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8, 2010

标题:

转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815604/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此破诸菩萨度生之执。诸菩萨所以不能住心降心者,由于度生念切,多作痴想,发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舍己为人,思以藐然之我,置四生十类之中,人人普度,物物曲成,佛有三不能,尧舜其犹病诸。是故我佛立教,于众生无边誓愿度已,即收归自己分中云:自性众生誓愿度。盖以大地之众生,即自性之众生也。著相菩萨分而二之,实相菩萨合而一之。我能度自性之众生,则自性涅槃,无欠无剩,众生涅槃,亦复如是。此即儒教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也。梵语涅槃,此云寂灭,寂是不动,灭是无生,能以寂灭而度众生,则六合一家,八荒一闼,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为一。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不出自性众生之中,无有众生而不灭度者,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识得自性众生,菩萨痴念,一期降伏矣。到此一句说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本空,无所则圣,有所则凡,菩萨者以智度人之名也。舍己从人,顾子失母,非大菩萨矣。故四句偈为金刚般若宗旨。

---------------------------------------------------
白话翻译个中意思:

菩萨度化众生的愿望恳切, 常会想要普度众生, 可是他不知道度的众生究竟是谁

为什么你要把那些东西度尽啊,我不度可以吗?
——因为那些众生呢都是你自己的无明妄见的幻化成的自作像,都是……从某些意义讲,就是另外的一个你。就是无量,无量劫之间你在没有成就,没有明白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然后你去淫欲心而产生的这种能量,然后在这些东西幻化出来的一个一个你的众生,就是你自己无明妄作的。你为什么要把他们度尽,说白了,你在自己度你自己,你在自己度你自己。

你度的,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的,你能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实质上那些东西,都是分别你自己无明化出的自己的自作像,在某些意义讲那些都是你自己。

你只有把他们度出来,你才能心安理得地住到应有的那个境界当中去。

1、度的是谁 —— 我的自性无明幻化的众生,也是过去起心动念幻化出的众生,所以度众生,是度自己的无明。

2、众生从哪里来 —— 妄念幻化。

(有人说我起恶念,没看见有baby生出来。在起念时,在法界就幻化一个小众生,因缘成熟,比如遇到人身壳子,就成人了。好比有一层天的天人,男女相视熟笑,孩子就出来了)

3、为什么要度众生?

只有把我的无明幻化的众生都度尽,我才能心安理得地住到应有的那个境界当中去。
佛陀也是度完要度的众生,才入涅槃的。
因为这些老少众生与你有因缘, 总是用心挂着你. 他们出不去, 你就出不了三界. 所以必须度尽自己的因缘众生,才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 一跺脚就涅槃了.

比如淫欲心重、经常造业障的人,一定去发愿:把自己得因缘众生都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4、为什么佛度众生,众生却不增不减?

看佛陀如何回答的,比如有人非常富,有很多的奴婢,家里有很多的粮食,好多的宅院,然后每年春天的时候全部都种上。到熟的时候全部收割了。然后分别,个别存着,自己吃了一部分,还留着一部分,然后到春天的时候又去种了

就是众生的妄业,化现新的众生,妄念而生。

有人问:我度尽我得因缘众生,众生界没一个众生减少吗
没有一个众生是实有的, 皆是幻化的。当你有认为众生界在减少,就会因为有四相而在三界中。

离开无明就没有众生。因为有无明,所以有众生界。

5、六祖当年在山上砍柴时,听人诵《金刚经》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有所悟,立即就跑去找五祖了,在五祖那里天天捣米。其实那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只是在捣米,那是一种大家都在修禅的氛围,看着好像都在干活,实际上每个人都在磨炼自己的心性。

最后五祖看时机到了,要把衣钵传给六祖,就在半夜把所有的窗户堵上,用袈裟盖住给他讲《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这次六祖恍然大悟:万法万物不离自性!当即作了个偈子: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何期”就是没想到的意思。

他悟到了什么?他悟到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佛和佛国土,包括所有的众生和他自己,包括能想像到的和想像不到的,一切都是由自性化现出来的。

这就是前人所讲“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不出自性众生之中”。

6、如来从哪里来?

如来是无知无觉而生而灭。均是众生自己的因缘福报招感而已。如来是被众生加持出来的。自作相,均是自己的无明妄动产生的自作相,与如来没关系,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我们今天,为什么见不到释迦牟尼佛?只能在西安法门寺见到佛陀的佛指舍利,却见不到佛陀。还是跟佛陀没有那么近的因缘。如果说我们跟佛陀有那么近的因缘,那佛陀今天他就会在这个地方跟我们讲。

我们看到法师给我们讲法,其实这个法师向我们讲法的时空,是我们加持出来的。实际上和法师没有关系。因为法师也是“无知无觉而生而灭”,就好像第8条佛理。

7、众生因妄想执着不知道自己是如来吗?

他说你看这众生真可怜,皆因妄想执着而不知道自己是如来啊。

我就开口问了一句,我说你知道你是如来吗?他然后说我不敢说。我说我告诉你吧,那个妄想执着不是人家外面的人妄想执着,是皆因你的妄想执着而不知道对方是如来。哈哈,怎么样,因为你自己的妄想执着化出种种相而看不到人家的本性,故而不知道对方也具如来德性。

有的人老曲解佛陀讲的这句话,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性,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众生真是耻辱,他们耻辱得不知道自己是佛。其实这个东西啊,佛陀讲的不是众生耻辱,是看的人耻辱,谁在这分别谁耻辱,因为这些东西均是你自作相,都是你自己无明妄动化出来的假相。你的情人,耻辱。你前世的妻子,耻辱。你这世的丈夫,还是耻辱……你老没活明白,为什么,这些东西都是自作相,都是自性化现。

谁看到众生在六道流转?

我前面一直跟大家讲过一个故事,就是昨天还在讲的故事。说一个人—怕死,然后我就说:“你害什么怕啊?”
“怕死”。 我就说“你死不了的!”。他说“怎么死不了?”。 我说“你死了就当鬼去了,还是死不了!”。
“死了呢,我说不定上天了呢?”。“还是死不了!上了天以后,享了福说不定就落到地狱里去了,还是死不了!”。 我说“你会发觉你在六道当中啊,来回的转,就是死不了!”。
他说的药上菩萨所说的这个,当来世无小众生。无老众生作生灭者。同样的道理,什么道理呀?没有生灭者!生灭,就是我刚才给大家讲的那句话。生灭是无明妄念自己在那儿生灭。我记得前段时间一个朋友问,也问过这个问题。我问他:“既然众生老了,死不了。在天堂上的那个众生他也住不长,他待会儿,他就掉下来了。地狱中的众生,过多少万劫,他又跑上去。”我说:“既然他们死不了,那么谁在见他们死!?他们既然死不了,那谁在见他们来回的流转?今天天上,明天地狱里。转来转去,是谁在看着他们死?”
最后我的那个朋友啊,非常的智慧,非常的高,他说:“那是我的妄念在看他们生死!”。啧哎...你这个问题,在某些意义讲是回答对了。其实众生,你生,你其实我不是你。外面的众生没有生死,你所能见到的生灭,是你自己的妄念生灭。你的无明在生灭,无明在生灭。在这个过程当中啊,这就是药上菩萨所说的那句话。药上菩萨说句什么话呢?当来世无小众生。无老众生作生灭者。这句话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你自己本身的无明妄念,然后妄见轮回!无明妄念,妄见了轮回,妄见了这个人生老病死。同时呢,你的我执,然后妄感了身受,身体所的感受。我挺喜欢这个房间的,这个房间好啊,通风好。这是在山东,我们这个地方靠,比较,用我们当地的话就比较凉爽。如果你在四川成都的话,你在四川成都的话,怎么样呢?你会非常热的,非常的热。那么你就有个来回的比较。这种比较,其实就是你内心当中的标尺,你内心当中的标尺,然后妄见了你身体的感受。如果把你放到北极里,然后拉到山东来,你就感到挺热。如果放到赤道那个地方,然后拉到山东的话,你会感到更加凉爽。其实热和凉爽本身就是你自己的我执妄感。然后感出了个身受。任何的好坏、香臭,都是比较出来的、非究竟的。这就是今天我对见面儿就跟大家讲:“无明妄念而轮回,我执妄感而身受。”。

8、药上菩萨看到众生在供养佛,是众生在供养佛吗?——是你的妄想加持出众生在供养佛的幻化相。

我们所见到这个人轮回,那个出家人破戒啦,然后落入无间地狱去;那个人小偷,偷钱啦,被人抓到监狱里去啦;那个人成了亿万富翁啦;那个人在街上走路,捡起一块石头发现一块大宝石;那个人从垃圾堆里捡出块铜来……一块铁来,发现居然是金子做的。通通这东西,均是我们自己的无明妄见的自作相。是我们自己的轮回在那见的一种幻象,为什么?幻化之。

如来说,这些众生无知无觉而生而灭。为什么,谁在看他们伸双手?啊,药上菩萨,是你在看。你在看他们伸双手,供养如来。因为……为什么,我身也如是。如幻如化而示生灭。均是你自己的无明妄动。这是僧伽吒法门的原理。均是我们自己的妄动。我们看到这些众生啊,出现啦,幻化啦,生出两只手,啧,来供养佛啦。这药上菩萨说,他们不用说生两只手,同时生一百只手供养佛也不能解脱。这时佛陀告诉药上菩萨啦,并不是他们不能解脱,而是你的内心当中不能解脱。因为……为什么,因为他们……而生而灭,是谁在看他们不能解决,不能解脱?是你药上菩萨的。佛陀又告诉他:我身也如是。如幻如化而示生灭。谁看着我是佛,是因为你自己当中的,无明加持出来的。这些东西均是一个幻化相,自作相。是你认为,老认为是现实的。所以产生了种种的分别。

-------------------------------------------------------------
不要误解成破菩萨度化众生的执着, 就不用度众生喔
众生是一定要度的, 不度就没法子安心住到涅槃里.

能否理解这两个重要法理?

