字义上解释为「时间之轮」,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事件之流动。
5.时轮金刚代表全知,他与一切时间同在,因此他无所不知。轮,既无始也无终,也是佛教的宇宙论,代表佛陀的法教。
6.时轮密续的教示包含了三个独特的而又同时发生的循环:外时轮教导宇宙论,内时轮教导人体的本质和功能,密时轮教导禅修与成佛之道。
7.时轮金刚不只是一个本尊,还是一个法教,一个密续。它有自己的坛城、经典、咒语、祈请文、修法、仪轨、金刚舞,还有一个长而精采的历史。
8.透过这许多元素的整合,我们可以了解并体验时轮金刚的心识。愈深入修行,愈能体会它的广博和深奥。
9.每一个本尊都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最简单的形式就是一头双臂,更精巧的形式则是多头多臂。很多重要的本尊,不论是男或女,都会呈现与一个伴侣结合的状态,就是一般熟知的「双运」,字面上的意思是「佛母--佛父」,代表智慧与慈悲的结合。
向上师与时轮金刚顶礼!
伟大的人天导师释迦牟尼佛在《时轮根本续》中讲:“时轮心咒是无垢的佛经,八万四千法的核心,是一切般若波罗蜜多的究竟,一切金刚密乘之王。仅仅用念诵或抄写其字迹就能彻底消除五无间罪,十不善、破三律仪等深重罪业,并能增加福慧和修道的功德。意念一刹那就能避免天龙八部鬼神的加害。只要有此心咒的字体(十相自在)、字迹就能调解地方病和四大不和等现象。若在死后的中阴界中能持念此心咒,就不会堕落三趣恶道和转生到天龙八部鬼神界中。若经常念诵此心咒,转其经轮,写其字迹,刻其字体等,就能得到本世的快乐和来世往生清净刹土。”佛陀如此揭示时轮心咒功德无量,可见其殊胜。时轮心咒尤其能够调解和遮回末法时代的世间四大失和、天龙八部鬼神失和、藏汉胡三族以及从未有过的疾病烦恼和众生之间自相残杀等所有末法怪相。此心咒是调解一切不祥(不吉祥)的主要工具,对众生与佛教的利益与发展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佛陀为了为欲所行,背道而驰的迷惑众生,讲述了此无上的时轮金刚法(愿具智慧者理解,此述是阿旺·措里嘉措按《时轮根本续释》著,阿旺·多吉译)。
时轮心咒:嗡哈恰玛拉瓦热洋娑哈
时轮法在末法时代的特殊作用:
(1)、凡受过灌顶而且坚定信仰者,虽不修也在七世内必定成佛,这是《时轮续》中说的;
(2)、凡闻此法而产生信仰、经常念咒者,均免遭世界末日的各种灾难、洪水、火灾、疾病、战争、恶疾、传染病、不治之疾病,克服自然灾害的侵害;
(3)、凡闻此法,受过灌顶者,若不犯重罪,定能得到人身或生到香巴拉,决不会堕三恶道,重罪可得减轻,轻罪可以免除。凡听到此法(咒)的动物
时轮义理
时轮大法是藏传佛教中密教修持主要持方法及本尊之一。时轮法具有其独特的理论见解和修持方法。其中,觉囊派以专修时轮法著称于世,并使许多人得到成就。成就者中最为著名的有著名的有更钦·笃布巴喜坚赞,他一生中以主修时轮大法而得成就,并将时轮大法宏扬于西藏各地,还著有许多单阐述时轮大法的著作,流传至今。
时轮的义理