1、正面 -- 六祖从金刚经悟到什么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576373/

2、反面 -- 为什么回向给众生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071258/

不能透彻明白, 要读下面两个讲解, 只有福报超大的人才会有心去读

《金刚经讲解》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032571/
《僧伽吒经讲解》http://goutong.bokee.com/6561242.html

如果读完了, 就来这里做考试题, 也就是二十个法理公案辨析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139603/

如果理解了,就读满1000遍金刚经,开始修念佛禅。不实修,就算把佛经的道理都明白了,自己的心依然住不到那个境界中去。证到,证到,意思就是心可以住到哪个境界。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068513/

忏悔三昧

真正修“忏悔三昧”,身后天魔都控制不住你们。天魔怎么样才能控制住众生?因为众生欠他的,他才可以控制,修“忏悔三昧”就等于不欠他们的了,所以天魔不能再控制。

大家要认真修《忏悔三昧》,不需要灌顶,只要是照着去念就行了,自然而然会得到好处。

忏悔三昧,源于华严宗,乃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方法。以此法,可以在瞬间具足一切忏悔功德,具足无量劫中善根福德,把一切相关的业障和因缘忏悔净尽,可谓殊胜法宝!对于那些今天忏悔,明天依然犯错,修行进进退退的佛子,如久旱甘雨一般,尤为珍贵难得!
 
-----------------忏悔三昧,每天念三遍,不要小看---------------------------

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未来。
因身,口,意的造作,被我伤害过的(因缘)众生。
或因身,口,意的造作,所招感的诸多不顺和苦难
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我都愿意接受(业果法则)。
并惭愧的忏悔

因为无明,因未闻四种真谛,无量劫来,我们彼此伤害,冤冤相报,枉受诸苦于六道中,无有出期。
我们都希望解脱。
愿一切被我伤害过的众生,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愿你们保持快乐。
愿一切与我有因缘的鬼道,非人众生,得闻佛法,投生善道,趋向解脱。
愿一切与我有因缘的人或非人众生,分享我善业的功德,并回答;善哉!善哉!善哉!
愿一切众生分享我的功德。

Sunday, November 14, 2010

南无韦驮菩萨


韦驮,梵文:Veda。又名韦驮天,本是婆罗门的天神,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在中国寺院通常将之安置在天王大殿弥勒菩萨之后,面对着释迦牟尼佛像。传说佛涅盘时,有一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时韦驮天急追取还,故为护打法神将,世称韦驮菩萨,形像一般是童子面,身披甲胄,手持金刚杵。是『二十诸天』中第十二天。

韦驮菩萨

又称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违驮天。或称韦将军,韦天将军。本为婆罗门教之神,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於南印度,五世纪后传到北印度,被大乘佛教吸收而为伽蓝之守护神,为南方增长天八大将军之一,乃四天王下三十二将军之首。生而聪慧,早离尘欲,修清净梵行童真之业。受佛陀付嘱而镇护东西南三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世传佛陀涅盘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韦驮天乃急追取还。其形像身著甲胄、合掌、腕捧宝剑。於我国自唐初之道宣律师感得其像后,各处之伽蓝均设有其像。

南无伽蓝菩萨


「伽蓝」是寺院道场的通称,佛教伽蓝神的代表形象。

「伽蓝神」,就狭义而言,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佛教伽蓝神是保护伽蓝(寺庙)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即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统称「十八伽蓝神」。 。以伽篮菩萨(关公)形象为代表。中国自唐、宋时,禅宗道场已有供奉伽蓝神的风俗。《释氏要览》云:「寺院既有十八神护,居住之者,亦宜自励,不得怠惰为非,恐招现报耳。」然而世界上的伽蓝道场无数,如何只有十八神而能遍守护呢?该书又云:「一切神皆有无数眷属,即是分任守护也无妨。」


关公(或称为关帝)原是来自三国蜀汉的历史人物,为刘备手下的大将,以刚正不阿的个性出名,之后在北攻曹魏时被孙权杀害,后代民间信仰将关羽奉之为神,用来驱逐危险,至北宋时被纳入人们膜拜的道教神祇,而佛教因为普及后逐渐民间化,融合各种信仰,也把关帝当作崇拜的神祇,称为“伽篮菩萨”。在中国的佛教中,常以关公(三国时蜀汉大将关羽)为伽蓝神。相传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有一次曾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於定中听见空中传来:「还我头来!还我头来!」的惨叫声,原来是关羽的头被敌人砍下来,其愤恨不平,到处寻找自己的头。智者大师反问:「您过去砍去他人的头无数,您今日怎麼不去还别人的头?」并为其讲说佛法。关羽当下心生惭愧,而向智者大师求授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从此以後,这位千馀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伽篮菩萨与韦驮菩萨是佛教大护法,就与韦驮菩萨并称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 ,伽篮菩萨为右护法,韦驮菩萨为左护法。

在道场里每日的早晚课诵中,都会诵「伽蓝赞」: 伽蓝主者,合寺威灵,钦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刹永安宁。以感恩伽蓝菩萨护法护教的殊胜功德。

那烂陀寺镇寺之宝《僧伽吒经》讲述的八个《金刚经》佛理

转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815604/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此破诸菩萨度生之执。诸菩萨所以不能住心降心者,由于度生念切,多作痴想,发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舍己为人,思以藐然之我,置四生十类之中,人人普度,物物曲成,佛有三不能,尧舜其犹病诸。是故我佛立教,于众生无边誓愿度已,即收归自己分中云:自性众生誓愿度。盖以大地之众生,即自性之众生也。著相菩萨分而二之,实相菩萨合而一之。我能度自性之众生,则自性涅槃,无欠无剩,众生涅槃,亦复如是。此即儒教所谓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也。梵语涅槃,此云寂灭,寂是不动,灭是无生,能以寂灭而度众生,则六合一家,八荒一闼,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为一。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不出自性众生之中,无有众生而不灭度者,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识得自性众生,菩萨痴念,一期降伏矣。到此一句说明,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本空,无所则圣,有所则凡,菩萨者以智度人之名也。舍己从人,顾子失母,非大菩萨矣。故四句偈为金刚般若宗旨。

---------------------------------------------------
白话翻译个中意思:

菩萨度化众生的愿望恳切, 常会想要普度众生, 可是他不知道度的众生究竟是谁

为什么你要把那些东西度尽啊,我不度可以吗?
——因为那些众生呢都是你自己的无明妄见的幻化成的自作像,都是……从某些意义讲,就是另外的一个你。就是无量,无量劫之间你在没有成就,没有明白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然后你去淫欲心而产生的这种能量,然后在这些东西幻化出来的一个一个你的众生,就是你自己无明妄作的。你为什么要把他们度尽,说白了,你在自己度你自己,你在自己度你自己。

你度的,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的,你能看得见的,看不见的,实质上那些东西,都是分别你自己无明化出的自己的自作像,在某些意义讲那些都是你自己。

你只有把他们度出来,你才能心安理得地住到应有的那个境界当中去。

1、度的是谁 —— 我的自性无明幻化的众生,也是过去起心动念幻化出的众生,所以度众生,是度自己的无明。

2、众生从哪里来 —— 妄念幻化。

(有人说我起恶念,没看见有baby生出来。在起念时,在法界就幻化一个小众生,因缘成熟,比如遇到人身壳子,就成人了。好比有一层天的天人,男女相视熟笑,孩子就出来了)

3、为什么要度众生?

只有把我的无明幻化的众生都度尽,我才能心安理得地住到应有的那个境界当中去。
佛陀也是度完要度的众生,才入涅槃的。
因为这些老少众生与你有因缘, 总是用心挂着你. 他们出不去, 你就出不了三界. 所以必须度尽自己的因缘众生,才能像释迦牟尼佛一样, 一跺脚就涅槃了.

比如淫欲心重、经常造业障的人,一定去发愿:把自己得因缘众生都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4、为什么佛度众生,众生却不增不减?

看佛陀如何回答的,比如有人非常富,有很多的奴婢,家里有很多的粮食,好多的宅院,然后每年春天的时候全部都种上。到熟的时候全部收割了。然后分别,个别存着,自己吃了一部分,还留着一部分,然后到春天的时候又去种了

就是众生的妄业,化现新的众生,妄念而生。

有人问:我度尽我得因缘众生,众生界没一个众生减少吗
没有一个众生是实有的, 皆是幻化的。当你有认为众生界在减少,就会因为有四相而在三界中。

离开无明就没有众生。因为有无明,所以有众生界。

5、六祖当年在山上砍柴时,听人诵《金刚经》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有所悟,立即就跑去找五祖了,在五祖那里天天捣米。其实那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只是在捣米,那是一种大家都在修禅的氛围,看着好像都在干活,实际上每个人都在磨炼自己的心性。

最后五祖看时机到了,要把衣钵传给六祖,就在半夜把所有的窗户堵上,用袈裟盖住给他讲《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这次六祖恍然大悟:万法万物不离自性!当即作了个偈子: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何期”就是没想到的意思。

他悟到了什么?他悟到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佛和佛国土,包括所有的众生和他自己,包括能想像到的和想像不到的,一切都是由自性化现出来的。

这就是前人所讲“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不出自性众生之中”。

6、如来从哪里来?

如来是无知无觉而生而灭。均是众生自己的因缘福报招感而已。如来是被众生加持出来的。自作相,均是自己的无明妄动产生的自作相,与如来没关系,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我们今天,为什么见不到释迦牟尼佛?只能在西安法门寺见到佛陀的佛指舍利,却见不到佛陀。还是跟佛陀没有那么近的因缘。如果说我们跟佛陀有那么近的因缘,那佛陀今天他就会在这个地方跟我们讲。

我们看到法师给我们讲法,其实这个法师向我们讲法的时空,是我们加持出来的。实际上和法师没有关系。因为法师也是“无知无觉而生而灭”,就好像第8条佛理。

7、众生因妄想执着不知道自己是如来吗?

他说你看这众生真可怜,皆因妄想执着而不知道自己是如来啊。

我就开口问了一句,我说你知道你是如来吗?他然后说我不敢说。我说我告诉你吧,那个妄想执着不是人家外面的人妄想执着,是皆因你的妄想执着而不知道对方是如来。哈哈,怎么样,因为你自己的妄想执着化出种种相而看不到人家的本性,故而不知道对方也具如来德性。

有的人老曲解佛陀讲的这句话,一切众生皆具如来德性,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众生真是耻辱,他们耻辱得不知道自己是佛。其实这个东西啊,佛陀讲的不是众生耻辱,是看的人耻辱,谁在这分别谁耻辱,因为这些东西均是你自作相,都是你自己无明妄动化出来的假相。你的情人,耻辱。你前世的妻子,耻辱。你这世的丈夫,还是耻辱……你老没活明白,为什么,这些东西都是自作相,都是自性化现。

谁看到众生在六道流转?

我前面一直跟大家讲过一个故事,就是昨天还在讲的故事。说一个人—怕死,然后我就说:“你害什么怕啊?”
“怕死”。 我就说“你死不了的!”。他说“怎么死不了?”。 我说“你死了就当鬼去了,还是死不了!”。
“死了呢,我说不定上天了呢?”。“还是死不了!上了天以后,享了福说不定就落到地狱里去了,还是死不了!”。 我说“你会发觉你在六道当中啊,来回的转,就是死不了!”。
他说的药上菩萨所说的这个,当来世无小众生。无老众生作生灭者。同样的道理,什么道理呀?没有生灭者!生灭,就是我刚才给大家讲的那句话。生灭是无明妄念自己在那儿生灭。我记得前段时间一个朋友问,也问过这个问题。我问他:“既然众生老了,死不了。在天堂上的那个众生他也住不长,他待会儿,他就掉下来了。地狱中的众生,过多少万劫,他又跑上去。”我说:“既然他们死不了,那么谁在见他们死!?他们既然死不了,那谁在见他们来回的流转?今天天上,明天地狱里。转来转去,是谁在看着他们死?”
最后我的那个朋友啊,非常的智慧,非常的高,他说:“那是我的妄念在看他们生死!”。啧哎...你这个问题,在某些意义讲是回答对了。其实众生,你生,你其实我不是你。外面的众生没有生死,你所能见到的生灭,是你自己的妄念生灭。你的无明在生灭,无明在生灭。在这个过程当中啊,这就是药上菩萨所说的那句话。药上菩萨说句什么话呢?当来世无小众生。无老众生作生灭者。这句话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你自己本身的无明妄念,然后妄见轮回!无明妄念,妄见了轮回,妄见了这个人生老病死。同时呢,你的我执,然后妄感了身受,身体所的感受。我挺喜欢这个房间的,这个房间好啊,通风好。这是在山东,我们这个地方靠,比较,用我们当地的话就比较凉爽。如果你在四川成都的话,你在四川成都的话,怎么样呢?你会非常热的,非常的热。那么你就有个来回的比较。这种比较,其实就是你内心当中的标尺,你内心当中的标尺,然后妄见了你身体的感受。如果把你放到北极里,然后拉到山东来,你就感到挺热。如果放到赤道那个地方,然后拉到山东的话,你会感到更加凉爽。其实热和凉爽本身就是你自己的我执妄感。然后感出了个身受。任何的好坏、香臭,都是比较出来的、非究竟的。这就是今天我对见面儿就跟大家讲:“无明妄念而轮回,我执妄感而身受。”。

8、药上菩萨看到众生在供养佛,是众生在供养佛吗?——是你的妄想加持出众生在供养佛的幻化相。

我们所见到这个人轮回,那个出家人破戒啦,然后落入无间地狱去;那个人小偷,偷钱啦,被人抓到监狱里去啦;那个人成了亿万富翁啦;那个人在街上走路,捡起一块石头发现一块大宝石;那个人从垃圾堆里捡出块铜来……一块铁来,发现居然是金子做的。通通这东西,均是我们自己的无明妄见的自作相。是我们自己的轮回在那见的一种幻象,为什么?幻化之。

如来说,这些众生无知无觉而生而灭。为什么,谁在看他们伸双手?啊,药上菩萨,是你在看。你在看他们伸双手,供养如来。因为……为什么,我身也如是。如幻如化而示生灭。均是你自己的无明妄动。这是僧伽吒法门的原理。均是我们自己的妄动。我们看到这些众生啊,出现啦,幻化啦,生出两只手,啧,来供养佛啦。这药上菩萨说,他们不用说生两只手,同时生一百只手供养佛也不能解脱。这时佛陀告诉药上菩萨啦,并不是他们不能解脱,而是你的内心当中不能解脱。因为……为什么,因为他们……而生而灭,是谁在看他们不能解决,不能解脱?是你药上菩萨的。佛陀又告诉他:我身也如是。如幻如化而示生灭。谁看着我是佛,是因为你自己当中的,无明加持出来的。这些东西均是一个幻化相,自作相。是你认为,老认为是现实的。所以产生了种种的分别。

-------------------------------------------------------------
不要误解成破菩萨度化众生的执着, 就不用度众生喔
众生是一定要度的, 不度就没法子安心住到涅槃里.

能否理解这两个重要法理?

1、正面 -- 六祖从金刚经悟到什么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576373/

2、反面 -- 为什么回向给众生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071258/

不能透彻明白, 要读下面两个讲解, 只有福报超大的人才会有心去读

《金刚经讲解》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032571/
《僧伽吒经讲解》http://goutong.bokee.com/6561242.html

如果读完了, 就来这里做考试题, 也就是二十个法理公案辨析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139603/

如果理解了,就读满1000遍金刚经,开始修念佛禅。不实修,就算把佛经的道理都明白了,自己的心依然住不到那个境界中去。证到,证到,意思就是心可以住到哪个境界。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3068513/

山西小院打七手册

修行纲要




佛法是根据众生根性、对治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各种不同毛病的无上大法。现代社会的各种诱惑比过去增加了很多,众生造作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的机会同样很多,众生所犯的贪嗔痴三毒罪业非常重。每个人在修学佛法时,首先都应该从忏除自己的罪业作起,从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这部基础经典开始,仗佛菩萨慈力,超拔自己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不将这些因果关系理清解决,我们就不能一身轻松地往生净土,容易被各种业障牵缠,打失正念,又入轮回,受无边痛苦,错失千载难逢的良机,岂不可惜。因此,我们建议大家每日按照《礼佛大忏悔文》拜忏三遍,各行108拜,速消业障;每日读诵《地藏经》三遍(或念南无地藏王菩萨两万声),回向自己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在此基础上,每日念阿弥陀佛一万声,发出切愿,求生西方净土。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藏经》是基础,是起点,西方极乐世界是目标,是终点。在业障深重欲望强烈的现代社会,众生只有这样修学,才能得到切实利益,顺利往生净土。



修行六部曲

一、吃素戒杀

吃素是断杀戒杀的开始,从此不再制造新的冤亲债主,避免各种疾病灾难蔓延,建立一种全新的健康生活。




二、诵经消业

每天念诵《地藏经》,在佛力的加持下,使读诵者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得到超拔,业障逐渐消除,身心、家庭、事业等相应得到改善。




三、忏悔解怨

依《礼佛大忏悔文》忏悔,在佛前顶礼108 次,真诚祈请 88 尊佛慈悲加持,忏悔众罪、回向功德、发愿断恶行善,从心中消除罪障。




四、放生还债

放生就是还债,还累生累世以来无数的杀债,还杀债最快的方法就是放生。人类遭受疾病、各种灾难、诸多不顺大多都是杀业所致。放生可以培养慈悲心,彻底断掉杀生习气。




五、行善积福

每日起心动念要为别人着想,起一善念,这是心行一善。每日言谈举止中说一句有益的好话,这是口行一善。每日身体力行中,做一件有益别人、有益社会的事,无论大小,这是身行一善。日积月累,身口意逐渐趋于纯善,这就是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善根福德因缘资粮。




六、念佛成佛

修行的目的是成佛。在每天的生活中,心想佛、耳听佛、口念佛,甚至将佛号带进呼吸中,以此断妄念,得定慧,早日蒙西方三圣接引成佛。



《山西小院》是一条宝筏,接引众生,诵经、拜忏、念佛是前进的航道,吃素、行善是航道的护拦,放生则是加速器。小院六部曲,从离三途苦,升至人天福,终达无忧国,环环相扣,层层加持,一部一个境界,为有缘人保驾护航,往生西方。




修行六部曲实修细则




一、吃素戒杀

为什么提倡吃素?