分分秒秒组成岁月时轮,无始无终转动不息,威力无比,它创造出五光十色的天地万物,又将它一个个粉碎,不留痕迹,这是“外时轮”。现代科学中的相对论,讲四度空间,就是三度空间,加上时间,认为一切存在都离不开时间的因素。时轮就是重视时间,一切从时间的角度解释生灭的,认为生命是时间。时间和空间两方面中首先是重视时间的,从时间的角度研究宇宙,研究人体生命,除了时间,还有什么呢?什么也有没有了。人类社会的存在,离开时间就谈不上了,什么也没有了。我们说过去什么社会,现在什么社会,都离不开时间,一离一开时间,就什么也谈不到了。所以把时间看成一个循环的过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是外时轮。比如“时轮天文”是时轮法里面的一的一个部分,是讲天文、宇宙构造的宇宙学说,藏族的天文学主要是用时轮天文,它算出的行星轨道,每年的日蚀、月蚀和现代科学天台算的结果十分接近,精确度和天文台电子计算机的也很近似,只是说法不一样。时间是根据太阳运行的相对位置来决定的,如:从今天早上太阳出来,落下去到明天早上太阳出来是一天的时间,一年时间也是太阳遍行十二宫星座的位置一周的时间,就叫一年。从一天来说,每天还有十二宫星座的位置。十二宫,有六阴宫、六阳宫,阴阳配合形成一天的阴阳时间。时轮法一天是60个时分,时轮天文历算分三种:一个是宫日,一个是太阳日,一个是太阳日,以月的圆缺周期为一个月,一年十二个月,根据月的圆缺周期算有时是29天,有时是30天,这样算下来,一年一般是371天稍过一些。实际上现在按360天算时就多几天,这多的几天三年两头用闰月来处理。一天日行十二宫时间,今天早上是日出到明天早是日出为一天的时间,日行十二宫,十二时辰,这样算下来,一年就是 365天过一些,现在阳历就是这样算的。这样几年多一天就是闰年。
宫历是从星座位置算,日行十二宫,以弧度为360 度,一般就是360天,宫日就这样算来的。
无论怎样算,分分秒秒都是时间。时间无始无终,流动不息,时间象个轮子在不停地转,一年季转,每天在转。时间轮子的转动中创造出五光十色的天地万物。历史、文化、社会都是在时间中创造出来的,同时,时间又将它一个个粉碎,不留痕迹,历史上的很多东西都没有了,人类的许多文明一个个也都没有了----这是外时轮。
人体生命是小宇宙,和外部宇宙有一定关系。比如人的情绪,在春天和夏天或在一天的早上和晚上都不一样,人的智力和兴奋程度都不一样,阴阳程度不一样,天体时间变化时也不一样。比如沿海地区的人到高原上去不适应。也就是说宇宙的天体时间对身体影响相当大,生命环境不能分开,任何一个小的变化都会影响身体和生命。所以,凡是外面的东西在人的身体上都有。人体的气脉运行节奏形成人体生命的时轮。气脉运行有节奏,呼吸有节奏,心脏跳动有节奏,不能快也不能慢,就是气脉运行的节奏,形成生命的时轮。从生到死气脉运转不息,创造着维生元素,育养着生命,但又无情地破坏生机,致使生命夭折、终止。一方面创造维持着生命,一方面又破坏生命,把生命推向灭亡,这就是时轮法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时法上讲,人一天平均呼吸21600次,用现在的算法大概是四秒钟一次,60个时分,呼吸21600次/每天,气在人体的脉轮中遍行一周的时间等于一昼夜。一天的十二个时分也分阴阳,气也分阴阳……
时轮讲人体气脉有72000条,分三类,24000条是精脉,精液流动;2400条是血脉,血脉运行;24000条是气脉,气脉运行,各占三分之一。从时轮角度看100岁是平常人的寿命,人体的器官和内部构造的有效期限应该是100岁,但为什么很少有人活到100岁?这就是由于有先天后天条件、情绪、阴阳、环境、工作等多种原因,形成气脉的率乱,阴阳不调和各种疾病的产生,致使不能活到正常岁数。还有人体的一些功能,我们佛教上叫正常功能,现在叫特异功能,(应该说这些功能的人人都有的功能,不能叫特异功能)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了?这就像电视机一样,内部的线路不通了。