许多人觉得我是好人,心地好,从来没害人之心,为何会有冤亲债主?其实,无量劫来,我们身、口、意三业,造作了太多的贪瞋痴、杀盗淫等恶业,跟无量无边的众生结了不少怨仇。别的恶业暂且勿论,单是杀生吃肉,就跟他们结下深厚的怨仇。




印光大师说:“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一碗之肉,冤魂缠绕,一念杀心,罪债难逃。动物被我们杀害时产生无量的痛苦,这个怨恨就像无形枷锁,把它们的痛苦牢牢的锁住,让它们无时无刻不在痛苦的折磨中,而不得开解。它们痛苦如此之大,难怪今世遇到杀害它们的人,就迫不及待的要讨债, 讨回一个公道。我们看到人临终时的痛苦现象,看起来都不忍心。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这都是大家的冤亲债主来算帐。大家不懂这些道理,只知道一味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不懂自己累劫来的冤亲债主,大部份都是被自己吃来的!愿云禅师有诗云: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间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楞严经》云:“食肉者,所求功德,悉不成就。”吃肉造杀业,招揽杀罪,是绝大部分学佛人障生净土的最大原因,吃素这一件事正是我们上升或下坠的绝大关键,大家千万不可轻忽!清朝周梦颜居士诗云:富家生一子,珍之如宝玉。物类若引群,便作羹中肉。清夜一提撕,此心何太毒。愿将地藏经,与君三复读。




当今世界,人们缺乏因果观念,广造恶业,广泛地杀、吃动物,这些累生累世被害动物的怨灵,执着地附着在人们的身上,伺机报仇,不肯离去。由于这些怨灵充满仇恨,形成的磁场充满了破坏力,在人体中造成障碍,形成了各种当今世界无法解决的病症,如癌症、白血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由于世界范围内广泛的杀业,导致了各种顽疾大量爆发,普遍存在,难以根除。




《佛说受十善戒经》云:“一切爱眼目,爱子亦复尔,爱寿命无极,是故不杀生,名为梵行最,不杀无杀想,亦不噉于肉,见杀者如贼,必知堕地狱,噉肉者多病,断命自庄严,当行大慈心,奉持不杀戒,必成菩提道。”




山西小院提倡吃素,是因为吃素是断杀戒杀的开始,吃素就是放生,从此不再制造新的冤亲债主,避免各种疾病灾难蔓延,建立一种全新的健康生活。




当今世界各国医疗界,饮食界,科学界也越来越多提倡吃素,吃素不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减少疾病传播,保健身体,和食肉相比又为国家在食品生产成本上节省了巨额资金,吃素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绿化程度,长养我们爱护众生的慈悲心。




在打七的过程中每日三餐吃全素,没有动物食品及动物用油。同时也戒葱蒜,洋葱,韭菜等小五荤,因为这些东西发出的气味会使邪魔亲近,护法远离。




我们建议烹调中要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饭菜色香味形,让修学者得到健康的同时,也产生对素食的向往,从内心里开始喜欢素食。但也要避免贪吃的习气,再好的饭食也要控制在八成饱,这样即有益于修行又有益于健康。




莲池大师戒杀文说的清楚:




堪叹人心如铁 终日杀生造业 他身滋养你身 心上如何忍得

为人若遭疾病 便去杀生造业 你愿身体平安 他岂该数在劫

爹娘爱惜姣儿 多将生灵殒折 你子求命延长 他命不留一刻

父母生辰之日 宰杀猪羊等物 愿亲长命长生 他就该死该灭

飞禽雁雀等鸟 走兽虎狼一切 此间只有人狼 射箭捕网打猎

水类田鸡螺狮 黄鳝乌鱼鳅鳖 分明不害于人 何苦将他命绝

咬牙恨齿一刀 顿时流下鲜血 烧起一锅滚水 毛皮退得净洁

开肠破肚剜心 将他浑身碎切 锅中烹煮煎炒 五味调和美舌

吃下咽喉三寸 借问有何清洁 忽然大限来到 一切珍馐抛撤

及至阎王殿前 但见许多冤业 前面拖拖扯扯 后面推推拽拽

个个讨命冤家 不由悲悲切切 浑身战战兢兢 心中恒恒怯怯

判官来据册簿 应当还他罪业 阎君铁面无情 铜锤打彻骨血

滚汤万死千生 刀山千枪万割 油煎锯解火烧 又灌滚铜热铁

受尽地狱诸苦 再等阎君发帖 改头换面出来 戴角披毛转劫

生被刀剑割斩 死遭汤火烹烈 又等别人吃他 还他杀生罪业

变成牛马猪羊 生在蛮貊之国 身无蔽体衣裳 口无充饥谷麦

要吃美口茶饭 不知何年何月 历尽诸般苦处 方转天堂佛国

设得一个人身 还有许多罪孽 不时生疖生疮 昼夜流浓淌血

不知礼义纲常 不晓东西南北 更遭短命凶亡 皆为杀生不绝

信心皈依三宝 常遇高僧传说 改过放生行善 仗此佛法功德

诚意精持五戒 发愿修行恳切 慈悲一念纯真 弥陀亲来迎接

往生净土西方 免在人间造业




二、诵经消业

为什么要诵《地藏经》?

《地藏经》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过程,及如何让人自己改变命运以起死回生的方法,并能够超拔过去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令其究竟解脱的因果经。人的生灭自无始劫以来皆轮回不已,福报的聚集和修行功德力的累积是他人无法替代的。




《地藏经》中,一方面详尽描述地狱恶趣中,种种残酷、悲惨、苦痛,令我们大起怖畏之心,以思急速止恶出离;另一方面,又大讲人天种种胜妙之乐,使我们生起奔向光明之心,开始动心起念,要求行善。所以读经能使我们明白关于业障的问题如何处理,以及如何修福修慧,广利有情众生。




人的修行以消除业障、偿还因果债、忏悔恶业为始,之后方能无碍的修法。冤亲债主纠缠是阴阳皆苦的果报;运势不好、事业不顺、夫妻不和、子女乖违、甚至于修行的诸多障碍,几乎全部因为冤亲债主得不到超拔而欲索债所引起。若无法超拔冤亲债主,菩提道上必是难上加难,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每天至少读诵三遍以上《地藏经》的功德力,回向因果,超拔个人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得令往生净土,究竟解脱。




依佛法“自心本自具足万法”的观点,地狱是众生心中本有之法,业缘成熟时便被调发出来,因此它是自心邪恶的对外投影、外现、外化。故知天堂地狱皆是“业感所成所化”。我们的心不正是这样吗?只关心系念个人私事,只关心己身及己身所需,使自己尘劳不已,把这颗心搞到一点容人的空间也没有。只要把个人自私的小算盘多打打,愈打愈细,就会很容易出现《地藏经》中无间地狱:“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的现象。反之,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多关心众生,如是把三世十法界承担起来的,也仍旧是这颗心,就是佛菩萨光明法身充满法界。




形容这个无间地狱时,又说:“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我们要知道,这个“大铁围山”,就是我们这颗刚强难化的心,“一十八所”指的是“十八界”:六识、六根、六尘。须知一切“客观世界”的出现,都只不过是众生心中十八界互动的结果而已。




当我们的心变得黑暗邪恶,它就是“大铁围山”,“十八界”就成了一十八所“大地狱”,又依众生别业不同,而形成了百千不同的地狱景象。




自心能造善,也能造恶;自心能受乐,也能受苦。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思量恶事,化为地狱。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自性起一念恶,灭累劫善因。




我们以黑暗邪恶的“地狱心”,造作诸罪行恶业,就会出现地狱。反之,我们也有光明、善良、智慧、慈悲的“地藏心”,以此心造作善业,就会出现天堂。




所以经上说一呼地藏名号,或见其形像就会得救。一呼地藏菩萨名号,就把我们本有的“地藏心”给呼唤出来,地藏心,就是那个厌离地狱、奔往光明的力量。地藏菩萨的神通即是心通,心若不通,万法不通。




一切力量的发源,在于我们的心。自心轻率、不净,是因为我们的骄狂轻慢,这样就不能接引诸佛菩萨,特别是地藏菩萨的大愿加持力。反之,自心谦下、真诚,必能接引上诸佛菩萨和地藏菩萨大愿神通力的加持。




我们因读诵此经,怖畏黑暗,向往光明,与地藏菩萨功德结缘,再加上布施行善,心向由恶转善,自获多利,又以其心向转故,停止与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在众生缘、六道轮回中的恶性纠缠互动。冤亲债主历代宗亲既失恶性互动对象之相应力及反作为,其恶顿减,又受到读诵者善良光明之感染,或起攀缘,若能起一念善,则不断增长自心光明,终令恒沙恶尽。




山西小院提倡读诵《地藏经》,在佛力的加持下,使读诵者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得到超拔,业障逐渐消除,身心、家庭、事业等相应得到改善。




读诵《地藏经》有不可思议功德,而功德回向是很重要的。通常经书上回向十方一切众生的回向文并非不好,只是末法时期众生业障深重,无始劫来的债到临终前都没有办法还清,如果再背上别人的业障,就像不会游泳的人下水救人一样的道理,结果是人我两误,都无法解脱。《大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船者。”《维摩诘所说经》也提出疑问:“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所以自己的业障最好自己消除,千万不要一上手就回向给家人。你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与你最有缘,最易障碍你、纠缠你,故应首先超拔他们。对于家人和朋友,应该向他们介绍方法,让他们明白道理,自己诵经消业。如遇家人亲友遇难急需帮助,我们可以定期定量诵经回向,如七部、二十一部、四十九部,一百零捌部,或诵经四十九天。




度人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对方自觉修行,这是真正智慧的帮助。




诵经的过程分三部分:诵经前,诵经中,诵经后。

(一)诵经前恭请

恭请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遍)





(二)诵经中
1、 从“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开始,到“无上甚深微妙法……进入正文:地藏菩萨本愿经,连诵 13 品到“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三遍),然后补缺真言和补缺圆满真言,再回向,皈依,结束。其他的真言咒语等可以省略。





2、 要用真诚心,忏悔心,感恩心虔诚读诵。





3、 姿势采取跪诵,盘腿诵,正坐诵、站诵都可以。





4、 诵经的速度快慢随缘。有妄念出现是正常的,只要坚持诵经就可以。





5、 初诵经者出现的各种生理反应以及见到的各种境界或奇怪的梦境等都属于正常的反应,坚持诵经,这些现象会逐渐消失或转好。





6、 一次诵完全部经文,效果是最好的。





(三)诵经后

1、 回向给自己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一般是一部经一回向,如果是连续诵也可以两部或三部诵完后一起回向。




回 向 文


(弟子) 愿以此所诵《地藏经》 部(或念南无地藏王菩萨两万声)之功德,回向给弟子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祈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拔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真心求忏悔。(三遍)





2、 为冤亲债主历代宗亲读诵以下三皈依文:

愿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三遍)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 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不堕畜生(三遍) 皈依佛竟 皈依法竟 皈依僧竟(三遍)





3、打七的最后三天,可以在下午集体诵经回向皈依后,读诵释净空法师的《劝言书》与冤亲债主进行化解沟通:




劝 言 书
在场居士冤亲债主等众:佛云,人生于世,小自家亲眷属,大至国家民族,总不离“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四缘聚集。奈何众生业习深重,寡恩薄义,少施德惠而多结冤仇,故于无量劫中轮回六道冤冤相报,苦不堪言。汝等赖宿种善根,故今日得闻正法,应当一心皈依三宝,尊佛教诲,断恶修善。





佛言:“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是故往昔一切冤结,应当从此一笔勾销,特于冤仇气衰病苦时,能舍旧恨,存善念而护持之,以德报怨,化冤为亲,此乃茫茫业海中离苦得乐之光明大道。





愿常听经念佛,不令间断,一心求生净土,必得诸佛护念,圆满无上菩提。唯愿诸仁者依教奉行,善思念之。
释净空敬劝 年 月 日




4、在读诵劝言书后,为冤亲债主历代宗亲颁发释净空法师制定的皈依证书:读诵皈依证书(三遍)。同时找一容器将皈依证书烧掉。
皈 依 证





净宗学会发
阿阇(shé)黎存念我弟子妙音等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兹有在场居士累劫冤亲债主等众今日至诚发愿皈依三宝礼请释净空法师为三皈证明阿阇黎 更取法名曰妙音 从今以后尽此形命 誓依佛为师誓学法藏 誓敬僧伽于佛教诫信受奉行

三皈证明阿阇黎 释净空公元 年 月 日


右给 在场居士冤亲债主众妙音居士等收执




5、在为冤亲债主历代宗亲颁发皈依证书后,为冤亲债主历代宗亲代求往生净土 :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三遍)





(四)以上诵经仪轨为打七专用。自己平时直接诵经回向皈依即可,其他不用做。条件不具备,不必跪拜。



三、忏悔解怨

为什么要忏悔?

我们为什么没有出三界?就是无始劫以来,从没有认识自己有无量无边的罪业。这些罪业怎样来的呢?原来,都是在前世或长久以来,与众生有了不同的牵缠和纠葛关系。有的是互为彼此的关心、照顾、帮助而形成的善缘。有的是彼此争执、抢夺、侵犯、伤害、凌辱等而形成了的恶缘。这就形成了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的关系。彼此的各种因缘,缠结得愈深,不论是良善的或不良善的,彼此就愈容易在来世的轮回中再次相遇。属于情感引起的业缘,这次就用情感的形式解决,物质或生命引起的业缘,这次就以同等的形式偿付。




六道轮回的根本实质,就是众生与众生之间,冤冤相报,相互还债,无有边际,没完没了,受报期间不肯接受,又造新业,为今后受报又种下了因。千方百计,把人家的,据为已有,结果还是命中有的有,命中没有,偷也偷不到,本来命中有的,用偷的形式取得,造下了深重的罪业。




忏悔罪业是非常重要的修行。忏是发露过去所作的旧恶,悔是知错以后不会再作。忏悔就是向我们的冤亲债主道歉,请求他们的原谅。我们身口意无时不刻在制造着各种罪业,如果能够依善知识引导,努力忏尽罪业,就能彻底扭转堕落恶趣的命运。我们应该想到,在往昔我们都曾造过堆积如山的恶业,如果不想承受这些恶业所感的苦果,都应精进忏悔业障!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因为罪本身是缘生缘灭的,它没有实在的自性,只是一种妄有。罪业本是虚幻不实的,因为众生妄心执著,故有罪生罪灭的实在感。一旦我们破除了心中对罪的执著,它也就随缘散而灭,这就是忏罪的原理。




山西小院提倡依《礼佛大忏悔文》忏悔,在佛前顶礼108 次,真诚祈请 88 尊佛慈悲加持,忏悔众罪、回向功德、发愿断恶修善,从心中消除罪障。




忏悔方法中,至诚礼拜八十八佛,最为殊胜,最为简便,亦最常用,极易感应,得见瑞相,身心轻安,足以证明,罪灭障除,堪可进功,修行办道。是故古德大善知识,将之列入早晚课诵。从普光佛到一切法常满王佛,这五十三尊佛号,出在《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中。经云:“若人闻此五十三佛功德名号,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不堕恶道;若能称诵,世世见佛;若复有人,恭敬礼拜五十三佛,彼之所有五逆十恶、四重八弃,种种重罪,一齐消灭。过去千佛,现在千佛,未来千佛,皆因称诵,恭敬礼拜五十三佛,而早成佛。” 从释迦牟尼佛到宝莲华善住娑罗树王佛,三十五佛功德名号,出自《佛说决定毗尼经》。《宝积经》云: “ 一切众生,若有身具五逆十恶重罪之者,万劫千生不通忏悔,应须顶礼三十五佛,至心忏悔,一切罪障,皆得除灭。”




由此可见,称念礼拜八十八佛,功德威神不可思议,能除一切极恶重罪。是故我等末世行人,不论罪障迷惑,若轻若重,悉应至诚,恭敬礼拜八十八佛功德名号。亦如过现未来三千诸佛,早得成佛。



礼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愍(mǐn)众生 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 众等至心归命礼(一拜)(念至众字转身向上跪)南无皈依金刚上师(一拜) 皈依佛皈依法 皈依僧(一拜)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拜)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拜)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一拜)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一拜)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一拜)南无普光佛(一拜)南无普明佛(一拜)南无普净佛(一拜)南无多摩罗跋旃(zhān)檀香佛(一拜)南无旃檀光佛(一拜)南无摩尼幢 (chuáng)佛(一拜)南无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一拜)南无一切世间乐见上大精进佛(一拜)南无摩尼幢灯光佛(一拜)南无慧炬(jù)照佛(一拜)南无海德光明佛(一拜)南无金刚牢强普散金光佛(一拜)南无大强精进勇猛佛(一拜)南无大悲光佛(一拜)南无慈力王佛(一拜)南无慈藏佛(一拜)南无旃檀窟庄严胜佛(一拜)南无贤善首佛(一拜)南无善意佛(一拜)南无广庄严王佛(一拜)南无金华光佛(一拜)南无宝盖照空自在力王佛(一拜)南无虚空宝华光佛(一拜)南无琉璃庄严王佛(一拜)南无普现色身光佛(一拜)南无不动智光佛(一拜)南无降伏众魔王佛(一拜)南无才光明佛(一拜)南无智慧胜佛(一拜)南无弥勒仙光佛(一拜)南无善寂月音妙尊智王佛(一拜)南无世净光佛(一拜)南无龙种上尊王佛(一拜)南无日月光佛(一拜)南无日月珠光佛(一拜)南无慧幢胜王佛(一拜)南无师子吼自在力王佛(一拜)南无妙音胜佛(一拜)南无常光幢佛(一拜)南无观世灯佛(一拜)南无慧威灯王佛(一拜)南无法胜王佛(一拜)南无须弥光佛(一拜)南无须曼那华光佛(一拜)南无优昙钵(bō)罗华殊胜王佛(一拜)南无大慧力王佛(一拜)南无阿閦(chù)毗欢喜光佛(一拜)南无无量音声王佛(一拜)南无才光佛(一拜)南无金海光佛(一拜)南无山海慧自在通王佛(一拜)南无大通光佛(一拜)南无一切法常满王佛(一拜)南无释迦牟尼佛(一拜)南无金刚不坏佛(一拜)南无宝光佛(一拜)南无龙尊王佛(一拜)南无精进军佛(一拜)南无精进喜佛(一拜)南无宝火佛(一拜)南无宝月光佛(一拜)南无现无愚佛(一拜)南无宝月佛(一拜)南无无垢佛(一拜)南无离垢佛(一拜)南无勇施佛(一拜)南无清净佛(一拜)南无清净施佛(一拜)南无娑留那佛(一拜)南无水天佛(一拜)南无坚德佛(一拜)南无旃檀功德佛(一拜)南无无量掬光佛(一拜)南无光德佛(一拜)南无无忧德佛(一拜)南无那罗延佛(一拜)南无功德华佛(一拜)南无莲华光游戏神通佛(一拜)南无财功德佛(一拜)南无德念佛(一拜)南无善名称功德佛(一拜)南无红焰帝幢王佛(一拜)南无善游步功德佛(一拜)南无斗战胜佛(一拜)南无善游步佛(一拜)南无周匝庄严功德佛(一拜)南无宝华游步佛(一拜)南无宝莲华善住娑罗树王佛(一拜)南无法界藏身阿弥陀佛(一拜)如是等,一切世界,诸佛世尊,常住在世。是诸世尊,当慈念我,若我此生,若我前生,从无始,生死以来,所作众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若塔若僧,若四方僧物,若自取,若教他取,见取随喜,五无间罪,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十不善道,若自作,若教他作,见作随喜。所作罪障,或有覆藏,或不覆藏,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馀恶趣,边地下贱,及蔑(miè)戾(lì)车,如是等处,所作罪障,今皆忏悔(一拜)。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我复于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抟(tuán)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成就众生,所有善根,修行菩提,所有善根,及无上智,所有善根,一切合集,校计筹量,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作回向,我亦如是回向。众罪皆忏悔,诸福尽随喜,及请佛功德,愿成无上智,去来现在佛,于众生最胜,无量功德海,我今皈命礼(一拜)。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尽无馀 普贤行愿威神力 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 一一遍礼刹尘佛(一拜)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 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 赞佛甚深功德海(一拜) 以诸最胜妙华曼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 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 普遍供养诸如来(一拜)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一拜)十方一切诸众生 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 所有功德皆随喜(一拜) 十方所有世间灯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一拜)诸佛若欲示涅磐 我悉至诚而劝请 惟愿久住刹尘劫 利乐一切诸众生(一拜) 所有礼赞供养福 请佛住世转法轮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众生及佛道(一拜) 愿将以此胜功德回向无上真法界 性相佛法及僧伽 二谛融通三昧印 如是无量功德海 我今皆悉尽回向所有众生身口意 见惑弹谤我法等 如是一切诸业障 悉皆消灭尽无馀 念念智周于法界广度众生皆不退 乃至虚空世界尽 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四法广无边 愿今回向亦如是(一拜 )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三称毕起立)。

注:拜忏由打七主持人读诵领拜。也可以将《礼佛大忏悔文》录音,拜忏时播放。







四、放生还债

为什么提倡放生?