人体也是这样,一个线路出了问题,其它就出问题。练功过程就是让它恢复正常。一些脉络需要打通,有些需要接起来,有些死脉、坏脉,需要育养。经过修持,有的人出功能,有的虽然不出功能也能保持健康长寿,智慧能够得到正常的发展开发,这就是人体内部的时轮。时轮讲人从生下来五个月开始,每天坏死两条脉,100年后72000条脉全部坏死 ,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如良好的保养和修持,就没有生存的条件了。时轮就是掌握这种规律,彻底改变这种生命规律的殊胜妙法。再比如,有人练气,现在练深呼吸,为什么可以长寿?为什么气短了,人身体就不好?剧烈活动以后气短,人有了病以后气短,是什么原因呢?龟为什么可以长寿?有人研究了以后,发现龟呼吸一次,人要呼吸15次,龟的呼吸长15倍,所以龟可以活到1000多年,这就是深呼吸可以长寿的道理。那么掌握了这种规律,就可以控制呼吸,锻炼呼吸,短呼吸变成长呼吸,举一个例子:一个手表每天转2圈,假如这个表的寿命是20年,如果将这个表改为每天转一圈,可以比原来减缓慢零件的磨损消耗量1/2,延长表的寿命一倍,这块表的寿命即为40年。人一昼夜呼吸26100次,假若这样人可以50年,如果每天通过金刚咒的修练、宝瓶气的修炼,使短呼吸变为长呼吸、深呼吸、平稳呼吸,每天的呼吸从21600减少到10000次,即减少一半,那么寿命就可以延长一倍。
把身体分为宏体、微体。宏体是看得见的,还有我们看不见的精、气脉,还有更细微的元神、元气。内时轮指的就是这些人体规律,这些和外部是相应的,怎么个相应法?人体上的十二宫怎么表现?人的胳膊上有三个关节,两个胳膊就是6个关节,两条腿各有三个关节,一共十二个大关节,一个大关节中有30条脉,十二个脉轮,每条脉轮中有30条脉,这样的脉轮,在人体中有十二个,与外面的十二个月适应。一月有30天,所以人的每个关节中的脉有30条。这就是相应法。比如天气一年有两个回归线,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夏至白天最长,晚上最短,一直到北回归线;到冬至的时候,到南回归线,白天最短,晚上最长,到节点时就到了南回归线上了,这就是两条回归线,就是人体的条脉络的表现,一个左脉一个右脉。天上最主要的就是太阳、月亮,还有一个罗喉星,罗喉星天体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星星。从时轮上说形成日蚀和月蚀很重的原因是罗喉星。罗喉星是无色的看不见的。还有一个叫“劫火”,现在都叫慧星。今天不是开始慧星撞击木星的日了吗?慧星在时轮上专门有解释,人体里面的中脉是代表慧星的。日、月、星就是代表人体内的三条脉,一条红脉表示日,一条白脉表示月,中间的中脉是绿色的或兰色的代表罗喉星。(天体、人体)都有对应规律。
时轮坛城和时轮佛与内外时轮的相应规律
人体的四季,天上的四季,春、夏、秋、冬、人一生的四季和一天的四季都有对应规律。在四季中情绪的变化各不相同。而且人的气,每天在体内运行,是有一定规律的。规律紊乱了以后,身体就出毛病。练功的目的是让它正常,让它平衡。这是内时轮。
另外是别时轮六支修法,六支修法是圆满次第修法中的高级修法,六支修法是绝妙的对治论。针对天体和人体的对应规律提出一个对策。别时轮掌握规律主动控制、调整气脉,保精、养神、增福、增利除弊。人的身体中的有利因素要增加、要增长,在修练的过程中弊病要驱除,成就乐空不二,自在时轮。自在时轮就是能最终改变人体内部这种规律。