《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因为众生最珍惜的是自己的生命,你救了它,它最感激,福德积得最深!如果你想造罪业,杀生的罪业最大。因为众生最宝贵的还是自己的生命,你杀了它,它最恼恨,怨仇结得最深!血债血还,未来果报最惨最烈!




万病的根源,均来自杀生。一切天灾人祸,癌症瘟疫种种的不幸,就是因为我们以前所造的杀业感召而来的杀报。放生是救急救命的行为,所以功德至大,非其他小善所能比拟。




护生放生就是护心。当护生放生时,生命的美丽让你珍惜、感动、惊喜。动物同类及异类之间的互相疼惜照顾,人与动物之间的愉快相处,还有动物报恩的真实故事,无不唤起你慈悲喜舍的心念。“凡具悲心者,自不肯杀生。”放生确实可以培养人们内心的慈悲种子,护生放生的意义广大,为的就是能清净其心,佛说:“心净则国土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护生、吃素、放生,岂止是在救度几条小生命或延寿求健康、求增长福报?放生就是给物命众生一个机会,一个皈依三宝,听闻念佛的机会。同时放生也是给我们自己一个机会,一个救生赎命,偿还杀债的机会;一个广积福德,消除业障的机会。“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如人人戒杀放生,则生生不息,戒杀放生,使天地万物,一切水陆空众生,各得其所,优游自在,各乐天真,各尽天年,正是体现上天好生之大德;戒杀放生,使人人长养慈悲心肠,正是在力行如来之大道!  







为什么要对放生的动物说三皈依呢?因为一切众生皆有两条命,一条是生命,另一条是慧命。放生是不但救他生命,亦要救他慧命,说三皈依给他听,下一生就不入地狱不做饿鬼不变畜牲,免堕三恶道受苦,如得人身,发菩提芽,深信佛法就有成佛可能,这就是救它的智慧。又如在马路旁或任何地方,看见人家正在杀害生命,没办法救它的时候,我们应发出怜悯的心,口中赶快为它念三皈依及阿弥陀佛圣号,也略尽我们的一点悲心。





 放生是敬畏因果、尊重生命的具体体现。《梵网经》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佛教对生命的理解,对慈悲的施行并不局限于人道,而是普及于一切有情众生。我们众生皆处于六道中轮回,应以物我一体的悲心来珍爱一切有情。  





 护生戒杀思想符合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理论、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构筑和谐社会。如今社会对自然的过度开发与掠夺,导致能源枯竭,水土流失,野生动物的家园日益缩小,许多物种快速地从地球上消失。这是值得人们去反省与忏悔的。和谐社会不仅意味着人与人的和谐,也昭示着人与社会的和谐,更要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憨山大师的一首放生偈说的好:
  人既爱其寿 生物爱其命 放生合天心 放生顺佛令
  放生免三灾 放生离九横 放生寿命长 放生官禄盛
  放生子孙昌 放生家门庆 放生无忧恼 放生少疾病
  放生解冤结 放生罪垢净 放生观音慈 放生普贤行
  放生与杀生 果报明如镜 放生又念佛 万修万人证 
  
放生仪轨:

1、首先给放生的动物做三皈依:

皈依佛 皈依法皈依僧(三遍)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 皈依法不堕饿鬼 皈依僧不堕畜生(三遍)皈依佛竟 皈依法竟 皈依僧竟(三遍)




2、开始放生。边放生边念阿弥陀佛圣号。




3、放生后可念诵一遍《地藏经》,如条件不具备,也可不念。




4、将此放生功德回向。 回向文和诵经的回向文一样,只是将“诵经之功德”换成“放生之功德”。




5、放生安排在打七的第四天,通过前三天的修学,让大家从内心认识放生的重要性,放生后的三天,大家又可以有时间体会和观察身心变化。




放生须知

1、放生是救命的行为,要细心周到,处处为众生着想,做到问心无愧才是。

2、不能贪图一时方便和便宜,先去预订,造成商家趁机扑抓兜售。

3、不能固定时间和地点采买和放生,以避免有心人士伺机敛财捕猎,害及物命。

4、随缘买物放生,不拘多少,十元不嫌少,千万不嫌多,只要慈悲喜舍,心诚为要。甚至没有钱也可以出力,随喜放生,赞叹放生,也是功德无量。

5、放生地点宜选择人烟稀少,地广水深,适合物类生存的环境为原则。

6、放生仪式宜简单隆重,放生过程宜迅速确实,千万不可因人为因素拖延搁置,害笼内众生多受不必要之苦。

7、遇到已亡众生可以就地掩埋,同样念诵三皈依及佛号以救其慧命,转世修佛。





五、行善积福

为什么要日行一善?

佛教导我们要行十种善业,其中属于身体的行为有三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言上的行为有四种: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思想上的行为有三种: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一切诸佛说法终极的目标,十善业道是一切诸佛说法,帮助众生在一生成就最重要的手段。善恶有一个不变的原则:利益众生的事是善,利益自己的事是恶。所以佛教导我们:“昼夜常念善法”,你的心就善;“思惟善法”,你的思想就善;“观察善法”,你的行为就善。“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恶去得干净,善才修得圆满。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一切活动正在进行时是事,事后的结果是业。所以,做好事叫善业,不好的事叫恶业。十种善法的业道,每一条理事深广无际,从初发心至如来地都学不完,千万不可把它看轻了,以为这是老生常谈,而对自己修行造成重大的障碍;要知道十善业道修圆满,就是无上菩提,就是圆满的佛果。在这个基础上用功,决定成就。




现代社会的学佛人好高骛远,忽视基础。有些人懂得了一点佛法,认识了几个法师就骄傲起来,目中无人;有些人修学了一些佛法,念了几个咒,诵了几本经就自我膨胀起来,贡高我慢,觉得除了佛祖菩萨,谁都不如他;还有一些人一边修学佛法,一边干着恶业,自以为是方便法,不会受到果报,自欺欺人;还有一些人修学佛法,请法师加持,目的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发展,为了升官发财;还有一些人修学佛法很精进,但是不能发起善念,对于身边的不幸,非常冷漠,没有同情;等等等等。





佛教导我们要行十善业,不行十恶业,善是做人的基础,更是学佛的基础,没有善作基础,我们修学的一切佛法都是空中楼阁,不能落到实地上。《佛说阿弥陀经》讲的很清楚:“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现代社会有很多念佛人,有口无心,一边念佛求生净土,一边与常人一样,不知选择,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毫无善恶观念,善根福德几乎无有,从佛法中不能受到实益,身体有病,事业不顺利,家庭不安定,到临命终时,业障现前,平时多好的功夫,一时打散,正念无法提起,根本无法往生,随业流转,岂不可惜。





因此,我们现在修学佛法,一定要从基础学起,从行善做起,为他人着想,行菩萨道。所谓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关键在于我们要日行一善,从身口意中发起,从身边点点滴滴做起,积小善为大善,立小功为大功,天长日久,我们善功纯熟,恶业消减,我们念佛求生西方净土的善根福德因缘自然具足,往生必矣!




请大家珍惜机缘,重视这张日行一善表格,坚持行善,坚持填画表格,改变我们过去好高骛远,忽视基础的毛病,真正脚踏实地,认真行善学佛,我们必定在平时就会受益,如此则心行一致,善行善念与往生西方净土的切愿合一,屈升臂顷,念佛往生,这是必定可以实现的。




通常打七是集体一起修学,吃喝住行都在一起,这样就创造了起心动念为他人着想,起一善念,举止言谈中说一句好话,身体力行做一件好事的环境和条件。打扫卫生,帮厨做饭,照顾病人,问寒问暖,开心解惑,甚至每做一件事都首先想到会不会引起他人的嗔恨心,会不会引起对方毁谤三宝,会不会引起他人的烦恼,如果这样随时用佛法对照行事,我们就会每天进步,每天收获,最终将不正确的想法,不正确的看法,不正确的说法,不正确的做法,逐渐改掉,依教奉行,早日修成正果。



日行一善

我们每日起心动念要为别人着想,起一善念,这是心行一善。

我们每日言谈举止中说一句有益的好话,这是口行一善。

我们每日身体力行中,做一件有益别人、有益社会的事,无论大小,这是身行一善。

日积月累,身口意逐渐趋于纯善,这就是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善根福德因缘资粮。

请大家每日将善行按心、口、身用笔填满下列善格,每月初一于佛前将此善行回向自己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愿他们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并于净处焚化,以昭天地。




初一○○○心口身 初二○○○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初九○○○ 初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诸恶莫做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六、念佛成佛

为什么能够念佛往生?