人始终是一个奴隶,是体内和体外自然环境(奴役)的奴隶。自在就是获得自由生命,在阴阳各个方面采取对治的办法。这就是二次第,就是生成次第和圆满次第。
时轮法是研究生命规律、改变生命规律、是超脱生命规律的奥妙无穷的大法,时轮天文和人类修证的经验证明它的科学性是无可怀疑的。
摘自-海涛法师2007年弘法讲义
探讨曼陀罗.时轮金刚沙坛城 一
1.密续的意义----密续在梵文的意思是「连续」。密续是永恒本质教法的生动表达----包括它的根、它的道、它的果。
2.佛陀的法教可以分为经典和密续,两者都是以手写经文保存着,流传了数世纪。
3.经典是以对话的方式公开讲授,而且总是可以广泛运用;而密续却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包括医药和占卜密续,以及金刚乘禅修的根本经典,例如时轮金刚密续就是。
4.密续是金刚乘的核心,它在西藏和蒙古被普遍修行超过了一千三百年。金刚乘是佛道三乘之一,这三乘分别是:小乘,个人解脱的道;大乘,利他的道,透过利益一切众生而成佛的菩萨道;金刚乘,一般说来透过密续修行是转化与成佛最直接的道。
5.时轮金刚是佛陀传下来数千种密续法教之一。每一种密续的中央是一个本尊,被视为佛陀某一种特质的特殊化现。它不是神明崇拜,本尊被认知是一种人格化的心识状态,让一个行者能够在成佛的道上前进。
6.除了中央本尊时轮金刚,在时轮史中还有三位重要的本尊,分别是代表大智的文殊菩萨、大悲的观音菩萨和大力的金刚手菩萨。
7.时轮金刚的心咒是「唵 阿 吽 吼旱 卡雅 玛拉 瓦喇雅吽 呸」,这个咒语无法意译,因为是字母没有拼成字,但它涵盖了时轮密续的各个层面。
8.坛城圣殿中包括寂静尊和忿怒尊,前者是佛的慈悲本质化现出仁慈的形象,后者也是慈悲本质化现出凶恶的形象。
9.最寂静的本尊通常是以白色、淡蓝色或是绿色表现,忿怒尊则是呈现红色、深蓝色或黑色,从他们的身体喷出火焰,消除内心的三毒和行道的障碍。他们携带着一些法器,用来斩断无明和妄想。
10.忿怒尊常被拿来当作大门的守护者,一则防止恶意者入侵,二则欢迎善意者进入坛城或寺庙。
探讨曼陀罗.时轮金刚沙坛城 二
1.每一个密续都有本尊,同样的,每一个本尊都化现一个密续。每一个本尊代表着佛心的一个面向,每一个密续则揭示了本尊证悟的方法。
2.在密续,心被视为是一个人的中心起源。意识之流连结个人的过去与未来,这可以在他此生的行为中观察,或是根据轮回的法则,观察到他的过去生和未来世。心是这些行为和印记的储藏室,统称为「业」。
3.密续修行的核心是微细的心识,是我们生命力、慈悲与智慧能量的来源。每一个密续都有指导我们进入修行的方法,透过本尊的示现让我们了解心的清净本质。
4.因此密续不只是一种法教,而且是一种引领成佛之道的指南,它是由被授与的传承持有者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5.「心的转化」,是一种意识的直接转化,可以从本尊传到人、或是从人传到另一个人身上。它需要一个具格上师以及一个心识已经转到堪受灌顶状态的弟子。
6.这种协调是透过菩提心的生起而达到,菩提心则是经过慈悲的修炼之后生起的心识觉醒状态。
7.当佛陀传授密续时,他化现成密续的本尊,并透过心识的转化传授完整的法教。
8.据说见到佛陀或是本尊的形象,可以激发起内在佛性的种子。在藏传佛教里,这种观想的具象包括唐卡、雕像、坛城。
9.经过适当的制作过程和供奉,一般认为这些作品也具有像经文、本尊甚至是佛陀传授的能量一样。他们被视为是这些代表物的化现。
10.仪式艺术的修行是一种唤起行者内在本尊的方法,唤醒我们本已具足的佛性。仪式艺术包括念咒、音乐、舞蹈、制作食子(由大麦、面粉和奶油制成)、雕塑以及制作沙坛城,这些都做为供养本尊之用。它们是密续修行完整体系的一部分。
讨曼陀罗.刚沙坛诚 探时轮金 三
1.仪式艺术在传达密续的意义上其作用有如「视觉的经文」一般,它们不仅提供了法教的另一个面向,也提供行者透过修行开展虔敬的机会。
2.早期密续艺术到西方展示由于没有正确的解说,因此对双运产生很多误解,认为纯粹是性爱交抱。在时轮密续的修行中,本尊是一种观想成阴阳和合或是平衡的意识状态。
3.了解了禅修的圆满次第,我们就能够主宰身体的右脉(阴性)和左脉(阳性),了悟整个中脉的觉醒与清净状态,就是透过双运的拥抱而呈现。
4.坛城的目的是使弟子熟知密续和本尊,弟子能够「进入坛城」,亦即进入本尊安住的状态。
5.为了修习密续,弟子接受灌顶,等于获得认可或是授权。密续的上千个法教每一个都有灌顶仪式。密续的本质是透过灌顶仪式传授,这样下来,弟子不只是获得允许修行此法,而且透过上师的化现得到佛陀加持。
6.灌顶仪式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手势,上师的目的都是在开启弟子的慈悲心和清净觉性的智慧。
7.灌顶的西藏文称为「旺库」意思是「允许、授权」,也就是获准修行密法的意思。传授灌顶的人是金刚上师,因为金刚杵是仪式的工具,可以斩断妄念而且代表不可毁灭的心。
8.密法透过金刚上师的直接传授而得以流传,灌顶实现了金刚上师的誓戒,传承密法使不致佚失,能够一直利益众生。
9.在灌顶的时候,弟子也同样要发誓愿护持这个教法。以这样的方式,弟子进入这个传承中。
10.时轮金刚灌顶允许弟子听闻密续、修行其道、传授其智慧。其目标在于得到本尊的身心「成就」,最后的目标是大乐意识。
11.生而为人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能够听闻佛陀的法教更是稀有,能够入门修行时轮密续更是稀有中的稀有。
探讨曼陀罗.时轮金刚沙坛城 四
1.藏传佛教的仪式艺术是在通力合作下完成复杂的沙坛城,其价值是协同多于创新,而且艺术工作者的唯一目的就是开启利他的发心。
2.沙坛城的分解可以解释为「不执着」的教示,放下我执。仪式反映了佛陀对于无常的认知,生命中一切的本质都是短暂。
3.即使一个佛弟子不能修行密法,能够看到沙坛城并绕行它,都将会得到很大的利益,而且它是喜乐的因。
4.时轮金刚在字义上解释为「时间之轮」,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事件之流动。
5.时轮金刚代表全知,他与一切时间同在,因此他无所不知。轮,既无始也无终,也是佛教的宇宙论,代表佛陀的法教。
6.时轮密续的教示包含了三个独特的而又同时发生的循环:外时轮教导宇宙论,内时轮教导人体的本质和功能,密时轮教导禅修与成佛之道。
7.时轮金刚不只是一个本尊,还是一个法教,一个密续。它有自己的坛城、经典、咒语、祈请文、修法、仪轨、金刚舞,还有一个长而精采的历史。
8.透过这许多元素的整合,我们可以了解并体验时轮金刚的心识。愈深入修行,愈能体会它的广博和深奥。
9.每一个本尊都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最简单的形式就是一头双臂,更精巧的形式则是多头多臂。很多重要的本尊,不论是男或女,都会呈现与一个伴侣结合的状态,就是一般熟知的「双运」,字面上的意思是「佛母--佛父」,代表智慧与慈悲的结合。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