净宗念佛方法简便易行,而执持名号,持之以恒,达到感通佛力、成就往生的目标,却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念佛法门以自性力、念力与佛力三力和合得以成就往生。能否感通阿弥陀佛愿力接引取决于诚敬,念佛的功夫浅深取决于专精。换言之,净业行人能否往生,往生的品位如何,与念佛人的诚敬专精的程度密切相关。诚敬专精是净业修持的方法原则。




经典昭示:阿弥陀佛“十念必生愿”的前提是“至心信乐”。至心即至诚心,至诚心即是不与万法为侣的妙明真心。净土宗以“他力本愿”立教,诚就显得十分突出。印光大师临往生前对弟子们的最后开示:“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带业往生。”阿弥陀佛大愿接引众生,是他的至诚。我念佛求生净土,是我的至诚。二诚相感,如磁吸针,岂有不任运往生之理?诚的外显即是敬。对土木金彩等佛像视作真佛,读诵佛经祖语,应当作现前佛祖为我亲宣,不敢稍有懈怠。对念佛行人作菩萨想,作未来诸佛想。以恭敬心对待三宝,以恭敬心待人接物,以恭敬心持佛名号,常恒如此,业障日消,慧光日益。老实念佛乃净宗心要。老实念佛的本质内涵即是诚敬,诚敬实为成就往生、超凡入圣的极妙秘诀。





 世出世间法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专精。专者用志不分,精者纯而不杂。专精有助于激活潜能,显现不可思议的神妙效应。念佛行门贵在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念佛功夫深浅与专精密切相关。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表明万法归一,契入性海,便可获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的方法,就是教导我们不间断不夹杂的直尔念去,心的势能增大到极限,豁破无明,现生顿证念佛三昧。心力弱的,亦可稳操生西方净土的胜券。





 念佛以往生净土为旨归,亦以对治烦恼,荡涤妄想杂念为下手功夫。佛以六根为六贼,贼众则难以一网就擒。娑婆众生,耳根最利,意根功德最全。故应在制服耳意二根上下功夫。先利用耳根听佛声,摄住意根在佛号,紧紧制服,其他诸根自然臣服。所谓一根既返源,六根咸解脱。因此,大家在念佛的时候,佛号一定要从心里面出来,念得清楚、听得清楚。清楚这两个字最重要。要清楚、稳定而有力量。





 山西小院提倡念佛,以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为归宿。

打七每天念佛号一万声。集中念佛一个半小时,其中绕佛半个小时,追顶念佛半个小时,匀速念佛半个小时,其它自己自由完成。大家要珍惜时间,不闲聊家常,老实念佛。





集中念佛,开始是唱着佛号缓缓绕佛,将心境平和下来,然后转入快节奏的跪拜追顶念佛,逐渐打消妄念,最后静坐匀速念佛,由发声念转入心里默念,进入静定的修习。





念佛课程结束时,可以集体一起回向: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三遍)




七、修行六部曲

为什么要坚持六部曲

在这个业障深重的末法时期,众生修行的难度很大,障碍重重,每个人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都是无量无边,纠缠阻碍,无法安宁。

载重爬坡上山的列车,光靠一节车头拉,是上不去的,得至少两节车头,一个在上面拉,一个在后面推。依六部曲修行也是这样的,向上拉的车头是阿弥陀佛,令我们向往奔向光明;向上推的车头是地藏王菩萨,使我们出离黑暗恶趣。而修行这辆列车的终点就是极乐世界。

所以,每个人在修学佛法时,首先都应该从忏除自己的罪业作起,从读诵《地藏经》这部基础经典开始,仗佛菩萨慈力,超拔自己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不将这些因果关系理清解决,我们就不能一身轻松地往生净土,容易被各种业障牵缠,打失正念,又入轮回,受无边痛苦,错失千载难逢的良机,岂不可惜。




佛法是根据众生根性、对治不同时期不同情况各种不同毛病的无上大法。现代社会的各种诱惑比过去增加了很多,众生造作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的机会同样很多,众生所犯的贪嗔痴三毒罪业非常重。在这个时期修行得度,念佛往生者,稀有难闻。要想脱离六道苦海,需要善加选择方法。




譬如在楼上楼下之间搭盖楼梯,为的是让人方便上楼,虽然每一阶楼梯,连最后一阶在内,都不是楼上,但没有楼梯,谁也别想上楼。这楼梯好比修行的次第,从六道轮回中出离,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要选择六阶连续的楼梯。山西小院提倡吃素、诵《地藏经》、忏悔、放生、行善、念佛,就是根据现代社会情况,为众生选择的六阶楼梯,这个路径就是修行六部曲。

诵经忏悔是明了因果、仗佛慈力出离地狱恶鬼道,吃素放生是慈心守戒脱离畜生修罗道,行善是培集福德升入人天道,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出离六道轮回的最妙法门。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佛菩萨苦修六度万行,不弃一善,故能成大光明功德山。大家依六部曲修行,规范自己的身口意,消除业障,培集福德,使身心健康,家庭和睦,事业顺利,必定能够成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清修正法 ——阿底峡尊者

阿底峡尊者安住在叶巴山崖时,对沃郭巴•巴瓦的教言:


  “顶礼出有坏圣度母!顶礼诸位具德上师!


  善男子,你应当对我说的这些教言认真思维!从总体上来说,浊世的人们寿命短促,所知法又是无限的,自己能存活多长时间无有决定,所以应当迅速精勤地寻求自己想获得的正法。


  对资具的营求与在家人毫无差别,而口头上却承认自己是比丘,请不要这样。


  虽然住在静处,却忧心于世间琐事的成败并为之痛苦,却说我是寂静者,请不要这样说。


  内心不离对今生的贪欲和嗔恨,却说我是静修比丘,请不要这样说。


  虽然身居静处,但不断除与世俗之人的来往,与自己共处的人谈论世间话题,虚度光阴,绮语造业,口头上却说我是静修比丘,请不要这样说。


  他人对自己微小的损害也不能忍受,对他人连微小的利益也不愿成办,口头上却说我是菩萨比丘,请不要这样说。


  如果这样打着比丘的愰子而如此行事,就是对世间人宣讲了大妄语。虽然这样去宣讲可以欺瞒世间人,但终不抵事,首先,具有无碍慧眼的诸佛菩萨是绝对欺瞒不了的;其次,因果报应是如影随形的,最后,对具有正法眼的修行者们,也能一目了然地看透。


  此外,应当时常忆念你在上师面前是如何立下誓愿的。在遇到忍辱的对境时,不要说修忍辱很困难而放弃,在最初还没有承诺、发誓之前,对于难行道或易行道有选择的余地,但如今已不能不修难行道。如果失坏了承诺与誓愿,就是欺骗上师和本尊,故应知必须修行。


  再者,安住在静处的目的是断除与世间人来往,断除对亲友的贪爱,如果能断除那些,就可以清除爱欲等分别念及各种散乱的因缘,从而趋入观修菩提心之道,如是对世间琐事的患得患失,一刹那也不会生起。


  如果往昔没有进行如实的修持,自心的串习对治力薄弱,那么世间的分别念就会纷至沓来。对此,如果不依止殊胜的对治力,那么我们安住在静处又所为何事呢?那样和深居山林的野兽又有何差别可言呢?因烟现今很多修法难于行持,就想推延到将来,不应这样懈怠而作这般思维——盲人手中的如意宝珠,一旦丢失了,以后是找不回来的。


  在实修中,不要以时日来衡量修证的高低,而应当观察自心的修行串习力的深浅,观察烦恼是否减退,恒常忆念自心,不要自讨苦吃,不要自欺欺人,不要欺骗本尊和上师,不要毁坏自他。今生的琐事虽然遭到失败,但这是败不足惜的


  比如,前方有一堆不净物的话,自己尚且应当从速清扫,若有他人相助,则何乐而不为呢?同样,今生的一切分别念是要依靠自己的全部对治力来断除的,如果上师与善友从旁协力,你对此为什么不感到高兴呢?


  在本尊与上师面前,承诺了普度众生以后,不要对布施的对境作选择。对境虽然有所差别,但从自己修炼菩提心的角度而言,是不应该有什么分别的。

  对危害者不要起嗔恨心,如果对怨敌生起嗔恨心,那么什么时候才能修忍辱呢?


  烦恼无论在何时生起,都要忆念对治力,如果任烦恼自然蔓延,修法又有什么用处呢?因此,你在观修菩提心时,刹那也不应该走失正念。如果正念出现失坏的漏洞,烦恼之魔就会乘虚而入,对修持菩提心造成障碍,中断利他行为,自身也必堕恶趣。这样的话,虽然自以为是修行者,但却没有实际意义。


  善男子,在临终时不要让上师与善友感到悲痛和遗憾,也不要让世间信众产生疑虑和遗憾。如果自心不去对照经教二者再三反省,那么虽然自以为是修行者,但是实际上与教化大众背道而驰,在临终时不但没有任何具有菩提心的迹象,反而出现一些堕入恶趣的迹象的话,就不能不悲痛和遗憾了。因此,自以为一生中以修持佛法度日,却不舍弃我慢心,虚度一生光阴,临终时自然一无所获。


  总而言之,虽然安住在静处,但如果不放弃今生的琐事,自心不远离爱欲的话,就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如果想要做到今生和来世二者都不受损害,那么修法就变成了附带的,这样附带的修法也只能称为口头上、形相上的佛法。因此,应当依止殊胜的善友,不要跟随恶友,安住在不定的居所。在固定的住处不要积累烦恼,无论做任何事都应遵照佛法而行,做任何事情都应当成为烦恼的对治,这样做的话便是真正的佛法,应当如是精勤。如果自己的相续中产生功德,请不要生起我慢心,会被魔束缚故。


  住在旷野静处自己应寂静调柔,应少欲知足,不要忆念自己的功德,不要观察他人的过失,应无所畏惧,无有顾虑而安住;


  不要让分别念炽盛,时常发善心,永远不要在散乱与颠倒之中思维法义;


  与人相处当随和,承受衰败,不作长远的算计,放弃筹划,发起慈爱之心,做任何事也应当把握分寸,容易满足,容易生存;


  像山兽一样逃离世间俗人,若不断除世间世俗法,便不是修行者;


  如果不断除四种生计,便不是出家人;


  如果不断除爱欲便不是比丘;


  如果不具有慈悲心便不是菩萨;


  如果不放弃浊世便不是大瑜伽士。不要被欲望驾御。总而言之,住在静处不要忙碌烦杂事务,应清修正法,争取在临终时做到心中无悔。


  尊者又言:现今身处浊世,不是散乱之时,而是勇猛精勤之刻;


  不是狂妄自大之时,而是该谦和待人之刻;


  不是拥有眷属之时,而是依止静处之刻;
  

不是教诫弟子之时,而是教诲自己之刻;


  不是记忆词句之时,而是思考法义之刻;

“日行一善,功满三千”的辅助之法------功过格

前言
功过格,是我们每一个想改造命运之人在行持中不可或缺的“拐杖”。笔者在苦心搜集功过格中,总是感到古代和现代的功过格不是很适合我们初学者。没有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也使笔者在好长一段时间下不了决心走上改造命运之路。在迷茫之中,突然在阅读《了凡四训》和《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中发现,其实袁了凡先生与俞净意公就是制订功过格的绝佳蓝本,他们一个是代表“渐修”,一个是代表“顿进”,他们在两本著作中的行持其实就是代表两个层次的功过格,一个是想“锦上添花”,一个代表“绝地求生”,很符合现在求改造命运之人的心态。于是,笔者就结合《了凡四训》和《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改造命运的行持方法及《云谷禅师授袁了凡功过格》,以忠于原文为基础,本着“宜粗不宜细”的原则,汇集功过格,以求抛砖引玉,对有心改造命运的学人们有所帮助。真心希望修学者能对此功过格提建议,以求更适应大众,同时恳请大家能广为传阅,以期得到更好的修改。
功过格的三个层次:
一、 日日思善 日日行善(期善日增恶日减,福日增灾日减。一日不行善,即一日无福可求)在“善恶掺杂”中求“善力精进”。
————此从事相上入手,以培养学人行善之能力为主,以改掉学人恶习毛病为辅。盖因行善比改过更容易,所以先培养学人行善之习惯,使行善由刻意之念转为人之自觉行为。学人在此阶段,一般是有求而行,很急于改造命运,也就很执著于功多少,过多少。一旦过大于功,很容易退心。所以此阶段,在功过格上一般是善事的功较多,恶事的过较少。此阶段也是共修会宗旨中的“因立命发善心、以善行息恶业”。此阶段的功过格体现在善之功略大于恶之过或善恶功过相当。
功:
(一) 敬爱存心:1、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晨起能以欢喜迎接美好一天,并自我勉励日行一善,晚上有总结反思,一善。受一横不嗔 任一谤不辩受一逆耳言免一应责人各三善。见人有忧,善为解慰,一善。人当顺利,常作拂逆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每此类妄想一生,均能作此想,每次一善。
(二) 严守戒行:救免一人死,完一妇女节,各百善。当欲染境守正不染,10善。每月的十斋日不行房事,二善。不义之财不取(如回扣、假公济私等),每百元一善。有财势可使不使,十功。
(三) 成人之美:慈善点击一次一善。赞一人善 掩一人恶 劝息一人争,各一善。
(四)劝人为善:化一为非者改行、度一受戒弟子(有定课,发愿求生净土)各三十善。劝息一人讼,止传播人恶,各五善。劝养蚕渔人猎人屠人等人改业十善。劝人出财作种种功德,每百元一善。撰写一篇修学弘扬善法的心得、体会并公布使之得益于人,五善。阻人一为非事,一次一善。劝一人争,一善。
(五) 救人危急:白一人冤,五十善。还人遗物每百元为一善,不足百元亦以一善。无偿救一人重病十善,求轻疾五善。帮人一次忙,一善(大事自加)。救免一人军徒重罪五十善。代还债负每百元一善。 (六) 兴建大利:倡一善事利益一方,百善。
(七) 舍财作福:印经或作法布施每百元一善(每施一次不值百元亦为一善)。
(八)护持正法:每诵一部经或做一次订课,一善。订课一个月未断,另加五善。拜佛拜经百拜,一善。佛号1000-5000一善,5000-10000二善,并以此推。持八关斋戒一天,二善。为国家人民父母亲友法界众生诵经拜佛,每次另加一善。见人毁坏三宝之物、毁谤三宝,给予劝戒,每次二善。












(九) 敬重尊长:逢年过节,逢生日等能用行动表示敬重父母师长,一次一善。
(十) 爱惜物命:见杀不食 闻杀不食 已杀不食 救一细微湿化之属命 随缘放生一命每次一善,统一放生以放生的钱数计,即每百元一善,不足百元亦以百元计。十斋日素食一天一善。施一受饥动物食一次一善。
过:
存心类:1、每天晨起未能以欢喜迎接美好一天并自我勉励日行一善,晚上未有总结反思,一过。心中举恶意害人,一过。见人有忧伤生畅快,见人失名失利心生欢喜,见人富贵愿他贫贱,失意则怨天尤人,嗔一逆耳言,各三过。
与人类:见人忧惊不慰,助人为非一事各一过。暴弃五谷天物,一次一过。两舌离间一人,三过。造谤诬陷一人,三十过。摘发一人阴私,三十过。见一冤可白不白,五过。因公恃势乞索巧索人一切财物,每百元一过,不足百元以百元算。戒行类:失一妇女节,百过。毁一人戒行,三十过。受蓄一失节妇(如暗娼),十过。醉犯一人一过。坠一胎,五十过。编纂一伤化词传,造一浑名歌谣,五过。赌博小赌一次一过,大赌一次五过。传播、自看淫秽物品一次一过。
伦常类:恶语对尊亲师长良儒,十过。教人不忠不孝大恶之事,五十过。
三宝类:讪谤一切正法经典,五过。毁坏一切正法经典,十过。
仁爱类:杀一细微湿化属命,一过。


二、 日日知非 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一日避灾无力)在“善力精进”基础上求“善念永纯”、“无思无虑”,为日后的“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相随”打基础。
————此从心地的初念下手,在行善已成为自己自觉之行动,不会很执著于功过多少时,则以改掉学人恶习为主。此时学人因已尝到改造命运的甜头,人生理念也由此升华,眼光不再拘于此世,而在很大程度上放眼于未来。那么很多恶习必须改掉,对于往生将有很大帮助。此阶段是共修会宗旨中的“以善法修净业、以人成促佛成”。此时需“举心动念,所言所行,善恶纤悉皆记” 此阶段的功过格体现在善恶功过相当可善之功略小于恶之过。
功:(-)敬爱存心:1、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晨起能以欢喜迎接美好一天,并自我勉励日行一善,晚上有总结反思,一善。受一横不嗔 任一谤不辩受一逆耳言免一应责人各三善(即憎我毁我,恬然容受)。见人有忧,善为解慰,一善。人当顺利,常作拂逆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每此类妄想一生,均能作此想,每次一善。
(二) 守戒行:救免一人死,完一妇女节,各百善。当欲染境守正不染,10善。每月的十斋日不行房事,二善。不义之财不取(如回扣、假公济私等),每百元一善。有财势可使不使,十善。
(三) 成人之美:慈善点击一次一善。赞一人善 掩一人恶 劝息一人争,各一善。
(四)劝人为善:化一为非者改行、度一受戒弟子(有定课,发愿求生净土)各三十善。劝息一人讼,止传播人恶,各五善。劝养蚕渔人猎人屠人等人改业十善。劝人出财作种种功德,每百元一善。撰写一篇修学弘扬善法的心得、体会并公布使之得益于人,五善。阻人一为非事,一次一善。劝一人争,一善。
(五) 救人危急:白一人冤,五十善。还人遗物每百元为一善,不足百元亦以一善。无偿救一人重病十善,求轻疾五善。帮人一次忙,一善(大事自加)。救免一人军徒重罪五十善。代还债负每百元一善。 (六) 兴建大利:倡一善事利益一方,百善。








(七) 舍财作福:印经或作法布施每百元一善(每施一次不值百元亦为一善)。
(八)护持正法:每诵一部经或做一次订课,一善。订课一个月未断,另加五善。拜佛拜经百拜,一善。佛号1000-5000一善,5000-10000二善,并以此推。持八关斋戒一天,二善。为国家人民父母亲友法界众生诵经拜佛,每次另加一善。见人毁坏三宝之物、毁谤三宝,给予劝戒,每次二善。
(九) 敬重尊长:逢年过节,逢生日等能用行动表示敬重父母师长,一次一善。
(十) 爱惜物命:见杀不食 闻杀不食 为已杀不食 救一细微湿化之属命 随缘放生一命每次一善,统一放生以放生的钱数计,即每百元一善,不足百元亦以百元计。十斋日素食一天一善。施一受饥动物食一次一善。
过:
存心类:1、每天晨起未能以欢喜迎接美好一天并自我勉励日行一善,晚上未有总结反思,一过。心中举恶意害人,一过。见人有忧伤生畅快,见人失名失利心生欢喜,见人富贵愿他贫贱,失意则怨天尤人,嗔一逆耳言,各三过。所行善事有图报或务名一念,一过。贪念、邪淫念、褊急念、忆往期来念(即追念过去,期望将来),恩仇报复念、觊觎念(非分希望善报善果早一点来)、将迎念(攀缘之念)每起一念,一过。悭贪念(治以施舍)、愤激念(治以和平)、虚夸念(治以切实)、浮嚣念(治以沉定)、骄慢念(治以谦恭)、惰逸念(治以勤奋)、残忍念(治以仁慈)、怯退念(治以勇猛)及行,每起一念一行,各一过。与人类:见人忧惊不慰,助人为非一事各一过。暴弃五谷天物,一次一过。两舌离间一人,三过。造谤诬陷一人,三十过。摘发一人阴私,三十过。见一冤可白不白,五过。因公恃势乞索巧索人一切财物,每百元一过,不足百元以百元算。
戒行类:失一妇女节,百过。毁一人戒行,三十过。受蓄一失节妇(如暗娼),十过。醉犯一人一过。坠一胎,五十过。编纂一伤化词传,造一浑名歌谣,五过。赌博小赌一次一过,大赌一次五过。传播、自看淫秽物品一次一过。抽烟一根一过。十斋日行房一次一过。伦常类:恶语对尊亲师长良儒,十过。教人不忠不孝大恶之事,五十过。
三宝类:讪谤一切正法经典,五过。毁坏一切正法经典,十过。诵经时心里杂想恶事,十过。诵经差漏一字句,一过。订课一次没做一过。一日没反省自身一过。
仁爱类:杀一细微湿化属命,一过。为已杀每一生物一过。非法烹炮生物使受极苦,五过。食肉五辛登三宝地,一过。

此阶段行持有如下感应: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即很繁杂之事突然很好解决)、或遇怨仇而回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等种种胜事。

三、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相随。“才动即觉,觉之即无”“恶心不动,过安从生”“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持咒念佛能“于持中不持,于不持中持”直求“念头不动”。“吾心不动,过安从生”
————此从心念上的细念下手。这种境界我们难以揣测可知,仅能相信那是一种很殊胜的境界